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钢筋绑扎 > 钢筋剪力如何计算

钢筋剪力如何计算

发布时间:2023-03-25 23:18:39

⑴ 剪力墙钢筋怎么手算剪力墙钢筋手算方法

1、钢筋的计算很简单,因为量很多就显得很麻烦。首先要明确你计算的钢筋种类有多少,比如水平筋、箍筋等,然后一个个的算。挑出一根的长度,计算不同钢筋有不同的公式;另外要计算其根数,然后相乘就是长度,然后根据重量表换算成吨数,钢筋就计算完毕了。钢筋的内外上下影响的是单根钢筋的长度。

2、首跨钢筋的计算:

3、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4、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5、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6、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7、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8、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9、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10、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

⑵ 剪力墙钢筋怎样算

从基础起开始算,最底部和最顶部有弯折(弯折根据不同地区抗震设防等级,不同钢筋直径、品种、规格不一样),中间有变截面的,上层钢筋的起点就是下层钢筋的端点,总量=长度*理论重量(打字很啰嗦哈,算量其实要精的话要熟悉相关的规范,当然用软件自动分析也行,就是目前很多设计院的图纸不能直接算,要自己修改)

⑶ "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剪力墙墙柱纵筋的是用什么计算公式计算 "

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其他相关的钢筋工程量计算你可以到造价168文库注册搜索下载

⑷ 钢筋的剪力怎么算

钢筋的抗剪切能力=钢筋截面积X钢筋抗剪强度

⑸ 钢筋抗剪强度是怎么算的请土木大师指教

不是钢筋的抗剪强度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剪的计算。

根据你的行业不同,规范不一样的。

道路与桥梁方向的计算是:

⑹ 圆钢剪切力计算公式是什么是否有材质有关

公式:剪切力F(牛)=截面积S(平方毫米)X屈服强度σ(帕);与材质无关;

以直径160的圆钢为例:

抗剪强度=0.6~0.8抗拉强度(优质钢为51.6Kg/mm);计算出S=200.96mm;

最大剪切力=0.8x51.6x200.96=8295.3千克力;最小剪切力=0.6x51.6x200.96=6221.7千克力;

圆钢分为热轧、锻制和冷拉三种。热轧圆钢的规格为5.5-250毫米。其中:5.5-25毫米的小圆钢大多以直条成捆的供应,常用改唤仔作钢筋、螺栓及各种机械零件;大于25毫米的圆钢,主要用于制造机械零件、无缝钢管的管坯等。

(6)钢筋剪力如何计算扩展阅读:

作用在构核汪件两侧面上的外力的合力是一对大小相等,方向链迟相反,作用线相距很近的横向集中力。

在这样的外力作用下,构件的变形特点是:以两力之间的横截面为分界线,构件的两部分沿该面发生相对错动。构件的这种变形形式称为剪切,其截面为剪切面。截面的单位面积上剪力的大小,称为剪应力。

剪切应力的计算:在实际计算中,假设在剪切面上剪切应力是均匀分布的。若以A表示剪切面面积,则应力是τ=F/A;τ 与剪切面相切,故称剪切应力。

τ-剪切应力MPa;F-剪切力 N;A-剪切面积 mm2 剪切力与材质无关,抗剪切能力与材质有关;

⑺ 钢筋平法剪力墙计算。

剪力墙端为端柱钢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附图

水平筋长度

外侧钢筋连续通过,伸至墙对边,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锚入端柱内,长度=墙净长+锚固

锚固取值:

当柱宽-保护层≥Lae时,锚固=Lae;

当柱宽-保护层<Lae时,锚固=柱宽-保护层+15*d。

图36

竖向筋根数

根数=墙身净长-1个竖向间距(或2*50)/竖向筋间距+1

(图36)

八、剪力墙开洞钢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附图

水平筋长度

长度=水平筋伸到洞口边-保护层+15d

03G101-1P16

水平筋根数

水平筋距离洞口边50mm或二分之一个间距

竖向筋长度

长度=水平筋伸到洞口边-保护层+15d

竖向筋根数

竖向筋距离洞口边50mm或二分之一个间距

拉筋根数

(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所占面积-暗梁面积-连梁所占面积)/(横向间距*纵向间距)

