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布置在受拉区的目的是
(一)梁内钢筋的配置
梁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属于受弯构件。在其内部配置的钢筋主要有:纵向受力钢筋、弯起钢筋、箍筋和架立筋等。
1、纵向受力钢筋:布置在梁的受拉区,主要作用是承受由
弯矩在梁内产生的拉力。
2、弯起钢筋:弯起段用来承受弯矩和剪力产生的主拉应力,弯起后的水平段可承受支座处的负弯矩,跨中水平段用来承受弯矩产生的拉力。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有45º和60º两种。
3、箍筋:主要用来承受由剪力和弯矩在梁内产生的主拉应力,固定纵向受力钢筋,与其它钢筋一起形成钢筋骨架。钢箍的形式分开口式和封闭式两种。一般常用的是封闭式。
4、架立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缘两侧,用来固定箍筋和
形成钢筋骨架。
(二)板内钢筋的配置
板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属于受弯构件。板内配置有受力钢筋
和分布钢筋两种。
1、受力钢筋:沿板的跨度方向在受拉区配置。单向板沿短向布置,四边支承板,沿长短边方向均应布置受力筋。
2、分布筋:布置在受力筋的内侧,与受力筋垂直。分布筋的作用是将板面上的荷载均匀地传给受力钢筋,同时在浇注混凝土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且能抵抗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
(三)柱内钢筋的配置
柱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起受压、受弯作用。柱根据外形不同有普通箍筋柱和螺旋箍筋柱两种。柱内配置的钢筋有纵向钢筋和箍筋。纵向钢筋主要起承受压力的作用,箍筋起限制横向变形,有助抗压强度提高,对纵向钢筋定位并与纵筋形成钢筋骨架的作用。柱内箍筋应采用封闭式。
(四)墙内钢筋的配置
钢筋混凝土墙内根据需要可配置单层或双层钢筋网片,墙体钢筋网片主要由竖筋和横筋组成。竖筋的作用主要是承受水平荷载对墙体产生的拉应力,横筋主要用来固定竖筋的位置并承受一定的剪力作用。在设置双层钢筋网片的墙体中,为了保证两钢筋网片的正确位置,通常应在两片钢筋网片之间设置撑铁。
B. 纵向钢筋有哪些优点
(1)纵筋在受压构件中的主要作用是协助混凝土共同承担由外荷载引起内的内力,防止构件突容然的脆性破坏。同时,纵向钢筋还可以承担构件偶然的弯矩以及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引起的拉应力等。
(2)为保证钢筋骨架的刚度、减小钢筋在施工时的纵向弯曲及减少箍筋用量,纵向钢筋宜采用较粗直径的钢筋。纵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通常在16~32mm范围内选用。矩形截面受压构件中,纵向钢筋根数不得少于4根,轴心受压构件中的纵向钢筋应沿构件截面周边均匀对称布置,偏心受压构件的纵向钢筋应按计算要求布置在有偏心距方向作用平面的两对边。圆柱中,纵向钢筋根数不应少于6根,且不宜少于8根,宜沿周边均匀布置。当截面高度h≥600mm时,应在截面两个侧面设置直径为10~16mm的纵向构造钢筋,以防止构件因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应力而产生裂缝,并相应地设置复合箍筋或拉筋。
C. 纵向受力钢筋指的是哪些
什么是纵向受力钢筋这个问题,在施工中的确大部的人都分不清!主要是对钢筋的受力情况不了解。
纵向受力钢筋,又是分广义的和相对的两种说法的。
从广义上来讲,所谓纵向钢筋,就是构件中的主受力钢筋,而次受力、抗剪作用的则叫做横向受力钢筋。
下面将具体情况都概要的说一下:
1 在基础中,从广义的来说,基础钢筋都属于纵向钢筋。从相对的来说,由于受力情况是受承载基础的反作用力,受力曲线向上,相对的纵向钢筋是指较短向的钢筋(包括上部面筋和下部底筋),而长向的相对的视为横向。这就强调基础底筋长向布下方,而短向布上层的原因所在。要注意的是在整个基础构件中,严格的说,内侧是为纵向,外侧视为横向,所以底面筋及水平筋都要将较长的布置在外侧,而把较短的布于内侧。
2 在柱结构中,受力情况与方向相同合了,纵向和横向很容易理解,不再讲。
3 在梁结构中,相对的纵向钢筋是指主筋,包括底筋、面筋、支座筋,而腰筋、箍筋、拉钩均视为横向。
4 在板筋结构中,广义的来说双向底板筋均为纵向钢筋,面筋为横向。相对的则是短向板筋为纵向受力钢筋,长向为横向。由于楼层上受力曲线向下,所以短向底板布置于下方,而长向置上。面筋受力为抗裂抗剪,相对于底板筋为横向,但在面筋自身来讲,也是把短向归为纵向,而长向归为横向。
D. 纵向钢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比ζ起什么作用有什么限制
保证“塑性铰”出现在梁端! 具体看课本!
