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济源市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济源王屋山景区
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王屋山,是我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道教十大洞天之首,号称“天下第一洞天”。有奇峰秀岭三十八,神洞名泉二十六,碧波飞瀑八大景,洞天福地五奇观。主峰天坛峰,海拔1715米,因轩辕黄帝在此设坛祭天而得名,是华夏子孙寻根问祖之地。天生丽质的九里沟,奇峰绝壁,悬泉飞瀑,植被葱郁,被誉为“夏天里的童话世界”。保持着原始自然山水风貌的小沟背还是一块充满神秘色彩亟待开发的处女地。2003年,王屋山以第一名的佳绩入选第三批国家地质公园。
济源黄河三峡景区
济源小浪底风景区,位于济源市西南30公里黄河中下游交界处 ,济源黄河三峡景区乃世界地质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河南十大热点景区、小浪底之精华景区。景区位于小浪底大坝上游20公里处,总面积40平方公里。地处北部山岳旅游带与南部黄河旅游带(三点一线)的水陆接合部、国家级风景区王屋山、小沟背景区与小浪底游线的枢纽地段。
黄河三峡是小浪底与王屋山所孕育的精华,位于小浪底水库大坝上游20公里处,总面积40平方公里, 是小浪底风景区的精华所在。八里胡同位于黄河中下游最窄处,两岸断壁如削,中间河水奔涌,三条峡谷各具风采:孤山峡鬼斧神工,千切壁立;龙凤峡盘龙走蛇,曲折迂回;大峪峡开阔舒展,气象万千。特别是九蹬莲花栈,九蹬九级,次第升高,望之若莲花盛开,似出水芙蓉,号称“鲧山禹斧”。而且还有隋唐古栈道、陈谢大军黄河渡等多处丰富的文化胜迹,自然人文景点多达60 余处,是我国北方少有的山水景观,完全可以和长江三峡媲美。
黄河三峡群峰竞秀、山水交融,三条峡谷各有千秋。孤山峡鬼斧神工、群峰竞秀;龙凤峡九曲十折、峡深谷幽;八里峡,峭壁如削、雄伟壮观,号称“万里黄河第一峡”。不仅山、水、崖、洞和谐交融,自然资源丰富,而且还有鲧山禹斧、犀牛望月、孟良活地、京娘化凤、石人顶石山、章公背章婆等自然人文景观,景点达80余处。是小浪底旅游资源之精华所在。水绕青山山绕水,船在青山顶上行。景区山水交融、港湾交错、高峡平湖、奇峰林立,构成一幅北方少有的江南之美、水乡之秀的壮丽画卷,完全可以和长江三峡媲美。登上被称之为“万里黄河第一楼”的大河楼,但见水天一色,满山挂翠,大河如带,游船穿梭,水鸟翻飞,美不胜收。
济源五龙口
五龙口省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28平方公里,共有自然和人文景观68处,是一个以自然景观为主,以猕猴和温泉为特色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也是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境内盘谷寺(又称盘古寺),是传说中人类起源的地方。景区投资4000余万元相继建成了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的“华夏第一梯”、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荆浩展馆以及五龙大型群雕、中华猕猴园、大圣宫、观光缆车等一系列各具特色的精品景点,是河南省的“十佳风景名胜区”和“十佳旅游景区”,2002年8月16日又荣膺“国家AAAA级旅游区”称号。
济源济渎庙
济渎庙坐落于济水发源地,隋朝为祭祀济渎神而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我国北方“古建筑博物馆”的美誉。现有宋、元、明、清历代建筑22座,唐、宋、元、明、清碑碣石刻四十余通,为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庙内现有河南省规模最大、价值很高的明代木牌楼建筑“清源洞府门”,有河南省现存年代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宋代“济渎寝宫”,有我国唯一幸存的宋代“石勾栏”以及堪称国内孤例的隋“复道回廊”遗址,保留着具有隋唐遗风、神似紫禁城太和殿的“渊德大殿”遗址等。
济源原始森林(济源小沟背景区)
自然景观独特,人文景观丰富。位于太行山南端,济源市西北50公里处,山高林茂,谷幽水清,集雄、奇、秀、险于一体,各种景观自然生成,以小沟背村为中心的生态景区,银河洞穿村而过,水清澈见底,边奇石遍布,神秘幽静的原始自然风貌,奇特壮观的山岳景观,四季常流清澈见底的银河溪水,气象万千的云海仙境,环境宜人,冬暖夏凉的自然气候使游客流连忘返-是回归自然生态游、攀爬登山,攀援探险游的好去处。
济源九里沟
