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施工图中的下料长度怎么算
建筑施工(同济大学版)钢筋下料长度=几何长度+弯钩尺码汪寸(6.25D)-量度差。
其中不带倾斜的钢筋几何尺寸=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50mm.50mm为钢筋距离柱或其他携仔构件的构造尺寸。若带倾斜钢筋的,则根据三角函数关系求得。
下料长度L=外包尺寸-量度差+未端弯钩增辩模汪长值δ
角度 a=30 45 60 90 135 180
量度差 =0.3d 0.5d d 2d 3d 0
㈡ 钢筋的下料长度如何计算
简单常用的钢筋计算如下: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弯钩增加长度-保护层厚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上述钢筋如有搭接,还应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1、筋弯曲调整值
钢筋弯曲角度 30° 45° 60° 90° 135°
钢筋弯曲调整值 0.35d 0.5d 0.85d 2d 2.5d
d为钢筋直径
2、弯钩增加长度
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机械弯)
钢筋直径(mm) ≤6 8~10 12~18 20~28 32~36
一个弯钩长度(mm) 40 6d 5.5d 5d 4.5d
3、弯起钢筋斜长系数
弯起角度 30° 45° 60°
斜边长度 S 2h。 1.41h。 1.15h。
底边长度 L 1.732h。 h。 0.575h。
增加长度 S-L 0.268h.。 0.41h。 0.575h。
h。为弯起高度
4、箍筋调整值
箍筋调整值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者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皮尺寸确定
箍筋量度方法
①量外包尺寸②量内皮尺寸
箍筋调整值
箍筋直径(mm) 4~5 6 8 10~12
量外包尺寸 40 50 60 70
量内皮尺寸 80 100 120 150~170
至于圆形构件钢筋、曲线构件钢筋、变截面构件钢筋、抛物线状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我还真不知道了
㈢ 钢筋下料计算方法
一、直线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二、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量度差值(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注意:度量差值=钢筋的外包尺长度减去钢筋的中轴线的长度
钢筋在弯曲时:外侧会变长,而内侧会变短,但轴线尺寸不变。(所以最外侧的尺寸和中轴线的尺寸就会有一个差值,这个差值就是度量差值,或者叫做弯曲调整值)
三、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分抗震和非抗震,带弯钩和不带弯钩 )
箍筋的周长=(a-2c+2d)*2+(b-2c+2d)*2
合并后的公式为:(a+b-4c+4d)*2 也就是:梁的周长-8c+8d=箍筋的周长
(3)不带弯钩的钢筋下料长度怎么算扩展阅读
在配料表中需标出每根钢筋的下料长度。下料长度指的是下料时钢筋需要的实际长度,这与图纸上标注的长度并不完全一致。
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是以钢筋弯折后其中心线长度不变这个假设条件为前提进行的。也就是说,钢筋弯折后中心线长度不变,而外边缘变长,内边缘缩短。因此,钢筋的下料长度就是指相应钢筋的中心线长。
实际工程计算中,影响下料长度计算的因素很多,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折后发生的变形;图纸上钢筋尺寸标注方法的多样化;弯折钢筋的直径、级别、形状、弯心半径的大小以及端部弯钩的形状等,在进行下料长度计算时,对这些因素都应该考虑。
㈣ 箍筋弯折长度是怎么计算 不是弯钩
估计楼主是问的箍筋的下料长度,是吧。一个矩形钢筋有三个90度弯折及两个135度弯回折;又因为钢筋等级不同,规答范要求的弯芯直径不同;又因下料长度测量的是钢筋中心线长,而箍筋制作测量的是外包尺寸长度(b、h),这样就需要不同的公式来计算。
对于HPB300级:下料长度=2(b+h)-1.51d+10d(抗震的为20d)
对于HRB335级、HRB400级:下料长度=2(b+h)-0.44d+10d(抗震的为20d)
㈤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规则
一、直钢筋
直猜慎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弯钩增加长度+钢筋搭接长度
上述公式中敏兆世,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钢筋搭接长度都可以通过结构施工图纸、《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6G101图集得到准确的数据,而弯钩增加长度需要结合“弯曲处内皮缩短,外包尺寸伸长,而中心线尺寸不变”按照16G101图集的规定进行计算。
二、弯起钢筋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钢筋搭接长度
三、箍筋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桥肢中,有许多形状各异、功能不同的钢筋,比如纵筋、分布筋、拉结筋、箍筋、弯起钢筋、架立筋、马凳筋等等,这些钢筋共同组成了结构构件的钢筋骨架,共同发挥各自的作用。
(5)不带弯钩的钢筋下料长度怎么算扩展阅读
(1)箍筋一般为光圆钢筋,弯弧内直径可取箍筋直径的2.5倍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2)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度,对有抗震要求的结构应为135度(这个是大部分的情况)。
(3)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可取不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可取箍筋直径的10倍。
明确了以上的要求,再结合弯曲调整计算方法,就可以得到不同情况下的箍筋下料长度,(d为箍筋直径):
抗震结构:135度弯钩箍筋的下料长度 = 2(c+e)+26.5d 或 2(a+b)+18.5d。
一般结构:135度弯钩箍筋的下料长度 = 2(c+e)+16.5d 或 2(a+b)+8.5d。
以上就是不同情况下钢筋计算的基本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熟悉图纸和规范以及标准图集,严谨认真,算无遗漏,才能准确无误地做好钢筋下料计算的工作。
㈥ 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当不用搭接时:
下料长度=钢筋原长+弯钩增长量-弯曲长度;
当需要搭接时:
下料长度=钢筋原长+弯钩增长量-弯曲长度+搭接长度
其他问题就不是那么好讲清楚的了
得有图才能解释清楚
希望我的回答会对你有帮助
㈦ 钢筋下料长度怎么计算
直线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增加长度+钢筋搭接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量度差值(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钢筋搭接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弯钩增加长度-量度差值(箍筋调整值)
㈧ 钢筋下料如何计算 钢筋下料计算方法
1、直线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增加长度+钢筋搭接长度。
2、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量度差值(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钢筋搭接长度。
3、箍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弯钩增加长度-量度差值(箍筋调整值)。
㈨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图解
钢筋下料的计算公式:
梁板钢筋的下料长度=梁板的轴线尺寸-保护层(一般25)+上弯勾尺寸。
180度弯勾=6.25d。
90度弯勾=2.25d。
45度弯勾=4.9d。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弯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箍筋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设计是否有出入,仔细检查成品尺寸、心头是否与下料表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
钢筋下料施工注意事项
钢筋在下料前要认真核对料单,对料单要求的长度、数量、弯起点要认真进行计算,同一种规格级别的料单同时看,要长短搭配使用料、要套裁下料、统筹排料,先切长料后切短料,减少料头、减少损失。
下料制作好的钢筋堆放 因现场钢筋场地比较紧张,要合理安排好钢筋的原材料堆放、钢筋制作场地和成品料堆放场地,除此之外要求钢筋堆放整齐,一种规格或型号的钢筋要堆放在一起,一定码垛堆放,而且码垛要整齐,不能两种规格型号或多种规格型号堆放在一起,而且堆放的数量和位置要确定好,放在塔吊能吊到的位置。
㈩ 钢筋的下料长度如何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计来算
钢筋因弯自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据图纸中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