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平法识图是什么
平法就是用平面来表达结构尺寸、标高、构造、配筋等的绘图方法,是用在建筑里面的结中仔李构施工图.平法专门有图籍,是要学习的.
平法的表达形式,概括的来讲,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卖迟相配合,即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设计.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布置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戚启图的繁琐方法.
参照图集号为11G101-1、11G101-2、11G101-3、11G101-4.
❷ 钢筋平法标注图解
钢筋平法标注,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设计。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布置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
平法的产生:国内传统设计方法效率低、质量难以控制。日本的结构图纸 没有节点构造详图,节点构造详图由建筑公司(施工单位)进行二次设计,设计效率高、质量得以保证。美国的结构设计只给出配筋面积,具体配筋方式由建筑公司搞。据此中国传统的设计方法也必须改革。
(2)什么叫柱子钢筋平法识图扩展阅读
平法的应用:1991年9月份平法开始在山东应用于工程,开始推广平法。构造图适合于所有的构件,平法一张图上都有,走哪看哪,非常方便。平法推出后,有坚决支持、坚决反对、不表态三种人,后来将专利贡献给国家,成为国家标准。
平法为给从事结构设计与施工的专业人员看的,提高了科技含量,不让非专业人员看懂,设计方法的改革也促进了施工单位技术人员水平的提高。平法是结构设计领域的一次革命,提高效率两倍以上,能够使中国结构界不合理的人员配置情况得到改善。3个建筑师配1个结构师。
❸ 钢筋识图技巧
这是我之前看的一个文档 讲的挺好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梁的配筋图画法
梁平面整体配筋图是在各结构层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1、平面注写方式
采用集中注写与原位注写相结合的方式标注:
1.集中标注如下图表达了在 轴线上梁的情况,引出线部分为集中标注。
KL2(2A)300×650:为2号框架梁,有两跨,一端有悬挑、梁断面300×650;
φ8-100/200 (2)2φ25:为此梁箍筋是φ8间距200,加密区间距100,2φ25表示在梁上部贯通直径为25mm的钢筋2根;
(-0.100)表示梁顶相对于楼层标高24.950低0.100m。
2.原位注写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将梁上、下部受力筋逐跨注写在梁上、下位置,如受力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在 轴与①~②轴之间梁下部中间段6φ25 2/4为该跨梁下部配筋,上一排纵筋为2φ25,下一排纵筋为4φ25全部伸入支座。
在①轴处梁上部注写的2φ25+2φ22 ,表示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φ25放在角部,2φ22放在中部。当梁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略不注,如②轴梁上端所示。
3.当集中注写的数值中某一项(或几项)数值不适用于某跨或某悬挑部分时,则按其不同数值原位注写在该跨或该悬挑部分处,施工时,按原位标注的数值优先选用。如③轴右侧悬挑梁部分,下部标注φ8-100,表示悬挑部分的箍筋通长都为φ8间距100的两肢箍。
梁支座上部纵筋的长度根据梁的不同编号类型,按标准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2. 截面注写方式
是将断面号直接画在平面梁配筋图上,断面详图画在本图或其它图上。截面注写方式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平面注写方式结合使用,如在梁密集区,采用截面注写方式可使图面清晰。
下图为平面注写和截面注写结合使用的图例。图中吊筋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用引线注明总配筋值,如L3中吊筋2φ18。
二、四、柱平法施工图
柱平法施工图是在柱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的柱配筋图;施工人员依据平法施工图及相应的标准构造详图进行施工,故称柱平法施工图。
首先,按一定比例绘制柱的平面布置图,分别按照不同结构层(标准层),将全部柱、剪力墙绘制在该图上,并按规定注明各结构层的标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
然后,根据设计计算结果,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柱的截面及配筋。
