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钢筋混凝土屋面排水坡度多大
GB50207-201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屋面找坡应满足设计散卖要求排水坡度,结构找坡不应小于3%,材料找坡宜为2%,檐沟、冲衫逗天沟纵向找坡不应小于1%,沟底塌轿水落差不得小于200㎜。
首先应满足设计要求,按图施工。如设计无要求则不能小于本规范要求。
❷ 汽车坡道钢筋做法图集
汽车坡道板与地下室外墙连接节点,它包括地下室外墙与钢筋混凝土回牛腿下半部浇筑成型。答
该钢筋混凝土牛腿上半部通过预设的连接钢筋与地下室坡道底板或地下室底板相连,其连接节点包括钢筋混凝土牛腿以及预留出来的连接钢筋。
❸ 混凝土弧形坡道如何放线施工
先在地上放出弧形道的投影线,让木工班以此为基础装底模,在每一段给出一个顶标高给他们,他们自然会做好,如果弧形坡道的高度比较高,那就要分层给出标高了,在装模过程中,要对模式稳定性重点检查,可以在里面拉蝴蝶扣或用钢筋焊死。
❹ 坡道的做法
地下车库防滑坡道是有特种功效聚合物、改性树脂、多角性硬度矿物骨料、其他掺和物和外加剂组成,采用特种现场工艺施工而成,其成品具有防滑耐磨、保护轮胎、降低胎噪、舒适无震动、遇雨水自洁等多种优异的性能,而且图案美观鲜明、导向性强,醒目安全。
一、基本做法
①采用混凝土地面硬化剂来提高坡道面层的耐磨性;
②采用防滑槽橡胶圈定位模板来放置橡胶圈, 因而施工效率与防滑槽位置的准确性均有较大的提高。
其工艺操作要点如下:
(1) 清理基层。
(2) 弹线先弹设混凝土道牙标高控制线, 然后用C30混凝土铺砌道牙, 道牙与道牙之间缝隙控制在15mm左右, 用1÷ 2水泥砂浆填实。道牙铺设完毕且坐浆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 再在道牙上弹出坡道面层混凝土标高控制线和防滑圈位置线。
(3) 绑扎钢筋坡道面层混凝土内配置<8@200mm 双层双向钢筋, 下层钢筋设砂浆垫块并绑扎牢固, 两层钢筋之间设<16mm 的马凳筋, 间距600~ 900mm , 呈梅花形布置。
(4) 施工缝留设坡道面层混凝土分段浇筑, 每20m 留设1道施工缝。
(5) 混凝土浇筑面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石子粒径5~ 20mm , 坍落度控制在10~ 14cm。混凝土浇筑时使用振捣器振实, 并用长刮尺找平, 用木抹子搓平提浆。(6) 第1次撒布硬化剂混凝土搓平提浆后和初凝之前开始撒布, 用量为总量 的2/3, 撒布要力庆盯求均匀, 不均匀处用扫帚扫匀。
(7) 防滑槽橡胶圈放置先将防滑槽橡胶圈定位模板按道牙上的弹线位置予以固定, 再把防滑槽橡胶圈通过模板上的预留孔依次压入混凝土内, 待一块模板的预留孔压满橡胶圈后, 取出誉枯和模板, 移至下一段使用。
(8) 第2次撒布硬化剂撒布用量为总量的2/3 , 硬化剂完全吸水后用木抹子搓平压实, 然后用铁抹子分3遍压光提浆, 较后用塑料扫帚将混凝土表面扫毛。
(9) 橡胶圈在混凝土终凝前取出,以混凝土不塌边、不掉角为度。
(10) 混凝土固化12h 后, 在其表面涂刷养护剂, 养护时间不少于7d。养护期间要设置栏杆封闭, 并派专人值守,禁止上人、走车。
二、性能特点
(1)耐磨、耐压、耐冲击,有效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2)防滑性能好、平稳舒适无败首震动。
(3)图案美观鲜明、导向性强,醒目安全,美化环境。
(4)降低车辆行驶噪音,改善行车条件。
(5)排水性能好,不积水降低乃至消除溅水和水雾,增加雨天行车安全性。
(6)耐低温性能好,且抗热老化。
(7)表面无缝、不易剥落和开裂。
三、无振动止滑车道工事方案
(1)基面处理:清理原地面油污与杂质,修补孔洞、地面打磨平整。
(2)底层施工:整体滚涂渗透底涂,渗入混凝土并封闭毛孔,使混凝土地面牢固整合。
(3)抗压层施工:底涂干燥后整体批刮黄色止滑抗压中层;待不粘脚后按设计划线并粘贴美纹纸。
(4)防滑层施工:整体喷涂绿色或其他颜色防滑面层。
(5)保护层施工 防滑层初凝时揭去美纹纸,防滑层干燥时滚涂或喷涂专用罩光剂。
