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绑扎钢筋施工方法
主要有五种,柱子钢筋绑扎工艺、梁钢筋绑扎、板钢筋绑扎、楼梯钢筋绑扎、柱箍筋绑扎。
1、柱子钢筋绑扎工艺: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箍筋套在下层伸的搭接筋上,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要向柱中心。如果柱子主筋采用光圆钢筋搭接时,角部弯钩应与模板成45°,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角。
2、梁钢筋绑扎: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如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为5d。
3、板钢筋绑扎:绑扎板筋时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
4、楼梯钢筋绑扎:根据设计图纸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如有楼梯梁时,先绑梁后绑板筋。板筋要锚固到梁内。底板筋绑完,再绑扎梯板负筋钢筋。主筋、负筋数量和位置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5、柱箍筋绑扎:按已划好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宜采用缠扣绑扎。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
(1)大梁钢筋如何做到箍筋全部绑扎扩展阅读
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5.4.9 钢筋绑扎的细部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应在接头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2 墙、柱、梁钢筋骨架中各垂直面钢筋网交叉点应全部扎牢;板上部钢筋网的交叉点应全部扎牢,底部钢筋网除边缘部分外可间隔交错扎牢;
3 梁、柱的箍筋弯钩及焊接封闭箍筋的对焊点应沿纵向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构件同一表面,焊接封闭箍筋的对焊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超过50%;
4 填充墙构造柱纵向钢筋宜与框架梁钢筋共同绑扎;
5 梁及柱中箍筋、墙中水平分布钢筋及暗柱箍筋、板中钢筋距构件边缘的距离宜为50mm。
绑扎接头规范
1、搭接长度的末端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2、受拉区域内,I级钢筋绑扎接长
⑵ 关于钢筋绑扎要求哪个规范说必须满绑
关于钢筋绑扎要求《公路桥涵养护规范》GB13788规范说必须满绑。焊接网钢筋的力学与工艺性能应分别符合相应实际标准中相应牌号钢筋的规定。对于公称直径不小于6mm的焊接网用冷轧带肋钢筋,冷轧带肋钢筋的最大力总伸长率应不小于2.5%,钢筋的强度屈比应不小于1.05。钢筋焊网焊点的抗剪力应不小于式样受拉钢筋规定屈服力值的0.3倍。
基础钢筋的若干规定:
( 1)当条形基础的宽度B≥2500mm时,横向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减至0.9B,交错布置;
( 2)当单独基础的边长B≥2500mm(除基础支承在桩上外时,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减至0.9B,交错布置。
(2)大梁钢筋如何做到箍筋全部绑扎扩展阅读:
钢筋绑扎规范要求:
(1) 将基础垫层清扫干净,用石笔和墨斗在上面弹放钢筋位置线。
(2) 按钢筋位置线布放基础钢筋。
(3)绑扎钢筋。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绑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需交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相邻绑扎点的钢丝扣成八字开,以免风片歪斜变形。对于单向板,板钢筋可以用梅花扎,但梁边两道板钢筋必须满扎;对于双向板,则必须满扎。梁筋与箍筋交叉点应该满扎;剪力墙也应该满扎。钢筋工施工手册中有。
钢筋焊网应采用规定的拍好CRB550冷轧带肋钢筋和符合GB1499.5规定的热轧带肋钢筋。采用热轧带肋钢筋时,宜采用无纵肋的热轧钢筋。
钢筋焊网应采用公称直径5mm~18mm的钢筋。经经供需双方协议,也可采用其他公称直径的钢筋。钢筋焊网两个方向均为单根钢筋时,较细钢筋的公称直径不小于较粗钢筋的公称直径的0.6倍。当纵向钢筋采用并筋时,纵向钢筋的公称直径不的小于横向钢筋公称直径的0.7倍,也不大于横向钢筋公称直径的1.25倍。
⑶ 梁钢筋的绑扎要求
下面是中达咨询给大家带来关于梁钢筋的绑扎要求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一、钢筋在安装前,首先核对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料单、蓝图相符。二、梁钢筋的绑扎应确保主筋、箍筋的绑扎根数及间距,不得漏筋。三、梁主筋应按规范要求进行错位焊接,焊接接长应大于10d,焊接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四、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五、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同时配合进行。次梁上部纵向钢筋应放在主梁上部纵向钢筋之上,为了保证次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和板筋位置,可将主梁上部钢鞘降低一个次粱上部主筋瞎凳直径的距离加以解决。六、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大于45d。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如图2-19。