这里主要介绍截面注写方式,即在柱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柱中各选一截面,在其原位上以一定比例放大绘制柱截面配筋图,注写柱编号、截面尺寸b×h、角筋或全部纵筋、箍筋的级别、直径及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间距。同时,在柱截面配筋图上尚应标注柱截面与轴线关系。
❹ 平法识图是什么
平法就是用平面来表达结构尺寸、标高、构造、配筋等的绘图方法,是用在建筑里面的结构施工图。平法专门有图籍,是要学习的。
平法的表达形式,概括的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设计。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布置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
建筑工程建施图一般有正立面图剖立面图楼梯剖面图,这些图有工程立面尺寸信息;建施平面图结施平面图上,一般也标有本层标高;
梁表中,一般有梁表面标高;基础大样图其它细部大样图,一般也有标高注明通过这些施工图,可掌握工程的立面尺寸正立面图一般有三道尺寸,第一道是窗台门窗的高度等细部尺寸,第二道是层高尺寸,并标注有标高;
第三道是总高度审查方法与审查平面各道尺寸一样,第一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于第二道尺寸,第二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于第三道尺寸检查立面图各楼层的标高是否与建施平面图相同,再检查建施的标高是否与结施标高相符建施图各楼层标高与结施图相应楼层的标高应不完全相同;
因建施图的楼地面标高是工程完工后的标高,而结施图中楼地面标高仅结构面标高,不包括装修面的高度,同一楼层建施图的标高应比结施图的标高高几厘米这一点需特别注意,因有些施工图,把建施图标高标在了相应的结施图上,如果不留意,施工中会出错。
❺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是讲的什么
结构钢筋的图集叫平法图集,平法识图,主要是认识结构图,了解钢筋的平法规则;钢筋算量就是计算钢筋的重量,这个也是主要依据平法图集来的
❻ 柱的配筋图怎么识读,求大神详解
第3号框架柱(KL-3)角筋:有两个标注,两次2Φ18的钢筋都是角筋,共4根
B边一版侧中部筋:两次权标注1Φ16都是其中部筋,共2根
H边一侧中部筋:两次标注1Φ16都是其中部筋,共2根
箍筋直径8mm的三级钢,加密区间距100mm,非加密区间距200mm
竖向方向的边长为H边,横向方向的边长为B边(柱和梁截面尺寸都是这样)
❼ 什么叫平法施工图
问题一:这个平法施工图是什么意思? 自己看平法图集吧
问题二:平法施工图LL是什么意思 LL:连梁的标记,也有用来标记次梁
问题三:基础顶~-0.100m柱平法施工图是什么意思 就是从基础顶面到相对标高为-0.100m的这一段柱子的结构施工图。
例如,基础顶面标高为-1.500m,那么就是从-1.500到-0.100这1.4m高度的柱子施工图。
问题四:结构施工图中的基础平法施工图标注D儿1是什么意思? D儿1应该是DJL1,是地基梁的意思,梁编号为1。
DJL是中文地基梁的第一个字母。
问题五:平法施工图中Φ12@200X200是什么意思?如下图 就是指这层钢筋采用的是双向钢筋,形成200*200的钢筋网。
问题六:什么是平法施工? 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简称“平法”.
平法就是用平面来表达结构尺寸、标高、构造、配筋等的绘图方法,是用在建筑里面的结构施工图。平法专门有图籍,是要学习的。
过去的结构施工图有剖面的表达,就是把结构图中的各构件剖面开,通过剖面形式来反映构件的截面大小和钢筋尺寸,但信息表达重复,杂乱,基本现在不大规模使用,只是作为一种补充出现在结构图中。后来的九十年代广东出现的梁表,是专门针对很多的梁来立的一张表,象填空一样把梁构件的一切信息都填在上面,再在上面立梁的构件构造图,于是形成梁表,虽比剖面节省了不少重复信息,但梁表填起来很容易出现错误,数据扎堆,极易填错,而且不直观,要对照结构平面布置图来对看梁表,除小范围使用,现在也基本淘汰。
现在与国际接轨,就是平法了,是种通行的语言,直接在结构平面图上把构件的信息(截面,钢筋,跨度,编号等)标在旁边,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设计。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布置图中所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
问题七:梁的平法施工图是属于什么图别?建施还是其他?望解释,谢谢 50分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是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制图规则以及细部构造大样,属于混凝土结构结施图。它是符合现行结构设计规范的图集,是国家推荐的结施制图规则和构造方法。
问题八:什么是建筑的平法? 看样子数高你也不是学建筑的,我就说通俗点哈。
