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剪力墙钢筋问题
楼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了!剪力墙不是挡土墙,地下室的就是挡土墙,专纵向钢筋属是重要受力筋,它就是在外的。剪力墙不是一整版整版的墙,它的钢筋叫竖向分布筋和水平分布筋,相比之下,水平分布筋比竖向分布筋还更重要,主要靠它抵抗房屋受到的水平荷载和地震水平作用所产生的剪力,所以它叫剪力墙。把水平筋放里边外边都一样,不如放外边方便施工更好嘛。
2. 利用建筑物所以柱内剪力墙内竖向钢筋作自然引下线怎么操作
“建筑物所有的柱,剪力墙”的纵筋都要利用来做引下线是非常错误的。
内利用建筑物容柱内剪力墙内竖向钢筋作自然引下线的操作方法:
按照图纸规定的部位、钢筋直径、焊接长度,用手工电弧焊接就是。屋面层要焊出与避雷带相接的钢筋段;若考虑了增补人工接地体时,在外墙角应预留断接盒,盒内留有与人工接地体相连的端子。高度离室外地面500。利用的墙的竖向分布筋,沿高度的搭接头必须手工电弧焊接连通。
3. 所谓剪力墙里的插筋是什么意思
1、新规范对于抄抗震有新的要求,比以往更严格。墙插筋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插入基础底部,直接落在板底筋上,也就是与板第二层钢筋在同一层面,保护层厚度为:基础保护层+板底第一道底筋的直径。
2、关于弯折段是6d还是15d的问题。当墙体在基础中间时为6d,当墙体在基础边上时为15d(也就是地下室外墙部位)。
4. 建筑避雷引下线和剪力墙内钢筋应怎样焊接
一般利用靠柱或剪力墙外边的两根钢筋作为避雷引下线,利用的建筑钢筋应版≥Φ16、当<权Φ16时,则要选用4根建筑钢筋作引下线。
它们间用Φ12的圆钢作跨接连接,采用搭接电弧焊,搭接长度6D、双面焊接,焊缝要无明显的焊接缺陷(无咬边、夹渣、气泡等)。
两根或四根引下线间每三层跨接一次,形成等电位,跨接做法同前第2条。
5. 高层住宅建筑, 避雷引下线的钢筋和剪力墙,横梁及楼板的钢筋网连接吗打雷时剪力墙边有感应电压吗
1、一般认抄为,电流会通过所有的袭通路,实质上,电流并不是某种物质流经的路径,而是只要存在电压差就会形成电流。而电流的强度与电阻成反比,所以相同情况下,路径最短的线路电阻最小、电流最大。所以最近的那个避雷引下线电流最大,从而将雷电的巨大能量引入地下,避免伤害建筑物和人员。
2、在上部结构楼层中,避雷引下线只利用了柱子中的若干竖向钢筋,虽然梁板钢筋不可避免的与作为引下线的主筋有接触,但是并没有采取焊接等可靠连接方式,可以认为接触电阻很大,产生的电流很小,不会整个大楼都均衡带电。
3、相对于避雷引下线的电阻(合格施工情况下,接地电阻应该小于10欧姆,引下线本身的电阻低于1欧姆),通过梁板钢筋再传递到水管、花洒、人体这样的电阻相当大,分配的电流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所以,合格设置的避雷引下线是保护建筑物和人身安全的有效手段,但是如果避雷引下线施工不合格,接地电阻过大,反而成为招引雷击的祸害,那样就不仅仅是洗澡时遭雷击触电,而是整个建筑都有可能损毁。
6. 剪力墙钢筋两排是什么意思
就是在剪力墙的混凝土中放双层双向钢筋网的意思。类似于楼面板靠近梁的那一部分竖起来看。
7. 剪力墙钢筋图看不懂
首先你应该知道什么是剪力墙,并不是见到钢筋混凝土像墙样子的就是专剪力墙。剪力墙是属房屋的主要竖向承重构件,像框架柱一样从基础至墙顶是连续不断的,剪力墙是由墙身、边缘构件、连梁、暗梁、边框梁等构成的总称,在结构平面图上,它多半是分散的一段段的,不像砖墙连续不断布满轴线那样围着房间。
墙身钢筋:水平分布筋(在外)、竖向分布筋、拉钩筋。
边缘构件钢筋:纵向钢筋、箍筋、拉钩筋。(纵向钢筋被墙身水平分布筋包围)
连梁钢筋:除墙身钢筋外,箍筋及架立筋和交叉筋都在墙身钢筋内。
暗梁钢筋:纵向钢筋、箍筋组成的钢筋笼在墙身钢筋内。
详细的构造在施工图上的“墙柱大样图表”。
8. 钢筋剪力墙
水平筋必须升到柱子端部后弯折15d放置在柱纵筋内边,不管柱子有多长,水平筋都要拉通布置,因为柱子也是墙的一部分(你画的草图做法是不可以的,如果这样能行,那么建筑工程中要节约好多钢筋了)明白了请采纳?
9. 防雷引下线问题 请问为什么砖混结构的建筑物必须设独立引下线,利用独立引下线和柱内主筋有什么区别
砖混结构的建筑物因为结构主内的钢筋直径不够泄雷击电流用,所以要设立独立的引下线,(内一般主内钢筋为容螺纹钢,而 螺纹钢的直径不能小于16mm,并且最少要用两根,砖混结构的主内多数达不到这要求),砼结构的柱内钢筋多数能满足这要求,再有就是砖混结构的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强度没有砼结构的强度高,所以不适合在砖混结构内敷设,为便于观察到引下线的连接性能是否完好所以砖混结构的要求独立敷设引下线,
仅供参考,
10. 利用建筑钢筋做引下线,要求是什么补充说明的那段话,看不懂,谁能给提供个图片看看,做完后长什么样
1、规范规定必须满足≥φ16的2根主筋以及<φ16且≮φ12时必须有4根主筋,考虑的是防雷引专下线其必须属满足引雷时雷电流通过时产生的热效应与力效应。
2、2根φ16主筋的平方数与4根φ12主筋以及3根φ14主筋的平方数是相当的。
3、设计上考虑采用4根φ14主筋而非3根φ14主筋,主要考虑每2根<φ16的主筋在热效应与力效应上才能与1根φ16主筋相当(实际上是大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