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层室内地面回填土地坪,需要细石混凝土配Φ6@150单层双向钢筋,要求四周植筋,怎么植筋
你好,你的问题回复如下!
1.首先这种做法一般用于仓巨地面或者是车库地面!
2.最好的方法是结构施工时候甩茬,预留钢筋!
3.现在既然要求植筋,您就沿着内墙地坪标高,植入Ψ6钢筋,植入深度15d且不小于10cm,外露长度统一20cm!
4.搭接选择焊接比较方便,单边焊10d双边焊15d,这个要求比结构钢筋要求宽松,毕竟不涉及结构安全,自己掌握好分寸,打理好与甲方的关系就好!
答题不易请采纳谢谢!
『贰』 一层室内回填土地坪需要配单层双向钢筋,墙角需要植筋,请问怎么植筋长度多少,搭接长度多少
建议短向钢筋直径12毫米@100,长向钢筋10毫米@200 ,墙鉆孔只11公分深(??用植筋胶)可以,但短向应该加上构造负筋8毫米@200
『叁』 配筋地面(单层双向),钢筋设置应处于混凝土上、中、下哪个部位究竟是起抗压还是抗裂作用
对于地面配置钢筋宜布置在中部偏上部位,接近上部,其主要作用是抗裂,也起到部分抗弯作用。
配筋地面一般用于承受荷载较大及面积较大,或者部分浮筑施工楼地面。混凝土抗压主要靠本身强度,由于地面基层及受力不均衡以及大面积混凝土的变形,易造成混凝土变形裂缝,因此,采取配筋方式抵抗裂缝,因地面下部有承载,因此考虑钢筋配置中上部位置起抗裂及部分抗弯,而不是位于上部或下部。
『肆』 农村自建,地梁钢筋应该怎么布置
布置时满足以下要求即可:
1、梁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当梁高h≥300mm时,不应小于10mm;当梁高h<300mm时,不应小于8mm。
2、梁纵向受力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对上部钢筋不应小于30mm和1.5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对下部钢筋不应小于25mm和d。梁的下部纵向钢筋配置多于两层时,两层以上钢筋水平方向的中距应比下面两层的中距增大一倍。各层钢筋之间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
3、简支梁和连续梁简支端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las,应符合下列规定;当梁中混凝土能担负全部剪力时,las≥5d;当梁端剪力大于混凝土担负能力时,对带肋钢筋las≥12d,对光圆钢筋las≥15d。
(4)一楼地面钢筋如何设置扩展阅读
过梁钢筋计算方法
一般计算长度为净跨加500mm。植筋时,需要计算植入深度然后加一个搭接长度。
基础连梁钢筋计算方法
直钢筋: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钢筋搭接长度
弯起钢筋: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搭接长度
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圈梁钢筋计算方法
圈梁的钢筋和梁的不同,周圈封闭式,外圈搭接,内圈到边。还要考虑元宝筋。一般是在角一个,T角两个。圈梁与构造柱是抗震构造措施,不存在谁是谁的支座,钢筋之间不存在锚固的事。
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屋面圈梁内到达矮女儿墙的压顶上部水平转折12d 收头;圈梁转活封闭,大角附加45°筋上下共两根。目前貌似没有完整的计算理论,一般圈梁配筋是纵向钢筋是4根ф12,箍筋ф6,间距200—300。
『伍』 路面钢筋的铺设规范
路面钢筋
1、 首先钢筋的排列问题,道路的受力钢筋是垂直于道路,而分专布钢筋平行于道路。 2、受属力钢筋设置于下层,分布钢筋在上层。 3、问题的第二点理解是错误的,35d指的是钢筋的搭接长度。 4、问题的第三点指的是钢筋的最小保护层厚度,对于道路来说,5公分是最小值,施工中是大于它的。 5、问题中的另外一个5公分指的是两层钢筋网片之间的垂直距离,施工时用马凳筋垫起来(提示:马凳筋在设计图纸中是不出现的,属于施工措施)。 6、道路混凝土的标号应该在C30~c50之间,小了不抗压,容易损坏,太高造价高且脆性大。
『陆』 配筋混凝土地面钢筋如何设置
配筋地面的钢筋设置要看使用需要:
抗裂混凝土地面配筋单层双向,高度布置在截面中专央,钢筋属不承担地面荷载,只在地面混凝土中承受水平方向的力;
承重地面需要看受力情况,地面下有地梁并且地面在地梁处断开的,钢筋只需要布置单层双向,设置在下部;其它情况的如地基软弱不均、地梁处不能断开或钢筋参与受压受力的,就需要双层双向布置。