九里沟景区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王屋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河南省济源市西北15公里的思礼镇境内。景区东连五龙口游览区,西和王屋景区接壤,北同山西蟒河游览区毗邻,总面积120平方公里,重要景点80余处。九里沟曲径通幽、洞穴密布、水美如画、溪瀑横流、青山叠翠、秀中藏奇、植被茂密、五彩斑谰、气候宜人、凉爽清新,又有道教文化和茶道文化点缀其中。重要景点有延寿台、卢仝茶社、九里飞瀑、猕猴保护区、禅堂古寺、金炉顶、东王母洞、奔月天桥、侍郎寨、水洪池避暑胜地、仙人桥、天仙洞天然大溶洞、冰瀑奇观等。
济源西滩景区
济源黄河西滩岛是坡头镇政府开发兴建的自然生态旅游区。西滩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滩”,是黄河上唯一有人居住的小岛。济源九大怪之一”西滩能把水比败“,意思是说黄河水再大也不能把西滩淹掉。位于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出水口两公里处,是一个神奇的岛屿,其上农舍点点,绿树掩映,牧童短笛,渔舟唱晚,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岛上有大量的水鸟栖息,乘小舟作黄河漂流,听水鸟鸣唱,大有世外桃源的韵味。在这里可以捡到五彩缤纷,价值连城的黄河奇石。“道光二十三,黄河飘上天”,但在历史上西滩从不会被淹没,据说西滩是当年天帝那里的息壤形成的,是一块能随水而长的“神土”。
济源玉阳山
济源玉阳山位于承留镇北部,玉阳山,东西两峰之间为尚书谷。尚书谷有灵都观,系唐玄宗为其胞妹玉真公主赐建,并为当年玉真公主栖身修道之所亲笔御书"平阳洞府",现存有玉真公主墓。
唐朝诗人李商隐也在此出家修道,后在这儿爱恋上了道姑宋华阳,后来李商隐的很多无题诗都是和这段恋情有关。最有名的便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野生生物
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总面积1931平方公里,山区丘陵面积占88%,地貌复杂、河流纵横、气候多样,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较为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全市野生动物中,兽类34种,占河南兽类总数的47%;鸟类140余种,占河南总数的46%;两栖类8种,占河南总数的42%;爬行类19种,占河南总数的51%;软体动物30种,已鉴定的昆虫485种。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33种。有高等植物197科、1760种,其中,苔藓植物34科,76种;蕨类植物20科,87种;裸子植物4科,12种;被子植物139科,1585种。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金钱豹、林麝、白鹳、黑鹳、金雕、玉带海雕、大鸨。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猕猴、水獭、斑羚、斑嘴鹈鹕、大天鹅、小天鹅、秃鹫、鸢、大鵟、灰鹤、勺鸡、白尾鹞、雀鹰、苍鹰、松雀鹰、红脚隼、黄爪隼、红隼、红脚鸮、领角鸮、雕鸮、纵纹腹小鸮、长耳鸮、短耳鸮,小苇鳽、大鲵。
太行王屋山千年银杏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❷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有哪些专业 附好的重点专业名单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专业有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空中乘务、高速铁路客运乘务等,具体更多完整招生专业请看下表。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专业一览表 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机电工程系
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
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医学护理系 护理、护理(ICU方向)、助产、康复治疗技术、医学检验技术、药学 人文管理系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空中乘务、高速铁路客运乘务 教育艺术系 音乐表演、音乐教育、早期教育、学前教育 艺术设计系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动漫制作技术、建筑室内设
计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室内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美术(书法方向)
建筑工程系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
