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悬挑板阳角放射筋构造问题——怎样选放射筋
“悬挑板阳角放射筋的设置是结构构造要求的内容。主要作用不仅使承受悬挑板的弯矩,还有架立两侧负弯矩钢筋的需要。他应该放置在两侧负弯矩钢筋的下面,间距应以最外侧的钢筋间距不大于200为宜。具体数量应该根据悬挑长度的要求决定。一般悬挑长度小于500时,不少于3根,大于500是至少应为5根。直径不宜小于正常悬挑板的负弯矩钢筋的直径,且应大于10以上。”这是我在其他地方找到的,但是找不到规定条文。《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里板的构造筋里说的没这么详细,配图画的是5根放射筋,《11G101-1》P103悬挑板阳角放射筋Ces构造画的是7根放射筋,可以理解为按新规范放射筋至少为7根,型号不小于板受力筋的,可以吗?
② 现浇板外墙四角放射筋,短跨长度为3.6米,怎么计算,,根数和长度。。最好附答案。。
设计必须标明长度和最外圈的间距,否则是设计漏注。没有标注谁能计算?
③ 造价干货!钢筋答疑50问,你知道吗
第一节
1.独立基础底部钢筋网,哪个方向的钢筋在下层?那个方向的钢筋在上层?
答:独立基础钢筋长向筋在下面,短向筋在上面。
2.独立基础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顶部钢筋网?哪个方向的钢筋在下层?那个方向的钢筋在上层?答:一般是双柱型独立基础或者是杯口独立基础时,有上部钢筋,受力钢筋在下,分布钢筋在上。
3.起步筋距离基础边尺寸是怎样确定的?答:是75mm和S/2(半个间距)比较,哪个小取哪个。
4.计算根数时候“取整”一般有几种选择方式?分别是什么?通常选择哪种方式?答:计算根数取整时一般有“三种”注写方式,分别是:向上取整、向下取整、四舍五入,一般选择向上取整。
5.DJJ、DJP、BJJ、BJP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答:DJJ表示阶形截面普通独立基础,DJP坡形截面普通独立基础,BJJ阶形截面杯口独立基础,BJP坡形截面杯口独立基础。
第二节
1.什么是复合箍筋?什么是非复合箍筋?答:复合箍是两个及以上的箍筋组合为一组的,只有一个箍筋的就是非复合箍。如下图所示:
2.柱子基础根部的箍筋是用复合箍筋还是非复合箍筋?答:柱子基础根部因只起固定纵筋的作用,一般非符合箍就可以。
3.柱子纵筋拐头a值是怎样判断的?答:是通过一个表来判断的。也就是插筋埋入基础的高度和锚固长度的比较来判断,见下表。
4.柱子纵筋不能在一个截面搭接,焊接连接情况下错开长度是多少?绑扎连接情况下错开长度是多少?答:焊接情况下错开长度是35d和500比较取大。绑扎情况下是0.3Lae(0.3的搭接长度)
5.柱子纵筋与基础相邻层非连接区是多少?首层的非连接区是多少?焊接和绑扎连接有配镇穗区别吗?
