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信鸽比赛280空距回家后间隔3天能继续放飞吗
赛鸽比赛结束之后,很多人都会考虑直接留种的问题。但是还有一些鸽友会对鸽子进行放飞检验。有的鸽友会选择去参加一些成年鸽子的比赛,多飞几次比赛,一些国外的好鸽子就是飞过很多次比赛的,很多鸽友也是受到这样的一种影响,所以鸽子还要继续比赛或者是自己带出去再放飞检验。
但是我们国内目前的情况是,比赛多数都是短距离幼鸽赛事,幼鸽赛事为主。很多地方的鸽子一生只有一次比赛的机会,一场比赛结束之后,也就需要培养新的鸽子来继续参加幼鸽赛事。所以再次放飞的话很多时候只能你自己带出去放飞。那么赛鸽比赛结束之后要不要继续放飞检验?
对于这样的事情,我们的看法是不需要。因为现在的比赛是多关赛事的比赛,鸽子本身都是需要幼鸽来参加比赛。而且目前又是多关赛事,那么多关比赛下来,其实你就可以分析很多的东西了。鸽子再去放飞其实意义不大,毕竟检验的意义还是要看鸽子好不好,是不是适合留种。那么既然要留种,比赛不错,直接留种尝试,看看后代鸽子表现情况其实更加直接。
并且一些好鸽子比赛的时候由于训练饲养合适,所以比赛的时候表现很好,但是停一段时间没有训练,鸽子状态可能比较差,带出去放飞容易丢失。退一万步说,鸽子飞起来是有风险的,有的好鸽子也同样可能丢失。所以比较合适的做法其实还是比赛之后留种检验。
中国信鸽公棚竞赛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适应信鸽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保护参赛者与公棚的合法权益,加强信鸽协会对公棚竞赛的规范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鸽活动管理办法》(社体字〔2001〕5号)、《信鸽竞赛规则与裁判法》(2002)制定本规定,如本规定与上述文件相矛盾,以上述文件为准。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公棚,是指依法设立从事受托饲养、训放、举办信鸽竞赛活动的经营实体并在协会注册的团体会员。 第三条 按照分级分类管理的原则,公棚赛实行谁主办、谁审批、谁负责的责权利相统一的办赛机制。 第四条 公棚应建立完善、规范、科学、合理的内部机制,确保信鸽安全、健康,确保比赛公开、透明。 第二章 设立 第五条 由工商部门批准依法设立的公棚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有固定的经营场所,拥有土地使用权,房屋、设备所有权。土地使用权面积不低于6000M2;新建鸽舍的面积不低于1000 M2;收鸽容量每平方米不得超过6羽(不含晒棚面积);收鸽羽数不得超过5000羽(指收鸽结束时的羽数,含预备鸽)。 二、注册资本不低于40万元。 三、公棚应设立在四周500米左右范围无高大建筑物、无高压电线(塔)等障碍物、视线开阔、环境适宜、交通便利的乡村或城郊,远离机场(不少于10公里范围)、家禽养殖厂和居民区。禁空区严禁设立公棚。相邻公棚之间的空距不得少于7公里。 第六条 设立公棚必须拥有以下设备: 一、电压为220V的电源、不小于3千瓦的电源稳压器、UPS不间断电源及与相关设备相匹配的发电机; 二、性能稳定、软件开发成熟的电子计时系统; 三、大容量硬盘、性能稳定的计算机,打印机、电话、传真机、复印机、互联网设备及GPS定位系统; 四、大屏幕显示设备1个,与计算机同步显示的监视器若干个,以及用于防盗和监督鸽舍管理活动的报警、监视装置; 五、备有喂食、饮水设施的专用赛鸽车及其配套设备; 六、备有消毒、防疫和医疗用的器械设备; 七、保证公棚正常运作的其它设备。 第七条 公棚建筑物应坚固、美观,结构合理、规范。新建公棚的鸽舍与观赛区隔离带不得少于30米(封闭式观赛厅除外)。鸽舍地网至少高于地面1米,舍内只设栖架,禁设巢窝。晒棚应为通棚,长度至少与鸽舍等齐,宽度不得少于2米。并有隔离棚、观察室、消毒间、医疗室、工作室、计算机房、库房等必须的配套用房。 第八条 公棚应按信鸽容量配备与饲养、训放、管理工作相适应的专职人员,专职人员应能熟练使用相关设备。法人代表、育翔师、电脑操作员需报信鸽协会备案。饲养员按每人管理不少于500羽信鸽的标准配置。有条件的公棚应配备一名专职畜牧医师,没有条件的可委托农业院校禽类专业或畜牧医院(所)的专业人员承担信鸽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事宜。 