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螺旋钢管生产厂家]什么是晶粒度晶粒度的大小对金属材料的强度有什么影响
什么是晶粒度?晶粒度的大小对金属材料的强度有什么影响? 晶粒度是表示晶粒大小的一种尺寸(衡量标准),是为了深入研究奥氏体在热处理工程正检验检验晶粒大下的标准。螺旋钢管生产厂家在规定的单位体积内晶粒数量少的晶体称为粗晶粒,晶粒数量多的称为细晶粒。 试验证明,晶粒大小对金属的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螺旋钢管生产厂家晶粒越细、晶界越多,对变形的阻力越大,这就显示了强度和硬度的提高。钢在结晶时,由于晶粒结晶方向不一样,构成了多晶体。一般情况下冷却速度越快,得到的晶粒越细,晶界就越多,钢的强度和硬度就越高。
❷ 晶粒大小对金属的力学性能有何影响 为什么
晶粒度的影响,实质是晶界面积大小的影响。晶粒越细小则晶界面积越大,对性能的影响也越大。对于金属的常温力学性能来说,一般是晶粒越细小,则强度和硬度越高,同时塑性和韧性也越好。
这是因为,晶粒越细,塑性变形也越可分散在更多的晶粒内进行,使塑性变形越均匀,内应力集中越小;而且晶粒越细,晶界面越多,晶界越曲折;晶粒与晶粒中间犬牙交错的机会就越多,越不利于裂纹的传播和发展,彼此就越紧固,强度和韧性就越好。
晶粒度
晶粒度是衡量多晶体中晶粒的平均大小的尺度。通常有四种方法确定:
(1)通过显微镜观察测定晶粒的平均尺寸;
(2)在显微镜观察下同规定的标准等级图相比较;
(3)在显微镜下数出一定面积内的晶粒数,以计算平均尺寸;
(4)观察金属端口,同具有标准晶粒度的试样相比较。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晶粒
❸ 为什么不锈钢固溶处理,晶粒长大、强度、 硬度会降低
不锈钢1150°再固溶,晶粒度大多在1~5级,局部保留7~8级,均匀性变差。说明1150°固溶处理温度偏高,晶粒长大倾向严重。长大效应使得炉管的力学性能大幅降低。
弯后经1100℃和1060℃固溶处理后,变形部位的晶粒度均明显细化。说明低温固溶可以抑制变形部位的晶粒长大。从晶粒度的变化分析,在实际变形度条件下其再结晶温度低于1060℃。据文献的介绍,对一般SUPER304钢管供货状态的固溶处理温度≥1100℃,最佳热处理固溶温度为1150℃。上述分析表明,1150℃固溶温度可能仅仅适合于轧管(直管)的终态热处理,可以控制较细晶粒度。但对于固溶态直管产品,弯后由于局部重新产生较大幅度的变形,再经过1150℃高温固溶处理后其晶粒度严重长大,不符合火电使用7级更细的规定[5]。显然,弯后1150℃固溶温度偏高。而1110℃和1060℃的固溶处理可以保持再结晶后晶粒度细于8级,其固溶处理温度是合适的。
金属材料的性能和晶粒大小密切相关。控制再结晶后的晶粒尺寸是所有金属材料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大量试验证明,再结晶晶粒大小与预先冷变形程度之间有图9所示的关系。在临界变形度,金属的晶粒尺寸会迅速长大,形成粗大晶粒。对一般金属而言,临界变形度通常在2~10%范围内。当超过临界变形度后,随变形的增加晶粒又变细。试验弯管经测试变形度在7~9%,因此,变形后在较高的固溶温度下,晶粒度会迅速长大。温度高、变形程度大、储能增加会促进再结晶过程的形核率和生长率,使得再结晶孕育期和整个再结晶过程缩短。严格控制固溶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以及加热速度可防止形成粗大的晶粒。上述实验证明,1110℃和1060℃固溶处理的晶粒度是满足超超临界锅炉的技术要求的。理论上固溶温度选择在1110℃和1060℃之间也是完全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