❺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结构设计要求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建造围绕着工业化的标准和实际中的考虑,而这两者又随着工业化中积累的经验和研究慢慢地发展。当新的没计方法、制作过程、建造技术不断产生的同时,建筑材料也在稳定地发展。从某些方面讲,工业化的标准一般反映出的足被大家接受的思想以及根据建设规范所从事的实践。但是,规范通常讲的只是某些最低的要求,而不是最高的要求。如果你期望的不只是最低要求,那么满足最基本的要求就不是你理想中的目标。
因为设计和建造混凝土结构是一件很实际的事情,所以许多设计人员更注重的是更为有效的工业标准,而不是印刷成文的规范。因此,工业生产标准影响了以下关于结构设计和建造的几个方面:
(1)设计的方法和准则。
(2)生产建造过程。
(3)所需要的测试和证明。
(4)影响建造计划和细节的一般规范要求。
(5)特别的规范要求(例如防火)。
设计人员一般不直接参与建造工作,但他们必须考虑以下在实际中会碰到的一些问题。
1.一次浇筑的最大量
浇筑的尺寸受到时间(如8小时工作时间)、工作量的大小、场地的条件、运送混凝土的车辆的数目、浇筑方法以及结构形式的影响(例如在实际浇筑中对于多层建筑只能一次浇筑一层)。
对于大型结构的最大浇筑量通常仪是整个结构浇筑量的一部分。当浇筑停止了一段时间后,已浇筑的混凝土在下一次浇筑前将会结硬。新旧混凝土的连接处称为冷接缝或者施工缝。设计人员必须预先考虑这一问题——例如,由于现浇结构被认为是单一的连续的结构,设计人员必须仔细考虑这种施工缝的影响。
2.混凝上设计强度(fc)
在设计过程的前期阶段,设计人员必须先确定混凝土的设计强度。毫无疑问,这一关键值和结构的性能有关。设计人员也必须考虑现今所应用的技术、承建商的能力以及项目的预算。因此,有一些设计会不断超越现今建造技术的极限,要求使用尽可能好的混凝土(例如设计高层建筑),而其他一些设计只要求使用低强度的混凝土。
3.建造的准确度
现场浇筑是一个非常粗略的工作,很少能达到精确的几何尺寸或光滑的面层。经验告诉设计人员什么样的误差是允许的,什么样的误差是可以进行改善的——他们学会了仔细地写一些设计说明,特意选择一定的材料或在现场做一些监督。
但是,一般来说,工厂预制的混凝土的质量要高于现浇混凝土。这些构件尺寸精确而且可以进行修改。虽然精确的尺寸要求和光滑的面层对基本结构的形成不是关键的,但它们能使得建筑物在表面处理和其他建筑上的工艺更优越。当然,如果建成后混凝土被其他东西覆盖或包住,那么这一缺点的影响就不大了。但是,设计人员必须了解结构中较为精细的连接构件所要求达到的精确度,认识到建造混凝土结构精确度的最低要求。
4.混凝土构件的最小尺寸
因为实际建造上的原因,为厂满足保护层和钢筋间距的不同要求,一些钢筋混凝土构什必须有特定的尺寸。
当板、墙、梁中配有受弯钢筋时,它的尺寸主要山受拉钢筋和受压混凝土外边缘之间的距离决定。因此在非常薄的梁、薄板和墙中,受弯钢筋不起什么作用。
一般地,在板和墙中要布置两个方向的钢筋。即使受弯作用只发生在一个方向,规范也要求在另一个方向必须配有一定数量的钢筋来控制由于收缩和温度变化而产生的裂缝。即使采用最小的保护层厚度和最小截面积的钢筋,板的最小厚度也应大致达到2in[见图4.1(a),但是除了托梁或井式结构,板的厚度通常较大从而提高厂抗弯能力。一般的钢筋布置如图乙1(b)所示,钢筋布置在顶部还是底部主要由弯矩的正负决定。
建筑规范常常要求附加保护层厚度,规定最小厚度板的保护层厚度为4in或更大,从而保证较高的耐火等级。
提示板的厚度是由所用骨料的大小决定的。
l0in厚的墙或更厚的墙常常有两层钢筋[见图4.1(c)]。每一层都在允许的情况下和墙体外表面很接近。具有十字交叉钢筋的墙(例如,有水平、垂直钢筋)一般厚度很少小于6in。
❻ 混凝土道路钢筋怎么设置,混凝土道路钢筋怎么设置知识
道路的受力钢筋是垂直于道路,而分布钢筋平行于道路;受力钢筋设置于下层,分布回钢筋在上层。
钢筋混凝答土路面【JRCP】指的是配置有钢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钢筋混凝土,工程上常被简称为钢筋砼。是指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与之共同工作来改善混凝土力学性质的一种组合材料,为加劲混凝土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按施工方法不同分:
1,现浇式,
2,装配式,
3,装配整体式