第九条 设立公棚前,应首先向所在地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或信鸽协会递交建棚规划申请,内容包括:棚址、规模、土地使用权证明、公棚图纸、建棚资金来源证明等,经批准后向工商部门申请注册登记。 第三章 协会与公棚赛 第十条 公棚赛的审批,应符合《信鸽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和《信鸽活动管理办法》的规定,并按分级分类管理的原则,由相应级别信鸽协会或体育行政部门批准。“国际”及“全国”性比赛由中国信鸽协会审批。 第十一条 公棚应向审批(或监赛)信鸽协会缴纳监赛费,其标准如下:比赛奖金总额在500万元(含)以下的,缴纳参赛费总额的1.5%;比赛奖金总额在500万元以上的,缴纳参赛费总额的2%。以上缴纳标准仅限3次比赛的监赛费用,每多增加1次比赛,加收1%的监赛费。 第十二条 公棚举办比赛所收取的参赛费,须由审批(或监赛)信鸽协会与公棚共同建立资金账户,共同监管。参赛费主要用于奖金发放,规程中设置固定奖金的,当参赛费不足以发放奖金时,不足部分由公棚向资金账户补足。公棚赛奖金需双方核签后才能发放。 第十三条 公棚每年只限举办一季比赛,一般在秋季举办。申办比赛时,秋赛棚须于当年十二月至翌年二月提交比赛的申办材料,春赛棚须于当年三月至四月提交比赛的申办材料。协会应在20个工作日内告知公棚审批结果,经批准的比赛方可对外公布竞赛规程。逾期上报,不予办理。 第十四条 公棚拟定的竞赛规程必须明确如下事项,并报相关协会批准: 一、比赛主办(承办)、监赛单位; 二、竞赛项目(空距不得下浮)、时间及司放地点(或赛向); 三、收鸽起止时间、地点和联系方式; 四、饲养费(每羽不得超过300元)、参赛费标准及收取时间; 五、竞赛办法和出现意外情况时的处置预案; 六、录取名次范围及奖励方案; 七、优胜鸽拍卖范围、收益分成比例、流拍及迟归鸽领取办法(领取费用每羽不得超过50元)。 第十五条 省级(含)以上的监赛协会委派裁判到公棚执裁发生的交通、食宿、技术服务费用,从监赛费中开支,不得转嫁公棚负担。 第十六条 公棚进行的查棚及比赛活动,必须在委派裁判的参与和监督下进行。出现下列违规情况的公棚,监赛协会不予委派裁判,收回比赛批文,并在媒体上公告: 一、擅自邀请裁判执裁的; 二、未书面申请要求委派裁判的; 三、虽向监赛协会提出申请,但经监赛协会审查认为不具备比赛条件的; 四、公棚不配合裁判执裁,以各种借口刁难裁判正当执裁,或不服从裁决,致使裁判执裁工作不能正常进行的; 五、不按规定办理申报手续,或不缴纳相关费用的。 第十七条 公棚不得宴请裁判或安排裁判到各种消费场所进行消费;不得向裁判发放红包、礼品、有价证券。如发生上述行为,属公棚责任,将取消比赛许可证;属裁判责任,将降低或取消裁判员等级资格。 第十八条 对公棚实行举办信鸽比赛许可证制度。经评审合格的公棚,才能取得举办信鸽比赛的资格。许可证有效期为一年,即一年发放一次(或每年进行年审),由信鸽协会组织实施。举办信鸽比赛许可证由中国信鸽协会统一制作。 第十九条 对公棚实行信誉等级评比。信誉等级的评比事项由信鸽协会具体组织实施。符合信誉等级的公棚,由评比协会颁发相应信誉等级证书,并在媒体上公告。信誉等级证书由中国信鸽协会统一制作。 第二十条 公棚对监赛协会实施的指导与监赛行为,书面提出申诉要求的,监赛协会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申诉内容进行核实、审查并给予答复。 第四章 收鸽与查棚 第二十一条 根据《信鸽竞赛规则与裁判法》,收鸽是指公棚接收参赛者交托幼鸽的行为,由公棚管理人员或委托代收点负责实施。代收点收鸽时应出具公棚的书面委托书,方可将其托收幼鸽视为公棚行为。 收鸽采用先交纳饲养费,后付清参赛费制度。 第二十二条 参赛者在交鸽时应如数交纳饲养费,并进行注册登记。公棚应在《信鸽参赛登记卡》上如实登记参赛者的真实姓名、地址、联系电话、邮编、电子邮箱,信鸽的足环号码、羽色、编组、是否接种疫苗等,经审核无误后,收、交鸽双方在《信鸽参赛登记卡》上签字,一式两份,双方各持一份备查。 第二十三条 接收的信鸽必须套戴由中国信鸽协会统一制作的当年足环,鸽龄为25—60天。 第二十四条 不得接收如下信鸽: 一、病鸽; 二、来自疫区的信鸽; 三、佩戴私人足环的信鸽; 四、在大陆境内哺育套戴境外足环的信鸽; 第二十五条 公棚接收境外信鸽时,鸽主应出示或交验信鸽进关证明文件。