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柱箍筋之间自由钢筋根数有何要求
这个题目需要答题人猜!猜“自由钢筋”是不是指箍肢间的没有箍肢约束(挂住)的纵向钢筋吧,意思是问箍肢间的纵向钢筋可以允许几根没有箍肢约束(挂住)?答案是不宜多余1根。
② 柱纵向钢筋间距的要求~
如果书上跟规范有冲突肯定要按规范算啊。旧规范里:如果柱是垂直浇筑(现浇)柱纵筋净距不小于50mm,中距不大于350mm;如果柱是水平浇筑(预制)按梁的规定取用。
③ 已知圆形截面现浇钢筋混凝土柱,因使用要求,其直径不能超过400mm。承
1、工程上抄没有HRB300的钢筋; 2、题目袭没有纵向钢筋的直径及数量; 3、工程实践上框架柱的钢筋不参与抗压计算;4、若纯粹是课堂教学用的题目,则应指定纵向钢筋直径及数量;5、题目没有指定柱子直径是400还是300或是400以下的任何数字。
④ 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伸到圆形柱时,直径不应大于多少
一、二、三级抄框架梁内袭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框架结构不应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对其它类型的框架不宜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
⑤ 圆柱纵向受力钢筋不宜少于几根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9.3.1 第四条 圆柱中纵向受力钢筋不宜少于8条,不应少于6条,且宜沿边均匀布置。
⑥ 框架结构的柱子应该设多大
若是框架结构:
5层的房子还是经过计算比较放心,可以根据计算的轴压比确定柱尺寸。一般来说,多用400*400、500*500,若柱距大的话,600*600也是可能的。
若是砌体结构:
这就属于构造柱的范畴了,不是受力柱。构造柱多见于转角处、较宽的窗间墙侧等位置,240*240是可以的,因为规范规定的构造柱短边尺寸最小值为180。
(6)圆形截面的柱子纵向钢筋至少设置多少根扩展阅读:
框架结构可设计成静定的三铰框架或超静定的双铰框架与无铰框架。混凝土框架结构广泛用于住宅、学校、办公楼,也有根据需要对混凝土梁或板施加预应力,以适用于较大的跨度。
框架钢结构常用于大跨度的公共建筑、多层工业厂房和一些特殊用途的建筑物中,如剧场、商场、体育馆、火车站、展览厅、造船厂、飞机库、停车场、轻工业车间等。
柱的钢筋配置
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柱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12-3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建造于Ⅳ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表中的数值应增加0.1。
注:采用HRB400级热轧钢筋时应允许减少0.1,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应增加0.10。
2)二级框架柱的箍筋直径不小于10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时,除柱根外最大间距应允许采用150mm;三级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不大于400mm时,箍筋最小直径应允许采用6mm;四级框架柱剪跨比不大于2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3)框支柱和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
柱的纵向钢筋配置
尚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宜对称配置。
(2)截面尺寸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3)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
(4)一级且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1.2%。
(5)边柱、角柱及抗震墙端柱在地震作用组合产生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
(6)柱纵向钢筋的绑扎接头应避开柱端的箍筋加密区。
在框架梁结构里,主梁是搁置在框架柱子上,次梁是搁置在主梁上。在相交处,小心计算主梁,这是个主要受力构件,马虎不得。
计算要点和构造特点:
1.主梁除承受自重外,主要承受由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为简化计算,主梁自重可折算成集中荷载计算。
2.与次梁相同,主梁跨中截面按T型截面计算,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
3.主梁支座处,次梁与主梁支座负钢筋相互交叉,使主梁负筋位置下移,计算主梁负筋时,单排筋h0=h-(50~60)mm,双排筋h0=h-(70~80)mm。
4.主梁是重要构件,通常按弹性理论计算,不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
5.主梁的受力钢筋的弯起和切断原则上应按弯矩包络图确定。
6.在次梁与主梁相交处,次梁顶部在负弯矩作用下发生裂缝,集中荷载只能通过次梁的受压区传至主梁的腹部。这种效应约在集中荷载作用点两侧各0.5~0.6倍梁高范围内,可引起主拉破坏斜裂缝。
为防止这种破坏,在次梁两侧设置附加横向钢筋,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吊筋、箍筋)承担。附加横向钢筋应布置在长度为S=2h1+3b的范围内。
⑦ 圆柱中纵向钢筋不宜少于8 根,不应少于6 根,这话是不是前后矛盾到底怎么理解
不矛盾。
不宜比不应,不具有强制性。
不应就是没有特殊情况,必须要执行的内情形容。
在建筑规范中,常有这样的说法。
所以,这个“不宜”和“不应”要注意分清。
此话意思是:最好不要少于8根,你要少于8根,7根或6根也可以;
但少于6根了,比如5根,就不行了。
⑧ 柱纵向钢筋间距是怎么算的,要算上角筋么
1、箍筋:用来来满足斜截面抗源剪强度,并联结受力主筋和受压区混筋骨架的钢筋。分单肢箍筋、开口矩形箍筋、封闭矩形箍筋、菱形箍筋、多边形箍筋、井字形箍筋和圆形箍筋等。箍筋应根据计算确定,箍筋的最小直径与梁高h有关,当h≦800mm时,不宜小于6mm;当h>800mm时,不宜小于8mm。梁支座处的箍筋一般从梁边(或墙边)50mm处开始设置。支承在砌体结构上的钢筋混凝土独立梁,在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Las范围内应设置不少于两道的箍筋,当梁与混凝土梁或柱整体连接时,支座内可不设置箍筋。 2、纵筋在混凝土构件内沿长方向布置的钢筋,多为受力钢筋,主要在构件中承受拉力。纵筋的作用:钢筋有较强的抗拉、抗压强度,但混凝土只有较高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却很低,所以纵筋的作用是和混凝土共同提高柱的承载力,以减小构件的截面尺寸,防止因偶然偏心产生的破坏,同时还改善破坏时构件的延性,减小混凝土的徐变变形。 3、角筋是在钢筋工程中,位于梁、柱子的角部或者墙体的转角处铺设的钢筋。其作用是分散转移荷载,防止墙体开裂,避免出现应力集中的不利情况,以致对建筑物造成破坏。一般情况下,下角钢筋与下中钢筋直径相同而数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