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钢材的屈服比的定义
是指钢材的抗震性能,是由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屈服强度实测值得来的,其结果不能小于1.25。
它反映钢材的利用率和使用中的安全可靠程度。
强屈比愈大,反映钢材受力超过屈服点工作时的可靠性愈大,因而结构的安全性愈高。但强屈比太大,则反映钢材不能被有效地利用。
(1)钢材屈服值大小表示什么扩展阅读:
建筑钢材以 屈服强度 作为设计应力的依据。
屈服极限 ,常用符号σs,是材料屈服的临界应力值。
(1)对于屈服现象明显的材料,屈服强度就是屈服点的应力(屈服值);
(2)对于屈服现象不明显的材料,与应力-应变的直线关系的极限偏差达到规定值(通常为材料发生0.2%延伸率)时的应力。通常用作固体材料力学机械性质的评价指标,是材料的实际使用极限。因为在应力超过材料屈服极限后产生塑性变形,应变增大,使材料失效,不能正常使用。
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进入屈服阶段后,变形增加较快,此时除了产生弹性变形外,还产生部分塑性变形。当应力达到B点后,塑性应变急剧增加,应力出现微小波动,这种现象称为屈服。
这一阶段的最大、最小应力分别称为上屈服点和下屈服点。由于下屈服点的数值较为稳定,因此以它作为材料抗力的指标,称为屈服点或屈服强度(ReL或Rp0.2)。
Ⅱ 什么叫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一般是指塑料或金属等由均匀塑性变形向局部集中塑性变形过渡的临界值,也是塑料或金属在静拉伸条件下的最大承载能力。屈服强度是材料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屈服极限,亦即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应力。
抗拉强度:当钢材屈服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内部晶粒重新排列,其抵抗变形能力又重新提高,此时变形虽然发展很快,但却只能随着应力的提高而提高,直至应力达最大值。
此后,钢材抵抗变形的能力明显降低,并在最薄弱处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此处试件截面迅速缩小,出现颈缩现象,直至断裂破坏。钢材受拉断裂前的最大应力值(b点对应值)称为强度极限或抗拉强度。
屈服强度: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变形增加较快,此时除了产生弹性变形外,还产生部分塑性变形。当应力达到B点后,塑性应变急剧增加,曲线出现一个波动的小平台,这种现象称为屈服。
这一阶段的最大、最小应力分别称为上屈服点和下屈服点。由于下屈服点的数值较为稳定,因此以它作为材料抗力的指标,称为屈服点或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是试样拉断前承受的最大标称拉应力。
屈服强度又称为屈服极限,常用符号δs,是材料屈服的临界应力值。
(1)对于屈服现象明显的材料,屈服强度就是屈服点的应力(屈服值)。
(2)对于屈服现象不明显的材料,与应力、应变的直线关系的极限偏差达到规定值(通常为0.2%的原始标距)时的应力。通常用作固体材料力学机械性质的评价指标,是材料的实际使用极限。因为在应力超过材料屈服极限后产生塑性变形,应变增大,使材料失效,不能正常使用。
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进入屈服阶段后,变形增加较快,此时除了产生弹性变形外,还产生部分塑性变形。当应力达到B点后,塑性应变急剧增加,应力应变出现微小波动,这种现象称为屈服。这一阶段的最大、最小应力分别称为下屈服点和上屈服点。
由于下屈服点的数值较为稳定,因此以它作为材料抗力的指标,称为屈服点或屈服强度(ReL或Rp0.2)。
Ⅲ 什么是钢材的屈服值
所谓屈服,是指达到一定的变形应力之后,金属开始从弹性状态非均匀的向弹-塑性状态过渡,它标志着宏观塑性变形的开始。