工程测量技术、建筑设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
冶金化工系 应用化工技术、工业分析技术、有色冶金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 信息工程系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 经济管理系 会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汽车营销与服务 电气工程系 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重点特色专业名单
1、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护理、建筑工程技术
2、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实训基地:电工电子及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机械制造实训基地
3、国家级重点专业:建筑工程技术、护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酒店管理、工程测量技术
4、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酒店管理、工程测量技术
5、河南省重点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冶金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旅游管理、装潢艺术设计、会计电算化、计算机网络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
6、河南省骨干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冶金技术、护理、电气自动化技术
7、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冶金技术、旅游管理、电气自动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装潢艺术设计、护理
8、河南省特色专业:应用化工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会计电算化、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网络技术、护理
9、河南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电算化、旅游管理
10、河南省“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改革试点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旅游管理 ;
❸ 河南济源市的名胜古迹的有哪些
王屋山景区。 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王屋山,是我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道教十大洞天之首,号称“天下第一洞天”。有奇峰秀岭三十八,神洞名泉二十六,碧波飞瀑八大景,洞天福地五奇观。主峰天坛峰,海拔1715米,因轩辕黄帝在此设坛祭天而得名,是华夏子孙寻根问祖之地。天生丽质的九里沟,奇峰绝壁,悬泉飞瀑,植被葱郁,被誉为“夏天里的童话世界”。保持着原始自然山水风貌的小沟背还是一块充满神秘色彩亟待开发的处女地。2003年,王屋山以第一名的佳绩入选第三批国家地质公园。
小浪底景区。黄河小浪底风景名胜区位于济源市西南25公里黄河中下游交界处,举世瞩目的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在此建成。水库蓄水后在大坝上游形成272平方公里的浩瀚水域,呈现出高峡平湖、港湾交错、山水交融的壮丽画面。景区内有万里黄河上惟一有人居住的河心绿洲——西滩,有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张岭半岛,有自然风光与民间传说交相辉映的黄河三峡。现在已经开工建设与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配套的西霞院水库建成后,将为该景区再添新景。
五龙口景区。五龙口省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28平方公里,共有自然和人文景观68处,是一个以自然景观为主,以猕猴和温泉为特色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也是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境内盘谷寺(又称盘古寺),是传说中人类起源的地方。近年来,景区投资4000余万元相继建成了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的“华夏第一梯”、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荆浩展馆以及五龙大型群雕、中华猕猴园、大圣宫、观光缆车等一系列各具特色的精品景点,是河南省的“十佳风景名胜区”和“十佳旅游景区”,2002年8月16日又荣膺“国家AAAA级旅游区”称号。