平法就是用平面来表达结构的方法,是用在建筑里面的结构施工图,听名字就是相对与那种剖面和立面表达法了。
结构图中的表达的信息钢筋型号大小,构件的尺寸等信息,怎么在图纸上表达出来呢,就是靠表达方法了,平法专门有图籍,是要学习的。
简单给你介绍下这方面的信息,象这种构件表达方式,过去有剖面的表达,就是把结构图中的各构件剖面开,通过剖面形式来反映构件的截面大小和钢筋尺寸,但信息表达重复,杂乱,基本现在不大规模使用,只是作为一种补充出现在结构图中。
后来的九十年代广东出现的梁表,是专门针对很多的梁来川的一张表,象填空一样把梁构件的一切信息都填在上面,再在上面立梁的构件构造图,于是形成梁表,虽比剖面节省了不少重复信息,但梁表填起来很容易出现错误,数据扎堆,极易填错,而且不直观,要对照结构平面布置图来对看梁表,除小范围使用,现在也基本淘汰。
现在与国际接轨,就是平法了,是种通行的语言,直接在结构平面图上把构件的信息(截面,钢筋,跨度,编号等)标在旁边,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设计。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布置图中所引配毕烂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ke./view/84685
但这种方法依然不是很完美,梁要专门画图纸,柱子要专门画图纸,板布培漏置要画图纸,各自作各自的,而且平法不能表示弯起钢筋(简单说下就是充分发挥钢筋性能的措施,在受力小,不需要那么多的钢筋时,将梁构件下面一部分是要穿过这部位的直钢筋弯起用在上面需要的位置,就是这个道理)虽施工上方便很多,但我个人觉得是种浪费,是对钢筋这种在建筑上用途广,造价高的材料的一种极大浪费,不能充分的发挥出钢筋的性能,所以一般要是想用弯起钢筋,还得采用其他方式来补充,比如可以用剖面法。
所说都是在使用中的个人意见,不一定都正确,供你了解参考。
问题九:这个平法施工图是什么意思? 自己看平法图集吧
问题十:什么是平法施工? 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简称“平法”.
平法就是用平面来表达结构尺寸、标高、构造、配筋等的绘图方法,是用在建筑里面的结构施工图。平法专门有图籍,是要学习的。
过去的结构施工图有剖面的表达,就是把结构图中的各构件剖面开,通过剖面形式来反映构件的截面大小和钢筋尺寸,但信息表达重复,杂乱,基本现在不大规模使用,只是作为一种补充出现在结构图中。后来的九十年代广东出现的梁表,是专门针对很多的梁来立的一张表,象填空一样把梁构件的一切信息都填在上面,再在上面立梁的构件构造图,于是形成梁表,虽比剖面节省了不少重复信息,但梁表填起来很容易出现错误,数据扎堆,极易填错,而且不直观,要对照结构平面布置图来对看梁表,除小范围使用,现在也基本淘汰。
现在与国际接轨,就是平法了,是种通行的语言,直接在结构平面图上把构件的信息(截面,钢筋,跨度,编号等)标在旁边,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设计。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布置图中所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
❽ 钢筋平法识图的要点有什么
❾ 建筑识图柱平法标注
根据《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2.3条截面注写方式,解释如下:
1、集中标注:(1)KZ1,表示代号框架柱1;(2)650*600,表示柱截面为矩形,B(水平方向)边长650mm,H(竖直方向)边长600mm;(3)4Φ22,表示柱角纵向钢筋为4根二级钢筋,直径22mm;(4)φ10@100/200,表示箍筋为一级钢直径10mm,在加密区的间距是100mm,非加密区间距为200mm。
2、原位标注:B边中间布置纵向钢筋为5根二级钢筋,直径22mm;与对面边相同;H边中间布置纵向钢筋为4根二级钢筋,直径20mm;与对面边相同。
❿ 柱平法施工图怎么识读
问:柱平法施工图如何识读?
答:在柱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
⒈截面注写方式:
①在柱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柱中各选一截面,在其原位上以一定比例放大绘制柱截面配筋图。
②注写柱编号、截面尺寸b h。
③角筋或全部纵筋。
④箍筋的级别、直径及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间悔脊知距。
⑤标注柱截面与轴线关系。
⒉列表注写方式:
①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标注几何参数代号。
②绘制箍筋类型图。碧消
③在列表中注写柱号、柱段起止标高、几何尺寸b h或直径D。
④在列表中注写柱的轴线定位尺寸b1、b2、h1、h2。
⑤当柱纵筋直径和各边根数相同时注写全部纵筋;否则注写角筋、b边和h边一侧的中部筋。
⑥注写箍野尺筋类型号及肢数(m n)、箍筋直径、间距;当为螺旋箍时前面加L,
底层柱下端加密区, 柱净高/3,二层及以上柱的上下端加密区, 柱长边尺寸 柱净高/6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