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铁的韧脆转变温度
韧-脆性转变温度
为了确定材料的脆性转变温度,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如果把一组有缺口的金属材料试样,在整个温度区间中的各个温度下进行冲击试验。
低碳钢典型的韧-脆性转变温度。随着温度的降低,材料的冲击值下降,同时在断裂面上的结晶状断面部分增加,亦即材料的韧性降低,脆性增加。
有几种方法
(1) 冲击值降低至正常冲击值的50~60%
(2) 冲击值降至某一特定的、所允许的最低冲击值时的温度。
(3) 以产生最大与最小冲击值平均时的相应温度
(4) 断口中结晶状断面占面积50%时的温度
对于厚度在40mm以下的船用软钢板,夏比V型缺口冲击能量为25.51J/cm2时的温度作为该材料的脆性转变温度。
着重强调的是:韧-脆性转变温度是针对低碳钢和低碳锰钢,其它钢材,无法进行大量试验。
http://met.fzu.e.cn/cai/yalirongqiyonggang/class/05.htm
这个地址中间部分有一个图表,您可以更直观的了解一下
❷ 对于高碳钢 韧脆转变温度高还是低好
任何金属材料脆性转变温度越低越好.
❸ 20钢的脆性转变温度是多少
第一节 材料的选用
压力容器的用途极广,工作条件也千差万别,因此在容器的设计过程中正确地选择材料是一件极为复杂而又特别重要的工作。很多压力容器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选用材料不当。例如,采用焊接性差的钢材焊制压力容器时,就容易在焊接接头中产生裂缝;有些镍铬不锈钢的压力容器,常因钢号或成分选用不当,在使用中发生晶间腐蚀、应力腐蚀等形式的破坏;选用铁素体钢制造低温压力容器时,如钢的转变温度高于容器的工作温度,则容器工作时就容易发生脆性破坏。所以,在选择压力容器用钢时,必须根据容器的工作条件(如壁温、压力、介质腐蚀性、介质对材料的脆化作用及其是否易燃、易爆、有毒等)选择具有合适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材料,所选用的材料还必须考虑加工工艺的影响(可焊性、是否便于加工),并考虑其经济合理性及来源等情况。
对于压力容器的设计者,充分了解各种材料的性能(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等)以及影响材料性能的各种因素是十分必要的。
一、材料的性能
1.力学性能
材料在一定温度条件和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材料的力学性能。压力容器用材料的常规力学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等。
(1)强度 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对变形或断裂的抗力。强度指标是设计中决定许用应力的重要依据,是材料抵抗外力作用能力的标志。常用的强度指标有屈服强度σs或σ0.2和抗拉强度σb,高温下工作时,还要考虑蠕变极限σn和持久强度σD,设计中许用应力都是根据这些数值决定的。另外,材料的屈强比(σs/σb)也是反映材料承载能力的一个指标,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屈强比,即使是同一种材料,其屈强比也随着材料热处理情况及工作温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2)塑性 是指金属材料在断裂前发生塑性变形的能力。塑性指标主要有伸长率δ、断面收缩率φ、冲击韧性ak等。用塑性好的材料制造容器,可以缓和局部应力的不良影响,有利于压力加工,不易产生脆性断裂,对缺口、伤痕不敏感,并且在发生爆炸时不易产生碎片。作为化工容器用的钢,要求伸长率δ不低于14%,冲击韧性ak在使用温度下不低于35J/cm2。
❹ Q235钢材冷脆转变温度是多少
Q235钢材冷来脆转变温度是源零下-20℃。
温度从常温下降到一定值,钢材的冲击韧性突然急剧下降,试件断口属脆性破坏,这种现象称为冷脆现象。钢材由韧性状态向脆性状态转变的温度叫冷脆转变温度。
温度不超过200℃,钢材的性能基本没有变化。
达250℃附近时,钢材抗拉强度略有提高,而塑性、韧性均下降,此时加工有可能产生裂缝。
温度超过300℃以后,屈服点和极限强度明显下降,达到600℃时强度几乎等于零。
材质为Q235的8号槽钢(含普通、轻型两种)
许用应力为215Mpa(215N/mm2),
抗剪许用应力:125Mpa;材质为Q345的8号槽钢(含普通、轻型两种)
抗拉压许用应力:310Mpa(310N/mm2),
抗剪许用应力:180Mpa.