济渎庙景区。济渎庙坐落于济水发源地,隋朝为祭祀济渎神而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我国北方“古建筑博物馆”的美誉。现有宋、元、明、清历代建筑22座,唐、宋、元、明、清碑碣石刻四十余通,为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庙内现有河南省规模最大、价值很高的明代木牌楼建筑“清源洞府门”,有河南省现存年代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宋代“济渎寝宫”,有我国惟一幸存的宋代“石勾栏”以及堪称国内孤例的隋“复道回廊”遗址,保留着具有隋唐遗风、神似紫禁城太和殿的“渊德大殿”遗址等。
❹ 封丘哪有古建彩绘
(一)青堆遗址:青堆遗址在县城东北16公里的青堆村东,是新石器时代遗址,高出地面约4米。遗址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遗物有石器、灰陶(条纹、方格纹)和俑腿。是1963年6月20日河南省公布的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又发现蚌镰、陶罐、陶瓮。
(二)古黄池碑:古黄池古黄池在县城南113公里处的坝台村东,周穆王曾游于此。据《封丘县志》载:“天子东游于黄泽。歌曰:黄之池,其马喷沙,黄之泽,其马喷玉。”故春秋时称黄池。周敬王三十八年(前482),吴王夫差率军于黄池大会诸侯,与晋争做盟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黄池之会。今仅存古黄池碑一通,建砖砌碑楼加以保护。
(三)陈桥驿:陈桥驿站位于封丘县城东南15公里处的陈桥镇。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此“黄袍加身”发动兵变,开创了大宋300年基业。这里作为出过皇帝的地方,也因此而名扬天下,注入史册,一度成为护卫京都开封的四大名镇之一,是宋文化的源头,也是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四)古平丘:周景王十六年(前529),晋召公为国君,为巩固先主霸业,与齐国争霸,“公会刘子、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平丘”。7月又同盟于平丘。据《封丘县志》载,平丘春秋时属卫。故址在县城东南25公里黄陵镇平街村。
(五)虫牢:虫牢又名桐牢亭,俗称桐窝。春秋时属郑地,今居厢乡桑村东北牢坑为其遗址。周定王二十一年(前586),晋景公召齐、卫、朱、杞等9国诸侯在郑地虫牢开会,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虫牢之会。
(六)翟母进饭处:楚汉战争时,刘邦败于项羽,落荒而逃,路过延乡(今封丘县),饥饿中在县城西北隅遇翟母给家人送饭,便向她乞食充饥,翟母赠饭。刘邦称帝后,为翟母修祠封墓,树碑立传。原有“汉高祖遇翟母进饭处”石碑一通,因年久,碑身风化已残。
(七)息氏墓:位于县城东北16公里的青堆村东。战国时期,宋康王偃驱车出游,来到青堆,途中见一女子貌美过人,心怀恶念。为能看到她,就令人在青堆村东头筑起一座高台(青陵台)。宋康王差人访问其家,知是宋康王舍人韩凭妻息氏,要韩凭将其妻献给他。韩凭夫妇不从,韩凭在台下自杀,息氏投台而死。宋康王命将他们夫妻分葬道路两旁,不准合墓。后两墓各长一棵梓树,根结于下,枝交于上,此为相传故事“相思树”。息氏墓前现存石碑一通,为清康熙十九年(1680)知县王赐魁所立。
(八)城隍庙:位于县城东大街路北,坐北向南。1983年,重新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它创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县丞张宗海建。弘治十一年(1498),知县袁仕重建。万历十一年(1583),知县郝国章重修,方亭1座,大门、二门各3间,城隍庙后殿二门上建楼,东西厢房各7间,后寝宫3间,东通锡印宫。清顺治九年(1652),河决庙毁,知县余缙建后殿5间,邑人周维曰升等续建乐楼3间。清乾隆六年(1741),知县戴兆彳复重修。光绪二十年(1894),谢葆荣主宰封丘时重修大殿3间,拜殿3间,东西厢房各7间,二皂厅、三官庙、土地祠、罗祖庙3间、广生殿3间、火房3间。修补东屋6间,东楼4间。民国12年(1923),又将大殿、寝宫两廊、皂君殿、老君殿、墙垣重修。1928年,塑像被废,设自治筹备处,继为民众教育馆。1936年,设初级小学。1947年,设中正小学。1958年,拆除戏楼,改建为大门3间和临街房4间,添建东西厢房各3间,设县文化馆。1978年,老君殿废。2000年,重修寝宫。今存大殿3间,拜殿3间,大门3间,临街房4间,东西厢房各10间,寝宫3间。
