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钢材市场 > 我国特种钢材落后多少

我国特种钢材落后多少

发布时间:2023-04-15 06:19:10

Ⅰ 中国造不了航母用的钢材

这问抄题几年前就已经解决了,据说是从乌克兰引进的技术,鞍钢就负责生产航母专用的钢材,但性能不如美俄法日的好,而且产量比较低。航母特种钢,不同于一般钢材,不是光屈服度高,焊接好就行的,还有很多非常严苛的技术指标,要极耐高温、极耐腐蚀、抗断裂、抗疲劳、韧性好、绝磁等等,而且好的航母特种钢都是非常好的合金,都是经过非常漫长的研究和测试才得出来的配方,里面就有十几种合金元素,如果不知道这些元素的精确使用比例,那么冶炼出来的绝大部分都是废品,不能用于制造航母。航母特种钢对焊接要求也是极高的,航母用特种钢材的强度越高、厚度越大、含合金元素越多,对焊接和热处理工艺的要求也就越严格。比如,屈服强度为700兆帕以上的特种钢材在焊接时需要实施预热和后热处理,否则就会产生焊接冷裂纹等缺陷。不仅仅在工艺方面,而且对焊接材料的要求也极为严格。例如,印度为了能用上国产高强度钢,就专门研制有GeeFLUX521焊剂和GRIDUCT-100焊条。不同的焊剂,不同的焊条,或者是化学成分的不同,都会造成高强度钢的焊接结果发生很大的差异。这就是为什么能研制航母用钢的国家会如此之少,美国对此类材料的技术进行严格封锁了。

Ⅱ 中国的钢材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为何特种钢材仍需进口

刚才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并不表示特种钢材产量也很多,因为我国的钢铁创新能力还是比较薄弱,所以对于这种特种钢材还是依赖于外国。

中国虽然是钢铁大国,但不是钢铁强国。这就相当于有些生产涨价,虽然生产出来的产品量很多,但是质量不好是一个道理,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的钢铁质量不好,只是一般生产出来的钢材都是普通钢材,但是像特种钢,中国目前的产量还不足以满足自需。所以一般中国使用的特种钢都是从日本进口的。中国每年所生产的钢铁都是中低级钢材,特种钢由于技术不过关,操作达不到要求,所以没有办法大量产出,依旧只能依靠进口。那为什么中国一般都从日本进口特种钢呢?


为什么我国没有办法去生产特种钢呢?这是因为我们不具有高精度的模具钢,如果你想要制造特种钢,那么你一定要有精细的模具作为模板,但是这种模具只有日本才有,所以没有办法,你只有去买他们的钢材,所以就算我们如今已经是产量的第一大国,但依旧每年都要从日本进口大约200万吨的各种钢材,造成这种原因,就是由于我们本国没有办法生产这种钢材。

Ⅲ 中国钢材出口哪些国家

韩国、越南、菲律宾、泰国、印尼等国家。

钢材是钢锭、钢坯或钢材通过压力加工制成的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材料。大部分钢材加工都是通过压力加工,使被加工的钢(坯、锭等)产生塑性变形。根据钢材加工温度不同,可以分为冷加工和热加工两种。

名词解释:

钢材是国家建设和实现四化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资,其应用广泛、品种繁多,根据断面形状的不同、钢材一般分为型材、板材、管材和金属制品四大类,又分为重轨、轻轨、大型型钢、中型型钢、小型型钢、钢材冷弯型钢,优质型钢、线材、中厚钢板、薄钢板、电工用硅钢片、带钢、无缝钢管钢材、焊接钢管、金属制品等品种。

钢是含碳量在0.0218%-2.11%之间的铁碳合金。为了保证其韧性和塑性,含碳量一般不超过1.7%。钢的主要元素除铁、碳外,还有硅、锰、硫、磷等。

Ⅳ 中国号称钢铁之王,为什么优秀的钢铁甚至不如瑞士

我们国家生产的来钢铁以普通的自建筑用钢为主,高级钢铁较少,一是之前在这方面的需求不多,所以开展研究也就不够;二是我国的特种钢产业发展时间不长,技术不够成熟;三是生产特种钢或部分高级钢材需要一些特种设备,而我国在这方面有缺陷,比如万吨水压机等设备;四是国外对我们再一些特种钢材生产方面的技术封锁一直持续。相信随着我国对这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技术积累不断增加,相关设备配套越来越到位,我们的钢铁产业必然向高端发展,但需要时间,给自己一点耐心。

