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筏板基础如何算钢筋量
根据图集04G101-3 筏板图集计算,注意图纸设计是封边构造还是非封边构造。
『贰』 筏板基础的钢筋怎么算 特别是锚固
你参看06G901中,关于筏板基础的杠金牌不规则和构造详图。锚固都是一样的,根据结构的类内型,抗容震等级,钢筋型号计算。普通筏板基础一般是C30,三级抗震,小高层的话一般用三级22跟20的钢筋吧。。。。其实,预算只要你懂得了规则了,就好说了。再不行,你可以用广联达啊,省事,差别不会太大。
『叁』 筏板基础钢筋计算
是做预抄算钢筋?还是做下料钢袭筋?做预算的话,一般不考虑接头长度(定额已综合了)对于中间有空洞,通长算了减中间长度就行,(如是下料就应该计算接头长和锚固长,锚固长如图纸有要求就按要求计算,没要求就按理论计算)!自己认真看看图纸,先算下层,后算上层,先算梁,再算板,只有这样才能计算好!
『肆』 筏板基础的钢筋加工容量单位怎么计算
你的问题应该出现在新版的建筑工程资料里面吧
你的检验批容量应该依据相应的验收回规范来。
根据GB 50204-2015 《混凝答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5.3.5条规定:按每个工作台班,同一类型同一加工设备的钢筋,检查不少于三件。
例如:
二个台班,二个设备,二种钢筋,钢筋加工的检验批容量应该是:8个
『伍』 谁晓得:筏板一平方的钢筋量怎样算钢筋是25间距是180,双层双向。
不要按每平米的量乘以平方数
钢筋沿长度的布置根数应该是:
(布置长度/布置间距专)(取整数位不四舍五入属,8.9也依然取8)+1
你说得那筏板钢筋量应该是:
(筏板长度/180+1)*(筏板宽度-两端保护层厚度)=单层沿长度方向的钢筋总长度 (一)
(筏板宽度/180+1)*(筏板长度-两端保护层厚度)=单层沿宽度方向的钢筋总长度 (二)
[(一)+(二)]*2=双层双向的钢筋总长度 (三)
25的钢筋理论重量是3.85kg/m,3.85*(三)就是你要的整个筏板的钢筋量了
切记,不要算每平米的量,再用每平米的量乘以筏板面积!!!
『陆』 钢筋单方含量怎么计算,地下两层,筏板基础,是不是用地下的钢筋总量除以地下两层的总面积即可
钢筋总和除地下室面积
『柒』 筏板基础底板钢筋怎么计算
必须绘制dwg图形,按比例放大样,测量计算。
但是这张图片上的标注,怀疑有内误,两个“83Φ14径向容沿R=5m间距400布置下层外侧”;又两个“83Φ14径向沿R=5m间距400布置下层内侧”!不知说的是什么意思?并没有把径向钢筋的起始点注明白。环向钢筋的起始位置也不明确。应及时与设计人沟通!
『捌』 筏板钢筋怎么计算
对照图纸,根据11g101
『玖』 筏板放样时一平米3根钢筋是怎么算出来的
不要按每平米的量乘以平方数
钢筋沿长度的布置根数应该是:
(布置内长度/布置间距)容(取整数位不四舍五入,8.9也依然取8)+1
你说得那筏板钢筋量应该是:
(筏板长度/180+1)*(筏板宽度-两端保护层厚度)=单层沿长度方向的钢筋总长度 (一)
(筏板宽度/180+1)*(筏板长度-两端保护层厚度)=单层沿宽度方向的钢筋总长度 (二)
[(一)+(二)]*2=双层双向的钢筋总长度 (三)
25的钢筋理论重量是3.85kg/m,3.85*(三)就是你要的整个筏板的钢筋量了
切记,不要算每平米的量,再用每平米的量乘以筏板面积!!!
『拾』 筏板基础钢筋大约多少吨
钢筋重量:一米的重量(公斤)=直径(厘米)*直径(厘米)*0.617
2.5*2.5*0.617 = 3.856kg/m垫层100 的不用钢筋。
筏板每一平方米采用Ф25@150 = 28.5条钢筋(双层),就是110.2kg/m2,旁边采用Ф25@200 = 就4条/m,就是15.42kg/m2。
筏板,在基础工程中的一块混凝土板,板下是地基,板上面有柱,墙等。因其如筏浮于土上面,而被形象地称为筏板。建筑物采用何种基础型式,与地基土类别及土层分布情况密切相关。工程设计中,常遇到这样的地质情况,地下室底板下的岩土层为风化残积土层、全风化岩层、强风化岩层或中风化软岩层,因此,有可能采用天然地基作为建筑物基础。
高层建筑地下室通常作为地下停车库,建筑上不允许设置过多的内墙,因而限制了箱型基础的使用;筏板基础既能充分发挥地基承载力,调整不均匀沉降,又能满足停车库的空间使用要求,因而就成为较理想的基础型式。
筏板基础主要构造型式有平板式筏板基础和梁板式筏板基础,平板式筏板基础由于施工简单,在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建筑物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弱,常采用砼底板,承受建筑物荷载,形成筏基,其整体性好,能很好的抵抗建筑物不均匀沉降。
(10)筏板底层钢筋数量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钢筋的绑扎应该符合以下的规定:
1、钢筋的交点须用铁丝扎牢;
2、板和墙的钢筋网片,另须在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间隔交错的扎牢,但要保证受力钢筋不发生位移。双向受力钢筋网片,须全部扎牢;
3、梁和柱的钢筋,除了设计有要求外,箍筋应于受力筋垂直设置。
4、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的钢筋在上。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筏板
网络-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