洞口加强构造

当矩形洞宽和洞高均不大于800mm时,洞口补强纵筋构造(图111);当设计注写补强纵筋时,按注写值补强;当设计未注写时,按每边配置两根直径不小于12mm且不小于同向被切割纵向钢筋总面积的50%补强,补强钢筋种类与被切割钢筋相同。

03G101-1P16、17、53

注:括号内标注用于非抗震

图37

-42

当矩形洞宽和洞高均大于800mm时,洞口补强纵筋构造

圆形洞口直径不大于300mm时,补强纵筋构造

圆形洞口直径大于300mm时,补强纵筋构造

注:剪力墙开洞除了洞口加强纵筋构造外,还有连梁斜向交叉暗撑构造和连梁斜向交叉钢筋构造两种情况,连梁斜向交叉暗撑的及斜向交叉构造钢筋的纵筋锚固长度为:La E或La,斜向交叉暗撑的箍筋加密要求适用于抗震设计(03G101-1P52)。

(图37) (图38)

(图39) (图40)

(图41) (图42)

九、连梁钢筋计算

剪力墙墙梁分为:连梁、暗梁和边框梁。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附图

中间层连梁钢筋

纵向钢筋长度=洞口宽度+2*max{锚固,600}

03G101-1P16、51

锚固取值:

当柱宽(或墙宽)-保护层≥Lae时,锚固=Lae;

当柱宽(或墙宽)-保护层<Lae时,锚固=柱宽-保护层+15*d;

注:当连梁端部支座为小墙肢时,连梁纵向钢筋锚固与框架梁纵筋锚固相同。

图43

图44

图45

箍筋根数=(洞口宽度-100)/间距+1

顶层连梁钢筋

箍筋根数=(洞口宽度-100)/间距+1+(左锚固-100)/150+1+(右锚固-100)/间距+1

双洞口连梁钢筋

图45

(图43) (图44)

(图45) (图46)

十、暗梁钢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附图

暗梁钢筋计算

当暗梁与端柱相连接时:

纵筋长度=暗梁净长(从柱边开始算)+左锚固+右锚固

锚固取值:

当柱宽(或墙宽)-保护层≥Lae时,锚固=Lae;

当柱宽(或墙宽)-保护层<Lae时,锚固=柱宽-保护层+15*d;

图47

当暗梁与暗柱相连接时:

纵筋长度=暗梁净长(从柱边开始算)+2*Lae(或La)

箍筋根数=暗梁净长/箍筋间距+1

(图47)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附图

墙梁侧面纵筋和拉筋

当设计未注写时,侧面构造纵筋同剪力墙水平分布筋;

03G101-1P51

当连梁截面高度>700时,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直径应≥10mm,间距应 ≤200;当跨高比≤2.5时,侧面构造纵筋的面积配筋率应≥0.3%。

图46

拉筋直径:当梁宽≤ 350时为6mm,梁宽>350时为8mm,拉筋间距为两倍箍筋间距,竖向沿侧面水平筋隔一拉一;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附图

墙梁对墙身钢筋的影响

竖向筋长度:剪力墙的竖向钢筋连续穿越边框梁和暗梁,因此暗梁和连梁不影响剪力墙的竖向钢筋计算。

水平筋根数:剪力墙水平钢筋连续穿过暗梁和连梁

拉筋根数=(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所占面积-暗梁面积-连梁所占面积)/(横向间距*纵向间距)

拉筋构造见03G101-1P35

十一、剪力墙变截面钢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附图

竖向筋计算

墙身变截面下层竖向钢筋长度:层高-下层钢筋露出长度-板厚+锚固Lae(La)

竖向钢筋构造如图03G101-1P48

图48

墙身变截面插筋长度:1.5LaE+本层露出长度+与上层钢筋进行搭接(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竖向筋根数:墙身净长-1个竖向间距(或2*50)/竖向布置间距+1

