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水管锅炉材料一定要用正火管吗,热轧不行吗
首先水管锅炉采用的材料一般都是低碳或者中低碳钢。热轧温度较高,冷却速度不容易控制,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发生先共析转变即从奥氏体中析出先共析铁素体,先共析铁素体有三种形态,即块状、网状、片状。而片状铁素体一般为平行分布的针状或者锯齿状,这种铁素体通常就是魏氏组织铁素体,是通过共格界面的推移而形成的。魏氏组织会使钢的强度,尤其是塑性和冲击韧性及拉应力显著降低,还会使钢的韧脆转变温度升高。如Wc0.2%的钢板,当热轧温度在950℃时,韧脆转变温度为-50℃,当热轧温度为1050℃时,由于形成了魏氏组织和粗晶组织,结果韧脆温度提高到了-20℃,如果热轧温度在1100℃,常温时即达到了韧脆温度。此时,应该采用完全退火或者正火(完全退火一般用在中高碳钢而此材料属于中低碳钢,所以选择正火)的方法加以消除。
补充,铁素体魏氏组织的形成条件①钢的化学成分Wc0.2-0.4%,②适当的过冷度(热轧过程冷却速度控制问题)③晶粒度(热轧温度通常在1000℃以上,晶粒粗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温度高引起的晶粒粗大)。而你所说的锅炉材料还有热轧,刚好满足了以上的所有条件。至于不选用正火出现的锅炉失效,我这里有专门做过分析,这里不再详述。
第一次在网络知道回答问题,希望能够帮到你! 仅供参考!
② 20#钢 GB/T8162-2008材料需要正火吗
是热轧还是冷拔(轧)
呀?
GB/T8162-2008中规定:
5.3
交货状态
5.3.1
热轧(
挤压、
扩)
钢管以热轧状态或热处理状态交货,要求热处理状态交货时,需在合同中注明。
5.3.2
冷拔(轧)
钢管应以热处理状态交货。
这里所说的热处理状态确实一般是指正火。20#钢管件如果是冷轧一般我们这边也是正火状态供货。
不需要正火的文字依据肯定是没有的。替楼主担心。
③ 无缝钢管的热处理过程是什么
1、无缝钢管热处理过程:加热--达到温度后保温(晶粒组织转变)--缓慢降温(晶粒组回织均匀化答,恢复钢材塑性)--出炉(钢材回复到理想的常态组织及需要的机械性能);
2、不同钢号的钢材或不同的性能要求,其保温温度均有不同,热处理一般有去应力退火、不完全退火、完全退火及正火几种方式。
④ 钢材热轧和正火有什么区别热轧和正火有什么区别
热轧是将金属材料加热至奥氏体相变温度区域后进行塑性加工的一种方法。由于内金属加热至奥氏体相变容以后塑形增加更方便进行塑型加工。
冷轧是将金属材料未加热至相变的状态下进行塑性加工。通常用于延展性比较好的金属,比如铜和铝。
正火是将金属加热至奥氏体相变温度以后放置在空气中冷却,其冷却速率高于退火,但低于淬火,晶格中的碳原子析出没有退火充分,金属硬度会较退火增加。
退火是将金属加热至奥氏体相变温度以后放置在炉中随炉冷却,其冷却速率在常见热处理中最慢。晶格中的碳原子析出充分,硬度相对较低但是韧性较好。
⑤ 钢材的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目的是什么呢!各种热处理加热温度范围和冷却方法如何让选择
钢材各种热处理的目的为:
1、退火的目的:主要是降低金属材料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切削加工或压力加工,减少残余应力,提高组织和成分的均匀化,或为后道热处理作好组织准备等;
2、正火的目的:主要是提高低碳钢的力学性能,改善切削加工性,细化晶粒,消除组织缺陷,为后道热处理作好组织准备等;
3、淬火的目的:使钢件获得所需的马氏体组织,提高工件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为后道热处理作好组织准备等;
4、回火的目的:主要是消除钢件在淬火时所产生的应力,使钢件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外,并具有所需要的塑性和韧性等。
各种热处理加热温度范围:
1、退火的合理的退火温度从55℃到70℃。退火温度一般设定比引物的 Tm低5℃。
2、正火是将工件加热至Ac3(Ac是指加热时自由铁素体全部转变为奥氏体的终了温度,一般是从727℃到912℃之间)或Acm(Acm是实际加热中过共析钢完全奥氏体化的临界温度线 )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后,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或喷水、喷雾或吹风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
3、淬火的温度通常亚共析钢的淬火温度为Ac3以上30~50度;共析钢或过共析钢的淬火温度为Ac1以上30~50度。
4、回火分为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低温回火是在150~250℃进行的回火;中温回火工件在350~500 ℃之间进行的回;高温回火工件在500~650℃以上进行的回火。
(5)钢管什么时候需要热轧正火扩展阅读:
应用于平衡加热和冷却时有固态相变(重结晶)发生的合金。其退火温度为各该合金的相变温度区间以上或以内的某一温度。加热和冷却都是缓慢的。合金于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各发生一次相变重结晶。