又称为屈服极限 ,常用符号δs,是材料屈服的临界应力值。 (1)对于屈服现象明显的材料,屈服强度就是屈服点的应力(屈服值);(2)对于屈服现象不明显的材料,与应力-应变的直线关系的极限偏差达到规定值(通常为0.2%的原始标距)时的应力。通常用作固体材料力学机械性质的评价指标,是材料的实际使用极限。因为在应力超过材料屈服极限后产生颈缩,应变增大,使材料破坏,不能正常使用。 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进入屈服阶段后,变形增加较快,此时除了产生弹性变形外,还产生部分塑性变形。当应力达到B点后,塑性应变急剧增加,应力应变出现微小波动,这种现象称为屈服。这一阶段的最大、最小应力分别称为上屈服点和下屈服点。由于下屈服点的数值较为稳定,因此以它作为材料抗力的指标,称为屈服点或屈服强度(ReL或Rp0.2)。 有些钢材(如高碳钢)无明显的屈服现象,通常以发生微量的塑性变形(0.2%)时的应力作为该钢材的屈服强度,称为条件屈服强度(yield strength)。 首先解释一下材料受力变形。材料的变形分为弹性变形(外力撤销后可以恢复原来形状)和塑性变形(外力撤销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形状发生变化,伸长或缩短)
Ⅳ 钢的屈服度指的是什么
屈服度又称屈服强度。
屈服强度:是金属材料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屈服极限,亦即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应力。对于无明显屈服的金属材料,规定以产生0.2%残余变形的应力值为其屈服极限,称为条件屈服极限或屈服强度。大于此极限的外力作用,将会使零件永久失效,无法恢复。如低碳钢的屈服极限为207MPa,当大于此极限的外力作用之下,零件将会产生永久变形,小于这个的,零件还会恢复原来的样子。
(1)对于屈服现象明显的材料,屈服强度就是屈服点的应力(屈服值);
(2)对于屈服现象不明显的材料,与应力-应变的直线关系的极限偏差达到规定值(通常为0.2%的原始标距)时的应力。通常用作固体材料力学机械性质的评价指标,是材料的实际使用极限。因为在应力超过材料屈服极限后产生颈缩,应变增大,使材料破坏,不能正常使用。
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进入屈服阶段后,变形增加较快,此时除了产生弹性变形外,还产生部分塑性变形。当应力达到B点后,塑性应变急剧增加,应力应变出现微小波动,这种现象称为屈服。这一阶段的最大、最小应力分别称为上屈服点和下屈服点。由于下屈服点的数值较为稳定,因此以它作为材料抗力的指标,称为屈服点或屈服强度(ReL或Rp0.2)。
有些钢材(如高碳钢)无明显的屈服现象,通常以发生微量的塑性变形(0.2%)时的应力作为该钢材的屈服强度,称为条件屈服强度(yield strength)。
建筑钢材以 屈服强度 作为设计应力的依据。
所谓屈服,是指达到一定的变形应力之后,金属开始从弹性状态非均匀的向弹-塑性状态过渡,它标志着宏观塑性变形的开始。
参考资料:
http://ke..com/link?url=Y2bow3-3t3wIKTpq
http://wenku..com/link?url=mrS3CPK7ExRIoI_RugPidHQ6tgrvL8roVOZczo-BoskHmvtzCWGr6wXz-_SMnDE_tIV6C5my0eMNIOviv-hd0cufo_2BSHv4BdV9oLQlx8m
Ⅳ 钢筋的屈服强度是指
问题一:钢筋强度指的是屈服强度还是抗拉强度 钢筋抗拉强度大于屈服强度。 屈服强度和屈服点相对应,屈服点是指金属发生塑性变形的那一点,所对应的强度成为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指材料抵抗外力的能力,一般拉伸实验时拉断时候的强度。
问题二:钢筋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定义~ 抗拉强度:
当钢材屈服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内部晶粒重新排列,其抵抗变形能力又重新提高,此时变形虽然发展很快,但却只能随着应力的提高而提高,直至应力达最大值。此后,钢材抵抗变形的能力明显降低,并在最薄弱处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此处试件截面迅速缩小,出现颈缩现象,直至断裂破坏。钢材受拉断裂前的最大应力值(b点对应值)称为强度极限或抗拉强度
屈服强度:
