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施工现场防护棚搭设安全技术要求
施工现场防护棚搭设安全技术要求:
一、基本规范
设置要求:
当临街通道、场内通道、出入建筑物通道、施工电梯及物料提升机地面进料口作业通道处于坠落半径内或起重机起重臂回转范围内时,必须设置防护棚及防护通道,以防止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
材料选择:
顶部铺设:
安全通道及防护棚的顶部应严密铺设双层正交竹串片脚手板或双层正交18厚木模板的水平硬质防护,以及封闭的防护栏或挡板。整体结构应能承受10kPa的均布静荷载。对于塔吊主要经行线路、转料平台、卸料平台落物曲线范围内的安全通道及防护棚,顶部应铺设双层正交50厚木板,以增强防护效果。
专项技术方案:
特别重要或大型的安全通道、防护棚及悬挑式防护设施,必须制定专项技术方案。该方案需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实施,以确保搭设过程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安全通道搭设要求:
净空高度和宽度:安全通道的净空高度一般不低于3.5m,宽度一般不低于3m。根据建筑物高度,进出口通道长度应有所调整,高度在15m以下的建筑物,其进出口通道长度不低于3m;高度在15-30m的建筑物,其进出口通道长度不低于4m;高度超过30m的建筑物,其进出口通道长度不低于5m。通道长度自脚手架外排立杆起算。
立杆基础:立杆基础必须硬化处理,以防止地面沉陷。立杆应沿通行方向通长设置扫地杆和剪刀撑,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立杆与防护棚尺寸:常规安全通道立杆纵距不应超过1200mm,防护棚悬挑尺寸为300~500mm,双层防护棚层间距为500~600mm。
加密与承重:对于宽度超过3.5m或高度超过4m的安全通道,立杆间距应加密或使用双立杆、型钢、脚手架管格构式立柱。纵向横杆应采用型钢制作或搭设承重脚手架,以满足承重需求。
隔离栏杆:安全通道侧边应设置隔离栏杆,引导行人从安全通道内通过。必要时,可满挂密目网进行封闭,以防止物体坠落伤人。
二、防护方式
场区内安全通道:
场区内安全通道应设置明确的警示标牌和引导标志,确保人员通行安全。同时,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安全通道的结构稳定性,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通入建筑物的安全通道:
通入建筑物的安全通道应满足建筑物的高度和宽度要求,确保人员和设备能够顺利通行。同时,应设置必要的防护措施,如防护栏、安全网等,以防止人员坠落或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
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地面进料口安全通道:
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地面进料口安全通道应设置坚固的防护棚和防护栏,以防止物料坠落伤人。同时,应确保通道的畅通无阻,方便人员和设备的进出。
临街通道:
当街面人行通道距离施工建筑达不到安全距离时,必须搭设用于行人通行的防护通道。防护通道应满足净空高度不低于3m的要求,并设置明确的警示标牌、引导标志和设施,以确保行人的安全通行。
安全防护棚:
安全防护棚应设置在需要防护的设备或区域上方,如钢筋加工区、木工加工区等。防护棚应搭设牢固、稳定,能够承受一定的荷载和冲击力。同时,应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护棚的结构安全性,确保其长期有效使用。
综上所述,施工现场防护棚搭设安全技术要求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基本规范、防护方式等。在搭设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要求,确保防护棚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应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护棚的使用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为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2. 工地搭设钢管围护和安全网张拉怎么套定额
建筑物所搭设的脚手架按垂直划分以不同檐高套用相应定额 一。综合脚手架项目已综合内、外脚手架、斜道、上料平台、金属架油漆、安全网、防护栏杆、临边和洞口的安全防护措施,以及多层建 - 一。综合脚手架项目已综合内、外脚手架、斜道、上料平台、金属架油漆、安全网、防护栏杆、临边和洞口的安全防护措施,以及多层建筑(不能计算建筑面积的)层高在2.2m以内技术层、杂物间、车库等脚手架。用料上综合了竹制、木制、金属等因素,作为推销费用包干,不得因搭设方法或用料不同而换算。 二。单项移动脚手架是作为不能计算建筑面积而必须搭设脚手架时使用的项目。 三。同一建筑物有若干个檐高时,按垂直划分以不同檐高套用相应定额,地下室(半地下室)套用地下室脚手架定额项目。 四。天棚高度超过3.6m且天棚和墙面均有装饰时,另计满堂脚手架项目;天棚(墙面)为刷浆、勾缝、墙面(天棚)为装饰时,按满堂脚手架项目的50%计算;墙面和天棚均为刷浆或勾缝时,按满堂脚手架20%计算;除此之外,无论水平或垂直投影面积均不再计算脚手架费用。室外走廊,阳台若符合上述条件,可按上述规定计算满堂脚手架。 五。水平防护架和垂直防护架,指脚手架以外单独搭设的用于车辆通道、人行通道、施工防护措施防护架等。 拆脚手架的高空作业职员应戴安全帽
