Ⅰ 什么是闪光对焊什么是连续闪光焊
闪光对焊的定义
闪光对焊接头形成的实质是金属在高温塑性变形状态下,在结合面上进行再结晶,产生共同晶粒而形成接头。电阻对焊主要由工件自身的电阻城市电阻热,而闪光对焊必须通过闪光过程,靠闪光时产生的接触电阻热实现加热。
闪光对焊的原理
闪光对焊的装置与电阻焊一样,只是在开始焊接时工件轻微接触(在个别点上接触)。当电流通过接触点时,接触点附近的金属就被强烈加热而熔化。熔化金属以火花的形式从接口中射出,工件继续靠近,接触点不断产生,形成连续的火花放射;同时工件接头也在强烈加热,使工件端面全部融化。当距离端面一定深度内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时,迅速施加压力将其连接在一起。
闪光对焊分类
闪光对焊分为连续上光对焊和预热闪光对焊两种。
连续闪光对焊由闪光阶段和顶锻阶段两个主要阶段组成。
预热闪光对焊预热阶段、闪光阶段和顶锻阶段由三个主要阶段组成。
在加热结束时,电阻对焊和闪光对焊沿工件轴线上的温度分布各不相同,电阻对焊的温度分布较为均匀,而连续对焊的温度分布最陡,预热闪光对焊则介于两者之间。
闪光对焊的特点
1、使用范围广,可焊同种或异种金属,可焊工件的截面积比电阻对焊大。
2、结合面上的融化金属层或氧化物在顶端时被挤出,可起到清除结合面杂质的作用,所以对工件表面的准备和清理要求不严格。
3、接头可靠性高,强度大。
4、接头热影响区窄,工件受热影响小,减少了产生缺陷的倾向。
5、对焊时,喷出的熔融金属颗粒有一定的危险性。
6、焊后在接头处形成毛刺,需必要的后续工序进行处理。
Ⅱ 什么是对接焊
对接焊是指将焊件分别置于两夹紧装置之间,使其端面对准,在接触处通电加热进行焊接的方法。
对焊要求焊件接触处的截面尺寸、形状相同或相近,以保证焊件接触面加热均匀。由于过梁爆破时所产生的金属蒸气和金属微粒的强烈氧化,接口间隙中气体介质的含氧量减少,其氧化能力可降低,从而提高接头的质量。
但闪光必须稳定而且强烈。所谓稳定是指在闪光过程中不发生断路和短路现象。断路会减弱焊接处的自保护作用,接头易被氧化。短路会使工件过烧,导致工件报废。所谓强烈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有相当多的过梁爆破。闪光越强烈,焊接处的自保护作用越好,这在闪光后期尤为重要。
(2)什么是对焊接头扩展阅读
其应用范围可归纳如下:
(1)工件的接长 例如带钢、型材、线材、钢筋、钢轨、锅炉钢管、石油和天然气输送等管道的对焊。
(2)环形工件的对焊 例如汽车轮辋和自行车、摩托车轮圈的对焊、各种链环的对焊等。
(3)部件的组焊 将简单轧制、锻造、冲压或机加工件对焊成复杂的零件,以降低成本。例如汽车方向轴外壳和后桥壳体的对焊,各种连杆、拉杆的对焊,以及特殊零件的对焊等。
(4)异种金属的对焊 可以节约贵重金属,提高产品性能。例如刀具的工作部分(高速钢)与尾部(中碳钢)的对焊,内燃机排气阀的头部(耐热钢)与尾部(结构钢)的对焊,铝铜导电接头的对焊等。
Ⅲ 什么是焊接连接方式
焊接接头形式:对接接头、角接接头及T字形接头、搭接接头。
两个相互连接零件在接头处的中面处于同一平面或同一弧面内进行焊接的接头,两个相互连接零件在接头处的中面相互垂直或相交成某一角度进行焊接的接头。两构件成T字形焊接在一起的接头,另外结构不连续,承载后受力状态不如对接接头,应力集中比较严重,且焊接质量也不易得到保证。
(3)什么是对焊接头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焊接电流与焊条直径:根据焊缝空间位置、焊接层次来选用焊接电流和焊条直径,开焊时,选用的焊接电流和焊条直径较大,立、横仰位较小。如12mm平板对接平焊的封底层选用φ3.2mm的焊条。
电弧燃烧时间,φ57×3.5管子的水平固定和垂直固定焊的实习教学中,采用断弧法施焊,封底层焊接时,断弧的频率和电弧燃烧时间直接影响着熔池温度,由于管壁较薄,电弧热量的承受能力有限,如果放慢断弧频率来降低熔池温度,易产生缩孔。
Ⅳ 钢筋焊接有那几种方式各种方式有什么区别
有以下五种方式,焊接的方式、工具、所焊接的钢筋不同,具体如下:
1、闪光对焊: 用对焊机使两段被焊钢筋接触,通过低电压的强电流,钢筋被加热到一定温度变软后,轴向加压顶锻,形成对焊接头,将钢筋沿轴向接长。根据对焊工艺闪光对焊分为连续闪光焊和闪光一预热一闪光焊,后者用于焊接大直径钢筋。预应力钢筋皆用这种焊接。
