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现浇混凝土钢筋的绑扎要求是什么,在哪个规范里有明确要求,比如哪些部位需满扎,哪些部位可跳绑
现浇混凝土钢筋的绑扎要求是什么,在哪个规范里有明确要求,比如哪些部位需满扎,哪些部位可跳绑?
92混凝土施工规范有关于钢筋如何绑扎的规定,并在2000年作为强制性标准,然而为何2002混凝土施工规范就没有了,也没有相关解释,为什么?这可难坏了现场的施工管理者。大家都知道施工人员从学校里混过的比较少,难管理啊!
这道题怎么又出来了?不是“赵万春1 | 九级”已作过如下回答:
1、双向受力的板的钢筋要满扎;单向受力的板的钢筋是可以跳绑的,但最外围二圈必须是满扎的。
我也作过回答: 从您的提问,我可以说,您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92您也熟、2000年作为强制性标准您也知,赵先生上述回答您也知道。
您的问变成了:“然而为何《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就没有了,也没有相关解释,为什么?”
1、先注意一下规范名称的变化:一个是“施工及验收”,另一个是“施工质量验收”,前者的任务包括施工方法和验收,后者只是施工质量验收,如若仍把施工方法掺入,则和写文章一样,成了“文不对题”故“就没有了”。
2、也没有相关解释,有!您未细读《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前言,实际当时十四本规范出台,是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和坚了十六字“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过程、过程控制”的指导原则修订的。这就是解释了。 3、为什么?把施工方法,由施工单位去编制企业标准(高于国家标准)、工法等,不受规范束缚
,充分发挥劳动者的创造力。也避面了把出了的问题,都推给了规范。“出了的问题,说我是按规范做的!”供参考。
按着您对我的追问,我作过如补答:您是干监理的!我的意见您按“施工手册”,心平气和去跟他们讲。“施工手册”总不是您个人要求,一家之言吧!这是施工的经验总结呀。我相信您提到的“钢筋的绑扎要求”肯定会有出处,很可能写得比原规范还详细。该“施工手册”必竟要指导具体操作的。试试看,供参考。收题吧!大家明知要这么做,且应该比这要求更严些。但“规范”可能目前无人能答上了,因您已找得够辛苦了。
你说的很有水平,但是在我国如果规范里没有,监理依据就不充分,管理起来就费劲,我仔细看了验收统一标准,你说的对,但是工地上我们一般没有见企业标准之类的啊,大哥。咋搞呢?既然不受规范约束,你就吊门没有,不好管人家了。。“出现的问题,说我是按规范做的!”那还要规范干吊。
由于吃气,不要怪罪,多说了点气话,多多包涵。
回答答: 由于吃气,不要怪罪。
Ⅱ 板筋钢筋绑扎可以跳扣吗有没有具体规范
不可以,板上部钢筋交叉点应全部扎牢,底部钢筋网除边缘部分外可以间隔交错扎牢。见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中第5章钢筋工程5.4.7条第二段后半句。
绑扎接头规范
(1)搭接长度的末端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2)受拉区域内,I级钢筋绑扎接长的末端应做弯钩,Ⅱ、Ⅲ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3)直径等于或小于12mm的受压I级钢筋的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
(2)钢筋哪些位置可以跳闸扩展阅读:
楼梯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
划位置线→ 绑梯板底主筋→绑梯板负筋筋
2、在楼梯底板上划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
3、根据设计图纸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如有楼梯梁时,先绑梁后绑板筋。板筋要锚固到梁内。
4、底板筋绑完,再绑扎梯板负筋钢筋。主筋、负筋数量和位置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5、 成品保护
5.1柱子钢筋绑扎后,不准踩踏。
5.2楼板的弯起钢筋、负弯矩钢筋绑好后,不准在上面踩踏行走。浇筑混凝土时派钢筋工专门负责修理,保证负弯矩筋位置的正确性。
5.3绑扎钢筋时禁止碰动预埋件及洞口模板。
5.4钢模板内面涂隔离剂时不要污染钢筋。
5.5安装电线管、暖卫管线或其他设施时,不得任意切断和移动钢筋。
6 、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浇筑混凝土前检查钢筋位置是否正确,振捣混凝土时防止碰动钢筋,浇完混凝土后立即整甩筋的位置,防止柱筋、墙筋位移。
6.2梁钢筋骨架尺寸小于设计尺寸:配制箍筋时应按内皮尺寸计算。
6.3梁、柱核心区箍筋应加密,熟悉图纸按要求施工。
6.4箍筋末端应弯成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 d。