Ⅳ 2008年中国特钢行业调查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特钢行业现状概况10

第一节、特钢行业定义及分类10

一、特钢行业的定义10

二、特钢行业的分类10

第二节、特钢行业特点分析10

一、基础性行业,产业关联依赖性比较大10

二、周期性行业,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大11

三、以规模经济为核心竞争力的行业11

四、较高的资金壁垒和技术壁垒11

五、行业竞争激烈,尤其是下游企业11

六、产业政策的制约12

七、行业竞争范围非常广12

第三节、特钢行业发展概况12

一、中国特钢工业发展现状12

1、特钢工业布局与企业类型12

2、特钢生产情况14

3、特钢行业的发展14

4、目前我们国家特钢行业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策略15

二、特钢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16

第二章特钢行业产品结构分析与市场预测16

第一节;整体特钢业国内供需状况综述16

一;整体特钢业国内供需状况综述16

(一)国内特殊钢行业供给17

1.特殊钢生产企业及其供给能力17

2.国内特殊钢产品供给结构18

(二)国内市场需求19

(三)国内特钢价格发展情况23

二、重点特钢的供需分析与展望24

一;中国轴承钢供需分析与展望24

(一)、国内轴承钢的需求情况24

(二)、国内轴承钢生产情况26

(三;)轴承钢的价格趋势30

(四);未来轴承钢供需情况展望30

二、中国齿轮钢供需分析与展望32

(一)、国内齿轮钢供需情况32

(二)齿轮钢的市场需求情况34

(三)、产品价格趋势分析35

(四)、未来国内齿轮钢供需展望36

三、中国不锈特钢供需分析与展望37

(一)、国内不锈特钢生产情况37

(二)、不锈特钢消费情况39

(三)、产品价格趋势分析41

(四)、未来几年不锈特钢供求展望42

四、国产弹簧钢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45

(一)、国内弹簧钢生产情况45

(二)、国内弹簧钢消费情况45

(三)、产品价格趋势分析46

(四)、未来国内弹簧钢供需展望46

五、中国工具钢供需分析与展望47

(一)、生产供应情况47

(二)、我国工具钢需求现状48

(三)、产品价格趋势分析48

(四)、工具钢发展前景48

六;模具钢供需分析与展望48

(一)、国内模具钢生产情况48

1.2;模具钢主要品种51

1.4;模具钢生产技术及装备51

(二)、国内模具钢消费情况52

(三)、模具钢产品价格趋势仿丛锋分析54

(四)、未来国内模具钢供需展望54

4.2;发展我国模具钢几点建议55

4.3;2008年模具钢的市场前景55

七;结构钢供需分析与展望57

(一)、国内结构钢生产情况57

(二)、国内结构钢消费情况57

(三)、结构钢产品价格趋势分析58

(四)、未来国内结构钢供需展望58

第二节;特钢业最近四年进出口数与未来进出口预测。58

第三节特钢产品成本费用构成与价格趋势与供需分析60

一、铁矿石供应紧郑困张并且价格成本走高。61

1我国铁矿资源储量情况61

2我国铁矿资源的特点61

3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形势与铁矿石的关系62

4我国铁矿石的生产能力62

5我国铁矿资源进口依赖形势及对策、建议62

6;国际铁矿企业大规模兼并重组65

二、主要原燃料焦煤价格上涨,造成了特钢生产成本上升但是供应充足66

一、全球钢铁需求猛涨带动产量持续增长,带动焦炭一路上扬并且稍显紧张。66

二、焦炭供需两旺,价高货紧。66

三、2008年焦炭市场走势分析及预测67

四、焦炭市场远期展望68

三、废钢钢材价格持续上升,下游产业压力重重69

一;最近五年的废钢市场分析70

二、废钢价格频频上涨的原因分析71

三、国内废钢供求前景展望71

四;解决废钢短缺是特钢业发展的关键72

四,原材料铁合备晌金的供应与市场价格趋势分析74

一;中国铁合金的供应74

二;我国铁合金国内的需求与出口74

三;铁合金的价格趋势75

四;铁合金的供需趋势75

五;政策成本使特钢企业提心吊胆76

六;运输成本与电力成本对特钢业的影响。77

第三章特钢行业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格局78

第一节;国际特钢行业市场格局78

一;国际特钢的生产集中度分析78

二、国际特钢市场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分析79

三;国际特钢企业全球化布局战略及中国特钢企业应对的策略80

第二节世界特钢市场竞争力分析82

一、特钢工业竞争力的比较82

二、国际特钢工业竞争特点分析83

第三节国际特钢市场分析87

一、世界特钢行业的发展现状87

1;国际特钢生产88

2;国际特钢贸易89

二、世界特钢行业的发展特征91

(一)、市场全球化、一体化程度91

(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91

(三)、资产重组步伐加快92

(四)、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加大93

三、世界主要产国生产情况与主要特刚企业分析93

(一)、日本特钢工业93

(二)、欧盟特钢工业96

(三)、美国特钢工业97

(四)、瑞典特钢工业98

(五);韩国特钢工业98

(六);俄罗斯特钢工业99

(六);巴西特钢工业99

第四节、世界特钢行业的发展趋势100

(一)、全球特钢工业进入战略同盟时代100

(二)、特钢企业并购重组将更加活跃101

一、世界钢铁企业的组织基础在变化102

二、欧洲钢铁工业的重组102

三、日本钢铁企业的合作与整合105

四、日本钢铁企业的全球合作107

五、未来展望108

(三)、实施垄断集团战略,发挥规模效益109

