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机加工专业有哪些
机加工专业是专门利用机器设备进行零部件加工的专业领域,涵盖了众多具体工种。这些工种根据加工工艺和技术的不同,被细分为多个类别。其中,钳工包括了普通钳工、装配钳工和机修钳工,每个类别都有其独特的技术和应用范围。车工则分为普通车工和数控车工,前者是传统的机械加工方式,而后者则是利用数控技术进行精密加工。铣工同样也有普通铣工和数控铣工之分,铣工主要用于去除工件上的多余材料,使工件达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铇工则是使用铇刀进行加工的一种工艺,主要用于切削金属材料。磨工则分为普通磨工和光学磨工,前者用于对工件表面进行精细打磨,后者则用于对光学零件进行精确磨削。镗工包括普通镗工和座标镗工,这两种工种主要用于对工件进行孔加工,以保证孔的精确度和位置精度。加工中心是一种集成化程度较高的机床,能够完成多种加工任务。电焊工则专注于金属材料的焊接技术,包括手工电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等。试验工则负责对加工后的零件进行各种性能测试,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每一个工种都要求从业者掌握特定的技术和技能,以确保加工质量。钳工、车工、铣工、铇工、磨工、镗工、加工中心、电焊工和试验工等,这些工种不仅要求从业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他们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机加工专业的从业者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以适应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数控技术和自动化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对机加工专业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机加工专业的学生和从业者需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掌握新知识,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
机加工专业的工种繁多,每种工种都有其独特的技术特点和应用领域。例如,钳工在机械设备的装配和维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车工和铣工则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铇工和磨工则在精密制造和光学仪器制造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镗工和加工中心则在复杂零件的加工中展现出强大的能力,电焊工在钢结构和金属制品制造中不可或缺,试验工则确保了加工零件的质量和性能。这些工种不仅要求从业者具备高超的技术水平,还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⑵ 机械加工中的铆工的具体工作能否详述一下
铆工又称“钣金工”、“冷作工”。
大多是与焊工在-起配合工作,主要与钢板、型钢打交道:将各种钢材按图纸画线、下料、组合成-个个零件或部件。
⑶ 二保焊操作技术详细说明
二保焊操作技术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CO2焊焊接工艺规范按工艺要求执行,无要求的可以通过工艺试验确定。根据板厚,焊接位置坡口形式选择焊丝直径。要根据焊丝直径各所需的熔滴过渡形式及生产率的要求选择焊接电流及电压。
②对于钢结构焊件,CO2焊一般采用直流反有接法。
③焊前要按确定的规范进行焊机调核,不允许在工件上进行。
④引弧前将焊丝端部球状部分剪去,焊丝端部与工件保持2—3mm的距离,引弧用短路法引弧,引弧位置距焊缝端路2—4 mm,然后移向端部,金属熔化后再正常焊接。
⑤对于有预热要求的,要按工艺规定预热后再进行焊接。
⑥焊缝位置不同要用不同的操作方法。平焊时可按焊件结构,用左焊法或右焊法,与不平板的夹角分别为80°—90°和60°—75°。平角焊缝,枪与水平板的夹角为45°—50 °。
⑦为获一定的焊缝宽度,焊丝可摆动,但摆动时不得破坏CO2气体保护效果。
⑧收弧时须填满弧坑,熔池凝固前不得停气,平板时一般用熄弧板收弧。
⑨CO2焊焊接时应尽可能量避风施焊,且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0°。
⑩焊接时要随时检查规范是否稳定,有问题时要做及时调整。
(3)钢构厂机修工怎么样扩展阅读:
用二保焊机进行焊接时,由于熔滴过渡的不同形式,需采用不同的焊接工艺参数
(1)短路过渡时的工艺参数 短路过渡焊接采用细丝焊,常用焊丝直径为Φ0.6~1.2,随着焊丝直径增大,飞溅颗粒都相应增大。短路过渡焊接时,主要的焊接工艺参数有电弧电压、焊接电流、焊接速度,气体流量及纯度,焊丝深出长度。
1) 电弧电压及焊接电流 电弧电压是短路过渡时的关键参数,短路过渡的特点是采用低电压。电弧电压与焊接电流相匹配,可以获得飞溅小,焊缝成形良好的稳定焊接过程。Φ1.2的一般参数为 电压 19伏;电流120~135。
2)焊接速度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加,焊缝熔宽、熔深和余高均减小。焊速过高,容易产生咬边和未焊透等缺陷,同时气体保护效果变坏,易产生气孔。焊接速度过低,易产生烧穿,组织粗大等缺陷,并且变形增大,生产效率降低。因此,应根据生产实践对焊接速度进行正确的选择。
3) 气体的流量及纯度 气体流量过小时,保护气体的挺度不足,焊缝容易产生气孔等缺陷;气体流量过大时,不仅浪费气体,而且氧化性增强,焊缝表面上会形成一层暗灰色的氧化皮,使焊缝质量下降。
为保证焊接区免受空气的污染,当焊接电流大或焊接速度快,焊丝伸出长度较长以及室外焊接时,应增大气体流量。通常细丝焊接时,气体流量在15~25L/min之间。CO2气体的纯度不得低于99.5%。同时,当气瓶内的压力低于1Mpa,就应停止使用,以免产生气孔。
这是因为气瓶内压力降低时,溶于液态CO2中的水分汽化量也随之增大,从而混入CO2气体中的水蒸气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