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板钢筋标注含义
几个问题:1、说明中所说未注明楼板钢筋是指图上没有画出来的,还是画出来了没有标注?这里的楼板钢筋楼板钢筋包含了哪些钢筋?2、这个图中的这种红色的钢筋线都是什么类型的钢筋,没有标注数量的是多少的,怎么布置的?
一个一个来:
1、说明中所说未注明楼板钢筋是指图上没有画出来的,还是画出来了没有标注?这里的楼板钢筋包含了哪些钢筋?
细看说明:3.本图中未注明的区格均为现浇板,板厚为120,未注明楼板钢筋均为双层双向8@200。
答:应说:所说未注明钢筋包含些钢筋楼板钢筋是指图上没有画出来的画出的和局部没有标注的钢筋。这里的楼板钢筋,包含8@200和10@200钢筋。从形式上来说是双层双向加负弯附加筋。
1.整句两逗号最后是句号。显然是指“未注明的区格”中的,未注明楼板钢筋均为双层双向8@200(是指图上没有画出来的)。
2.但再看图片:最北的我们不说,最南跨楼板上部筋,单向、负弯附加筋有图示,无分布筋图示,这些均无钢筋规格和直径;楼板下部筋,双向均无钢筋规格和直径。
中间跨楼板,上部筋双向均有图示和钢筋10@200(很清楚与说明:3有异,故图示必须要明确钢筋为10@200);楼板下部筋,单层双向均无钢筋规格和直径。
3.综上述两奌,说明本图板筋除注明的10@200单层双向钢筋外,其余的全部按:未注明楼板钢筋均为双层双向8@200(包括负弯附加筋为8@200)。
2、这个图中的这种红色的钢筋线都是什么类型的钢筋,没有标注数量的是多少的,怎么布置的?
答:看了上面的答。其实这从问已经解决。类型:双层双向(包括双层双向,上下层不同直径)及负弯附加筋(上层伸出带负弯)。布置中较特殊的有负弯附加筋与上部筋间距相对为8@100。
『贰』 框架梁钢筋标注详解
框架梁钢筋标注图,分别代表什么意思。详解如下:
1.拿到一张图纸首先要明白每一条梁所对应的集中标注,不可以张冠李戴,如果这都搞错了了,那么久不能从中读取正确的信息。
注意事项:千万注意,在看图纸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原位标注,一定要结合原位标注,一定要结合原位标注,重要的事说三遍。
(2)梁和板上的钢筋标注表示什么扩展阅读:
梁钢筋总的来说分成两大类:沿梁长轴方向布置的“纵筋”和沿梁截面方向布置的“箍筋”两大类。
梁纵筋包括:上部纵筋、下部纵筋、侧面纵向构造或抗扭钢筋三大类。具体细分如下。
1.上部通长筋,广联达软件中的名称也是“上部通长筋”,在计算这类钢筋时,是按梁全长计算的,名符其实。
2.架立筋,归属于上部纵筋——即上部通长筋,如果出现在集中标注里,必须用小括号“()”括起来。广联达软件称其为“跨中钢筋”
3.支座上部纵筋,广联达软件称为左或右支座筋,梁平法规则中,除基础梁内该筋归属为下部纵筋外,在其它梁内都归属为上部纵筋;
4.下部纵筋,广联达软件集中标注里将其称之为“下部通长筋”,原位标注里则将其称为“下部钢筋”。广联达软件在计算这类钢筋时,默认的计算方法是遇支座打断,即在每一梁跨内该类钢筋都是都是按两端锚入支座来计算的。
当然,如果碰到标注里出现小括号里的负数,如(-2) ——两根,则这负数的绝对数所代表的钢筋根数,也就是有这么几根下部纵筋将不锚入支座,计算时这几根钢筋的长度取值按梁平法规则计算,不会有锚固)。
所以说,广联达软件称下部纵筋为“下部通长筋”,其意思仅仅是说,所有梁跨内的下部钢筋都是按此标准布置,除非原位标注另有不同。
『叁』 关于施工图纸上的钢筋图怎么看,里面的符号代表什么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 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 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 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 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 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长布置。
五、 标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0.100)
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
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
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
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宽500,高250。
N4Φ18 表示梁腰中抗扭钢筋。
φ10@100/200(2) 2Φ25 表示箍筋和架立筋。
-0.100 表示梁上皮标高。
钢筋混凝土粘结锚固能力可以由四种途径得到:①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化学吸附作用力,也称胶结力。②混凝土收缩,将钢筋紧紧握固而产生摩擦力。③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的机械咬合作用,也称咬合力。④钢筋端部加弯钩、弯折或在锚固区焊短钢筋、焊角钢来提供锚固能力。
为了保护钢筋、防腐蚀、防火以及加强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在构件中的钢筋外面要留有保护层(图3.3.3)。根据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梁、柱的保护层最小厚度为25mm,板和墙的保护层厚度为10~15mm。
正筋就是正弯矩筋,简单的说,就是对于受弯构件来说,如梁板等,下部受拉的部位的钢筋,对于连续梁板,一般就在跨中, 同理,负筋一般在支座处(上部受拉)