2、电弧焊: 用弧焊机使焊条与焊件间产生高温电弧,使焊条和电弧燃烧范围内的焊件熔化,凝固后便形成接头或焊缝。钢筋电弧焊的接头型式有:搭接接头(单面焊缝或双面焊缝)、邦条接头(单面焊缝或双面焊缝)、剖口接头(平焊或立焊)。
3、电渣压力焊:在上、下被焊钢筋间放一小块导电剂(钢丝小球、电焊条等),装上药盒和填满焊药,用交流电焊机接通电路引弧燃烧,待形成渣池、钢筋熔化并稳弧一定时间后,在断电同时,用手动加压机构进行加压顶锻,排除夹渣、气泡,形成接头。这种焊接多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内竖向钢筋的接长。
4、电阻点焊:点焊机的上、下电极接触交叉的钢筋而接通电流,交叉钢筋的接触点处电阻较大,电流产生的热量将钢筋熔化,同时电极加压使钢筋焊合。用于焊接钢筋网片,钢筋骨架等钢筋的交叉连接。
5、钢筋气压焊:由一定比例的氧气(纯度≥98.5%、瓶装工作压力小于5~10公斤/厘米2)火焰将钢筋端部加热到塑性状态(温度约1320~1340℃),边加热边加压,最终施加3000公斤/厘米2以上的压力,将钢筋焊接在一起。
(4)什么是对焊接头扩展阅读
焊接原则:
1、接头应尽量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应避开结构受力较大的关键部位。抗震设计时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范围,如必须在该区域连接,则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
2、在同一跨度或同一层高内的同一受力钢筋上宜少设连接接头,不宜设置2个或2个以上接头。
3、接头位置宜互相错开,在连接范围内,接头钢筋面积百分率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4、在钢筋连接区域应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在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配置横向构造钢筋或箍筋。
5、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如桁架和拱的拉杆)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6、当受拉钢筋的直径d>25mm及受压钢筋的直径d>28m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Ⅳ 为什么对焊接头易断
原因有一下几点:
一、电流调整不当;电流太小,接头会发生错位现象。相反若电流太大,接头会出现焦糊现象,其表面有砂眼,掰断后断茬呈黑色。
二、前进速度太快,造成接头错位。
三、断电时间不对;过早会造成接头错位。过晚会造成接头不能很好粘结。四、电极的间隙调整不对;
五、机械问题;交流接触器触点烧蚀。
总之,合格的锯条接头应该是;表面平整,焊接毛刺均匀,掰断后断茬呈白色。无砂眼和错位现象。
Ⅵ 什么是焊接接头,为什么焊接接头要分类,焊接接头是怎
焊接接头,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要用焊接组合的接点。或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零回件用焊接方法连接的接头,包括答焊缝、熔合区和热影响区。
焊接接头形式主要有对接接头、T形接头、角接接头、搭接接头四种。
有时焊接结构中还有一些其它类型的接头形式,如十字接头、端接接头、卷边接头、套管接头、斜对接接头、锁底对接接头等。
在国家标准GB 985—88中有详细规定。
Ⅶ 常用的焊接接头有哪些
焊接接头
的主要基复本形式有四种:对接接头、T型接头、角接接头和搭接接头。对接接头是将两块钢板的边缘相对配置,并使其表面成一直线而结合的接头。这种接头能承受较大的静力和震动载荷,所以是焊接结构中最常用的接头形式。
T型接头是两个构件相互垂直或倾斜成一定角度而形成的焊接接头。这种接头
焊接操作
时比较困难,整个接头
承受载荷
的能力,特别是承受震动载荷的能力比较差。由于结构件组成的