七、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布置,箍筋弯钩采用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八、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梁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梁柱节点处,由于梁筋穿在柱筋内侧,导致梁筋保护层加大,应采用渐变箍筋,渐变长度一般为600mm,以保证箍筋与梁筋紧密绑扎到位。九、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十、梁筋的搭接: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2mm时,宜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小于22mm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受拉区域内I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键迅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磨亮旅大于50%。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⑷ 梁板钢筋的绑扎要点是什么
1、搭接长度的末端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2、受拉区域内,I级钢筋绑扎接长的末端应做弯钩,Ⅱ、Ⅲ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3、直径等于或小于12mm的受压I级钢筋的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
4、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5、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Z,的1.3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其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如下: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
(4)大梁钢筋如何做到箍筋全部绑扎扩展阅读
钢筋混凝土楼板采用混凝土与钢筋共同制作。这种楼板坚固,耐久,刚度大,强度高,防火性能好,当前应用比较普遍。按施工方法可以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和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两大类。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一般为实心板,现浇楼板还经常与现浇梁一起浇筑,形成现浇梁板。现浇梁板常见的类型有肋形楼板、井字梁楼板和无梁楼板等。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除极少数为实心板以外,绝大部分采用圆孔板和槽形板(分为正槽形与反槽形两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一般在板端都伸有钢筋,现场拼装后用混凝土灌缝,以加强整体性。
⑸ 桥梁施工中钢筋绑扎的规范要求及施工工艺
操作工艺
(1) 将基础垫层清扫干净,用石笔和墨斗在上面弹放钢筋位置线。
(2) 按钢筋位置线布放基础钢筋。
(3) 绑扎钢筋。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绑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需交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相邻绑扎点的钢丝扣成八字开,以免风片歪斜变形。
(4) 大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钢筋撑脚或混凝土撑脚,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钢筋撑脚下应垫在下征钢筋网上。
钢筋撑脚的形式和尺寸如图所示。类型撑脚每隔1m放置1个。其直径选用:当析厚h≤300mm时为8~10mm;当板厚h=300~500mm时为12~14mm。当板厚h>500mm时选用图10.6.2-2所示撑脚,钢筋直径为16~18mm。沿短向通长布置,间距以能保证钢筋位置为准。
钢筋的弯钩应朝上,不要倒向一边;双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下。
独立基础、为双向弯曲,其底面短向的钢筋应放在长向钢筋的上面。
现浇柱与基础连用的插筋,其箍筋应比柱的箍筋小一个柱筋直径,以便连接。箍筋的位置一定要绑扎固定牢靠,以免造成柱轴线偏移。
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0mm。
钢筋的连接:
钢筋连接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若采用绑扎搭接接头,则接头相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宜相互错开;钢筋绑扎接送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倍搭接长度(LL);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区段的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位于同一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25%;
3)当钢筋的直才能d>16mm时,不宜采用绑扎接头;