(九)使君(墓)祠:位于县城东北2.5公里的王村乡庙岗村东南隅。1983年,重新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使君,东汉末封丘人,任徐州刺史,为官勤政爱民。天大旱,视察民情。卒后葬于庙岗。元至大年间(1308~1311),为他建祠。清康熙十九年(1680),知县王赐魁将墓护以墙垣。墓呈八角形,尖顶,上植柏树一株,四季常青。嘉庆三年(1798)立墓碑,乾隆、道光、光绪年间累修。民国30年(1941)重修。1980年、1984年、1994年、1996年屡修。光绪六年(1880),敕加“普佑”封号,颁发“千里秋成”匾。今存山门、使君殿、广生殿、玉皇殿、使君墓、端门和古碑4通,古柏1株。
使君墓天爷庙山门
(十)天爷庙:位于居厢乡安上集村东南隅土岗上。相传,它始建于明代。庙碑载:清顺治十七年(1660)重修,康熙、道光、光绪年间均有修缮。现存山门、大殿、后殿等。山门设正门和侧门,大殿梁架有彩绘,后殿为两层楼,彩画梁架,山门有台阶,两侧有井两眼,东西对照。砖木结构,硬山顶,灰瓦覆盖。
(十一)关帝庙:位于城关镇西关村东南部。相传,建于明万历年间。清顺治九年(1652)毁于水,康熙元年(1662)重修,宣统元年(1909)、民国15年(1926)先后修缮。其规模原占地面积20余亩。今存大殿1座,带卷棚拜殿3间,歇马凉殿3间,有清代关公塑像等3尊,宋代铁天官像1尊。
(十二)两程夫子祠:位于冯村乡永头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程氏迁居此地,为敬奉先祖而建。两程夫子程颢、程颐为宋代理学家,对后世影响很大。这里有山门、大殿、照壁和东西厢房,增修二亭,大殿内奉两程夫子塑像和牌位,有“顾余烝尝”匾和对联1副。两厢敬奉两程的成名弟子牌位。存古牌位两尊,古碑两通。
(十三)两程夫子祠天主教堂:天主教堂位于县城东大街路北,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39年,美国牧师海玉节兄弟传教到封丘建造,南北长大教堂1座。另有牧师住所1座,二层楼房,西式建筑。以上建筑均为砖木结构。是县境内所有教堂中规模最大、最高的建筑。
(十四)东仲宫节孝坊:位于陈固乡东仲宫村,在路中间,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为表彰孙承绪妻周氏、任氏所建。其造型为2层3间4柱坊,中间高,两侧低,中间可通人、车。中间檐下书“圣旨恩荣”4个大字,第2层横书“已故生员孙承绪妻周氏、任氏之坊”。柱上雕花纹,石质。
(十五)何家铺牌坊:位于司庄乡何家铺村东头,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乾隆年间。中间高,两侧低,4柱3间2层石牌坊,顶部屋脊式。由于沙土深埋,坊体书写内容与雕饰不明。
(十六)八角井:位于潘店乡潘店村内,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相传为潘美所建。八角井筒分为三部分,第一套井筒直径4米,深4米许;第二套井筒直径35米,深4米许;第三套井筒直径3米,深4米。对此井多次开挖未见底,因出水多无法下挖。由于年久井筒有所损坏。1980年修缮后,井的地面口径35米。
(十七)玄帝庙:位于王村乡后大马寺村。此处旧有玄帝殿、碧霞行宫、济祖殿和东西厢房。今重建。据重修济源庙记碑记载,该庙始建于明万历以前。重修济源庙记碑,对于考察古代济水在封丘流向有重要意义。此庙中有古树“龙头拐”一株,造型别致,诱人围观。许长庆墓
(十八)许长庆墓:位于曹岗乡清河集村西北约1公里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清河集村为豫剧祥符调发源地。许长庆(1868~1927),豫剧教育家、活动家,清河集人。他从小热爱戏曲事业,继父业,青年时代开始掌管科班事务。光绪十三年(1887),创办“小天兴班”,办班8期。20多年中培养演员、琴师和鼓师200余名,为河南戏曲舞台培养了大量人才。
(十九)何家琪墓:位于冯村乡小里薛村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何家琪小里薛人。光绪元年(1875),在河南乡试中考取举人第三名,曾报名入闱。因时局动荡,放弃仕途,就任洛阳教谕,后升汝南教授。著有《讲学规约》、《讲志圣社规》、《天根文抄》、《天根诗抄》等。他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是明清时期河南的文化名人。
(二十)《海棠赋》碑:《海棠赋》碑因苏轼撰写《海棠赋》,镌于石上而得名,碑身高196米,宽0.8米,厚0.22米。碑阳刻《海棠赋》:“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遗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惜无言揩病目。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寸根千里不易到,燕子飞来定鸿鹄。天涯流落俱何念,为饮一樽歌此曲。明朝酒醒还独来,落雪纷纷哪忍睹。”行草相间,末尾有钧阳马文升、东里高拱、兰阳艾维新等人的跋语,皆为草书。额篆“宋贤墨宝”四字,碑侧镌赵孟所画的竹兰葡萄,并有明宣宗朱瞻基的跋语,延陵吴宽的题诗,碑身原刻艾维新撰文及明天启五年(1625)黄陵集所产灵芝图。
