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塔吊基础的配筋是多少
塔吊基础的配筋配置通常涉及多个方面,包括钢筋的种类、数量、间距等。对于一个6米乘6米、深度1.4米的承台,配筋要求是纵横向均使用直径25毫米的三级钢筋,共31根。底保护层厚度设定为100毫米,四周及表面的保护层厚度为50毫米。拉筋选用的是直径14毫米的三级钢筋,横向和纵向的间距设定为400毫米。而用于支撑的马凳则采用直径25毫米的三级钢筋,其形状设计为几字型,横向和纵向的间距设定为1000毫米。
在钢筋制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图纸要求和规范,对进场的不同等级、直径和定尺的钢筋进行精确的计算和处理。这包括如何将钢筋按要求截断、弯曲成形、接长、计划数量以及安排接头位置等,以确保最终达到图纸要求并符合相关规范。这一过程不仅考验着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还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塔吊安装时,基础承台的混凝土强度需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方可进行塔机安装。而在塔机运行使用期间,基础混凝土强度则需达到100%设计强度。同时,在塔吊使用过程中,必须定期进行沉降监测。具体要求是,塔吊基础沉降观测的频率为每半月一次,而塔吊运行时的垂直度则需在塔吊自由高度时每半月检测一次。塔吊基础的沉降量不应超过50毫米,且塔机最高附着点以下的沉降量不应大于该段塔身安装高度的2‰。对于独立高度或最高附着点以上的塔身,其垂直度不应大于该段塔身安装高度的4‰。
这些措施和规定旨在确保塔吊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效率。
Ⅱ QTZ80塔吊的基础钢筋是否需要弯锚
需要。
QTZ80塔吊的基础钢筋配筋如下图,其中地脚螺栓即弯锚。
Ⅲ 塔吊基础钢筋图厚1.5米怎么配筋
塔吊基础一般设计尺寸为6000*6000*1500,其配筋可按下:
1、底部筋:25@150-180或22@120-150;
2、面部筋:16@150-180或18@180-200;
3、拉筋:16@500-700。
当塔吊基础下有桩时,基础尺寸可适当减小,做成5000*5000*1200就够。
因为所插的钢筋需要临时成形与固定。一般是在混凝土上表面以下50mm设置第一道,再向上按设计要求设1~2道也就够了。如果插筋很长,可能为一层楼高或更高时,那就要按设计图纸设置更多道。
在11G101-3的构造中,柱纵筋插至基础底板支在底板钢筋网上,插筋的长度=露出长度+hj(基础厚度)-bhc(基底保护层)+弯折。 其中弯折长度,根据hj(基础高度)与lae(la)大小比较。若hj>lae(la),则弯折=max(6d,150);若hj<=lae(la),则弯折=15d。
(3)塔吊基础钢筋配筋图怎么看扩展阅读:
因为所插的钢筋需要临时成形与固定。这临时箍筋如何配置,一般是在混凝土上表面以下50mm设置第一道,再向上按设计要求设1~2道也就够了。如果插筋很长,可能为一层楼高或更高时,那就要按设计图纸设置更多道。
在11G101-3的构造中,柱纵筋插至基础底板支在底板钢筋网上,插筋的长度=露出长度+hj(基础厚度)-bhc(基底保护层)+弯折。 其中弯折长度,根据hj(基础高度)与lae(la)大小比较。若hj>lae(la),则弯折=max(6d,150);若hj<=lae(la),则弯折=15d。
基本操作
一般基础和柱子是分开施工的,这时候柱子的钢筋如果直接留到基础里,由于钢筋很长不方便施工,所以就甩出来一段钢筋用于柱子的钢筋搭接用,大小和根数应该和柱相同。
至于基础内的箍筋,一般是2~3道,用于固定插筋用,出了基础顶面就是柱子的箍筋了,按照图纸施工,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一般取1米左右就可以了,满足搭接或者焊接要求就可以了。
Ⅳ 塔吊基础配筋怎样做
1、6m*6m*1.4m 承台配筋。
塔吊基础配筋:T:X&Y25
200mm(即纵横向均31根钢筋),底保护层厚度100mm,四周及面保护层50mm,拉筋采用三级钢,直径14纵横间距400mm,马凳采用三级钢,直径25,纵横间距1000mm,马凳采用几字型马凳。
2、钢筋制作的配筋,是指把进场的材料(不同等级、直径、定尺的钢筋)如何按照图纸要求经计算需要长度分别截断、成形、续长、计划数量、安排接头位置等,达到图纸要求并符合规范。
(4)塔吊基础钢筋配筋图怎么看扩展阅读
塔吊安装
1、 塔吊基础承台混凝土强度达到80%以上,方能进行塔机安装;塔机运行使用时,基础混凝土强度应达到100%设计强度。
2、 塔吊使用过程中,做好沉降监测。塔吊基础沉降观测半月一次,垂直度在塔吊自由高度时半月一次测定。塔吊基础沉降量不得大于50mm,塔机最高附着点以下不应大于该段塔身安装高度的2‰(千分之二),独立高度或最高附着点以上的塔身垂直度不应大于该段塔身安装高度的4‰(千分之四)。
Ⅳ 塔吊基础配筋图上en表示什么