3. 施工现场安全通道长度要求标准
施工现场安全通道长度的要求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安全通道的设置要求:
1. 进出建筑物主体通道口应搭设防护棚,宽度应大于道口,两端各长出1米,进深尺寸应符合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范围。坠落半径(R)根据坠落物高度不同,分别为:2-5米时为3米,5-15米时为4米,15-30米时为5米,超过30米时为6米。
2. 场内(外)道路边线与建筑物(或外脚手架)边缘距离小于坠落半径的,应搭设安全通道。
3. 木工加工场地、钢筋加工场地等上方有可能坠落物件或处于起重机调杆回转范围之内的,应搭设双层防护棚。
4. 安全防护棚应采用双层保护方式,当采用脚手片时,层间距600毫米,铺设方向应互相垂直。
5. 各类防护棚应有单独的支撑体系,固定可靠安全。严禁用毛竹搭设,且不得悬挑在外架上。
6. 非通道口应设置禁行标志,禁止出入。施工临时安全通道长度不应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8。
二、生产现场安全通道的规定:
1. 安全通道的划定要求:
- 容易造成员工在行动过程中被绊倒、划伤或被车辆造成撞伤、挤伤或原辅材料砸伤的工作现场,均应划定安全通道。
- 安全通道标记应醒目、清晰,通道平坦,无台阶、坑、沟或斜坡,双线平行、笔直。
- 车行道宽1.8米,人行道宽1米。
- 安全通道标记为250毫米×110毫米长方型断续线标志,使用白色漆喷涂。
- 安全通道所属单位,应每季度划定一次,由资产运营部监督执行。
2. 安全通道的使用要求:
- 安全通道必须畅通,各类材料、设备、工位器具不能侵占安全道。
- 各类原辅材料、车辆、工具箱的摆放不能压占安全道标志及存放在安全道上。
- 各类汽车不能进入生产现场或在安全通道上存放,因特殊需要,如漏装卸产品、零部件等停留时间不能超过六十分钟。
- 凡未按安全通道使用要求的单位和个人均属违章作业。
三、高处作业分级及坠落半径:
- 一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h)2-5米时,坠落半径(r)为2米。
- 二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h)5-15米时,坠落半径(r)为3米。
- 三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h)15-30米时,坠落半径(r)为4米。
- 特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h)30米以上时,坠落半径(r)为5米。
四、施工现场安全通道标准化要求:
1. 在进入建筑物入口处,或建筑物边物体坠落半径范围内的人行通道处均需设置安全通道。
2. 安全通道防护采用φ48毫米钢管搭设,长度为3000-6000毫米(根据建筑物高度确定危险半径)、宽度为4000毫米、高度为3800毫米。
3. 安全通道防护棚采用双层防护,两层之间距离为800毫米,顶层铺脚手板、下层铺50×100木枋@350,上钉18毫米厚木胶合板。
4. 安全通道防护棚顶层设置防护栏杆,高度1200毫米,两道水平杆,栏杆刷间距为400毫米红白相间的警示油漆,除入口处外其余三面满挂密目安全网。
5. 安全通道防护棚两侧应设置八字撑,并满挂密目安全网。
6. 安全通道防护棚进口两侧应搭设钢管立柱(900×900),在安全通道防护棚进口处张挂安全警示标志牌和安全宣传标语。
7. 安全标牌制作底板采用PVC板或铝塑板,面层采用户外贴膜。
4. 塔吊附墙上搭设安全通道怎么搭设
一进工地就看到他们项目的塔吊附墙通道是定型化的,设置这样通道的项目并不多。
如图1
在项目部稍坐了一下,就急急的直奔现场参观。通道底部两边受载部分设置为10号工字钢,强度和刚度足够。两根工字钢中间焊接次楞,次楞上铺设3mm厚钢板,通道两边设置1.2米高的定型化防护栏。通道在主体一侧与混凝土结构用螺栓连接,与塔吊标准节部位设置滑动连接,通道受力工字钢伸入塔吊标准节不小于50cm。
现场参观后,我对现场提出两点意见,一、为避免对塔吊标准节主玄杆产生滑动摩擦伤害,改为在标准节处固定通道,在主体这一侧的通道两边设定位导槽,塔吊工作时通道前后滑动就产生在主体一侧,滑动在定位导槽和通道之间产生。二、通道改为多节拼装的,可以解决因不同项目塔吊中心到主体距离不同通道长度的加减。
定型化通道有一下优点:1、节约成本,每台塔吊只需设置一个通道,附墙施工完后,可以吊装到上一层附墙处。这一个项目施工完后,也可以装到另外一个项目实现周转使用。相对比传统的钢管通道,高层搭设5道附墙,就需要搭设5个钢管通道搭拆人工费用最少20个工时,每工时300元,一个塔吊的费用就要6000元,而且不能重复利用。2、节约时间,传统搭拆一个通道要4个小时左右,改用定型化通道后,吊装的时间为40分钟左右。3、提高项目的标准化水平,有利于项目参加省市级标化工地的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