宋元丰二年(1079),苏轼在黄州定惠院居住时,树木杂草满院,特赋诗一首,曰《海棠赋》,写在卷上。至明朝,钧阳马文升往役安南,在市场上获得此卷。后转到艾维新之手,刻于石上保存。雍正六年(1728),大山呼重修关帝庙时,艾维新令孙将碑卖给庙内。1958年县文化馆将此碑运至馆内保存。
(二十一)塔儿经碑:塔儿经碑上刻经文款式,如螺旋形,下阔上锐如塔状,故得此名。碑高227米,宽07米,厚0165米。据载,经文为宋时苏小妹所书,字径三分,端楷颜体。其右下角载汲县王谏书、鄢陵刘允成临。碑阴上半部系苏轼《西江月》一首,行草相间,词内容为:“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烈士纪念塔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乃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空头,未转头时是梦。”行草相间。其侧有吴兴赵孟、柏山人宋广和中州艾维新的跋语。下部系太常鲜于伯机书七言绝句一首:“绝顶深秋生夜凉,鹤飞松露滴衣裳。前村月照半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还有鄢陵吴宽、兰阳艾维新的跋。碑额“宋元名笔”四字。此碑由鄢陵刘永成临,汲县王谏书,鲜于伯机书七绝,经艾维新刻于石上,至艾公令孙从其墓东灵芝寺于清雍正五年(1729)卖给大山呼关帝庙内。1958年将此碑运至县文化馆内保存。
(二十二)烈士纪念塔:县烈士纪念塔是1952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而建,坐南朝北,塔高225米,原在烈士公园。塔上铭刻着全县革命烈士历史事迹和部分烈士名单。上有时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嵇文甫,中国人民解放军平原省濮阳军区司令员孙正乾,中共濮阳地委书记宋玉玺、专员刘镜西、副专员刘东明,县委书记和县长孔再生等人的题词。纪念塔为砖石水泥结构,分5层。第一层为塔基,呈圆形;第二层12个石面,12个碑志;第三层6个面,6个碑志;第四层6个面,每面都镶嵌着斗大的烫金字,正南面写着“封丘县烈士纪念塔”;最高层系尖顶6面均安装玻璃,有灯。最高处饰五星。
1965年增修水泥围墙和栏杆,四角4个花池,塔前建圆形大花池。1982年后,烈士公园成为县政府驻地。2001年10月,按原貌搬迁至振兴路东段县烈士陵园内。2002年4月建成。
(二十三)十一烈士牺牲处:位于王村乡陈王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47年10月11日拂晓,封丘县一区宣传委员李聚宝率一区干部布置工作,突然被国民党河南省保安第二旅王三祝部四面围住,敌人发起猛攻。李聚宝他们以楼作屏障,用枪射击、掷手榴弹、砖砸,一连打退敌人数次进攻,誓死与楼共存亡。最后,敌人放火烧楼,他们血战6小时,壮烈牺牲。1983年5月,县政府将十一烈士牺牲处定为革命遗址。
(二十四)国务院奖状:1958年封丘县应举人民公社在农业社会主义建设中,成绩显著,受到国务院嘉奖和表扬,荣获奖状一面。奖状纸质,高50厘米,宽70厘米,装在玻璃框内。现为国家一级文物,由新乡市博物馆保管。
❺ 王屋山的具体位置在哪里
王屋山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山西晋城市阳城县、运城市垣曲县等市县间。
王屋山是中条山的分支山脉。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山西晋城市阳城县、运城市垣曲县等市县间。为《列子》载《愚公移山》的故事处。
山势巍峨,林木繁茂。多道观宫庙。南麓有愚公洞、愚公井、愚公壑等胜迹,并有挖掘痕迹。阳城县南的鳌背山、析城山、砥柱山均属王屋山系。
王屋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济源市,东依太行,西接中条,北连太岳,南临黄河,是中国九大古代名山之一,也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
一谓“山中有洞,深不可入,洞中如王者之宫,故名曰王屋也”。一谓“山有三重,其状如屋,故名”。
王屋山绝顶海拔1715.7米,相传为轩辕氏黄帝祈天之所,名曰"天坛"。
王屋山因愚公移山的故事因而家喻户晓。同时,王屋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风景区,于2006年申请为世界地质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珍稀动物繁多,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
(5)济源古建模具厂哪里有扩展阅读:
王屋山风景区:
