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钢筋绑扎搭接对钢筋直径有没有具体要求,什么情况下不能采用绑扎搭接。
小于等于16的钢筋绑扎 大于等于16的钢筋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有设计要求的除外。
2. 钢筋绑扎都需要满绑么
钢筋绑扎来必须满绑,严禁跳绑自、漏绑;直径≤ф14的钢筋必须采用绑扎连接,禁止采用电渣压力焊;模板定位筋要求砼浇筑前预留插筋,严禁直接焊接在主筋上。
为避免剪力墙、柱钢筋移位,要求至少设置两道水平定位钢筋,如剪力墙的水平梯子筋和框架柱的定位箍筋(如能控制到位,剪力墙上梯子筋可不设置,非强制要求),中部、顶部各一道。
(2)钢筋绑扎在什么情况下不需要满绑扩展阅读:
在底板钢筋绑扎前,先按照设计要求钢筋间距,算出底板需用的钢筋,根数,在垫层上放出底板钢筋摆放的位置线,(包括地梁钢筋位置线)和墙柱插筋位置线。
承台钢筋绑扎先铺底板下层钢筋。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决定下层钢筋哪个方向钢筋在下面;绑完下层钢筋后,按间距0.8m 左右设置钢筋马凳,马凳及附加钢筋应支设在下层钢筋网上,不得直接落在保护层,在马凳上摆放纵横两个方向定位钢筋,钢筋上下次序及绑扣方法同底板下层钢筋。
3. 钢筋绑扎时需要满扎吗
钢筋绑扎国内规范是没有具体规定的,其实钢筋绑扎的作用是为了固定钢筋,从而保证钢筋在混凝土的位置以及其保护层。也就是说在能保证钢筋位置及保护层的情况下,钢筋是无须满扎的。
一般而言,钢筋是无须满扎的,隔一扎一就可以的,也可以采取梅花型绑扎。但对于重要的构件建议还是进行满扎,从而保障结构钢筋的稳定。
4. 钢筋绑扎需要满扎吗
钢筋绑扎国内规范是没有具体规定的,其实钢筋绑扎的作用是为了固定钢筋,从而保证钢筋在混凝土的位置以及其保护层。也就是说在能保证钢筋位置及保护层的情况下,钢筋是无须满扎的。
一般而言,钢筋是无须满扎的,隔一扎一就可以的,也可以采取梅花型绑扎。但对于重要的构件建议还是进行满扎,从而保障结构钢筋的稳定。
当遇到以下情形,操作如下:
一,单向板: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
二,双向板:须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三,梁柱:钢筋必须满扣绑扎。板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绑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
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第5章,5.4.7条1、2、3、4、5款。
5.4.7-2, 墙、柱、梁钢筋骨架中各竖向面钢筋网交叉点应全数绑扎;板上部钢筋网的交叉点应全数绑扎,底部钢筋网除边缘部分外可间隔交错绑扎。
(4)钢筋绑扎在什么情况下不需要满绑扩展阅读:
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5.4.9 钢筋绑扎的细部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应在接头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2 墙、柱、梁钢筋骨架中各垂直面钢筋网交叉点应全部扎牢;板上部钢筋网的交叉点应全部扎牢,底部钢筋网除边缘部分外可间隔交错扎牢;
3 梁、柱的箍筋弯钩及焊接封闭箍筋的对焊点应沿纵向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构件同一表面,焊接封闭箍筋的对焊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超过50%;
4 填充墙构造柱纵向钢筋宜与框架梁钢筋共同绑扎;
5 梁及柱中箍筋、墙中水平分布钢筋及暗柱箍筋、板中钢筋距构件边缘的距离宜为50mm。
5. 关于钢筋绑扎要求哪个规范说必须满绑
关于钢筋绑扎要求《公路桥涵养护规范》GB13788规范说必须满绑。焊接网钢筋的力学与工艺性能应分别符合相应实际标准中相应牌号钢筋的规定。对于公称直径不小于6mm的焊接网用冷轧带肋钢筋,冷轧带肋钢筋的最大力总伸长率应不小于2.5%,钢筋的强度屈比应不小于1.05。钢筋焊网焊点的抗剪力应不小于式样受拉钢筋规定屈服力值的0.3倍。
基础钢筋的若干规定:
( 1)当条形基础的宽度B≥2500mm时,横向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减至0.9B,交错布置;
( 2)当单独基础的边长B≥2500mm(除基础支承在桩上外时,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减至0.9B,交错布置。
(5)钢筋绑扎在什么情况下不需要满绑扩展阅读:
钢筋绑扎规范要求:
(1) 将基础垫层清扫干净,用石笔和墨斗在上面弹放钢筋位置线。
(2) 按钢筋位置线布放基础钢筋。
(3)绑扎钢筋。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绑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需交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相邻绑扎点的钢丝扣成八字开,以免风片歪斜变形。对于单向板,板钢筋可以用梅花扎,但梁边两道板钢筋必须满扎;对于双向板,则必须满扎。梁筋与箍筋交叉点应该满扎;剪力墙也应该满扎。钢筋工施工手册中有。