⑻ 钢的抗剪力如何计算

对于框剪和框筒结构,当剪力墙为主要抗侧承载力构件时,其破坏对整个结构来讲是非常危险的,层抗剪承载力应以剪力墙磨宽橘屈服抗剪承载力为控制条件去计算求得,公式表示如下:

V iy = V isy + V if ( 5)

式中: V iy 为 i 层的抗剪承载力; V isy 为 i 层剪力墙屈服抗剪承载力; V if 为 i 层瞎团剪力墙在抗剪屈服时,框架柱在变形协调条件下所产生的剪力。

如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8)钢筋剪力如何计算扩展阅读

1、钢结构的疲劳计算,对于往复承受动力荷载需要进行此项计算,采用容许应力幅法,应力按弹性状况计算。

2、剪力墙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代替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能承担各类荷载引起的内力,并能有效控制结构的水平力。

3、剪力墙结构随着类型和开洞大小的不同,计算方法和计算简图也不同。整巧拿体墙和小开口整体墙的计算简图基本上是单根竖向悬臂杆。

⑼ 钢筋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钢筋的比重计算公式就是:X*X*0.00617(X为钢筋直径)。

按照数学方法计算体积,再乘以密度。“半径的平方”用“直径的平方除以4”表示,除直径外,都用数字直接计算,得到1米的重量是【0.00617千克/(毫米的平方)】乘以直径的平方,就可以了。

⑽ 梁剪扭钢筋如何计算

钢筋长度=梁的净跨长度+2max(LaE, 0.5Hc柱子边长+5d)
抗扭钢筋一般是指框架梁两侧荷载不同,对框架梁产生一定扭矩时,在梁侧面设置的钢筋。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是设计院设计的,构造钢筋的代号为G,抗扭钢筋的代号为N.构造钢筋的锚固长度为15d.抗扭钢筋的锚固长度同梁的主筋锚固长度。抗扭钢筋的搭接为Ll或者Lle(抗震),其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构造钢筋锚固和搭接均取15d计算,在03G101-1中,规定梁的腹板hw大于等于(450)MM时,须配置纵向构造钢筋。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间距的两倍)。