答:与基础邻层的非连接区是1/3净高,首层也是1/3净高,焊接和绑扎没有区别。
6.如果一根柱子遇到一根屋面框架梁,梁高为1200,柱子纵筋的锚固长度是850,这时候柱子的纵筋是伸到梁顶—保护层还是满足锚固长度就可以了?答:因为柱旅运子是梁的支座,所以必须伸到梁顶-保护层。
7.为什么箍筋的弯钩长度是11.9d?答:10d+1.9d,10d是箍筋弯钩的直段长度,抗震结构是10d(非抗震培卜为5d),1.9d是135度角弯钩的延伸尺寸。
8.柱子纵筋绑扎情况下搭接范围内的箍筋加密间距怎样判断?答:100、5d、箍筋加密间距三者比较取小。
9.箍筋根数计算时取整有几种情况发生?在实际工程中怎样应用?答:有三种:向上取整、向下取整、四舍五入,一般选择向上取整。
10.怎样判断中柱、边柱、角柱?怎样判断一根柱子的纵筋是内侧钢筋还是外侧钢筋?怎样确定一根柱子的角筋是外侧还是内侧?答:一般用柱上支撑的梁的相交形式来判断,梁与梁L型相交的柱一般是角柱,梁与梁T型相交的柱是边柱,十字相交的柱子一般是中柱。判断每个柱子钢筋属于外侧还是内侧,见下图。
第三节
1.梁的集中标注中,KL5(3)300*500中的(3)是什么意思?¢10@100/200(4)中的(4)是什么意思?2Φ25+(2¢14);2Φ25中,前一个2Φ25是什么意思?后一个2Φ25是什么意思?中间的(2¢14)是什么意思?答:KL5(3)300*500的(3)表示三跨,¢10@100/200(4)中的(4)表示四肢箍,2Φ25+(2¢14);2Φ25中,前一个2Φ25表示梁的上部贯通筋为两根二级25的钢筋:后一个2Φ25表示梁的下部贯通筋为两根二级25的钢筋:中间的(2¢14)表示跨中无负筋去布置两根一级14的架立筋。
2.原位标注中5Φ25 2(-2)/3是什么意思?答:表示梁的下部有5根二级25的钢筋,分两排布置,其中上排为2根,下排为3根,上排2根不伸入支座。
3.梁纵筋在梁端部什么情况下采用直锚?什么情况下采用弯锚?答:当:支座宽度-保护层≥锚固长度LaE(La)时,采用直锚构造;当:0.4LaE(La)≤支座宽-保护层<锚固长度LaE(La)时,采用弯锚构造。
4.梁的纵筋上部搭接在什么位置?下部通长筋如果大于钢筋的定值长度怎么办?答:上部通长筋搭接位置应在净跨的1/3范围内,并且要满足一个搭接长度,下部通长筋如果定值长度不够,一般采用锚固方式,不搭接,长度计算同下部非通长筋。
5.一根梁在端部遇到一个很宽的柱子时,纵筋是一直伸到柱子对边还是满足锚固长度就可以了?答:是锚固长度和过柱子中心线+5d比较取大值。
6.梁与柱子相交处,是柱子箍筋通过去还是梁箍筋通过去?答:梁与柱子相交处,因是柱子是梁的支座,柱为主,梁为次,柱子的箍筋贯通,梁的箍筋到柱侧。
7.一根梁的中间支座两边负筋根数不同时,多余一边的负筋怎样处理?答:一根梁的中间支座两边负筋根数不同时,根数多的一侧负筋,有两种处理方式,或伸至支座对边弯折15d,或采用直锚的方式,伸入支座的长度满足一个锚固长度就可以(此锚固长度可以超过支座宽度)。
8.我们在计算梁的钢筋长度时,是否考虑纵筋之间的间距必须满足25mm?答:预算没有考虑。
9.梁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架立筋?架立筋主要起什么作用?答:当通长筋根数少于复合箍筋肢数时设置架力筋,架立筋主要起固定中间箍筋的作用。
10.梁的构造侧面纵筋和抗扭侧面纵筋,在锚固长度上有什么区别?答:抗扭侧面纵筋同梁的下部钢筋,在端支座也分弯锚和直锚两种情况,在中间支座时采用直锚情况;构造侧面纵筋伸入支座内的长度为15d。
11.框架梁一级抗震和二~四级抗震箍筋加密区有什么区别?答:一级抗震时框架梁的加密区范围是≥2hb,且≥500;二~四级抗震时框架梁的加密区范围是≥1.5hb,且≥500。
12.吊筋是放在主梁上还是次梁上?长度怎样计算?答:吊筋应放在主梁上,当梁高hb≤800时,吊筋斜度为45°,吊筋长度公式推导为:吊筋长度=b+50*2+(hb-2C)/sin45°*2+20d*2;当梁高hb>800时,吊筋斜度为60°,吊筋长度公式推导为:吊筋长度=b+50*2+(hb-2C)/sin60°*2+20d*2。
13.屋面框架梁和楼层框架梁有什么区别?答:屋面层框架梁除了上部通长筋和支座负筋弯折长度必须伸入梁底外,其余钢筋的算法和楼层框架梁相同。
