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建三层钢结构楼房两侧有建筑物地基怎么做
基础必须要错开旁边建筑的基础 要么改设计 要么还双桩来抬 基础开挖深度不能超过旁边建筑的基础 基础做完赶紧回填
㈡ 钢结构图厂房的地基怎么做
一,做法:
1.挖土方;
2.做垫层,一般为100mm厚C10混凝土;
3.阶梯型基础;
4.钢筋混凝土短柱;
5.固定钢柱,锚栓定位;
6.二次浇注混凝土,C30或C25;
7.回填。
二,施工要点:
①视其土质及开挖深度,按规定进行放城,放坡系数:坚土为33%,普通±50%,必要时,还应设档土板,避免重复开挖影响安全及进度。
②轴线、标高标识应设置明显,便于随时校正,保证开挖质量。
③根据开挖中心线用白灰撒出基坑开挖边线,开挖时采用人工、机械相结合,开挖出的土石方(扣除回填部份土方)及时用人工和机械转运至指定堆场。
④挖至基岩设计标高后,应及时与设计、业主监理及地勤部门等相关单位联系,确定岩芯的取样方法(包括确定岩芯的取样数量及位置)并送检,确保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并保证结构安全。
⑤基坑验收后,应及时封底,防止基底、岩面裸露时问过长,受风化程度影响,进而降低基底承载能力;并视其地下水情况,可将垫层有意设成坡状(小于3%),留设排水部位,保证基坑砼浇筑时,不得有积水。
㈢ 高层地基施工步骤是怎么样的
盖高层楼房的施工顺序先从基础工程开始,然后就是主体结构工程,再是门窗工程、屋面工程、装饰工程、电梯安装工程、水电(强电)安装工程、弱电安装工程等等。
其中基础部分包括:打结构工程桩、打基坑支护桩、挖土(包括:边开挖、边支护、边做基坑排水)、基础垫层、做桩头处理、做基础底板防水层(有地下室时)、绑扎基础钢筋、架设基础模板、基础底板浇筑;
底板混凝土养护、绑扎地下室墙板钢筋(有地下室时)(包括内基础柱钢筋)、架设地下室模板、浇筑墙(柱)混凝土、立地下室顶板模板排架、架设地下室梁、顶板模板、绑扎地下室顶梁柱钢筋、浇筑地下室顶混凝土……
楼房基础施工步骤
1、水路改造
水管铺设涉及到厨房、厕所的使用,水管改造一般水改走顶不走地,各冷、热水出水水口必须水平,一般左热右凉,管路铺设需横平坚直。布局走向要安全合理。
2、电路改造
电路设计要多路化,做到了厨房、卫生间、客厅、卧室、电脑及大功率电器分路布线,墙面线管走向尽可能减少转弯。
3、主体拆改
主体拆改是对空间户型进行重新划分,在装修的时候多少都会涉及一些,主要包括拆墙、铲墙皮、拆暖气设配、换塑钢窗等。
㈣ 钢结构地基怎么做
要挖到硬底,打好基础,基础间做整体联系地梁。
㈤ 请问钢结构地基怎么做
工程基础是必须要做的,就像是高大的树木,没有牢固的树根,它怎么能够站的住。
根据房屋的实际内力和建设地的地勘来做基础;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等就看地质情况了。
希望能够帮到你。
㈥ 钢结构工程基础怎么做
钢结构工程基础的安装:
设备钢结构的加工制作与精密钢结构类似,介于普通结构件与精密机械加工之间,采用焊接或者栓接的连接方式。
同时钢结构类型主要有用于厂房的排架结构、用于多高层建筑的框架结构、框架一剪力墙结构、框一筒结构,用于大空间的平板网架结构和弯顶网充结构等等。建筑功能不同,采用的结构形式也不同。钢结构设计要执行国家的技术规范,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实用、确保质量。因此在结构设计制作的时候要注意以下要求:
1、根据建筑功能要求,采用相应合理的结构体系。做到技术先进、结构新颖、达到建筑和结构的完美统一。
2、钢结构(除容器外)多以杆件为主,故杆件尺寸尽可能模数化、标准化,便于机械化制造、运送、安装、提高生产率。
3、采用具有较高经济指标的高效钢材。
4、钢结构的节点是至关重要的,要采用适当的连接方式,使节点设计与结构计算简化模型相一致。以往的结构破坏绝大多数发生在节点,所以对节点要精心设计,精心施工.采用先进的、可靠的连接方法。
(6)钢构高层建筑地基怎么做的视频扩展阅读:
钢结构工程基础安装要点:
1、摩擦系数:其中F为抗滑移试验所测得的使试件产生初始 滑移的力,nf为摩擦面数, 为与F对应的高强螺栓拧紧预拉力实测 值之和。
2、扭矩系数:其中d为高强螺栓公称直径(mm),M为施加扭矩值,P为螺栓预紧力。10.9级高强度大六角螺栓连接必须保证扭矩系数K的平均值为0.110~0.150。其标准偏差应小于等于0.010。
3、初拧扭矩:为了缩小螺栓紧固过程中钢板变形的影响,可用二次拧紧来减小先后拧紧螺栓之间的相互影响。高强螺栓第一次拧为初拧,使其轴力宜达到标准轴力的60%~80%。
4、终拧扭矩:高强螺栓最后紧固用的扭矩为终拧扭矩。考虑各种预应力的损失,终拧扭矩一般比按设计预拉力作理论计算的扭矩值大5%~10%。
㈦ 建楼房,打地基,地基是怎么打的
1.压实法:用重锤或压路机将叫软弱的土层夯实或压实,挤出土层颗粒间的空气,提高土的密室度以增加土层的承载力。这种做法不用材料,比较经济,适用于土层承载力与设计要求相差不大的情况;
2.换土法:当地基土的局部或全部为软弱土,不宜用压实法加固时(如淤泥,沼泽,杂填土,孔洞等),可将局部或全部软弱土清除,换以好土,如粗砂,中砂,砂石料,灰土等。这种人工地基造价较压实法为高。
3.打桩法:实在软弱土层中置入桩身,将建筑物建造在桩上,所以也可称为桩基础;(这种人工地基适用于地基承载力小,建筑物总荷载较大的情况,但造价较高)
拓展资料
支承由基础传递的上部结构荷载的土体(或岩体)。为了使建筑物安全、正常地使用而不遭到破坏,要求地基在荷载作用下不能产生破坏;组成地基的土层因膨胀收缩、压缩、冻胀、湿陷等原因产生的变形不能过大。
在进行地基设计时,要考虑:
①基础底面的单位面积压力小于地基的容许承载力。
② 建筑物的沉降值小于容许变形值 。
③ 地基无滑动的危险。
由于建筑物的大小不同,对地基的强弱程度的要求也不同,地基设计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三个方面的要求。有时只需考虑其中的一个方面,有时则需考虑其中的两个或三个方面。若上述要求达不到时,就要对基础设计方案作相应的修改或进行地基处理(对地基内的土层采取物理或化学的技术处理,如表面夯实、土桩挤密、振冲、预压、化学加固和就地拌和桩等方法),以改善其结构性质,达到建筑物对地基设计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