钢筋焊网应采用规定的拍好CRB550冷轧带肋钢筋和符合GB1499.5规定的热轧带肋钢筋。采用热轧带肋钢筋时,宜采用无纵肋的热轧钢筋。
钢筋焊网应采用公称直径5mm~18mm的钢筋。经经供需双方协议,也可采用其他公称直径的钢筋。钢筋焊网两个方向均为单根钢筋时,较细钢筋的公称直径不小于较粗钢筋的公称直径的0.6倍。当纵向钢筋采用并筋时,纵向钢筋的公称直径不的小于横向钢筋公称直径的0.7倍,也不大于横向钢筋公称直径的1.25倍。
6. 钢筋扎丝的绑扎要求,是否都要满绑,有没有规范还是标准
有,可见钢来筋混凝土结自构施工技术规范中,有关钢筋绑扎的那节。
不论是钢筋绑扎搭接的绑扎还是纵横筋交叉部位的绑扎,其目的都是给钢筋定位,绑扣最终不参与受力,只是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不会离开其应在的位置。所以国家没有硬性规定必须满绑。各地的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严格要求的可能性是有的。
虽然没有硬性规定必须满绑,但是以前施工时也做过一段时间的跳扣绑扎,效果不太理想,
因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手的技术或责任心原因,致使振捣棒碰到了钢筋,而非满绑的钢筋比满绑的钢筋更容易跑位,所以尽量采用满绑。注意的是,对于纵横交叉部位的绑扎要采用八字扣,不能全是顺扣,全是顺扣一样会造成钢筋跑位。
7. 板面钢筋绑扎控制,在什么情况下要求满扎,什么情况下不要求满扎
四周一排要求满扎,中间不要求满扎
8. 建筑工程的梁板钢筋是否要全部满绑绑扎
框架梁、柱、双向受力的板筋一般要求满扎。
单向受力的板筋,间距不大于200的,四边二个间距满扎,中间可以跳扎。
9. 钢筋在绑扎时那些要满扎、那些可以梅花扎、那里有依据要求
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来施工规范》
5.4.9 钢筋绑扎源的细部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应在接头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2 墙、柱、梁钢筋骨架中各垂直面钢筋网交叉点应全部扎牢;板上部钢筋网的交叉点应全部扎牢,底部钢筋网除边缘部分外可间隔交错扎牢;
3 梁、柱的箍筋弯钩及焊接封闭箍筋的对焊点应沿纵向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构件同一表面,焊接封闭箍筋的对焊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超过50%;
4 填充墙构造柱纵向钢筋宜与框架梁钢筋共同绑扎;
5 梁及柱中箍筋、墙中水平分布钢筋及暗柱箍筋、板中钢筋距构件边缘的距离宜为50mm。
10. 现浇混凝土钢筋的绑扎要求是什么,在哪个规范里有明确要求,比如哪些部位需满扎,哪些部位可跳绑
现浇混凝土钢筋的绑扎要求是什么,在哪个规范里有明确要求,比如哪些部位需满扎,哪些部位可跳绑?
92混凝土施工规范有关于钢筋如何绑扎的规定,并在2000年作为强制性标准,然而为何2002混凝土施工规范就没有了,也没有相关解释,为什么?这可难坏了现场的施工管理者。大家都知道施工人员从学校里混过的比较少,难管理啊!
这道题怎么又出来了?不是“赵万春1 | 九级”已作过如下回答:
1、双向受力的板的钢筋要满扎;单向受力的板的钢筋是可以跳绑的,但最外围二圈必须是满扎的。
我也作过回答: 从您的提问,我可以说,您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92您也熟、2000年作为强制性标准您也知,赵先生上述回答您也知道。
您的问变成了:“然而为何《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就没有了,也没有相关解释,为什么?”
1、先注意一下规范名称的变化:一个是“施工及验收”,另一个是“施工质量验收”,前者的任务包括施工方法和验收,后者只是施工质量验收,如若仍把施工方法掺入,则和写文章一样,成了“文不对题”故“就没有了”。
2、也没有相关解释,有!您未细读《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前言,实际当时十四本规范出台,是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和坚了十六字“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过程、过程控制”的指导原则修订的。这就是解释了。 3、为什么?把施工方法,由施工单位去编制企业标准(高于国家标准)、工法等,不受规范束缚
,充分发挥劳动者的创造力。也避面了把出了的问题,都推给了规范。“出了的问题,说我是按规范做的!”供参考。
按着您对我的追问,我作过如补答:您是干监理的!我的意见您按“施工手册”,心平气和去跟他们讲。“施工手册”总不是您个人要求,一家之言吧!这是施工的经验总结呀。我相信您提到的“钢筋的绑扎要求”肯定会有出处,很可能写得比原规范还详细。该“施工手册”必竟要指导具体操作的。试试看,供参考。收题吧!大家明知要这么做,且应该比这要求更严些。但“规范”可能目前无人能答上了,因您已找得够辛苦了。
你说的很有水平,但是在我国如果规范里没有,监理依据就不充分,管理起来就费劲,我仔细看了验收统一标准,你说的对,但是工地上我们一般没有见企业标准之类的啊,大哥。咋搞呢?既然不受规范约束,你就吊门没有,不好管人家了。。“出现的问题,说我是按规范做的!”那还要规范干吊。
由于吃气,不要怪罪,多说了点气话,多多包涵。
回答答: 由于吃气,不要怪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