14.非框架梁和楼层框架梁有什么区别?答:1、锚固长度不同,框架梁锚固是LaE,非框架梁锚固是La2、 端支座的支座负筋深入梁内的长度:框架梁是1/3净跨长,非框架梁是1/5净跨长.3、 下部钢筋深入支座的长度:框架梁是要判断直弯锚,非框架梁是12d。
第四节
1.板的底筋伸入支座内的长度有几种情况?平法图图集规定的是哪种情况?答:板底筋伸入支座内的长度有七种情况(见书上册p177)。图集上规定的是max(5d,hc/2),其他是经验做法或图纸有明确规定的做法。
2.计算板的底筋根数时,要用到起步距离,起步距离一般有几种情况?在实际工程计算时怎样使用?答:有4种:50mm、1/2间距(两种情况)、保护层。图集是距梁角筋1/2间距,50mm是各地特殊的规定(例如北京的长城杯,规定的就是50)实际计算时经常会采用50mm或1/2间距(距梁边)。
3.板的负筋锚入端支座内的长度有几种情况发生?平法图集规定的是哪种情况?答:书上册给大家介绍了6种情况,见书上册P179-180,平法图集是第一种情况,是锚固长度和250取大值。
4.计算板的负筋根数时,要用到起步距离,起步距离一般有几种情况?在实际工程计算时怎样使用?答:同板底筋的计算方法。
5.板的温度筋一般出现在什么地方?温度筋的长度与负筋参差多少?计算温度筋根数时,也用到一个起步距离,这个起步距离是多少?答:一般会出现在屋面板或中间层板相对比较厚时。温度筋与负筋的参差长度没有说明时就按150mm考虑。温度筋起步距离是一个间距,起步位置是负筋分布筋的最后一根位置。
6.Ⅱ型马凳长度一般怎样确定?怎样计算Ⅱ型马凳每排根数?马凳的起步排距是多少?答:Ⅱ型马凳L1长度是1~1.5米;L2长度用板厚度-上下保护层-上下钢筋直径,预算时为方便起见,一般只减上下保护层;L3长度一般是支撑马凳的底筋间距两边共加100。每排根数=(基础宽-2保护层)/L1取整+1(+1是因为马凳之间有参差,此处为近似值);起步排距:取1/2排距。
7.手工怎样计算圆弧处板的底筋长度?请举例说明。答:手工计算取平均长度计算。方法是先计算弧形板的面积,然后再折算成矩形的。
8.板的负筋如果遇到丁字形梁时,此处板的负筋长度要发生一些变化,怎样计算其长度?锚入梁头内负筋根数怎样计算?答:如图所示:
在丁字梁的宽度范围内的负筋,按边支座考虑,根数一般按(梁宽-2个起步)/间距+1考虑,如果此梁两侧负筋长度不同,各按一半考虑,根数按(梁宽/2-1个起步)/间距+1考虑(两边都+1会多算一根钢筋,这时候要按(梁宽-2个起步)/间距+1)算出总根数,用总根数去控制最后的根数。
9.计算板的阳角散射筋时,散射筋的外部间距是多少?答:是板负筋的间距。
第五节
1.楼梯底筋锚入支座内的长度是多少?答:5d和h(梯板厚)比较取大。
2.楼梯负筋锚入支座内的长度是多少?答:是La(一个锚固长度)
3.楼梯负筋伸入梯板内的长度是多少?答:Ln/4(此处Ln为梯板水平净长,计算时要折算成斜长)
4.怎样计算楼梯的斜度系数?答:用踏步的高的平法+梯板宽的平法再开方,再除以踏步宽度得出的系数。
5.如果一个楼梯采用的是平法标注,怎样判断负筋的直径和根数?答:如果一个梯板的底筋平法标注为¢12@100,并没有给出负筋的间距,按照平法图集理解,负筋的配筋率应该按底筋的1/2(配筋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拉或压)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负筋间距就一般取¢12@200就满足要求。
6.如果一个楼梯底筋直接锚入底板内,这时如何计算楼梯的净跨长度?答:如果底筋直接锚入底板内,第一个踏步成为锚固的支点,所以在计算净长的时候要减去一个踏步长度。
第六节
1.二次结构一般包含哪些构件?答:包含构造柱、砌体加筋、圈梁、过梁。
2.构造柱纵筋与框架梁连接一般有几种情况发生?分别是什么?答:有三种连接方式,分别是预埋铁件(在现浇框架梁时预留埋件)、预留插筋(在现浇框架梁时预留插筋)、植筋(后期在框架梁上打眼,植入插筋)。
3.圈梁纵筋与框架柱连接时一般有几种情况发生?分别是什么?答:同问题2。
4.构造柱子与圈梁相交处,是构造柱箍筋通过去还是圈梁箍筋通过去?答:这种情况是构造柱为主,圈梁为次,构造柱箍筋通过,圈梁箍筋到构造柱外侧。
5.过梁伸入支座内的长度是多少?纵筋长度怎样计算?过梁箍筋在支座内是否布置?
