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回火后的硬度为什么会降
回火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马氏体分解的过程,也是过饱和固溶的碳从α-Fe中脱溶并形成碳化物的过程。回火温度越高,马氏体分解越充分,分解产物的长大越充分。
随回火温度升高,回火产物依次为回火马氏体,回火托氏体和回火索氏体。可以看出,回火之后,α-Fe中固溶的碳明显减少,使得碳固搏闹烂溶强化的作用大大减弱,反映到硬度上,就是随着回火温度升高,一般硬度都会下降。
在回火过程中,回火温度——回火组织——钢的弯枯性能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 回火温度越高,钢的硬度越低。
(1)钢材回火后硬度降低为什么扩展阅读:
将经过淬火的工件重新加热到低于下临界温度Ac1(加热时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的开始温度)的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或水、油等介质中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或将淬火后的合金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若干时间,然后缓慢或快速冷却。
一般用于减小或消除淬火钢件中的内应力,或者降低其硬度和强度,以提高其延性或韧性。淬火后的工件应及时回火,通过淬火和回火的相配合,才可以获得所需的力学性能。
当钢中存在浓度足够高的强碳化物形成元素时,在温度为450~650℃范围内,能取代渗碳体而形成它们自己的特殊碳化物。形成特殊碳化物时需要合金元素的扩散和再分配,而这些元素在铁中的扩散系数比C、N等元素要低几个数量级。
因此在形核长大前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基于同样理由,这些特殊碳化物的长大速度很低。在450~650℃形成的高度弥散的特殊碳化物,即基漏使长期回火后仍保持其弥散性。图4表明,在450~650℃之间合金碳化物的形成对基体产生强化作用,使钢的硬度重新升高,出现峰值。
2. 低温回火后钢材的硬度梢有降低,韧性有所提高
回火虽不发生相变,但是会发生组织转变
马氏体,主要是高碳马氏体,主要依靠C的固溶强化,内低温回火时马氏体容正方度会下降,有微细薄片的碳化物析出,也就是C逐渐从马氏体中脱溶,削弱了固溶强化的效应,当然硬度会有所降低
3. 金属淬火硬度高,为什么回火后硬度变低
你橡野好,材料学上讲氏皮,组织结构决定性能。钢铁材料淬火后,形成马氏体组织,有固溶强化,位错强化的作用。硬度很梁核喊高,回火后,马氏体分解,硬度下降,但韧性得到提高。
4. 轴承钢回火第二次为什么变低了
什么变低了?你是说回火举亏温度吗?第二次回火就证明他要正常使用了,二次回火其实是要达到一个对材料调质的目的。迟答誉也就是说,让轴承钢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足够的硬度码段,又有相当好的韧性。
5. 45钢零件淬火回火后硬度偏低的原因
两个原因:1.材料因素,化学成分不合格,含碳量偏低;2.热处理温度不合格,若硬度偏高,组织应该是马氏体加残余奥氏体;硬度偏低,组织则比较复杂,有可能是珠光体,也有可能是马氏体加铁素体等。
6. 为什么回火温度越高硬度越低
淬扒腔咐火后硬度高春纯,是因为碳都固溶在基体组织中,原子排列紧密,当回圆首火时,由于碳化物重新析出,原子排列不紧密了,硬度才下降的,回火的温度越高,碳原子越活泼,析出也越容易,所以硬度也越低了
7. 回火后的硬度为什么会降
回火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马氏体分解的过程,也是过饱和固溶的碳从α-Fe中脱溶并形成碳化物的过程。回火温度越高,马氏体分解越充分,分解产物的长大越充分。
随回火温度升高,回火产物依次为回火马氏体,回火托氏体和回火索氏体。可以看出,回火之后,α-Fe中固溶的碳明显减少,使得碳固溶强化的作用大大减弱,反映到硬度上,就是随着回火温度升高,一般硬度都会下降。
在回火过程中,回火温度——回火组织——钢的性能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 回火温度越高,钢的硬度越低。
(7)钢材回火后硬度降低为什么扩展阅读:
将经过淬火的工件重新加热到低于下临界温度Ac1(加热时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的开始温度)的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或水、油等介质中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或将淬火后的合金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若干时间,然后缓慢或快速冷却。
一般用于减小或消除淬火钢件中的内应力,或者降低其硬度和强度,以提高其延性或韧性。淬火后的工件应及时回火,通过淬火和回火的相配合,才可以获得所需的力学性能。
当钢中存在浓度足够高的强碳化物形成元素时,在温度为450~650℃范围内,能取代渗碳体而形成它们自己的特殊碳化物。形成特殊碳化物时需要合金元素的扩散和再分配,而这些元素在铁中的扩散系数比C、N等元素要低几个数量级。
因此在形核长大前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基于同样理由,这些特殊碳化物的长大速度很低。在450~650℃形成的高度弥散的特殊碳化物,即使长期回火后仍保持其弥散性。图4表明,在450~650℃之间合金碳化物的形成对基体产生强化作用,使钢的硬度重新升高,出现峰值。
8. 碳钢回火温度对硬度的影响
碳钢回火温度对硬度的影响如下
重新加热淬火无法减少残留奥氏体量,造成表层硬度偏低,达不到设计要求(≥60HRC)。另外在使用过程中残留奥氏体受热或在应变作用下转变,引起尺寸变化和应力重分配,也可能在磨削精加工时产生磨削裂纹。
减少残留奥氏体量的途径主要有高温回火和深冷处理,深冷处理易引起产品开裂和变形 20Cr2Ni4A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和强韧性,是高强渗碳钢中主要选择材料之一。
由于20Cr2Ni4A钢中含有大量铬、镍等合金元素,因而增强了奥氏体的稳定性。渗碳后基体中溶入了大量碳和合金元素,使Ms点显著下降,渗碳空冷后组织为针状马氏体+碳化物+大量残留奥氏体,渗碳空冷后表面硬度超过55HRC。
碳钢回火温度的种类
低温回火:加热温度150-200℃。淬火产生的马氏体保持不变,但是钢的脆性降低,淬火应力低。主要用于工具、滚动轴承、渗碳零件和表面淬火零件等要求高硬度的零件。
中温回火:加热温度350-500℃。回火组织为针状铁素体和细粒状渗碳体(FeC)的混合物,称为回火屈氏体。中温回火能获得较高的弹性极限和韧性,主要用于弹簧和热作磨具回火。
高温回火:加热温度500-600℃。淬火加高温回火的连续工艺称为调质处理。高温回火组织为多边形的铁素体(ferrite)和细粒状渗碳体(FeC)的混合组织,称为回火索氏体。高温回火为了得到强度、硬度和塑性韧性等性能的均衡状态,主要用于重要结构零件的热处理,如轴、齿轮、曲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