拍卖境外信鸽时,须出示进口证明文件复印件。 第二十六条 幼鸽入棚前须先经观察室进行一周以上的疫情观察,并接种防病疫苗。经观察确认健康的信鸽才能放入鸽舍。 第二十七条 公棚应及时公布收鸽清单及累计羽数。收鸽结束后须每隔10—15天在网上公布一次存棚情况,包括鸽主真实姓名、组别、足环号码、电子环号、羽色、鸽主所在地等信息。收鸽截止日20天后至40天内,由监赛协会对公棚收鸽羽数进行查棚,其结果列入年度公棚信誉考核评价体系。 第二十八条 公棚须在第一次比赛前,向信鸽协会申请比赛查棚注册登记。未注册登记的信鸽不得参加比赛,如混入比赛,获得的成绩无效,并追究公棚及有关人员责任。查棚注册登记后才能收取参赛费,此前不得收取。未交纳参赛费的信鸽,一律取消比赛资格,不得转让。未交费信鸽视为鸽主自动放弃所有权,处置权归公棚。 第五章 饲养 第二十九条 公棚购进的饲料须保证质量,入库应妥善保管,预防霉烂、鼠耗、混进病毒,确保使用安全。根据不同时期信鸽的营养需要,对所有信鸽应用同等饲料进行喂养,严禁开小灶。 第三十条 训放和比赛期间,须对信鸽适时加喂含脂肪和糖类较丰富的饲料,以满足信鸽飞行时的能量需要。 第三十一条 公棚须定期对鸽舍、鸽具消毒,预防疾病。发现伤、病、死亡信鸽应及时妥善处置,防止疾病或疫情扩散。如出现疫情,除立即停止家飞,进行消毒、治疗外,须及时向动物防疫部门和监赛协会报告。 第六章 家飞与训放 第三十二条 按《规则》进行,参赛鸽自入棚日算起,21天内必须完成开家放飞。家飞时间应不少于2个月。严禁长期圈养,不出棚训飞。 第三十三条 参赛鸽的训放次数和距离按竞赛规程执行,并遵循有计划,由近至远,循序渐进的原则,保留有效记录资料,以备核查。 第七章 集鸽 第三十四条 按《规则》进行,集鸽必须由信鸽协会委派的裁判执行(参赛者代表可现场监督)。委派的裁判数量和业务能力应与公棚的工作量相适应。 第三十五条 集鸽时裁判须提前2日进驻公棚,熟悉公棚工作环境,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并监督检查饲料、喂养、供水等情况。 第三十六条 严禁公棚法定代表人和工作人员的信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加本公棚的比赛(含占用未交费鸽参赛)。 第三十七条 集鸽结束,锁定集鸽程序前,须再次核查入笼信鸽。若发现被取消或没有参赛资格的信鸽应及时剔除。扫描系统不能剔除的,裁判长有权在集鸽清单上删除,并签字公布。 第三十八条 对信鸽进行的电子扫描、贴密码条、加盖暗章等执裁行为,应由裁判执行。 第三十九条 集鸽采用逐羽扫描、核对足环号码、打印机按集鸽扫描顺序同步打印,并做好人工或使用便携式计算机辅助记录入笼鸽足环号码,以及粘贴密码条(含防揭动密封不干胶软环)和加盖暗记章等安全、有效的防范措施。 暗章、印油、密码条(含防揭动密封不干胶软环)等材料由监赛协会提供。 第四十条 参赛者代表应做好对信鸽传递与入笼过程的监督,确保信鸽如数进入集装箱式赛鸽笼。 第四十一条 集鸽工作须在电子监视装置监控下一次完成。集鸽结束,须在计算机上锁定、保存所有数据,打印集鸽清单,核对无误后,公棚法定代表人、裁判长、参赛者代表需在集鸽清单上签字,并及时上网公布。集鸽清单一式三份,有关人员各持一份,以备核查。 第八章 司放与监放 第四十二条 按《规则》进行,集鸽完毕,赛鸽车须由2名裁判及参赛者代表若干人监督运输,以确保比赛的安全性、公正性。 第四十三条 司放前信鸽应充分休息。司放场地要空旷、开阔,周围无高大建筑、障碍物或电线。 第四十四条 如遇天气骤变,不明群众恶意围观,或不宜按预定司放地放飞时,裁判长有权变更司放地,但实际空距须符合公棚竞赛规程中的规定,并不得改变赛向。司放全过程应进行不间断的全面录像。 第四十五条 监放工作须由监赛协会向司放地省级(或地市级)协会商请落实,监放裁判不得少于2人。监放信息在司放结束后应及时上网公告。 第九章 成绩与发布 第四十六条 按《规则》与《规程》进行,赛前公棚相关人员必须调试好比赛设备,以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信鸽归巢前,应配合裁判严格检查电子扫描系统、计算机装置和应急电源等设备,确保各项设备正常运行。否则,影响比赛进程或出现故障,责任由公棚方面承担。 