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变形增加较快,此时除了产生弹性变形外,还产生部分塑性变形。当应力达到B点后,塑性应变急剧增加,曲线耽现一个波动的小平台,这种现象称为屈服。这一阶段的最大、最小应力分别称为上屈服点和下屈服点。由于下屈服点的数值较为稳定,因此以它作为材料抗力的指标,称为屈服点或屈服强度
简单来说
屈服强度和屈服点相对应,屈服点是指金属发生塑性变形的那一点,所对应的强度成为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指材料抵抗外力的能力,一般拉伸实验时拉断时候的强度。
屈服强度反映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
抗拉强度反映材料抵抗拉伸破坏的能力。
问题三:钢筋的条件屈服强度的概念是什么? 金属材料的屈服点极不明显,在测量上有困难,因此为了衡量材料的屈服特性,规定产生永久残余塑性变形等于一定值(一般为原长度的0.2%)时的应力,称为条件屈服强度或简称屈服强度σ0.2 。
问题四: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和屈服强度的标准值有什么区别。 5分 抗拉强度大于屈服强度
工程设计时用到的是屈服强度
钢筋抗拉试验到达屈服强度后 钢筋开始产生塑性变形 钢筋被拉伸强化后 力值继续上升 到达极限强度(抗拉强度)后 钢筋力值显著下降同时产生明触塑性变形 最后 钢筋在其最薄弱部位断裂
问题五:钢材中的屈服强度是什么意思 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变形增加较快,此时除了产生弹性变形外,还产生部分塑性变形。当应力达到B点后,塑性应变急剧增加,曲线出现一个波动的小平台,这种现象称为屈服。这一阶段的最大、最小应力分别称为上屈服点和下屈服点。由于下屈服点的数值较为稳定,因此以它作为材料抗力的指标,称为屈服点或攻服强度。
有些钢材(如高碳钢)无明显的屈服现象,通常以发生微量的塑性变形(0.2%)时的应力作为该钢材的屈服强度,称为条件屈服强度。
问题六:钢筋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哪个大 要想回答你的这个问题,应先从两个概念入手,才能够很清楚的了解和掌握:
1、钢筋的屈服强度指的是钢筋由弹性变形转化为弹塑性变形的临界强度。也就是说过了屈服强度后,钢材的强度尽管还有所增加,但已不再是变形与强度成比例的增涨。
2、抗拉强度指的是钢材被拉断的极限强度。
由以上两个概念的情况一看就清楚了,哪个强度大哪个强度小,自然是抗拉强度大于屈服强度了。因为钢材在拉伸的过程中,被拉伸屈服后,强度还在不断的增加,所以,被拉断时的抗拉强度肯定是大于屈服强度的,只是因钢材品种的不同,而使得屈强比不同而已。
问题七:各级别钢筋的屈服强度标准值与抗拉强度标准值分别是多少。 结构设计手册上查去。
问题八:钢筋拉伸,冷弯,屈服强度是什么意思 拉伸就是拉长,冷弯就是在常温下进行弯折操作,屈服强度是钢筋的一种物理性质,受力在屈服强度之前呈线性变形,在屈服强度后变形增大很快,所以在进行结构设计时用的是屈服强度来计算,比如HRB400级钢筋的屈服强度就是400
Ⅵ 什么是钢材的屈服点,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屈强比
钢材或试样在拉伸时,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即使应力不再增加,而钢材或试样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称此现象为屈服,而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即为屈服点。
设Ps为屈服点s处的外力,Fo为试样断面积,则屈服点σs =Ps/Fo(MPa),MPa称为兆帕等于N(牛顿)/mm2,(MPa=106Pa,Pa:帕斯卡=N/m2)
2.屈服强度(σ0.2)有的金属材料的屈服点极不明显,在测量上有困难,因此为了衡量材料的屈服特性,规定产生永久残余塑性变形等于一定值(一般为原长度的0.2%)时的应力,称为条件屈服强度或简称屈服强度σ0.2 。
3.抗拉强度(σb)
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从开始到发生断裂时所达到的最大应力值。它表示钢材抵抗断裂的能力大小。与抗拉强度相应的还有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