4)纵向受力的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值)且不小于50mm。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②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基础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⑹ 建筑工程基础钢筋绑扎施工一般要求有哪些
1、钢筋绑扎必须将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基础梁箍筋采用缠扣绑扎,板钢筋绑扎采用八字扣满绑,且必须保证钢筋不移位。底板钢筋网片下铁的扎丝头一律朝上,上铁扎丝头一律朝下。
2、基础底板绑完下层钢筋后,摆放钢筋马凳,马凳应摆放在下层钢筋上面,不应直接放在防水保护层上面。在马凳上摆放定位钢筋,在定位钢筋上按钢筋间距划线,摆另一方向上铁,钢筋上下次序及绑扣方法同底板下层钢筋。
3、根据弹好的柱、暗柱、墙 *** 置线,插柱、暗柱、墙体插筋,墙体插筋从距框架柱、暗柱钢筋一个墙竖筋间距插第一根墙体竖筋,柱、暗柱、墙体插筋全部插至板底。绑扎柱、暗柱箍筋及墙体水平筋,为防止墙柱插筋在浇筑底板混凝土时移位,墙柱插筋在梁板范围内绑扎墙体水平筋及箍筋、拉筋,要求间距≤500且不少于两道。
钢筋绑扎的规定,请仔细阅读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5.4.7之1、2、3、4、5 各款及5.4.4、5.4.6、5.4.8各条。
1.钢筋绑扎接头宜设定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定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2.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同一连线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及箍筋配置要求,可参照9-2-1-3条的有关规定。
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间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3.当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大于25%时等等
4.建筑工程专案可到中国招标网检视
您好:(1)单独基础系双向受力,其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为100~200mm。沿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一般置于长边受力钢筋的上面。当基础边长B≥3000mm时(除基础支承在桩上外),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减为0.9B交错布置。 (2)现浇柱下单独基础的插筋直径、根数和间距应与柱中钢筋相同,下端宜做成直弯钩,放在基础的钢筋网上;当基础高度较大时,仅四角插筋伸至基底。插筋的箍筋与柱中箍筋相同,基础内设定二个。
详细请看土木工程网::civil./shi/sgjs/1377091376207345.##1
箱形基础的顶板、底板及墙体均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墙体的竖向和水平钢筋直径均不应小于10mm,间距均不应大于200mm。除上部为剪力墙外,内、外墙的墙顶处宜配置两根直径不小于20mm的通长构造钢筋。
上部结构底层柱纵向钢筋伸入箱形基础墙体的长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柱下三面或四面有箱形基础墙的内柱,除柱四角纵向钢筋直通到基底外,其余钢筋可伸入顶板底面以下40倍纵向钢筋直径处;
(2)外柱、与剪力墙相连的柱及其他内柱的纵向钢筋应直通到基底。
1)接头使用规定
2)接头面积允许百分率
3)绑扎接头搭接长度
钢筋绑扎的要求: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结头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钢筋扎接头连线区段的长度为1.3L1,L1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区段的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区段;同一连线区段内,纵向受接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对柱类构件,还宜大于50%;当工程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此回答仅供参考,具体问题还是要以具体施工要求为准,希望能够帮您解决问题,望采纳,谢谢!
1、场地硬化、能排水、平整、无积水,要配水、电及相应的钢筋操作机械及操作平台。一般应设双层安全棚,特别是在塔吊范围内时
2、钢筋的已检合格品与待检品要有明显的标识区分,最好是分割槽堆放
3、各钢筋品种、规格要有相应的标识标牌
4、钢筋废料应有集中收集点
钢结构工程紧韧体连线一般规定: 1、本章适用于钢结构制作和安装中的普通螺栓、扭剪型高强度螺栓、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钢网架螺栓球节点用高强度螺栓及拉铆钉、自攻钉、射钉等紧韧体连线工程的施工。 2、构件的紧韧体连线节点和拼接接头,应在检验合格后进行紧固施工。 3、经验收合格的紧韧体连线节点与拼接接头,应按设计档案的规定及时进行防腐和防火涂装。接触腐蚀性介质的接头应用防腐腻子等材料封闭。 4、钢结构制作和安装单位,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有关规定分别进行高强度螺栓连线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试验,其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当高强度螺栓连线节点按承压型连线或张拉型连线进行强度设计时,可不进行摩擦面抗滑移系数的试验。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⑺ 钢筋的绑扎有几种方法分别是怎样的