比赛过程中,必须重视以下事项: 一、计算机操作员应严谨操作,密切监视电子设备运行情况,如出现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其责任由操作员和公棚承担。 二、除裁判、计算机操作人员外,其他人员须远离电子扫描计时系统、计算机等关键部位。 三、在比赛过程中任何人不得进入鸽舍。如遇特殊情况需要进入的,须征得裁判组同意,并有裁判和两名参赛者代表陪同前往。 第四十七条 电子扫描设备显示的信鸽比赛归巢情况,可以视为临时成绩,只有经裁判将获得名次的信鸽逐羽上手,进行核对与审查,并与集鸽清单核对无误签字认可后,方可对外公布比赛成绩,并作为颁奖的依据。 第四十八条 决赛前的比赛,报到有效期为一天,决赛为两天(自放飞当日的司放时间开始起算)。决赛出现下列特殊情况时,成绩确定与奖金分配办法如下: 一、贴有防揭动密封不干胶软环的: (一)司放当天无信鸽归巢,允许次日延续比赛至规程约定报到期限时止。 (二)归巢鸽防揭动密封不干胶软环完好无损的,承认其成绩;缺失、有揭动痕迹或破损的,取消该鸽成绩。 二、未贴防揭动密封不干胶软环的: (一)司放当天无鸽归巢,取消本次比赛,奖金(含比赛规程中设置的所有赛项奖金)由上笼信鸽均分。 (二)司放当天归巢鸽达不到规程录取名额的二分之一时,结束比赛,余下的奖金由上笼信鸽(获奖鸽除外,下同)均分。 (三)司放当天归巢鸽达到或超过规程录取名额二分之一时,次日继续录取,至规定报到期限仍达不到规程录取名额时,余下的奖金由归巢鸽均分。 三、电子计时系统如出现故障,影响名次排列时,故障期间归巢的信鸽名次并列,奖金由故障期间归巢鸽均分;归巢羽数达不到录取名次时,按前述规定执行。 四、比赛遇赛鸽超常规归巢或归巢鸽有异常现象时,裁判有权结合比赛距离、归巢时间和气候条件,参考赛鸽粪便、体重、羽毛、肌肉、脂肪损耗等情况,做出综合判定。比赛成绩有效与否,必须由当值裁判一致通过;公棚和参赛者必须尊重、配合裁判工作,不得干扰、阻碍。有异议的可以书面形式申请仲裁。 五、对比赛成绩有异议提出申请仲裁的,由比赛仲裁委员会进行裁决,一经裁定,即为终审裁决。 第四十九条 决赛归巢记录期限为司放后七日或者按《规程》约定。在归巢记录期内公棚不得以任何借口中断、关闭电子扫描系统,并做到每天公布信鸽归巢情况,及时通知参赛者在约定时间内领取。 第十章 奖金设置与收益分配 第五十条 公棚赛奖金,根据《规则》与《规程》,按以下两种方式设置: (一)预设奖金:以实际收取参赛费的多少,按预设奖金方案比例增、减实发奖金。 (二)固定奖金:无论收鸽多少或盈亏,必须足额发放比赛规程设定的所有奖项奖金。 第五十一条 公棚赛收益分配,暂按《规则》或《规程》约定执行。 第十一章 有关责任 第五十二条 收鸽期间,信鸽病亡、游棚的,公棚应及时通知参赛鸽主补交,并将死亡信鸽的足环退还参赛鸽主。如公棚违反规定超收信鸽,每超收5羽,每次正式比赛的所有单鸽赛项均按最末1档奖金标准依次增加1个奖励名额。 第五十三条 收鸽查棚前信鸽病亡、游棚的,按《规则》与《规程》约定办理,或者退还饲养费或充抵剩余鸽的参赛费。查棚后至训放、比赛期间损失的信鸽,视为正常损失,公棚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已交参赛费而未能参加比赛的病、残信鸽,公棚应退还参赛费。 第五十四条 公棚所在地发生疫情,经国家检疫部门确认后,因防止疫情蔓延而销毁的信鸽,公棚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应如数退还参赛费。 第五十五条 因特殊原因造成信鸽非正常损失的,其赔偿标准可参考如下: 一、信鸽被盗由公棚按双倍参赛费标准赔偿。 二、因交通安全事故造成信鸽死伤,应根据公棚承担事故责任大小,按以下办法决定赔偿额度: 1.公棚不承担交通责任事故时,不承担赔偿损失,但应负责向肇事方索赔,并向参赛者如数退还参赛费。 2.公棚承担部分交通事故责任时,除如数退还参赛费外,还应承担在参赛费基础上,按承担交通事故责任的比例计算的信鸽损失赔偿额度。 3.公棚承担全部交通事故责任时,按双倍参赛费标准赔偿损失。 第五十六条 公棚如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的,将视情节轻重,予以警告、通报批评、拒绝发放比赛许可证等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处理。 一、收鸽开始后修改奖金设置或不按规程确定的标准按时兑现全额奖金的; 二、未经信鸽协会批准的赛事,盗用信鸽协会名义进行虚假宣传的; 三、更改比赛信息及其成绩,从中谋取非法利益的; 四、隐瞒、漏报、谎报信鸽疫情信息的; 五、不认真执行或擅自修改竞赛规程的; 六、不主动配合裁判执裁,严重妨碍裁判工作顺利进行及比赛公正性的; 七、不听劝告,不服从监督,经教育不改的; 八、服务水平较低,投诉较多的。 第十二章 附 则 第五十七条 本规定从2010年1月1日起执行。各地信鸽协会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第五十八条 本规定解释权属于中国信鸽协会。
