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问筏板基础上什么是主筋 什么是负筋
1、主筋在板中有是抄板支座上部贯通与非贯通受力钢筋,下部纵向受力钢筋。
主筋泛指在混凝土构件中承受重力荷载的钢筋,相对于构造钢筋而言,亦称纵向受力钢筋,仅在截面受拉区配置的受弯构件称单筋截面受弯构件,同时在截面受压区配置的称为双筋截面受弯构件。
2、在板类构件中,在板的支撑部位配置的上排钢筋,俗称“担水筋”。
负筋 ,也叫负弯矩钢筋。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用来抵抗负弯矩的钢筋叫做负弯矩钢筋。
(1)筏板基础钢筋哪些是受力筋扩展阅读:
承担负弯矩的钢筋,简称负筋,因为一般的力学把下部受拉的弯矩规定为正弯矩,上部受拉的弯矩为负弯矩。负筋是承受负弯矩的钢筋,一般在梁支座(一般是柱子)的上部或板支座(一般是梁或墙)的上部。
一般情况,认为正常受重力作用的简支混凝土梁跨中下侧受弯拉,为正弯矩;这个概念引申到梁板等水平受弯构件中,与之受力不同的为负弯矩。
主筋在梁中是梁上部、下部纵向受力钢筋;支座上部纵向贯通与非贯通受力钢筋;抗扭腰筋;主筋在墙中是墙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主筋在柱中是柱纵向受力钢筋。
B. 筏板基础钢筋长筋在下还是短筋在下
你指的的筏板基础,看结构总说明的参考图集是不是04G101-3了,如果是的话,就是长方向筋在下,筏板基础的作用力,正好是反受力,和楼层的现浇板正好相反。
C. 筏板基础受力钢筋
此为简单规则板的抄标注!但按平袭法规则有错漏。
平板式筏板基础,厚度400mm;
x方向:底筋hrb400级φ16两种间距90、180布置(此处设计漏注90间距的根数);顶部筋hrb400级φ14两种间距100、200布置(此处设计漏注100间距的根数、且100、200前后颠倒),共1跨,一头挑出。
y方向:底筋hrb400级φ16两种间距90、180布置(此处设计漏注90间距的根数);顶部筋hrb400级φ14两种间距100、200布置(此处设计漏注100间距的根数、且100、200前后颠倒),共1跨,一头挑出。
D. 筏板基础中哪些是纵向受压钢筋哪些是纵向受拉钢筋
筏板基础中没有纵向受压钢筋,所有的受力钢筋都是受拉的钢筋。架立筋是计算中版不用受力的钢权筋。
钢筋的利用价值就是它有极高的抗拉强度,只有在不得而已的特殊情况下才用点钢筋受压,钢筋的价格是混凝土的二十多倍,要受压,有混凝土承担,混凝土有相当大的能力承担受压,体积大,也更加稳定!
E. 筏板基础的受力点在什么地方
筏板基础混凝土浇复筑完成后,板顶面和制底面处的钢筋都处于受压状态,随着上部结构施工的进展,结构整体的刚度不断增大,钢筋内的预压力逐渐减少,并转变为拉应力,直到几乎全部钢筋都处于受拉状态,这时筏板的整体弯曲逐渐变大,其中性轴在不断的上移。最终移到筏板顶面以上,筏板整体处于受拉状态。
F. 筏板钢筋是受拉钢筋还是受压钢筋
筏板基础中没有纵向受压钢筋,所有的受力钢筋都是受拉的钢筋。架立筋是计算中不用受力回的钢筋。
钢筋的利用答价值就是它有极高的抗拉强度,只有在不得而已的特殊情况下才用点钢筋受压,钢筋的价格是混凝土的二十多倍,要受压,有混凝土承担,混凝土有相当大的能力承担受压,体积大,也更加稳定!
G. 筏板钢筋与楼板钢筋受力区别,区分筏板上翻梁与下翻梁。
你的问题不太入格,筏板与楼板的受力方向不一样,筏板是屋盖的倒置受力构版件,筏板也有上权翻梁,也有下翻梁的。简单地说,你就按照图纸要求制作、安装,严格执行图集规定。是筏板的执行筏板图集,楼板的执行楼板图集。
H. 筏板基础钢筋的底层受力筋短跨在上还是短跨在下,顶层筋呢
筏板基础钢筋的底层受力筋短跨在下,顶层筋底层受力筋短跨也在下。
当建筑物上部荷内载较大而地基容承载能力又比较弱时,用简单的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已不能适应地基变形的需要,这时常将墙或柱下基础连成一片,使整个建筑物的荷载承受在一块整板上,这种满堂式的板式基础称筏形基础。
筏形基础由于其底面积大,故可减小基底压强,同时也可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并能更有效地增强基础的整体性,调整不均匀沉降。
选用原则
1、在软土地基上,用柱下条形基础或柱下十字交梁条形基础不能满足上部结构对变形的要求和地基承载力的要求时,可采用筏形基础。
2、当建筑物的柱距较小而柱的荷载又很大,或柱的荷载相差较大将会产生较大的沉降差需要增加基础的整体刚度以调整不均匀沉降时,可采用筏形基础。
3、当建筑物有地下室或大型储液结构(如水池、油库等),结合使用要求,可采用筏形基础。
4、风荷载及地震荷载起主要作用的多高层建筑物,要求基础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时,可采用筏形基础。
I. 筏板基础的钢筋排布
根据《系列图集施工常见问题答疑图解》介绍:基础底板顶面短向钢筋在上层,长向钢筋在下层;
基础底板底面短向钢筋在下层,长向钢筋在上层;方便记忆,就记成筏形基础板钢筋为“短向钢筋夹长向钢筋”,象夹芯饼一样,长的在中间,短的在两面。
这样操作的优点:
1、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有利于抗震,节省材料;
2、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
3、 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
4、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时,结构的整体性、 刚度较好,设计处理好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浇注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
(9)筏板基础钢筋哪些是受力筋扩展阅读:
钢筋排布时的注意事项:
1、绑扎前应用粉笔画好底板钢筋的分档标点线和钢筋位置线,并摆放下层钢筋。
2、钢筋的摆放顺序:底板底层钢筋:长向筋在下,短向筋在上;底板面层钢筋:短向筋在下,长向筋在上,所有交点均应绑扎。需要注意的是,保护层的厚度,钢筋搭接及端部钢筋的锚固。
3、筏板底部与顶部纵筋弯钩交错12d,侧面构造封边钢筋为12@200,绑扎在筏板主筋内侧,至少有一根侧面构造纵筋与两交错弯钩绑扎。
4、受力钢筋焊接或搭接接头位置应正确,在连接区内,纵筋可以搭接或焊接,但同一连接区段内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得大于50%。
5、基础钢筋保护层厚度:筏板底面和侧面:50mm;筏板顶面25mm;柱35mm,外墙外侧:50mm;外墙内侧及内墙:25㎜,保护层垫块间隔0.6-0.8m,应与钢筋绑牢,不应漏放。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筏板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