通长钢筋就是指在所标的区段内通长设置,直径可以不相同,可以采用搭接连接形式,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个部分钢筋都能发挥其抗拉强度,而且两端应按受拉锚固的钢筋
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
支座有负筋,是相对而言的,一般应该是指梁的支座部位用以抵消负弯矩的钢筋,俗称担担筋。一般结构构件受力弯矩分正弯矩和负弯矩,抵抗负弯矩所配备的钢筋称为负筋,一般指板、梁的上部钢筋,有些上部配置的构造钢筋习惯上也称为负筋。当梁、板的上部钢筋通长时,大家也习惯地称之为上部钢筋。
至于端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就是两端的和中间的
盖筋又名盖铁、扣筋,通常设置在板的支座(端支座,中间支座),位置在板的上皮,其作用是抵抗板的负弯矩,也可以叫板负筋
现在板中差不多都有两层,下层筋都是通长的,应该叫主筋,而板负筋是架起来的,板负筋根据设计的不同也不一样,有板上全放的,也有不全放的,不全放的设计一般是长度有梁短跨的1/4
吊筋是将作用于混凝土梁式构件底部的集中力传递至顶部,是提高梁承受集中荷载抗剪能力的一种钢筋,形状如元宝,又称为元宝筋。
主要作用是:由于梁的某部受到大的集中荷载作用,可能会使梁上引起斜裂缝,特别是力作用在受拉区内,为了使梁体不产生局部严重破坏,同时使梁体的材料发挥各自的作用而设置的,主要布置在剪力有大幅突变部位,防止该部位产生过大的裂缝,引起结构的破坏,就必须配吊筋了,还要加配附加箍筋。
“腹筋” 作用:梁的抗扭 它在设计上属构造配筋,即力学上不用设计计算具体力的大小,按国家设计规范的构造要求查得此数据。当梁高大到一定要求时,就得加设腰筋,按多少、加多大规格按构造要求规范查得。
1、 什么是负弯矩:在弯矩图上(如果你学过结构力学你可以跳过这一部分),向上弯起的弯矩是正弯矩,反之,向下弯起的弯矩就是负弯矩;打个比方,你用手拗一只筷子,向下拗的时候,是筷子下部先断;这是正弯矩,向上拗的时候,是是筷子上部先断,这是负弯矩;明白了正负弯的区别,你就可以往下看了;
2、为抵抗负弯矩而设置的钢筋就叫负弯矩筋,在工地上常常简称为“负筋”,一般来说,常碰到的负弯矩筋有两种,一种是楼板与梁交接的地方,也就是楼板“生根”的地方,在这个地方,在楼板受力的影响下,应该是梁面受力,对楼板来说,这就是负弯矩筋,一般长度为跨过梁面1米左右;另一种就是梁的支座处,因为梁支端两端受向下的弯矩,在梁支座处,存在负弯矩,这是一个关键部位,常按锚固要求放一定的负筋
2、 依据GB50010-2002,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取为150~200MM,并应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 温度收缩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
『肆』 梁钢筋标注怎么看
梁上下筋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梁上部筋
说明: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 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梁腰中筋
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4)梁和板上的钢筋标注表示什么扩展阅读:
钢筋(Rebar)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包括光圆钢筋、带肋钢筋、扭转钢筋。
钢筋混凝土用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条或盘条状钢材,其外形分为光圆钢筋和变形钢筋两种,交货状态为直条和盘圆两种。
光圆钢筋实际上就是普通低碳钢的小圆钢和盘圆。变形钢筋是表面带肋的钢筋,通常带有2道纵肋和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横肋。横肋的外形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种。用公称直径的毫米数表示。变形钢筋的公称直径相当于横截面相等的光圆钢筋的公称直径。钢筋的公称直径为8-50毫米,推荐采用的直径为8、12、16、20、25、32、40毫米。
钢种:20MnSi、20MnV、25MnSi、BS20MnSi。钢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应力。变形钢筋由于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较大的粘结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钢筋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结构。特别是大型、重型、轻型薄壁和高层建筑结构。
『伍』 基础梁左右两侧原位标注的钢筋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的意义——把梁的面钢筋和底钢筋用分号分开来,分号前是该梁的面钢筋,分版号后是该梁的
底钢筋。权
这不叫原位标注,应该叫集中标注(该梁共6跨的集中标注)。
其它的3根22、2根25才叫原位标注。
当梁无原位标注时按集中标注施工,当遇有原位标注时按原位标注施工。如:集中标注跨的下部有原位标注2根25,所以该跨梁的下部底钢筋是2根25而不是2根22。
『陆』 梁的标注中怎么看什么是上部钢筋什么是下部钢筋
分号前面的是上部钢筋,分号后面的是下部钢筋。
