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请问一下,这种板的钢筋表示方法怎么理解
LB4h=150表示来4号楼面板,厚度自150mm。
B∶X&YΦ8@150表示下部纵筋(HRB400),钢筋直径为8mm,两向(X向Y向)纵筋配置相同,间距各为150mm;(夲人水平有限,钢筋符号打勿出,以“Φ”代之,下同。见谅。)
T∶X&YΦ8@200表示上部贯通纵筋(HRB400),钢筋直径为8mm,两向(X向Y向)纵筋配置相同,间距各为200mm。
『贰』 板筋附加钢筋的问题 板支座负筋处标明附加钢筋 如图
请看本张图下面的说明(要不然就在结构总说明里面),首先这些板要配一次钢筋,然后再加个附加筋,所以叫附加。
『叁』 板的上部附加钢筋必须要弯钩吗请问那规范在哪一本图集上有呢请指点。
板的上部非通长筋是受拉钢筋,末端应有90°弯折以完成锚固。见11G101-1第92、94、95等页专。
板端支属座里面的是弯锚,非通长筋伸进跨中的90°弯折是为保证负筋的位置,不让下沉向板底部。
板的非通长筋是负筋(负弯矩筋),不叫‘附加钢筋!’
『肆』 板的附加钢筋 是什么
附加钢筋就是设计受力钢筋承载力不足而另外添加的钢筋,分为附加内纵向和附加横向钢筋。
附加钢筋其实就是容设计受力钢筋承载力不足另外添加的钢筋,分为附加纵向和附加横向钢筋(吊筋和箍筋),加密区箍筋和现浇板(双筋板)上另外添加的板筋就是附加钢筋。附加钢筋就是在结构受力方面有没有都行的钢筋,与结构受力无关,分布钢筋就是附加钢筋的一种。
(4)板的上部附加钢筋怎么表示扩展阅读:
1、腰筋
是梁的高度超过一定高度后,防止梁侧向扭曲的构造配筋,这就是上面说的构造配筋,是按国家规范强制要求而布设的。
2、预埋锚固筋
就是插筋,是为了新旧混凝土面的接槎牢固或满足受力要求而预先插设的。
3、抗扭筋
属于腰筋的一种,是用以承受扭矩的钢筋,需要有“箍筋”和“纵筋”构成。
4、附加吊筋
主次梁相交,在主梁内次梁钢筋下部布设的吊筋,解决次梁与主梁相交处主梁内部混凝土剪应力过大的问题。
『伍』 这个是指什么 附加钢筋么 怎么表示和布置的
规范叫做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筋,也可叫附加盖筋,直径,长度,间距,按原位取值,端部弯勾按板厚扣除保护层,可见下图,明白了请采纳!
『陆』 板支座负筋在图纸上怎么表示
板支座负筋在图纸上表示方法如图:
支座有负筋,是相对而言的,一般指梁的支座部位用以抵消负弯矩的钢筋,俗称担担筋。
梁支座上部纵向受力钢筋,有贯通与非贯通之分。一般结构构件受力弯矩分正弯矩和负弯矩,抵抗负弯矩所配备的钢筋称为负筋,,通常指板、梁的上部钢筋,有些上部配置的构造钢筋习惯上也称为负筋。
当梁、板的上部钢筋通长时,大家也习惯地称之为上部钢筋。端支座负筋和中间支座负筋就是梁两端的和中间的钢筋。
(6)板的上部附加钢筋怎么表示扩展阅读:
计算方法
端支座负筋长度:
第一排钢筋长度 = 本跨净跨长/ 3 + 锚固(相邻两跨都有负筋时取长跨净跨长/ 3 +锚固);第二排钢筋长度 = 本跨净跨长 / 4 + 锚固(相邻两跨都有负筋时取长跨净跨长/ 4+锚固)。
注:
1、锚固长度同梁上部贯通筋锚固;
2、 当梁的支座负筋有三排时,第三排钢筋的长度计算同第二排。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
第一排钢筋长度 = 2 * Ln/3 + 支座宽度;第二排钢筋长度 = 2 * Ln/4 + 支座宽度。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
『柒』 板底的附加钢筋怎么识别
所谓“附加钢筋”,大多是设计人感觉需要而局部增加的,“附加钢筋”没有固定的回定义。答
在现浇板或筏板基础中,布置双层双向钢筋,一层在底部的受力筋称为底筋,在图中表示时一般两端为半圆弯勾,或135度弯折,一层是在板或基础顶部的钢筋,称为面筋,它在图纸中一般是两端有90度的垂直弯折。
布置在板底的为底筋(有保护层),布置在底筋之上的为面筋,而板筋图上一般都不会直接布置出来,而是用文字来说明,双层双向的布置就是底筋和面筋水平和垂直方向都要布置。
『捌』 建筑图纸中板筋是怎样表示的,
一般情况下,图纸上面只标注附加钢筋,,如很多块板8@200即可满足回要求就不用再在图上面标答出,只需在设计说明里说一下,若8@200满足不了,就标出需要附加的。。顶筋和底筋的识别,参考楼上,除此之外支座负筋需要标注锚固长度
『玖』 板上钢筋怎么标注的
一抄般情况下,图纸上面只标注附加钢筋,,如很多块板8@200即可满足要求就不用再在图上面标出,只需在设计说明里说一下,若8@200满足不了,就标出需要附加的。。顶筋和底筋的识别,参考楼上,除此之外支座负筋需要标注锚固长度。
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的钢筋画法是不一样的。上部钢筋弯钩朝向是向右和向下,下部钢筋的朝向是向左和向上。
『拾』 什么是分布筋,什么是受力筋,什么是附加筋,在图纸上怎么表示
1、分布筋
在剪力墙上,墙梁与墙柱之外的墙体纵筋横筋亦称作分布筋。大部分都是出现在楼板上的,分布筋是处在受力筋上面的成 90 度起固定受力钢筋位置的作用,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
2、受力筋
受力筋也叫主筋,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对受弯、压、拉等基本构件配置的主要用来承受由荷载引起的拉应力或者压应力的钢筋,其作用是使构件的承载力满足结构功能要求。承受拉应力的通常称为纵向受拉钢筋、受拉钢筋,承受压应力的通常称为纵向受压钢筋、受压筋,统称受力筋。
3、附加筋
就是设计受力钢筋承载力不足而另外添加的钢筋,分为附加纵向和附加横向钢筋。加密区箍筋和现浇板(双筋板)上另外添加的板筋就是附加钢筋。
表示方法:不同图纸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得看具体的图纸。
(10)板的上部附加钢筋怎么表示扩展阅读
分布筋的出现位置
出现在单向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的上部,属于构造钢筋。(满足构造要求,对不易计算和没有考虑进去的各种因素,所设置的钢筋为构造钢筋。)
板的上部的钢筋,放在最上面的就是受力筋,抵抗负弯矩的,之下的就是分布筋!正弯矩筋布置在下的钢筋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钢筋为分布筋,负弯矩筋(如悬挑板 )相反,在下的钢筋为分布筋,在之上的钢筋为受力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