❷ 鸽子笼怎么搭建
建造鸽舍应根据鸽子的品种、年龄、饲养目的以及饲养条件等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常见的鸽舍大致有以下五种类型。
地面群养式鸽舍这类鸽舍结构简单,投资少,规模因条件可大可小。一般养鸽者多采取这种方式。鸽舍墙壁一般为砖木或土木结构,有利于保温隔热。坐北朝南,向阳面门窗可大些,以利采光、通风、保暖。窗外一侧要安装窗纱或铁丝网,以防敌害或蚊蝇侵入。鸽舍一般建成单列式平房,每幢12-18米,宽5米。根据饲养目的,可分成若干间,一般每小间12-18平方米,可饲养肉种鸽25-35对,商品肉40-60对。鸽舍前窗应低些,后墙在距地面40厘米处开两个地窗。屋顶为单坡式,前高为210厘米,后高为150-180厘米,屋顶下要加顶棚,这样有利于冬季保温,夏季隔热。地面可铺成水泥面,稍向前倾斜,便于冲洗、清扫和消毒。鸽舍前面留有1米宽的通道,通道前设有宽30厘米,深5厘米的排水沟。沟前为运动场,运动场四周先砌50-70厘米高的围墙,上面用铁丝网或塑料绳网围起,顶上用铁丝网或塑料绳网覆盖。鸽舍窗前要设栖架,供种鸽栖息和交配用。鸽舍内不设栖架,靠鸽舍后侧用砖垒成3-4层鸽巢,规格为高30厘米,长宽各50厘米。运动场内和周围可栽种一些树木遮荫。夏季场内搭凉棚,鸽舍内地面可用沙土铺垫,运动场的大小应是鸽舍面积的1.5-2倍。并放置栖架、食槽、保健砂钵、饮水器及洗澡盆。阴雨天可把食槽、保健砂钵和饮水器搬入舍内,也可以置两套。运动场地面要有1/3的地面铺上新鲜的砂石,使鸽子能进行砂浴。
离地群养鸽舍 这类鸽舍多为单列式,每列鸽舍长一般为20米,宽5米,舍内可分隔成5-6小间,每小间养种鸽30对左右,舍内北面留1.5-1.8米的通道,南面用铁丝网或塑料绳网围住,然后在每个栏距地面50厘米处用网眼为2厘米×2厘米的铁丝网平铺起来,供种鸽活动,这样便于管理,同时又避免种鸽与粪便接触,从而减少染病机会。鸽舍南面设运动场,依舍内各小间的围栏延伸出来。运动场可做成离地式或平养式,若为地面平养,最好搞成水泥地面或吸水性强的沙质地面,便于清扫和冲洗。另外在每小栏的南面设一道门,便于管理人员进入饲养和捉鸽。每小栏内的结构,在北面设45层巢窝,每对鸽一个巢窝,其规格为宽40厘米,深50厘米,高40厘米,每个巢内距地面15厘米处设置产蛋巢。将舍内巢箱改为栖架,就可饲养种用青年鸽。
双笼式鸽舍 也称中山式鸽舍。在广东省的中山、珠海等地较多见,其结构特点是,在鸽舍内紧靠墙壁安装两列鸽舍,内外笼相通。鸽舍长20-30米,宽3米左右,高3- 3.4米,墙高约2米,人字形屋架,钟形屋顶。舍内中间走道宽2米,通道两侧为宽50厘米,深30厘米的“V”形水沟,上方安装四层重叠式内外双间式鸽笼,内笼为产鸽采食、产蛋、孵化、育雏和休息的场所,外笼为鸽子交配、运动、淋浴的地方。有条件的可在笼顶安装一条有孔自来水管,以便喷水时让鸽子洗澡和防暑降温。笼下方为宽60厘米,深40厘米的排水沟。
单笼式鸽舍这种鸽舍在广东省的广州、深圳、从化等地区较多见,其特点是每对亲鸽占用一个笼子,鸽舍一般较大,是饲养商品肉鸽较常见的鸽舍。鸽舍的大小以每个饲养员管理300-400对产鸽为宜,一般为长40-50米,宽5-7米。四周围墙可建成开放型,利于防暑通风,在外围挂活动的彩色尼龙布,必要时放下防晒和御寒。鸽笼为单式鸽笼,工作道1.2米,饲槽、水槽及保健砂钵都位于笼的前面。为防止饲料及粪便污染饮水,饲槽宽度应大些,饲槽和水槽之间用木板和纤维板等物挡住,每笼只留两个4厘米的间隙,使鸽子能伸出头饮水。
信鸽舍信鸽舍的好坏对于信鸽能否按时飞回有重要的影响,一个合适的信鸽舍,不论大小,其结构大都由钢丝网、到达台、门瓣和巢箱等几个部分组成。
1、到达台 鸽子在外面活动一段时间后,累了或饿了,都会飞回来休息吃食,这就需设到达台。如果无到达台,则飞出去的鸽子就很难进入鸽舍,停留在外面难免发生意外。到达台应建得牢固,防止高飞的鸽子突然降落时用力太大而将台踏坏。台的大小视鸽子的数目而定,一般需长90厘米,宽25厘米,位置设在鸽舍前面,便于信鸽自由出入。