复杂多样性
,这种接头在焊接结构中也是较为常见的形式之一。
角接接头是将两块钢板配置成直角或某一制定的角度,而在板的顶端边缘上焊接的接头。角接接头不仅用于板与板之间的有角度连接,也常用于管与板之间,或管与管之间的有角度连接。
搭接接头是将两块钢板相叠,而在相叠端的边缘采用
塞焊
、开槽焊进行焊接的接头形式。这种接头的强度较低,只能用于不太重要的焊接构件中。
没事多去一些网站看看,这些资料,特别是相关的,都可以回答你这些问题,也就是说可以找到你这些问题,像什么焊材网,焊接资讯网,特种焊材网等等吧,都是不错的网站。
Ⅷ 焊接接头的组成及特点是什么
(一)焊接接头由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组成。
1)焊缝金属:焊接加热时,焊缝处的温度在液相线以上,母材与填充金属形成共同熔池,冷凝后成为铸态组织。在冷却过程中,液态金属自熔合区向焊缝的中心方向结晶,形成柱状晶组织。由于焊条芯及药皮在焊接过程中具有合金化作用,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往往优于母材,只要焊条和焊接工艺参数选择合理,焊缝金属的强度一般不低于母材强度。
2)热影响区:在焊接过程中,焊缝两侧金属因焊接热作用而产生组织和性能变化的区域。
(二)低碳钢的热影响区分为熔合区、过热区、正火区和部分相变区。
1)熔合区 位于焊缝与基本金属之间,部分金属焙化部分未熔,也称半熔化区。加热温度约为1 490~1 530°C,此区成分及组织极不均匀,强度下降,塑性很差,是产生裂纹及局部脆性破坏的发源地。
2)过热区 紧靠着熔合区,加热温度约为1 100~1 490°C。由于温度大大超过Ac3,奥氏体晶粒急剧长大,形成过热组织,使塑性大大降低,冲击韧性值下降25%~75%左右。
3)正火区 加热温度约为850~1 100°C,属于正常的正火加热温度范围。冷却后得到均匀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其力学性能优于母材。
4)部分相变区 加热温度约为727~850°C。只有部分组织发生转变,冷却后组织不均匀,力学性能较差。
Ⅸ 什么叫焊接接头基本形式有几种
用焊接方法连接的接头。焊接接头包括焊缝、熔合区和热影响区三部分。接头基本形式有:对接、角接、搭接和T型接等。
Ⅹ 什么是焊接接头
接头金属及填充金属熔化后,又以较快的速度冷却凝固后形成。焊缝组织是从液体金属结晶的铸态组织,晶粒粗大,成分偏析,组织不致密。但是,由于焊接熔池小,冷却快,化学成分控制严格,碳、硫、磷都较低,还通过渗合金调整焊缝化学成分,使其含有一定的合金元素,因此,焊缝金属的性能问题不大,可以满足性能要求,特别是强度容易达到。焊接接头熔化区和非熔化区之间的过渡部分。熔合区化学成分不均匀,组织粗大,往往是粗大的过热组织或粗大的淬硬组织。其性能常常是焊接接头中最差的。熔合区和热影响区中的过热区(或淬火区)是焊接接头中机械性能最差的薄弱部位,会严重影响焊接接头的质量。焊接接头热影响区。被焊缝区的高温加热造成组织和性能改变的区域。低碳钢的热影响区可分为过热区、正火区和部分相变区。
(1)过热区 最高加热温度1100℃以上的区域,晶粒粗大,甚至产生过热组织,叫过热区。过热区的塑性和韧性明显下降,是热影响区中机械性能最差的部位。
(2)正火区 最高加热温度从Ac3至1100℃的区域,焊后空冷得到晶粒较细小的正火组织,叫正火区。正火区的机械性能较好。
(3)部分相变区最高加热温度从Ac1至Ac3的区域,只有部分组织发生相变, 叫部分相变区。此区晶粒不均匀,性能也较差。 在安装焊接中,熔焊焊接方法应用较多。焊接接头是高温热源对基体金属进行局部加热同时与熔融的填充金属熔化凝固而形成的不均匀体。根据各部分的组织与性能的不同,焊接接头可分为三部分。如图2—l所示,
在焊接发生熔化凝固的区域称为焊缝,它由熔化的母材和填充金属组成。而焊接时基体金属受热的影响(但未熔化)而发生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变化的区域称为热影响区。熔合区是焊接接头中焊缝金属与热影响区的交界处,熔合区一彀很窄,宽度为0.1~0.4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