4,现浇钢筋砼楼板
现浇钢筋砼楼板在施工现场通过支模,绑扎钢筋,浇筑砼,养护等工序而成型的楼板。
优点:整体性好,抗震能力强,形状可不规则,可预留孔洞,布置管线方便。
缺点:模板用量大,施工速度慢。
预制装配式钢筋砼楼板 。
在预制厂或施工现场预制 。
缺点:楼板的整性差,板缝嵌固不好时易出现通长裂缝 。
装配整体式钢筋砼楼板 。
部分构件预制→现声安装→整体现浇。
❼ 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
|混GB 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回规范答.pdf
http://www.bzfxw.com/soft/softdown.asp?softid=2452
❽ 地下室坡道如何施工,要考虑那些
地下室坡道施工流程:
① 采用混凝土地面硬化剂来提高坡道面层的耐磨性;
② 采用防滑槽橡胶圈定位模板来放置橡胶圈,因而施工效率与防滑槽位置的准确性均有较大的提高。
其工艺操作要点如下:
(1)清理基层。
(2)弹线先弹设混凝土道牙标高控制线,然后用C30混凝土铺砌道牙,道牙与道牙之间缝隙控制在15mm 左右,用1÷2水泥砂浆填实。道牙铺设完毕且坐浆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在道牙上弹出坡道面层混凝土标高控制线和防滑圈位置线。
(3)绑扎钢筋坡道面层混凝土内配置
先做桩基,如果是人工挖孔桩就先按成孔、浇捣桩芯混凝土、破桩头、桩基试验、桩基验收顺序施工,如果是静压桩就按压桩、割桩头、桩基试验、桩基验收顺序施工。做完桩基,然后人工挖承台、地梁土方,平整场地,浇捣混凝土垫层,然后砌砖胎模,做找平层、防水层、保护层,绑扎承台、地梁、筏板钢筋,然后桩承台、地梁、筏板一起同时浇捣混凝土,再做地下室墙、柱、顶板等结构。
1.外观检查:首先,要进行全面的外观检查,看看墙上是不是有白霜或裂纹,有无涂料起皮、脱落或霉变的气味。这些都是很严重的情况,不可轻视,这个在地下室防水施工竣工前都是一定要弄清楚的。
2.检查霉菌:切记,渗水对于一个已完工的地下室防水工程来说,无疑于头号敌人,渗水的存在可以加速腐蚀,霉菌会产生与健康有关的问题。通过适当的干燥方式(或保持地下室干燥)可以大大降低发生霉变的危险。
3.安装除湿装置:建议在地下室中安装除湿装置。装置要有足够的除湿能力,以保证整个地下室空气处于良好的状态。
先施工超前止水部分,到规数唤定的时候再施工后浇带部分。注意基础钢筋不能断,如果非断不可,也要实现通过设计采取增补预留措施。后浇时注意清洗接槎部位。
后浇带(英文名称:post-cast strip)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超长基础底板施工中后浇带的留置有利于解决超长结构温度应力及高低层差异沉降应力导致底板裂缝,但影响结构安全及防水质量。后浇带部位填充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须比原结段纯构提高一级。
地下室在浮力作用下上浮,导致地下室伸缩缝处出现裂缝,严重渗水。
在下图第一、三区域内分别为6#结构主体和7#结构主体,事故发生时主体结构已经结顶,形成一定荷载,因此第一、三区域地下室未出现上浮,而第二区域达不到抗浮要求,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浮。
具体情况如下:
1.西伸缩缝:
地板部位:止水钢板被拉动,底板出现渗水,其中A-D和J-F轴较为严重,而中间D-F有少许裂缝,渗水现象较轻。
侧墙部位:南面经处理已经没有渗漏现象,北侧墙顶部有细微裂缝,有一处渗水。
顶板部位:有裂缝存在,但经我单位迎水面处理后,现已经没有渗水现象。
2.东伸缩缝:
地板部位:情况与西伸缩缝相似:
侧墙部位:北面较为严重的裂缝,并渗漏严重,南面有少许裂缝,存在渗水。
顶板部位:南半段经我单位处理后已经没有渗水现象。北半段由于我们单位还没有处理,有局部渗水。正个顶板部位多有轻微裂缝存在。
大流程如下:
1挖下去,挖到底后,一层一层的建上来。常规做法。
2逆向做法。先做地面层,再往下挖,做地下一层,再往下挖,做地下二层,再。。。直到最低层。地下室做完。
小流程自己去细分。
地连续墙做得厚。且抗渗。自防水混凝土。再内防水做一下。底板还是通用的做法。外防水及内防水结构自防水结合起来。
你是施工的还是设计的?