6.5梁主筋进支座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弯起钢筋位置应准确。
6.6板的弯起钢筋和负弯矩钢筋位置应准确,施工时不应踩到下面。
6.7绑板的钢筋时用尺杆划线,绑扎时随时找正调直,防止板筋不顺直,位置不准。
6.8绑竖向受力筋时要吊正,搭接部位绑3个扣,绑扣不能用同一方向的顺扣。层高超过4m时,搭架子进行绑扎,并采取措施固定钢筋,防止柱、墙钢筋骨架不垂直。
6.9在钢筋配料加工时要注意,端头有对焊接头时,要避开搭接范围,防止绑扎接头内混入对焊接头。
Ⅲ 哪些情况下电总闸会跳闸
家中的电源跳闸,有几种情况会发生跳闸:1,如果家中的用电设备一切正版常,但用到某一路就权容易跳闸的话,那可能是这一路的控制开关选的不当或这路开关本身有故障;2,如果家中总控制盒处所有控制开关(空气开关)都正常,但某一路或用某件电器时就容易跳闸的话,那可能是跳闸的这一路上可能负荷过重或家里用电器的位置分配不当,也有可能是某个电器的用电负荷需要太大或这件电器已经出故障了;3,如果在总电源控制盒处安装了漏电保护装置或控制盒安装有分路漏电保护开关,而其中一路或总保护跳闸,那要看是否使用了什么电器,如果是用了而这件电器一用就跳闸或这件电器使用是经常会引起跳闸,那要着重检查这件电器,是否有漏电现象存在;4,如果不使用电器,家里也会莫名其妙地跳闸,那就要检查某一路电线是否有线路老化破损的地方,是否有
绝缘破损的地方,是否线路存在着短路和漏电现象。
基本上家里的用电容易引起跳闸的就这几
个方面,出现故障后您仔细检查,即可查出来的。
Ⅳ TWJ/HWJ(跳闸位置/合闸位置继电器)的作用是什么
TWJ/HWJ主要作用是提供开关位置指示。
HWJ并接于跳闸回路,该回路在开关跳圈之前串有断路器常开辅助触点。当开关在合位时,其常开辅助触点闭合,HWJ线圈带电,HWJ=1表明开关合位。
TWJ一般并接于合闸回路,该回路在开关合圈之前串有断路器常闭辅助触点。当开关在分位时,其常闭辅助触点闭合,TWJ线圈带电,TWJ=1表明开关分位。
注意:当开关在分位时,其实合闸线圈是带电的。TWJ为电压圈,线圈本身电阻就较大,加上回路上串的电阻,整体阻值约40K(测量控制正和TWJ负端)。
因为国内开关跳合闸线圈为电流型,其阻值较小(常见的为50~200Ω)。虽然整个合闸回路是导通的,但因为控制回路电压大部分加在TWJ上,TWJ部分电阻很大,电流很小,不足以使合圈动作。TWJ线圈上串联的电阻,也是为了防止TWJ线圈击穿短路,导致合圈误动。
当手动或遥控合闸时,合闸回路接通相当于直接将TWJ短接,电压直接加在合闸线圈上,使线圈动作。
HWJ回路同此基本一致。断路器位置可以用合位也可以用跳位表示, 保护和监控习惯采用的位置信号略有不同:按照传统习惯,保护程序判断开关位置一般采用TWJ,比如备投装置需接入的开关位置都采用TWJ(断路器常闭触点)。
远动监控方面一般都采用HWJ(断路器常开触点),如果只有TWJ,往往还要在数据库里取反。
Ⅳ 钢筋间距多少可以跳绑规范要求
在建筑施工来手册第四版源里面9-7钢筋安装中规定。钢筋绑扎施工的主要目的是将制作成型的钢筋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在相应的部位有效的固定、成设计形状。在施工过程中主要注意以下几点:1、绑扎的位置、布筋(钢筋型号、成型尺寸、钢筋位置)准确,绑
Ⅵ 跳闸的原因在哪里
因为重负荷超过额定负荷属于过载保护跳闸。
2.有的电器有接地现象,因漏电保护而跳闸。
可以逐渐将用电器插上或打开,当打开某一件电器的时候跳闸,就要首先检查这一件是否有漏电的嫌疑,或是大功率型的用电器,负荷已经累集到超过额定负荷。
3.检查是否漏电。
可以将其他电器都关断或拔掉,单独开启这一件,如果开启正常,就说明它不漏电,如果也会跳闸就说明问题就出在这件设备上。
如果没有漏电设备那就是负荷问题了,可以先看看你的空开是多大的(也要注意电表的允许负荷),再折算一下你开启使用中的电器的总功率(冰箱和空调以压缩机启动否计算功率)。
如果确实过负荷有无法调整规避就要考虑电表扩容和空开更换的问题了。
如果不懂的话,还是找专业人士比较安全,毕竟电是很危险的用品。
拓展资料:
牵引变电所(开闭所、分区亭)主要任务是向接触网供电。
安装于牵引变电所(开闭所、分区亭)内的断路器“跳闸”除了牵引变电所(开闭所、分区亭)本身设备故障外(这种情况的比例很小),引起“跳闸”的短路电流主要来自接触网。
接触网处在不间断的运行状态之中,接触网下的电力机车不停地执行着繁忙的运输任务,还有运输、工务各部门的联合协调。
任何方面的事故都可能波及接触网,使断路器“跳闸”。
跳闸-网络
Ⅶ 剪力墙钢筋绑扎施可以跳闸吗
间距不大于200的可以梅花型跳扎!
达到200间距时必须要满扎了!
Ⅷ 电焊机正 负极中任意一个与大楼的钢筋接触就跳闸是什么原因焊机在离开大楼板面钢筋又可以正常焊东西了
钢筋存在导电,可能与哪个开关线接触上了,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保住到你,还请采纳!谢谢!
Ⅸ 水钻打孔遇钢筋跳闸
是
电闸
的电流数值过小,电流达不到
水钻
需要的电流,电闸过热就跳,你可以轻按水钻,慢一点钻就不会跳了。
Ⅹ 板内钢筋能否跳扎在哪个规范中有规定
不可以跳扎,在施工规范里要求必须绑梅花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