钢筋绑扎有4种方法,具体如下:
一、板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受力筋→绑负弯矩钢筋
2、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
3、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双向受力板,短方向钢筋在下,长方向钢筋在上。
4、在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
5、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
6、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间距1.5m。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板的保护层厚度应为15㎜,钢筋搭接长度与搭接位置的要求与前面所述梁相同。
二、楼梯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划位置线→ 绑梯板底主筋→绑梯板负筋筋
2、在楼梯底板上划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
3、根据设计图纸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如有楼梯梁时,先绑梁后绑板筋。板筋要锚固到梁内。
4、底板筋绑完,再绑扎梯板负筋钢筋。主筋、负筋数量和位置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三、柱子钢筋绑扎工艺
1、 工艺流程:竖向受力筋连接→画箍筋间距线→套柱箍筋→绑箍筋
2、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4、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箍筋套在下层伸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要向柱中心。如果柱子主筋采用光圆钢筋搭接时,角部弯钩应与模板成45°,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角。
四、梁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模内绑扎: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模外绑扎:画箍筋间距→ 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铺横杆数根→穿主梁下层纵筋→穿次梁下层钢筋→穿主梁上层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抽出横杆落骨架于模板内。
2、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3、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4、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5、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
(7)大梁钢筋如何做到箍筋全部绑扎扩展阅读:
钢筋绑扎前的质量验收:
1、按设计要求和规范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是否正确。
2、检查墙柱钢筋上的混凝土浮浆或其他污染是否清理干净。
3、做好抄平放线工作,注明水平标高,弹出柱(暗柱)、门窗洞口、地梁、墙的外皮尺寸线及轴线控制线。
4、根据弹线,检查钢筋是否有偏位现象,若有偏位距离小于钢筋直径d,将偏位钢筋按图所示调整到正确位置,若偏位大于钢精直径d,则需报设计处理。
5、检查墙柱竖向钢筋露出部分接头相错距离是否满足要求。
6、逐个检查钢筋电渣压力焊和钢筋直螺纹的接头质量,若发现有不合格接头,切掉重焊。
⑻ 梁钢筋怎么绑扎
1、首先可在梁底和梁侧模安装完后,在支设好的模板上方进行绑扎。
2、其次绑扎成整体的钢筋骨架。
3、最后再将绑扎好的钢筋骨架整体放入已经支设好的梁模板内即可。这种绑扎段早只用握手雀于次梁或梁薯隐高较小的梁。
⑼ 28的钢筋大梁,怎么扎比较快又方便
可以采用沉梁法:
1、首先将梁下部钢筋穿好,然后根据梁高计算出核心区内需加版柱箍权筋数量,将所需柱筋(未绑扎的)套到柱主筋上;
2、在箍筋四角分别用一根18的钢筋(长度取最高框架梁高)作为导筋,将节点区箍筋按要求间距绑在导筋上固定成短钢筋笼;
3、再穿梁的上部钢筋使钢筋笼与梁筋同时绑扎,绑扎完毕后,将梁筋骨架与柱筋钢筋笼一起落入梁、柱模板内;
4、将变形的柱箍筋钢筋笼调整好。
⑽ 钢筋满绑和跳绑的规范
法律分析:双向受力的板的钢筋要满扎;单向受力的板的钢筋是可以跳绑的,但最外围二圈必须是满扎的。使用绑线和手钩进行绑扎。
满扎就是纵筋与横筋 相交处就绑扎。跳扎一般都是接一个相交处一扎,很像梅花形状。
一般光圆钢筋都是1跳1扎的,而锣纹钢筋最好是绑满扣。间隔120的板筋,不论光圆还是锣纹都满绑。
法律依据:《钢筋绑扎规范设计专题简介》 1 、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应在接头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2 、墙、柱、梁钢筋骨架中各垂直面钢筋网交叉点应全部扎牢;板上部钢筋网的交叉点应全部扎牢,底部钢筋网除边缘部分外可间隔交错扎牢;
3 、梁、柱的箍筋弯钩及焊接封闭箍筋的对焊点应沿纵向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构件同一表面,焊接封闭箍筋的对焊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超过50%;
4、 填充墙构造柱纵向钢筋宜与框架梁钢筋共同绑扎;
5 、梁及柱中箍筋、墙中水平分布钢筋及暗柱箍筋、板中钢筋距构件边缘的距离宜为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