王屋山又是中国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于2006年 申请为世界地质公园。总面积265平方公里,分7个景区,125个景点。 主峰天坛山海拔1715米,是中华民族祖先轩辕黄帝设坛祭天之所,世称“太行之脊”,“擎天地柱”。
阳台宫在王屋山脚下愚公村的西侧,是王屋山旅游线路的起点。现存的建筑是自南而北,依山就势,由低到高,错落有致。
阳台宫现存的主体建筑三清殿和玉皇阁为明正德年间重修。最为游人瞩目的是三重檐阁式建筑玉皇阁。主体建筑上的几十对石刻柱子,使这座宗教圣地成为石刻艺术的殿堂;
柱子上刻有翻滚的云龙、朝风的百鸟、闹梅的喜鹊、牧羊的苏武;过海的八仙、战蚩尤的黄帝等,无一不初期如生,呼之欲出。
阳台宫内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其中的一株七叶菩提树,树围近3米,高14米,传为唐代所留。
王屋山森林覆盖率98%以上,珍稀动物繁多,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是一处有万年文化积淀、千年道教文化传统的融人文、自然于一体的品位极高的山岳风景名胜区。
❻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有什么专业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专业:有2个应用型本科专业、58个高职专业,涉及13个专业大类,主要包括机械、电子、汽车、冶金、建筑、旅游、护理、会计、艺术、教育、计算机等专业。
其中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河南省特色专业5个,河南省示范专业5个,河南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4个,河南省“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
先后荣获了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❼ 济源旅游景点大全排名,哪些值得去
第一是黄河三峡,第二是王屋山,第三是济源黄河小浪底风景区,都值得去。
1、黄河三峡
中国治黄史上的丰碑,世界水利工程史上具有挑战性的杰作。黄河小浪底风景名胜区位于济源市西南30公里黄河中下游交界处,西起黄河八里胡同,东至坡头西滩,长50公里。按区位分为西滩景区、大坝景区、张岭半岛景区、黄河三峡景区。举世瞩目的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即在此兴建。
❽ 藏式古建地仗施工常用工具有哪些
常见的有11种。
1、树棕糊刷:用于刷浆。
2、小铁板:用于捉灰、找灰、刮灰。
3、手皮子:传统用牛皮,现今用橡胶材料代替。
4、粗瓷碗:配合铁板捉灰、检灰,和配合小皮子溜灰、拈腻子用。
5、把桶子:传统为木制,多用白铁焊制,桶边竖钉木柄。
6、线轧子:做地仗时各种灰线的翻样模具。
7、麻轧子:使麻的专用工具,形似小烙铁。
8、靠尺:用以检查地仗的平整度_秧、扎线时的直度。
9、磨头:分粗细磨头,用于磨灰面。
10、布掸子:用擦布和木柄绑扎而成,用于抽掸操作面的灰尘。
11、线坠:配合靠尺用于检查。
❾ 济源大明寺的介绍
大明寺,位于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南6公里轵城镇,西临泥沟河。西汉时期,轵城曾两度封为侯国。大明寺前身是轵侯祭祖的焚修香院。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改建为寺院,名通慧禅院,金末毁于兵燹。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始,前后用三十年时间进行重修,改称今名。明、清以来,多有修葺。1大明寺,为河南省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依中轴线而建,为三进院落,平面呈正方形,占地2.06万平方米。现存古建筑有山门、中佛殿、后佛殿及左右配殿、僧房等共13座计41间。主体建筑中佛殿建于元至元年间(公元1264-1294年),殿身方形,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造,五铺作斗拱,施真昂,殿内平面采用减柱造,建筑纯度高,为河南省现存四座元代单体木结构建筑之一。后佛殿为清代重修,单檐悬山造,殿内彩绘保存较好,色泽鲜艳,是研究中原地区古建筑彩绘艺术的宝贵资料。中佛殿月台两侧有元、明、清碑碣四通。月台前,有千年梭罗树一棵,大可三围,高20余米,枝叶蔽日,状如华盖,为河南省现有梭罗树中最繁茂的一株。1大明寺1986年11月,被列为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❿ 济源市富士康模具厂普工好做吗
可能比较累吧,但还是可以干下去的 。我个人认为。不要太紧张。先去试下。能干就干。不能干。也没有什么影响的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