重结晶退火也用于非铁合金,例如钛合金于加热和冷却时发生同素异构转变,低温为 α相(密排六方结构),高温为 β相(体心立方结构),其中间是“α+β”两相区,即相变温度区间。
为了得到接近平衡的室温稳定组织和细化晶粒,也进行重结晶退火,即缓慢加热到高于相变温度区间不多的温度,保温适当时间,使合金转变为β相的细小晶粒;然后缓慢冷却下来,使β相再转变为α相或α+β两相的细小晶粒 。
冷却速度快于退火而低于淬火,正火时可在稍快的冷却中使钢材的结晶晶粒细化,不但可得到满意的强度,而且可以明显提高韧性(AKV值),降低构件的开裂倾向。—些低合金热轧钢板、低合金钢锻件与铸造件经正火处理后,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可以大大改善,而且也改善了切削性能。
淬火的目的是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然后配合以不同温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钢的刚性、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也可以通过淬火满足某些特种钢材的铁磁性、耐蚀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
⑥ 钢管中的正火是什么意思
正火,又称常化,是将工件加热至Ac3(Ac是指加热时自由铁素体全部专转变为奥氏体的终了属温度,一般是从727℃到912℃之间)或Acm(Acm是实际加热中过共析钢完全奥氏体化的临界温度线 )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后,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或喷水、喷雾或吹风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其目的是在于使晶粒细化和碳化物分布均匀化,去除材料的内应力,稳定工件的尺寸,防止变形与开裂。
⑦ 钢板为什么要正火及正火的用途
正火的用途?
正火 是一种改善钢材韧性的热处理。将钢构件加热到Ac3温度以上30〜50℃后,保温一段时间出炉空冷。主要特点是冷却速度快于退火而低于淬火,正火时可在稍快的冷却中使钢材的结晶晶粒细化,不但可得到满意的强度,而且可以明显提高韧性(AKV值),降低构件的开裂倾向。一些低合金热轧钢板、低合金钢锻件与铸造件经正火处理后,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可以大大改善,而且也改善了切削性能。
正火有以下目的和用途:
①对亚共析钢,正火用以消除铸、锻、焊件的过热粗晶组织和魏氏组织,轧材中的带状组织;细化晶粒;并可作为淬火前的预先热处理。
②对过共析钢,正火可以消除网状二次渗碳体,并使珠光体细化,不但改善机械性能,而且有利于以后的球化退火。
③对低碳深冲薄钢板,正火可以消除晶界的游离渗碳体,以改善其深冲性能。
④对低碳钢和低碳低合金钢,采用正火,可得到较多的细片状珠光体组织,使硬度增高到HB140-190,避免切削时的“粘刀”现象,改善切削加工性。对中碳钢,在既可用正火又可用退火的场合下,用正火更为经济和方便。
⑤对普通中碳结构钢,在力学性能要求不高的场合下,可用正火代替淬火加高温回火,不仅操作简便,而且使钢材的组织和尺寸稳定。
⑥高温正火(Ac3以上150~200℃)由于高温下扩散速度较高,可以减少铸件和锻件的成分偏析。高温正火后的粗大晶粒可通过随后第二次较低温度的正火予以细化。
⑦对某些用于汽轮机和锅炉的低、中碳合金钢,常采用正火以获得贝氏体组织,再经高温回火,用于400~550℃时具有良好的抗蠕变能力。
⑧除钢件和钢材以外,正火还广泛用于球墨铸铁热处理,使其获得珠光体基体,提高球墨铸铁的强度。
由于正火的特点是空气冷却,因而环境气温、堆放方式、气流及工件尺寸对正火后的组织和性能均有影响。正火组织还可作为合金钢的一种分类方法。通常根据直径为25毫米的试样加热到900℃后,空冷得到的组织,将合金钢分为珠光体钢、贝氏体钢、马氏体钢和奥氏体钢。
⑧ 控轧,热轧,正火,回火的加工顺序,哪一个最先出来,以及其区别
控轧,热轧都是一起的,钢材在热轧过程中有控制系统粗扎-精轧,即控轧是一个过程,热轧只是一个状态,轧制出来的钢材有的需要退火,正火、回火一般都做机械加工方面的需要正火去应力改善组织得到F+P,淬火后需要回火,去应力均匀细化组织等,纯手工多多支持。
⑨ 1591里交货状态分别有热轧、控轧、正火、正火加回火等多种,请问他们之间的区别
正火:将钢材或钢件加热到临界点AC3或ACM以上的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后在空气内中冷却,得到珠光体类组织的容热处理工艺。
热轧:在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轧制
控轧:在调整钢的化学成分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加热温度,轧制温度,变形制度等工艺参数,控制奥氏体组织的变化规律和相变产物的组织形态,达到细化组织,提高强度和韧性的目的。
正火加回火:1:对于那些正火会产生平衡组织,那跟淬火差不多啦。
2:正火也有应力吧,有去应力、稳定组织作用。
3:球化碳化物,利于切削性能。
4:有性能要求的正火。
5:大锻件去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