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钢筋混凝土是哪国人发明的
钢筋混凝土通常认为法国园丁约瑟夫·莫尼尔于1849年发明钢筋混凝土并于1867年取得包括钢筋混凝土花盆以及紧随其后应用于公路护栏的钢筋混凝土梁柱的专利。1872年,世界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在美国纽约落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在1900年之后在工程界方得到了大规模的使用。
1928年,一种新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出现,并于二次世界大战后亦被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实践。钢筋混凝土的发明以及19世纪中叶钢材在建筑业中的应用使高层建筑与大跨度桥梁的建造成为可能。
(1)钢筋怎么发明扩展阅读
工作原理:钢筋混凝土之所以可以共同工作是由它自身的材料性质决定的。首先钢筋与混凝土有着近似相同的线膨胀系数,不会由环境不同产生过大的应力。其次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有良好的粘结力,有时钢筋的表面也被加工成有间隔的肋条来提高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机械咬合;
当此仍不足以传递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拉力时,通常将钢筋的端部弯起180 度弯钩。此外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提供的碱性环境,在钢筋表面形成了一层钝化保护膜,使钢筋相对于中性与酸性环境下更不易腐蚀。
❷ 钢筋混凝土是怎么发明的
在现代建筑中,钢筋混凝土已经被广泛使用,但是,这混凝土的发明并不是搞建版筑的专家,更不是专门权研究建筑材料的专业人士,而是一个法国园艺师的偶然发明。 莫尼哀是法国19世纪的一位园艺师。然而,他最突出的贡献并不在园艺学方面,而是在建筑业方面。因为他发明了钢筋混凝土,引起了建筑业革命性的变化。 水泥出现在19世纪20年代,它是由石灰石和黏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烧制而成的。在莫尼哀生活的时代,水泥在建筑业方面已广泛应用了。整日摆弄花草的莫尼哀,觉得陶制的大花盆不耐用,便改用木板制作,但仍不理想。他看到人们用水泥修建房子,意识到具有强粘合力的水泥可能适合于制作大花盆。于是,他用水泥掺进砂子制作,结果并非他想象的那样,花盆经受不起冲击或牵拉,很容易破裂。 于是,莫尼哀依照植物根系结构,用铁丝编织成一个简单的网状骨架,装在木板做成的模具里,再用水泥和砂子混合后浇铸。干燥后撤掉木模,最后制成了一个很结实的大水泥花盆。1867年,莫尼哀将这项技术申请了专利,并将其命名为“钢筋混凝土”。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莫尼哀的意外发明,为后世的建筑业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