塔吊基础配筋图上en表示钢筋之间的距离。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在塔吊基础配筋图上,"en"通常表示“间距”(spacing)或“间隔”(interval),指钢筋之间的距离,这个标识在基础配筋图上通常与数字一起使用,指示每个钢筋的水平间距或纵向间距,以确保钢筋与混凝土充分粘结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例如,"en=200mm"表示每个钢筋之间的水平距离为200毫米。
Ⅵ 塔吊基础专项施工方案中塔吊基础的具体做法
塔吊基础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基础类型选择
塔吊基础可采用组合式基础,即由灌注桩+格构式钢柱或钢管柱+混凝土承台(或型钢平台)组合而成。这种基础形式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适用于各种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塔吊型号。
二、灌注桩施工
桩径与桩中心距:根据塔吊的型号和地质条件,确定灌注桩的桩径和桩中心距。桩径不宜小于规定值,以确保桩的承载能力。
有效桩长与桩顶标高: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和设计要求,确定灌注桩的有效桩长和桩顶标高。桩的有效桩长应满足承载力要求,桩顶标高应与承台底面标高相协调。
桩端持力土层及进入长度:明确桩端持力土层的性质,并确定桩进入持力土层的长度要求,以确保桩的端承力。
成渣厚度要求:在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成渣厚度,确保桩身质量。
桩的配筋:根据设计要求,配置灌注桩的主筋、螺旋箍筋及加密范围、加强筋等。主筋的配筋率应符合计算和构造要求,箍筋应沿桩身均匀布置,并加密桩顶以下一定范围内的箍筋间距。
混凝土强度等级:灌注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规定值,以确保桩身的承载能力。
三、格构式钢柱施工
截面尺寸与插入长度:格构式钢柱的截面尺寸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并伸入灌注桩内一定长度,以确保钢柱与灌注桩的可靠连接。
分肢角钢型号与缀板钢板型号尺寸间距:分肢角钢的型号和缀板钢板的型号、尺寸、间距等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择和布置。
焊缝要求:格构式钢柱的焊缝应满足设计要求,焊缝质量应经过检验合格。
与桩主筋的连接:格构式钢柱与灌注桩主筋的连接应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如焊接或机械连接等。
四、承台施工
混凝土承台:若采用混凝土承台,应明确承台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承台大小、配筋等。承台的截面高度不宜小于规定值,且应满足塔机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承台的配筋应根据计算和构造要求确定,钢筋直径和间距应符合规定。
钢平台:若采用钢平台作为承台,应明确钢板的厚度、尺寸以及与钢格构柱的连接加强措施。钢平台的连接应牢固可靠,满足承载要求。
五、基础节与承台的连接
塔吊基础节(或预埋节)与混凝土承台(或钢平台)的连接应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如焊接或螺栓连接等。连接部位应经过检验合格,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六、其他注意事项
基础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在基础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等,确保基础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基础施工完成后的验收:基础施工完成后,应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塔吊的安装和使用。验收内容包括基础的尺寸、标高、配筋、混凝土强度等。
基础使用过程中的监测与维护:在塔吊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基础进行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以下是相关图片展示:
综上所述,塔吊基础的具体做法包括基础类型选择、灌注桩施工、格构式钢柱施工、承台施工以及基础节与承台的连接等多个方面。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质量,确保基础的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