答:一般为一端250,两边共为500(如果不够250按实际长度计算),过梁纵筋长度=过梁总长度—2保护层(如果是一级钢加弯钩),过梁箍筋在支座内要布置。
6.过梁遇到柱子时纵筋有几种连接方式?分别是什么?答:同问题2。
7.计算砌体加筋长度时遇到洞口时怎样计算?遇到构造柱时怎样计算?遇到过梁时怎样计算?答:遇到洞口和过梁要断开,遇到构造柱时锚入构造柱内。
8.砌体加筋与框架柱有几种连接方式?分别是什么?答:同问题2。
9.计算砌体加筋根数时,起步距离是多少?层中间有圈梁时,圈梁上下是否考虑起步距离?答:计算砌体加筋根数时,要考虑起步距离,起步是砌体加筋的半个间距。遇到圈梁时上下要考虑起步距离。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④ 筏板基础阳角放射筋长度怎么确定
板底配置放射形构造钢筋,钢筋直径与边跨受力钢筋相同,外端间距小于等于200MM。
⑤ 新手请问现浇结构钢筋的根数怎么计算
我想首先知道你准备问的现浇结构的类型,比如梁、板、柱、剪力墙、还是基础。内
我看图纸上面,好容像是搭的上下两层,是用构件的尺寸除以钢筋间隔尺寸吗
(@数字)吗
按你这句话来看问的是好象是现浇板,若是板的话,板上应标注钢筋的型号和尺寸及板筋或者板的负筋。板筋分单层和双层,单层话先确定板的轴线尺寸,板筋主要有:受力筋
(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
、分布筋
、附加钢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
(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一、受力筋
软件中,受力筋的长度是依据轴网计算的。
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
根数=(轴线长度-扣减值)/布筋间距+1
这里的布筋间距就是@后面的数值。
二、负筋及分布筋
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
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
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
⑥ 阳角放射筋的计算优化
1.算量界面下,预制板的砼含量可保留三位小数。
2.优化板撑筋计算,只算面筋分布区域。
3.优化筏板举迟撑筋的根数春答兄计算,扣除支座部分,按扒袭筏板净面积计算。
⑦ 筏板基础阳角放射钢筋长度如何计算
你可以查图集04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筏形基础)
放射筋常设置在挑檐板转角、外墙阳角、大跨度板的角部等处,这类地方容易产生应力集中,造成混凝土开裂,所以要加放射筋。在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要求放射筋钢筋数量不应少于7Φ10,长度应该大于板跨的1/3,而且不应该小于1200mm。
⑧ 钢筋的计算方法
看懂图纸。一根一根的计算。汇总。有图集没有。没有的话,告诉一下邮箱。我发你。
⑨ 建筑中,阳角处的放射筋怎样计算求公式
放射筋的长度在整个工程中所占分量极微,误差基本不影响工程总价,因此,在图纸没有明确标注长度的时候,可以近似计算。一个阳角处的放射筋共计长,当根数n为偶数时,可按最短与最长的平均值乘上根数n; 当根数n为奇数时,可用2倍最短的加最长的和,除以3所得,乘上根数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