设Pb为材料被拉断前达到的最大拉力,Fo为试样截面面积,则抗拉强度σb= Pb/Fo (MPa)。
4.伸长率(δs)
材料在拉断后,其塑性伸长的长度与原试样长度的百分比叫伸长率或延伸率。
5.屈强比(σs/σb)
钢材的屈服点(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屈强比。屈强比越大,结构零件的可靠性越高,一般碳素钢屈强比为0.6-0.65,低合金结构钢为0.65-0.75合金结构钢为0.84-0.86。
Ⅶ 什么是钢材的屈强比其大小对钢材的使用性能有何影响
钢材的屈服点(屈抄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屈强比。
屈强比越大,结构零件的可靠性越大,一般碳素钢屈强比为0.6-0.65, 低合金结构钢为0.65-0.75合金结构钢为0.84-0.86。
机器零件的屈强比高,节约材料,减轻重量。一般碳素钢屈强比为0.6-0.65,低合金结构钢为0.65-0.75合金结构钢为0.84-0.86。 屈强比低表示材料的塑性较好;屈强比高表示材料的抗变形能力较强,不易发生塑性变形
Ⅷ 钢材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强度标准值、设计值的定义与大小关系
钢材抗拉强度:钢材抗拉强度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应力。
钢材屈服强度:回钢答材在受力过程中,荷载不增加或略有降低而变形持续增加时,所受的恒定应力。对受力无明显屈服现象的钢材,则为标距部分残余伸长达原标距长度0.2%时的应力。
钢材强度标准值:结构或构件设计时,采用的材料性能的基本代表值一般根据符合规定质量性能的概率分布的某一分位数确定,钢材称特征值。
钢材设计值:材料性能标准值除以材料性能分项系数后的值。
如HRB400钢筋抗拉强度>HRB400钢筋屈服强度特征值=HRB400钢筋强度标准值400N/mm²>HRB400钢筋设计值360400N/mm²
《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和通用符号》GBJ132-90
Ⅸ 钢材屈服比的大小和钢材的利用率有何关系
钢材屈服比又称为屈服极限 ,是材料屈服的临界应力值。
(1)对于屈服现象明显的材料,屈服强度就是屈服点的应力(屈服值);(2)对于屈服现象不明显的材料,与应力-应变的直线关系的极限偏差达到规定值(通常为0.2%的永久形变)时的应力。通常用作固体材料力学机械性质的评价指标,是材料的实际使用极限。因为在应力超过材料屈服极限后产生颈缩,应变增大,使材料破坏,不能正常使用。
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进入屈服阶段后,变形增加较快,此时除了产生弹性变形外,还产生部分塑性变形。当应力达到B点后,塑性应变急剧增加,应力应变出现微小波动,这种现象称为屈服。这一阶段的最大、最小应力分别称为上屈服点和下屈服点。由于下屈服点的数值较为稳定,因此以它作为材料抗力的指标,称为屈服点或屈服强度(σs或σ0.2)。
Ⅹ 钢材指屈服点数值是什么意思
屈服点数是指达到这个力度就会开始变形。常用钢材的种类有型钢、钢板、钢管和钢丝等。 一、型钢常见的型钢有圆钢、方钢、扁钢、六角钢、八角钢、工字钢、槽钢、角钢、异型钢、盘条等。每种型钢的规格都有一定的表示方法。 圆钢的规格以直径表示,如圆钢φ20mm。 方钢的规格以“边长×边长”表示,如方钢20mm×20mm。 扁钢的规格以“边宽×边厚”表示,例如扁钢20mm×10mm。 工字钢和槽钢的规格以“高×腿宽×腰厚”表示,如工字钢100mm×55mm×405mm,槽钢200mm×75mm×9mm。 等边角钢的规格以“边宽×边宽×边厚”表示; 不等边角钢的规格以“长边宽×短边宽×边厚”表示,如80mm×50mm×6mm。 二、钢板钢板通常分为薄板(厚度≤4mm)、厚板(厚度>4mm)和钢带。厚板经热轧而成,薄板有热轧和冷轧两种。薄板可经热镀锌、电镀锡等处理,制成镀锌薄钢板(俗称白铁皮)和镀锡薄钢板(俗称马口铁)。钢带是厚度较薄、宽度较窄、长度很长的钢板,也分热轧和冷轧两种。 三、钢管钢管分为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断面多为圆形。无缝钢管的规格以“外径×壁厚×长度” 表示,若无长度要求,则只写“外径×壁厚”。 四、钢丝钢丝的种类很多,其规格以直径表示。钢铁材料现场鉴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