在拿到结构图纸后,首先分析此建筑是什么结构形式、大致有哪些构件、基础是什么类型。然后一般剪力墙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也就是施工的先后顺序进行计算。
(一)基础:
1、独立基础:框架结构中用的较多,在计算钢筋中要注意的就是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边长或宽度的0.9倍,并交错布置;
2、筏板基础:一般用于剪力墙结构,我们可以仔细学习一下04G101-3中的内容,例如对于下沉子筏板中的钢筋中的钢筋应伸出板边LA(最小锚固长度)等方面一些具体要求。
3、条形基础:一般用于砖混结构。
(二)上部构件:
1、柱:柱钢筋比较简单,只有纵筋和箍筋。纵筋要注意底层的基础插筋问题,顶层柱纵筋对于边柱、中柱、角柱的锚固长度的区别可以参见(03G101);箍筋要注意加密区长度的取值问题:底层柱根加密>=Hn/3,柱上部加密长度>=Hn/6、>=500取大值,还要注意柱搭接范围内应该加密。(其中,Hn是指所在楼层的柱净高)
2、梁:梁钢筋应按照03G101进行计算。梁有上部通长筋、支座负筋(一排1/3Ln,二排1/4Ln,Ln是左右两跨较大值),底筋一般按照每跨分别向两边支座伸入锚固长度的情况进行计算的。
3、剪力墙:剪力墙中的构件一定要计算完全。其中包括:墙体分布钢筋(有水平钢筋和纵向钢筋,要注意墙和墙交接部位的水平钢筋的锚固、各种转角锚固要求是不一样的)、翼柱的钢筋(墙和墙交接的部位形成的柱子)、剪力墙的连梁钢筋(门窗洞口上面形成的连梁)、暗柱钢筋(门窗洞口两侧形成的暗柱)、端柱钢筋(剪力墙端头的柱子)、暗梁钢筋(由于构造的要求在墙体中所配置的梁)。
钢筋抽样常用公式
一、梁
(1) 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梁的纵向钢筋锚入支座的长度,首先判断直锚能否满足La, 1、(支座宽度-1个保护层厚度)≥La ,则直锚La 即可; 2、La>(支座宽度-1个保护层厚度)≥0.4 La ,则伸至支座对边,并做15d 弯钩; 3、(支座宽度-1个保护层厚度)<0.4 La ,应与设计沟通,改变钢筋直径或支座宽度,以满足≥0.4 La ;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
二、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
1、 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
2、 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
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
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
7、 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二、 剪力墙
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剪力墙是最难计算的构件,具体体现在:
1、剪力墙包括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须要整考虑它们的关系;
2、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种转角形式;
3、剪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种洞口;
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同;
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
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1) 剪力墙墙身
一、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
1、墙端为暗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2、墙端为端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注意: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
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
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
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
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三、墙身拉筋
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
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
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 - 暗梁面积;
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8000*3840)/(600*600)
(二) 剪力墙墙柱
一、纵筋
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三) 剪力墙墙梁
一、连梁
1、受力主筋
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2、箍筋
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
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
二、暗梁
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
三、 柱
(一) 、基础层
一、柱主筋
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
二、基础内箍筋
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二) 、中间层
一、柱纵筋
1、 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
二、柱箍筋
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
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
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三)、顶层
顶层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各不相同。(参看03G101-1第37、38页)
一、角柱
角柱顶层纵筋长度:
一、内筋
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二、外筋
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寺寺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柱顶部第一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8d(保证65%伸入梁内)
柱顶部第二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二、边柱
边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边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
边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
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1.5Lae
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三、中柱
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中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
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注意:在GGJ V8.1中,处理同上。
四、 板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知道板分为预制板和现浇板,这里主要分析现浇板的布筋情况。
板筋主要有:受力筋 (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分布筋、附加钢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 (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一、受力筋
软件中,受力筋的长度是依据轴网计算的。
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
根数=(轴线长度-扣减值)/布筋间距+1
二、负筋及分布筋
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
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
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
三、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即可,在软件中可以利用直接输入法输入计算。
第五章 常见问题
为什么钢筋计算中,135o弯钩我们在软件中计算为11.9d?
我们软件中箍筋计算时取的11.9D实际上是弯钩加上量度差值的结果,我们知道弯钩平直段长度是10D,那么量度差值应该是1.9D,下面我们推导一下1.9D这个量度差值的来历:
按照外皮计算的结果是1000+300;如果按照中心线计算那么是:1000-D/2-d+135/360*3.14*(D/2+d/2)*2+300,这里D取的是规范规定的最小半径2.5d,此时用后面的式子减前面的式子的结果是:1.87d≈1.9d。

阅读全文

与钢筋剪力如何计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暗管内丝弯头滑牙怎么办 浏览:179
焊接螺母怎么表示方向 浏览:762
钢化后玻璃弯曲 浏览:237
玛德琳怎么不粘模具 浏览:668
铝制品和不锈钢哪个密度大 浏览:460
钢铁弯是什么 浏览:55
略阳钢铁厂有多少工人 浏览:209
工地用钢板铺路算什么费用 浏览:651
亚氯酸钠管线如何焊接 浏览:28
怎么做手工钢铁斜拉桥 浏览:300
将焊条重直敲击是什么焊接法 浏览:346
高温合金刀片线速度给多少 浏览:437
10的螺纹钢1吨有多少根 浏览:1000
不锈钢锅变色了怎么去除 浏览:183
华夫饼模具哪里卖 浏览:640
钢绞线焊接长度规范多少 浏览:575
不锈钢栏杆喷涂料面积如何计算 浏览:602
方大特钢高管年薪 浏览:440
钢管安全系数是多少 浏览:765
氩弧铝焊接如何调气压 浏览: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