❸ 鸽子笼的鸽笼制作
1、安装:鸽笼前高50厘米,后高50厘米,前、后深55厘米,左、右宽50厘米,总长度2米,这样的规格基本上可以满足各种成年鸽的需要。底层笼距地面不低于10厘米,上、下笼间距前为10厘米,层数不超过3层,总高度(地面距上层笼的上口)在1.7米左右,过高不仅浪费材料,而且不利于观察、饲喂和清理。
2、鸽笼饮水器的安装。自动饮水器安装在前板上,水管平行在板外。便于观察水位和及时补水。
3、鸽笼料盒的安装。料盒最好制成外挂式。可使鸽子吃料时头从钢筋门里伸出不会扒料,也便于人工加料。也可将料盒置于门内,但要保持一定高度,以防鸽子扒料
4、为了打扫方便鸽笼的出粪图中鸽笼上面是拖粪板,在拖粪板的另一面用PVC管皮明道直接送碰握袭入下水道,进粪池。在PVC管道的顶口再接上水管可以清洗。
鸽笼的配件: 鸽子窝
塑料材质,周边带孔,透气性好,方便实惠。规格:22cm*26cm
材料:全新聚乙烯铸造而成,全自动铸造设备,铸造深度一致。
作用:给鸽子有一个舒适的产蛋空间,一次可放2-3只鸽子。
鸽子食盒
鸽子不易向外甩,节约饲料,避免了浪费,白色天然熟质塑料压制而成耐挤压性超强。
鸽子沙杯
挂钩式方便使用,易安装最重要的是价格优惠。
鸽子自动饮水器
该产品为碗式自动供水器具,它由饮水碗,支架,弹簧,封水垫及进水管等组成。价格低廉,安装方便,深受养鸽爱好者的青睐。
它的优点:1,质优:质量可靠,用优质原料注塑而成,不断不裂。 2,卫生:没水时水会自动流出,到一定水位会自动停止,随喝随补充,始终保持有水状态笑兄。 3,省力:安装简便,不用每天清槽换水,省功省力。 4.方便喂药:只要把药按比例加到水塔里,药水喝完再加水,没有一点浪费。 5.清洗方便.:用一次性海棉或软布清洁杯子,一个月在水中加消毒剂,对水管进行消毒.
二、安装方法:根据铁笼模型设计可直接(不用任何其他固定物)挂在鸽笼上,然后用塑料管将饮水杯与水塔连接即可. 本自动饮水杯设计针对鸽子养殖,做到 当天安装,当天鸽子就适应,对种鸽没一点影响.
规格:10cm*7cm*5cm 饮水杯正常可使用五年以上
❹ 鸽子笼制作方法图
1、第一步来在三合板上源用钻头弄上紧密的一排排小孔
(4)宿州哪里制作不锈钢信鸽赛鸽笼扩展阅读:
特点
1、肉鸽笼;200cm x 170cm x 55cm三层十二个窝采用低碳钢冷拔丝焊接具有坚固耐用,美观大方,适用方便,节省空间,易清理防病抗役等特点。有特殊要求可定做
2、三层鸽笼;现在国内鸽子产业化养殖的业户,最主要使用两种规格的鸽笼,既传统的外带粪板隔层式和新式的内带粪板联层式,而新式的鸽笼由于笼体空间大,开放式抽拉门,笼体高度低,更便于操作,联体式的...
3、四层鸽笼;200cm x 190cm x 55cm四层十六个窝采用低碳钢冷拔丝焊接具有坚固耐用,美观大方,适用方便,节省空间,易清理防病抗役等特点。有特殊要求可定做。
❺ 信鸽 赛鸽 公棚 规格 具体尺寸 饲养方法
任何一羽优良的信鸽没有很好的饲养及管理,它在飞翔竞赛中就得不到应有的好成绩,而且它的下一代也不会成为一羽优良的信鸽。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往往有很大一部分信鸽饲养忽视这件事。怎样使一羽信鸽在竞翔中得到好成绩,同时在遗传上也保持良好的基因呢?信鸽的饲养与管理就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关键问题,应该引起广大信鸽饲养者的重观。
第一节 鸽棚(舍)的选译与构造
鸽棚(舍)的选择与构造是每一个信鸽饲养者的第一步工作。鸽棚的位置和方向、鸽棚的大小等工作解决好,十分有利于以后的饲养。有许多信鸽饲养者没有很好地重视这个问题,他们对鸽棚的构造和选择看得很简单,粗制滥造地盖个鸽棚就饲养起鸽子来,这样对以后长时期饲养是非常不利的。鸽棚的位置应选择朝南的方向为佳,地势宜高。这样阳光充足、空气流通。鸽子需要干燥的住处,同时需要干燥的空气。它们不怕冷,并不需要很温暖的环境,但是暖和一点的环境对鸽子的发育会有所帮助。一个较为合理的鸽棚应该是:不管鸽棚外面的气温是何等的热,或者是何等的冷,在鸽棚内总要比外面舒服一些。无论外面是下雨还是潮湿的阴雨天气,都应该要使鸽子的羽毛不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要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如果你的鸽舍能达到这种程度,那么就是一个理想的鸽舍了。