钢筋等级、直径及间距需要经过计算才能得知。
『柒』 配筋地面(单层双向),钢筋设置应处于混凝土上、中、下哪个部位究竟是起抗压还是抗裂作用
配筋地面(单层双向),钢筋应设置在混凝土的下部,就相当于简支板,钢筋主要起抗拉作用,使混凝土减少下沉拉裂从而起到抗裂作用。
『捌』 请问框架结构钢筋砼楼板分布筋是如何设置的
结构部分
设计、审查依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简称“荷载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简称“砼规”)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简称“抗规”)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简称“砌规”)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简称“钢规”)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简称“地规”或“地基规范”)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简称“边坡规范”)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BJ3-2002(简称“高规”)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 CECS 102:2002(简称“门规”)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 (简称“审查要点”)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结构 2003(简称“措施”)
一 钢筋混凝土结构
一)概念设计问题
1)平面设计
“抗规”3.4.1条规定“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这对高层建筑尤为重要,“高规”4.1.2、4.13条对此作出了原则规定,4.3.5、4.3.6条更作出了定量的规定。
目前设计中常出现的“细腰建筑”就是典型的平面不规则建筑,该型建筑用在低层和多层问题不大,但用在高层问题就多了,不能将多层建筑的设计手法用在高层建筑设计上。
“细腰建筑”虽然建筑使用功能较好,但对结构抗震却非常不利,且在“细腰”处设置疏散楼梯间,当发生灾害时,此“细腰”或与“细腰”连接的廊道一旦破坏,后果极为严重。该型建筑违反“抗规”3.4.1条和高规4.1.2、4.1.3、4.3.6条规定,大多也不满足“高规”4.3.5条规定。由于楼板(传递水平力的主要构件)不满足4.3.6条规定,它不能把房屋所承受的水平荷载有效传到各抗侧力构件上去,用现有电算程序算出的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
因此重申:高层建筑设计应严格遵守“抗规”、“高规”有关平面布置要求的规定,特别是核心筒(楼电梯筒)周围应布置足够宽度的楼板,筒周边墙体特别是疏散楼梯间墙体不应对外临空。
高层建筑中“细腰建筑”等平面特别不规则结构属“超限”高层结构,如一定要采用时应通过“超限高层结构”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后方能采用。
2)框支剪力墙结构高位转换配筋问题
根据抗震设计“强柱弱梁”的原则,高位转换的框支结构其柱子配筋从嵌固点到转换层楼面均应同时满足计算要求和“高规”10.2.11条的构造规定。当地下室顶层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尚应符合“高规”4.8.5条的规定。“框支梁”是指转换层上的框架梁,其配筋应按计算和“高规”10.2.8条规定执行(当“框支梁”抬的墙较短或抬柱子,不属“偏心受拉”构件时,可不执行该条第2款规定)。转换层的非框架梁如抬有墙或柱时,其配筋按计算和按“高规”10.2.8条的“非抗震设计”要求构造规定执行,转换层以下各层框架梁则按计算要求和“高规”6.3.2条规定配筋。
3)剪力墙出平面弯矩问题
『玖』 承重地面单层钢筋放在什么位置
我在工地上看到做商场外的地面做法是,在基层的上面用石材点式的把整体垫起30mm,
『拾』 工程施工中,关于零层板(也就是一层地面钢筋做法)
除非图纸表明。所遇到的地坪钢筋似乎不需要与地梁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