最好的办法是,伸缩缝两边都建墙体,顶用水槽引水到两侧。
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
1、按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现浇构件相连接时,两种混凝土的接缝应设置在低强度等级的构件中,并离开高强度等级构件一段距离。
2、当接缝两侧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且分先后施工时,可沿预定的接缝位置设置固定的钢板网或快易网作永久模板处理施工缝,先浇筑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后浇筑低强度等级混凝土。
3、沿预定的接缝位置设置隔板,随着两侧混凝土浇入逐渐提升隔板并同时将混凝土振捣密实,也可沿预定的位置设置胶囊,冲气后在其两侧同时浇入混凝土,待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排气并取出胶囊,同时将混凝土振捣密实。
4、当柱子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楼层梁板时,可参考以下方法浇筑:
1)以混凝土强度5N/mm2为一级。凡柱子混凝上强度高于梁板混凝土强度不超过一级者,梁柱节点处的混凝土,可随梁一同浇筑。
2)柱子混凝土强度高于梁混凝土强度不超过两级,且柱子四边皆有现浇梁者,梁柱节点处的混凝土,可随梁一同浇筑。
3)柱子节点处的竖向荷载承载力及考虑地震作用时的抗剪能力通过采取措施能够满足要求时,可以将梁柱节点处的混凝土强度,改为与梁相同,以方便施工,井保证节点处的混凝土施工质量。
可以使用抗渗堵漏剂,无毒无味,健康环保,可用于饮水工程,施工方便,迎背水面均可在潮湿状态下快速施工,防潮防水,抗渗抗裂,粘结力强,与基面能良好的结合成一体,并且耐老化耐风化。希望可以帮到你。
❾ 坡屋面板钢筋怎样做法
坡屋面板钢筋不同位置做法不同,屋脊位置按照折板钢筋做法,非屋脊位置按内照平面楼板做法容。具体如下:
1、屋脊位置板钢筋做法:双层双向配置,局部不足处附加钢筋。上部受力钢筋在屋脊处不断开;下部受力钢筋在屋脊处断开,并伸至板上部锚固,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
2、非屋脊处板钢筋做法:双层双向拉通配置,局部不足处附加钢筋。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均拉通。
当屋面板板跨较大或者建筑长度较长,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或者产生应力集中的蜂腰、洞口、转角等易开裂位置,应在屋面板的表面双向配置防裂构造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0.1%,间距不宜大于200mm。
防裂构造钢筋可利用原有的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钢筋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
若屋面板开洞,应在洞口周围布置补强构造钢筋。补强构造钢筋的强度等级与被切断的钢筋相同。补强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方式同板中钢筋,当不深入支座时,设计应当标注。
❿ 60°斜坡 陡坡 怎么浇筑混凝土
斜坡上一般从下向上方向浇筑混凝土,最好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浇筑。这种情况就要在控制砼强度的情况下,降低坍落度,现浇先抹;采用分层浇筑法。
泵工的操者察和作水平跟混凝土的塌落度的大小,如果斜坡的角度较大,混凝土的塌落度大约在120-140左右。
有些可以使用自密实混凝土,但是造价较高。还有的方法就是要一个工人在上面振捣,下面要有人在敲击,这样能减少蜂窝跟麻面的面积。
(10)钢筋混凝土坡道怎么设计扩展阅读:
装料顺序:一般先倒石子,再装水泥,最后倒砂子。掺外加剂时,粉状外加剂应根据每盘加量应预加工装入小包装内(塑料袋为宜),用时与细粗骨料同时加入;液状外加剂应按每盘用量与水同时装入搅拌机搅拌。
搅拌时间:为使混凝土搅拌均匀,自全部拌合料装入搅拌筒中起到混凝土开始卸料为止,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为90秒(1.5分钟)。
混凝土运输
泵送混凝土时必须保证混凝土泵连续工作, 如发生故障, 停歇时间超过45分钟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
振捣要求
混凝土自没敬料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米,如超过2米时必须采取措施。
浇筑混凝首盯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程度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厘米。
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隙。
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正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