当然,不是每一个鸽棚都能做到这个程度,尤其是在地面上的鸽舍就困难了。但这也不是说建在地面上的鸽舍一点都没有办法改善了,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加以改善,把一些不利于鸽子健康的环境加以改变。我认为建在房顶或阁楼上的鸽棚为最佳。建在地面上的鸽棚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鸽棚不要直接砌在地上,应离地面半米,这样鸽棚里潮气就少了。第二,鸽棚内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选择朝南方向)、占地面积要大一些,不宜太高(房高以两米左右为好)。第三,鸽棚的门窗构造要安全,切莫让黄鼠狼、野猫或蛇等动物侵扰。不管是阁楼上的鸽棚还是地面上的鸽棚都应该掌握好不能让强风直吹,但是必须要有空气柔和地通过鸽棚。所以我们绝对不可把鸽棚盖成密不通风、没有窗子的盒式样子。如鸽子多鸽棚大,就应该有适当通风的窗子,当然鸽棚的窗子不可以开的太多。理想的鸽棚应该配上一个“天棚"。所谓“天棚"就是安装在鸽棚顶部的一个四面通风的笼子。棚子中鸽子的出入口与“天棚”相通,然后鸽子再从“天棚”的出入口进出。“天棚,,以铁丝网做成,大小根据饲养条件而定,当然以大的为好,这样使鸽子的活动范围大,同时能使刚出鸽棚的幼鸽不容易飞失。因为幼鸽从小能在“天棚”中活动,对自己周围的环境逐渐熟悉,出鸽棚时就不容易飞失。“天棚"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为常见。有一点要提醒的就是制作“天棚”的铁丝网孔不能太大,以防黄鼠狼等动物钻入,使鸽子受到危害。往往见到有些饲养者他们创造的饲养条件很不错,鸽棚同时配上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天棚",饲养了几十羽鸽子,条件优越。但是我认为在这样优越的条件下制作这种鸽棚不是很瞿想的,在这种条件下把大鸽舍分割成几个小鸽棚为好,分成一个专养雄鸽的鸽棚,一个专养雌鸽的鸽棚,一个专养配对的鸽棚,有可能的话再分成一个专养幼鸽的鸽棚 ,这样的鸽棚饲养信鸽是比较理想的。建一个专门饲养幼鸽的鸽棚,会使幼鸽出棚时飞失的损失减少。这样你还能掌握好幼鸽出棚的次数和时间,因为幼鸽出棚时,对自己鸽棚的环境还不够熟悉,同时在鸽棚中容易受到别的老鸽子的侵袭。如果你有了一-个专门饲养幼鸽的鸽棚,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使你的幼鸽飞失的损失大为降低。
鸽棚建筑时使用的材料不能马虎,无论鸽棚的顶和四周墙壁都要注意质量,经久耐用。
鸽棚里面的鸽窝应该建在鸽棚四周的墙壁上。鸽窝的多少应根据鸽子的数量而定,鸽窝可以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做成二格格的格子,每格以40厘米(长)×40厘米(宽)×§o厘米(高)标准推算。另外可以在鸽棚中墙壁上做一些“栖格”,就是让一些没有配对的鸽子站立休息的地方。如果没“栖格”的话,这些鸽子就只能站立在鸽棚的地面上休息,这样会造成鸽棚的有效面积缩小,同时会使站立在地面上的鸽子容易打架,造成创伤使细菌感染而得病。 “栖格”每格为30厘米(长)×1 O厘米(宽)×30厘米(高)。 “栖格”的多少应根据鸽子数量来做,鸽子数量多就多儆些,数量少就少做些。
鸽棚内应有鸽子的出入口、活络门、观望台、电铃、窗、窝、栖格、食槽、盐土槽、饮水器以及饲养者的出入门等。
1. 鸽子的出入口:是专供鸽子出入鸽棚用的。出口与入口最好不要放在同侧,如果安放在同一侧的话,鸽子容易在出口与入口前打架,影响出入。安放出口时,应注意四周无高大建筑物、电杆、电线和树木等,因为鸽子在出棚飞行时,障碍物容易使它们受伤,甚至引起死亡。入口处应安上活辨门,便于控制鸽子以达到“只能进不能出”的目的。出入口必须设置门扇,在不使用时和夜里把门扇放下,以防它的天敌的侵入。出入口高约25厘米,宽约30厘米左右。
2. 活络门:主要起控制鸽子出入鸽棚的作用。此门只拿隧而不能出,如果你把鸽子放出鸽棚后,只需要把鸽棚出口处的门关上就可以了,这样鸽子飞回来后一个个地从入口处进入鸽棚,就不能再出去了。这样可以很容易地掌握好鸽子出入鸽棚。