❺ 金属的脆性转变温度是什么意思
这是金属材料的特性之一:任何金属材料在低温下的某一温度将会变脆(即塑性消失),这个由塑性转变为脆性的温度,就叫做低温脆性转变温度。
❻ 韧脆转变温度是金属材料的什么指标
温度降低时金属材料由韧性状态变化为脆性状态的温度区域,称韧脆转变温度。
1.低温情回况:当温度答下降至较低(根据钢的种类而不同)时,本来韧性良好的钢失去了应有的韧性,变得像玻璃棒一样脆而易折。因此在寒冷地区(如冬季的西伯利亚、南北两极)使用的钢材必须选用能适应寒冷情况的种类。低温脆性受位错移动力派纳力的影响,低温下派纳力移动困难,导致材料屈服强度急剧升高,在某一温度与断裂强度相等。这个温度就是韧脆转变温度。继续降温,屈服强度继续升高,大于断裂强度,所以低温下材料在没有塑性变形的条件下已经发生脆性断裂。材料的断裂强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2.热钢:钢铁基本为晶体结构。当温度上升至200~300℃时,由于内能增高,导致晶体键断裂。此时钢仍为较硬的固态,因此变脆易折。
3.韧脆转变温度:对体心立方晶体金属及合金或者某些密排六方晶体金属及合金当温度低于某一温度tk时,材料由韧性状态转变为脆性状态,此时的温度为韧脆转变温度。
❼ 韧脆转变温度
韧脆转变温度是指一个物体在一定的作用力下,在某一温度下呈现脆性而高于此温度责呈现韧性的一种情况,这个温度就是脆韧转变温度。
基本特征如下:(1)与作用力大小有关,作用力大小不同,此温度也不同;
(2)随升温速率不同,其大小也不同;
❽ 求解:什么是韧脆转变温度
韧脆转变温度:主要针对钢铁随着温度的变化其内部晶体结构发生改变专,从而钢铁的韧性和属脆性发生相应的变化。
1.低温情况:当温度下降至较低(根据钢的种类而不同)时,本来韧性良好的钢失去了应有的韧性,变得像玻璃棒一样脆而易折。因此在寒冷地区(如冬季的西伯利亚、南北两极)使用的钢材必须选用能适应寒冷情况的种类。低温脆性受位错移动力派纳力的影响,低温下派纳力移动困难,导致材料屈服强度急剧升高,在某一温度与断裂强度相等。这个温度就是韧脆转变温度。继续降温,屈服强度继续升高,大于断裂强度,所以低温下材料在没有塑性变形的条件下已经发生脆性断裂。材料的断裂强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2.热钢:钢铁基本为晶体结构。当温度上升至200~300℃时,由于内能增高,导致晶体键断裂。此时钢仍为较硬的固态,因此变脆易折。
3.韧脆转变温度:对体心立方晶体金属及合金或者某些密排六方晶体金属及合金当温度低于某一温度tk时,材料由韧性状态转变为脆性状态,此时的温度为韧脆转变温度。
❾ 钢的韧脆转变温度受哪些因素影响
影响钢的韧脆转化温度的因素有含碳量、晶粒尺寸、固溶元素、弥散析出相回和非金属夹杂答物等。
比如钢中合金元素锰可降低温度,而磷、硅固溶后均提高温度。你可以看看元素分布。
对于管线钢的FATT,从化学成分上看,C、Si、S和P的含量对其危害较大,而利用Nb、V、Al微合金化,可以细化晶粒,有利于改善脆韧转变,另外,Ti加入可以对夹杂物变性处理,提高韧性,Mn和Mo的含量也对韧性有利。
“金相显微组织区别不大,EBSD结果表明有效晶粒尺寸和大角度晶界的比例都很接近,但是他们的韧脆转变温度相差20度。”---------此时应重点考虑杂质元素和非金属夹杂物的影响。
影响韧脆转变温度还有哪些因素??———详见相关力学性能的教材。
❿ 什么是金属材料的低温脆性转变温度。(FATT值)对CrM。v台金钢材来说,其低温脆性转变温度数值为多大
低温脆性转变温度是指:金属材料随着温度下降而发生塑性明显下降、脆性明显专上升的温度。
对于属CrMv台金钢材来说,其低温脆性转变温度与其材料的元素含量有关,其具体数值需要经过相关的试验才能得出。
(10)钢铁的韧脆转变温度是多少扩展阅读:
脆性转变温度要通过一系列不同温度的冲击试验来测定,根据测定方法的不同存在着不同的表示方法,主要有:
1、能量准则法:
规定为冲击吸收功(Ak)降到某一特定数值时的温度,例如取Akma×0.4对应的温度,常以Tk表示。
2、断口形貌准则法:
规定以断口上纤维区与结晶区相对面积达一定比例时所对应的温度,例如取结晶区面积占总面积50%所对应的温度,以FATT (fraeture appearance transition temperature)表示。
3、落锤试验法:
规定以落锤冲断长方形板状试样时断口100%为结晶断口时所对应的温度为无塑性转变温度, 以NDT(nil ctility temperature)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