E. 纵向钢筋是什么意思
沿梁的纵轴方向长度设置的辅助承载重力负荷的钢筋叫上部纵向钢筋,请见回插入钢筋梁绑扎答截面示意图所示:上部纵向钢筋。
以板的开间、进深跨度区分:
如果是单项板,那么平行于短跨方向的钢筋是受力筋,平行于长跨方向的钢筋是架立筋。
如果是双向板,那么长跨、短跨方向的钢筋全部是受力筋。
以钢筋直径上来区分:钢筋的直径大的为受力筋,直径小的钢筋为分布筋;
以布置上来区分:正弯矩筋布置在下的钢筋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钢筋为分布筋, 负弯矩筋(如悬挑板 )相反,在下的钢筋为分布筋,在之上的钢筋为受力筋。 分布筋: 出现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的上部,与受力钢筋垂直。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属于构造钢筋。(满足构造要求,对不易计算和没有考虑进去的各种因素,所设置的钢筋为构造钢筋。)
F. 什么是纵向受力钢筋。最好有图,
纵向受力钢筋,简称受力钢筋,是指在构件的长边方向,通过力学计算在受力部位设置满专足承载力的钢筋,来满属足结构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常见的受弯梁下部或上部就是受力钢筋,柱子中的受压钢筋等就是属于纵向受力钢筋。
纵向受力钢筋直径d不宜小于12mm,宜选用直径较粗的钢筋,以减少纵向弯曲,防止纵筋过早压屈,一般在12-32mm范围内选用。
(6)布置纵向钢筋的目的是什么扩展阅读:
纵向受力钢筋通常采用HRB335、HRB400级或RRB400E级钢筋,不宜采用高强度钢筋受压,因为构件在破坏时,钢筋应力最多只能达到400N/m2。当采用冷拉调直时,必须控制钢筋的伸长率。对于HPB235级钢筋的冷拉伸长率不宜大于4%;对于HRB335级、HRB400级和RRB400E级钢筋的冷拉伸长率不宜大于1%。
G. 当梁下部布置两排纵向受力钢筋时,若要布置弯起钢筋要如何布置
弯起钢筋的主要作用是在梁的支座处增加上部受拉的能力,而下部钢筋的受力主要集中在跨中1/3段内,所以个人觉得下部两层受力钢筋都可部分设置成弯起钢筋,但梁支座如不是与柱一同浇筑,为了增强粱支座的抗压强度最好不要设最下层钢筋为弯起钢筋。个人见解,请斟酌。
H.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主要由混凝土负担,设置纵向钢筋的目的是什么
1.柱中的纵向钢筋用来协助混凝土承担压力,以减小截面尺寸;
2.用以增强对意外弯矩的抵抗能力;
3.防止构件的突然破坏。
I. 在轴心受压柱中,配置纵向钢筋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控制配筋率
在轴心受压柱中,配置纵向钢筋的作用是:为了承担混凝土分担后的剩余压应力(混凝土版的弹性权模量较钢筋为低)。
控制配筋率的原因有:一个是经济因素,一个是防止构件的脆性破坏,为了避免工程出现超筋梁或少筋梁的现象,保证安全质量,保证技术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