钢筋表面不得允许有裂纹、结疤和折内叠。钢筋表面允许有容凸块,但不得超过横肋的高度,钢筋表面上其他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尺寸的允许偏差。
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产生弯曲变形,一侧受拉。而另一侧受压。同时通过截面之间的相互错动传递剪力,最终将作用在其上的竖向荷载传递至两边支座。梁的内力包括了剪力和弯矩。
(6)梁和板上的钢筋标注表示什么扩展阅读:
应按钢筋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进行,钢筋代换后应满足规定的钢筋间距、锚固长度、最小钢筋直径等构造要求。
以高一级钢筋代换低一级钢筋时,宜采用改变钢筋直径的方法而不宜采用改变钢筋根数的方法来减少钢筋截面积。
用同钢号某直径钢筋代替另一种直径的钢筋时,其直径变化范围不宜超过4mm,变更后钢筋总截面面积与设计文件规定的截面面积之比不得小于98%或大于103%。
『柒』 钢筋图,梁的标注有哪些
集中标注位置(有根引出线):分号前面的是上部钢筋,分号后面的是下部钢筋;
原位标注位置(梁线上下):标注在梁下方的是下部钢筋,标注在梁上方是上部钢筋;
7d20表示有7根底筋,2/5表示底钢筋(7d20)分两排放,上排2根,下排5根。这7根都是下部钢筋,全部放在下部,但是是分两排,上下排的净间距是25mm。
集中标注的钢筋根数,就是面筋根数,在端支座原位标注的钢筋根数,减去集中标注的钢筋根数,就是负加筋的根数。注;负加筋分一排、两排、三排,它们之间的长度取值不一样。
『捌』 建筑工程平面图中梁板柱钢筋标示怎么看
建筑工程平面图中梁板柱钢筋标示主要看截面尺寸,看钢筋型号,钢筋根数,贯通筋,附加筋,腰筋,加密区锢筋根数,非加密区锢筋根数,锢筋尺寸。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 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 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 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 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 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长布置。
五、 标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0.100)
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
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
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
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宽500,高250。
N4Φ18 表示梁腰中抗扭钢筋。
φ10@100/200(2) 2Φ25 表示箍筋和架立筋。
-0.100表示梁上皮标高。
『玖』 这是框架结构中梁的图纸,标注的钢筋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这个叫梁的集中标注,具体每行的表示意思如下:
第一行:梁,本张图中编号1; 梁总的跨数为1跨;梁宽250、高450。
第二行:箍筋材质为三级钢,规格8,间距200,2肢箍(每道中只有1个单箍筋)。
第三行:上部贯通主筋为2根三级钢14,下部贯通主筋为3根三级钢18。4根、一级钢(此符号代
箍筋的肢:每个箍筋由四个边组成(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其左、右两个边称作肢,也就是说每个箍筋有2个肢。
每一道箍筋:对于断面尺寸不大的构件,一道箍筋就用1个箍筋;但对于断面尺寸较大的构件,一
道箍筋可能由2个或2个以上的箍筋绑扎在一起而组成的;所以就用肢数的多少来分开表示,1个箍筋用(2)来表示2肢,2个箍筋用(4)来表示4肢,3个箍筋用(6)来表示6肢。
(9)梁和板上的钢筋标注表示什么扩展阅读
框架结构与砖混结构主要是承重方式的区别。框架结构住宅的承重结构是梁、板、柱,而砖混结构的住宅承重结构是楼板和墙体。 在牢固性上,理论上说框架结构能够达到的牢固性要大于砖混结构,所以砖混结构在做建筑设计时,楼高不能超过6层,而框架结构可以做到几十层。
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国家规定了建筑物要达到的抗震等级,无论是砖混还是框架,都要达到这个等级,而开发商即使用框架结构盖房子,也不会为了提高建筑坚固程度而增加投资,只要满足抗震等级就可以了。
在隔音效果上来说,砖混住宅的隔音效果是中等的,框架结构的隔音效果取决于隔断材料的选择,一些高级的隔断材料的隔音效果要比砖混好,而普通的隔断材料,如水泥空心板之类的,隔音效果是很差的。
如果你要进行室内空间的改造,框架结构因为多数墙体不承重,所以改造起来比较简单,敲掉墙体就可以了,而砖混结构中很多墙体是承重结构,不允许拆除的,你只能在少数非承重墙体上做文章。
区别承重墙和非承重墙的一个简单方法是看墙体厚度,240mm厚度的墙体是承重的,120mm或者更薄的墙体是非承重的。
『拾』 梁筋标注怎么看
1、集中标注KL22(5):集中标注,KL22共五跨;
2、250*600:梁截面宽250,高600;
3、&8@100/200(2):箍筋圆8间距200、加密区间距100,双肢箍;
4、2&18:梁上铁2根18;
5、N4&12:中部两侧各2根12;
6、梁头又标注5&183/2:梁头标注(如果在梁上部标注)是原位标注,表示梁上部铁5根18,两排布置,上排3根,下排2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