3. 观望台:没有“天棚"的鸽棚,可以在鸽棚内安上一个观望台,观望台应靠近窗子。鸽子不但可以在此对外观望,而且又可作散步活动场所,这对鸽子熟记鸽棚附近地物和地貌均有益处。
4. 电铃:电铃是鸽子参加竞翔归巢入鸽棚时,给饲养者提供返回信息的装置。当鸽子一入棚即会触发电铃,发出响声使饲养者能准确记录到达时间。
5. 窗:主要起采光与通风作用。窗子的大小应与鸽棚的大小成比例,窗子上应安上玻璃、铁丝网,这样既可挡风防寒,又可避免其它动物伤害鸽子。
6. 鸽窝:是鸽子产蛋、栖息、育雏的地方。鸽窝的数目可以根据鸽棚的大小和鸽子的数量来决定,每格鸽窝长40厘米、宽40厘米、高30厘米。
参考资料:http://www.kupet.cn/html/kupaixueyuan/niaolei/niaoleisiyang/index.html
❻ 怎样做鸽子笼
1、鸽舍的要求。信鸽白天活动十分活跃,晚上则在舍内安静休息。鸽舍必须为信鸽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条件以强化其恋巢性。
(1)鸽舍环境必须安静。鸽子喜静怕闹,惧怕惊扰。如经常受到外界骚扰,尤其是在夜间,会引起鸽群的惊恐和混乱,受扰后的信鸽不愿回巢,宁愿夜栖屋檐之下。
(2)鸽舍应通风向阳、冬暖夏凉。信鸽最适宜温度为13℃~18℃,相对湿度60%。鸽舍应尽量减少外界自然气温变化对信鸽的影响,夏季要凉爽防暑,冬季要保温防寒,鸽舍还要经常清扫和消毒,保持清洁的环境。
2、提供足够、合理的营养。食物是信鸽生存的主要物质基础,要保持信鸽健壮的体质和良好的竞翔性能,就要根据信鸽不同生长阶段对各种营养的需求,饲喂能量、蛋白质等养分齐全的饲料。如为了保证童鸽身体、骨骼的生长发育,防止过肥和早熟,日粮中应增加绿豆或鱼粉,提高蛋白质的含量;训练期的信鸽能量消耗大,应增加玉米、小麦等高能量饲料的补充;正在育雏期的亲鸽,则应配给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均较丰富的日粮,尤其是蛋白质必须保证每只每天摄入18克左右。另外,应保持信鸽饮水的清洁和保证保健砂的供给。
3、定时、定点、定量饲喂,强化信鸽迅速归巢性能。饲养者每天定时、定量(可分早、中、晚三次,也可分两次)饲喂信鸽,并固定食槽位置,使信鸽养成按时归巢、定点采食的习惯。为了使信鸽放飞后即能归巢,可采取空腹放飞,归巢后及时给予饮水和美食,以资“奖励”,或者放飞前少给食,回巢后多给食等办法,引诱信鸽归巢,避免因其不饥而不急于归巢,在外逗留延误归巢时间。形成条件反射后,每次放飞或参赛归来,信鸽都会立即入舍。
4、训练要持之以恒,严禁不规则的放飞调教。信鸽放飞训练时,每天早晚两次,必须坚持1~2小时,风雨不改,以增强耐力;冬夏两季不可缩短运动时间,以训练信鸽的抗寒和防雨能力,适应各种恶劣气候的飞行,培育出“全天候”优良信鸽,使信鸽能从数百公里甚至数千公里以外飞回。
5、人鸽“亲和”,培养信鸽的服从性。训练者必须先与信鸽进行“亲和”,人鸽方能在训练时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亲和”从幼鸽开始,训练者要亲自教会鸽子饮水和采食,并使鸽子对训练的信号形成条件反射;在喂食时,对信鸽要给予亲切的呼唤和抚摸,让鸽主动近人。久而久之,鸽子养成对主人亲近,无恐惧心理。“亲和”成功后,信鸽才能对人服从,接受飞翔训练调教。
6、及时配对,防止飞失。信鸽性成熟后,性情活跃,雌雄互相追逐,这时要及时给予选择配偶(对中途丧失配偶的信鸽也应予以重配)。否则,在发情期没有配偶的信鸽,容易发生飞失。一般配对2~3天即可成功。
7、用清水让信鸽洗浴。信鸽每天都要放飞,洗浴既能保持羽毛的清洁,又能防止体外寄生虫的寄生。洗浴时间应选在晴天中午进行,夏季每周5~7次,冬季1~2次。洗浴水中可加入少量碘酒或0·1%高锰酸钾。
8、经常检查鸽群的健康。早晨放鸽时观察鸽子出笼速度、数目和飞翔情况;检查鸽舍内羽毛、粪便有无异常;检查鸽舍内羽毛、粪便有无异常;晚上信鸽入舍时要清点数目,观察食欲与行为,及时发现有病态征兆的信鸽,采取相应措施。另外,信鸽还应根据情况接种相应疫苗。
总之,信鸽的饲养管理,实际上是利用其特性,从吃、住、配偶和疾病4个方面去驯服、控制信鸽的归巢性、服从性和回归准确性。这是信鸽正常繁殖、健康生长的保障,也是调教、训练出优秀信鸽的基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