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关于钢材淬火
一般碳素钢的抄材料,在淬火时,是使用水来做冷却剂的;而合金钢材料在淬火时,是使用冷却油来做冷却剂的。但是,不管是碳素钢材料,还是合金钢材料,在淬火后都应该进行回火,以消除淬火时产生的内应力,消除淬火造成的脆性,增加韧性和强度。所以,你在把淬火后的钢材应再放在炉子里稍加一下热,不要让钢材烧红了,拿出来自然冷却,就可以防止钢材的断裂。或者,你在淬火时,不要把整个钢料全部放入水里,只把錾子的头部放进水里进行冷却,等到头部颜色变黑了,再把錾子提起,让錾子后面的热量传到錾子的头部,降低錾子头部的脆性,然后再把錾子全部放人水里,整个冷却就可以了。我说的这个过程时间很短,时间短了,錾子的脆性下不来,时间长了,錾子的硬度就低了、这需要有经验的人来操作。或者自己多试几次,掌握最佳时机。
⑵ 钢材淬火怎么做
1、单液淬火:将钢奥氏体化后,在单一淬火介质中冷却到室温热处理。这种淬火方法适用于形状简单的碳钢和合金钢工件。碳钢的冷却介质一般采用水、盐水或碱水,合金钢多采用油冷。单液淬火适宜大批量生产,并容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其缺点是水淬性火盐水淬时,中温区的冷却速度很低,有些钢又不容易淬上火。
2、双液淬火:钢奥氏体化后,先进入一种冷却能力强的介质中,在钢的组织还未开始转变时迅速取出,马上进入另一种冷却能力弱的介质中,缓冷到室温。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形状复杂的高碳钢工件。双液淬火通常用先水冷后油冷的方法冷却工件,生产中叫做水淬油冷。对容易淬上火的钢,可采取油淬空冷。
3、采用这种方式进行钢材淬火时,工件在第一种冷却介质中停留的时间难以掌握,要求操作者的技术应足够熟练,故主要应用于碳素工具钢制造的易开裂的工件,如丝锥等等。
⑶ 普通钢怎样淬火
普通钢材的淬火工艺包括加热、保温、冷却3个阶段。
1、加热
以钢的相变临界点为依据,加热淬火时要形成细小、均匀奥氏体晶粒,淬火后获得细小马氏体组织。 淬火温度选择原则也适用于大多数合金钢,尤其低合金钢。
实际生产中,加热温度的选择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调整。如亚共析钢中碳含量为下限,当装炉量较多,欲增加零件淬硬层深度等时可选用温度上限;若工件形状复杂,变形要求严格等要采用温度下限。
2、保温
淬火保温时间由设备加热方式、零件尺寸、钢的成分、装炉量和设备功率等多种因素确定。对整体淬火而言,保温的目的是使工件内部温度均匀趋于一致。对各类淬火,其保温时间最终取决于在要求淬火的区域获得良好的淬火加热组织。
加热与保温是影响淬火质量的重要环节,奥氏体化获得的组织状态直接影响淬火后的性能。一般钢件奥氏体晶粒控制在5~8级。
3、冷却
要使钢中高温相——奥氏体在冷却过程中转变成低温亚稳相——马氏体,冷却速度必须大于钢的临界冷却速度。为保证整个截面上都转变为马氏体需要选用冷却能力足够强的淬火介质,以保证工件心部有足够高的冷却速度。
但是冷却速度大,工件内部由于热胀冷缩不均匀造成内应力,可能使工件变形或开裂。因而要考虑上述两种矛盾因素,合理选择淬火介质和冷却方式。
(3)钢筋怎么淬火变成钢材啊扩展阅读
淬火的目的是:
1、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然后配合以不同温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钢的刚性、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
2、通过淬火满足某些特种钢材的铁磁性、耐蚀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
3、通过淬火与不同温度的回火配合,可以大幅度提高金属的强度、韧性下降及疲劳强度,并可获得这些性能之间的配合(综合机械性能)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4、淬火可以使永磁钢增强其铁磁性、不锈钢提高其耐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