第五节、我国特钢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109

一;我国特种钢行业国际竞争分析110

二;如何提升我们国家的特钢竞争力?113

三;中国特钢行业国际竞争力发展目标;114

第四章、中国特钢行业生产商的系统介绍114

第一节、行业企业整体概况114

一、2008年特钢整体效益分析114

二、中国近几年的特钢行业投资情况116

三、中国特钢企业面临的新的市场环境117

第二节、国内生产厂商市场定位117

一、国内领先的特钢企业市场定位117

二、特钢领域中小规模企业市场定位119

第三节、行业著名企业分析119

一、宝钢五钢集团119

(一)、公司概况119

(二)、近年经营状况120

(三)、公司战略与业务范围121

(四)、公司开展的重点发展方向121

(五)、宝钢五钢企业竞争力分析122

二、兴澄123

(一)、公司概况123

(二)、近年经营状况123

(三)、公司战略与业务范围124

(四)、公司开展的重点发展方向124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124

三、抚钢126

(一)、公司概况126

(二)、近年经营状况126

(三)、公司战略与业务范围127

(四)、公司开展的重点发展方向127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128

四、莱特129

(一)、公司概况129

(二)、近年经营状况129

(三)、公司战略与业务范围130

(四)、公司开展的重点发展方向130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130

五、辽特钢130

(一)、公司概况130

(二)、近年经营状况131

(三)、公司战略与业务范围132

(四)、公司开展的重点发展方向132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133

六、贵钢134

(一)、公司概况134

(二)、近年经营状况134

(三)、公司战略与业务范围135

(四)、公司开展的重点发展方向135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135

七、长钢136

(一)、公司概况136

(二)、近年经营状况136

(三)、公司战略与业务范围138

(四)公司开展的重点发展方向138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139

八、重特140

(一)、公司概况140

(二)、近年经营状况141

(三)、公司战略与业务范围141

(四)、公司开展的重点发展方向142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142

九、冶钢143

(一)、公司概况143

(二)、近年经营状况143

(三)、公司战略与业务范围144

(四)、公司开展的重点发展方向144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144

十、沙钢145

(一)、公司概况145

(二)、近年经营状况145

(三)、公司战略与业务范围146

(四)、公司开展的重点发展方向146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147

十一、首特钢147

(一)、公司概况147

(二)、近年经营状况148

(三)、公司战略与业务范围148

(四)、公司开展的重点发展方向149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149

十二、太钢150

(一)、公司概况150

(二)、近年经营状况150

(三)、公司战略与业务范围151

(四)、公司开展的重点发展方向151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151

十三、西宁特钢152

(一)、公司概况152

(二)、近年经营状况153

(三)、公司战略与业务范围153

(四)、公司开展的重点发展方向154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154

第四节特钢行业失败案例与扭亏为盈典型案例分析155

1;大冶特钢---典型的国有企业发展缩影155

2;江苏铁本钢铁有限公司---无头苍蝇与豹子胆并重的投资典范156

3;生产的低成本就是一切----重钢来了个鲤鱼跳龙门158

4;凭着多种经营----首钢特钢扭亏为盈进入快速发展158

5;贵钢非钢产业生产自救走出新路158

6;退一步海阔天空----北满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59

7;特钢企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160

8;效益好的特钢企业特点161

第五章、中国特钢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策略162

第一节、行业发展趋势162

一、2008年特钢工业发展趋势162

二、中国特钢工业生存策略164

第二节、中国特钢市场潜力分析与未来五年供需预测167

一、宏观经济分析及预测167

(2)全球钢铁市场需求强劲,产能与消费均将迈上新平台167

(3)全球钢材市场价格水平呈现高位运行趋势168

二、中国的宏观经济因素对特钢的影响168

三、我国国内特殊钢需求预测的探讨169

四、中国特钢市场主要需求分析170

1;中国造船用特钢供需分析与展望171

2;中国车用特钢供需分析与展望172

一、目前国产汽车用优质钢材存在的主要问题172

二、中国汽车发展现状173

三、我国汽车工业用钢材品种构成175

四、全国汽车行业优特钢需求量175

五、车用特钢市场群雄逐鹿175

3、建筑用特钢供需分析与展望176

一、建筑用钢材的2008年价格走势特点。176

二、关于2008年的建筑用钢材价格走势的预测176

三、建筑业仍是钢材消耗的巨大市场177

4、机械制造用特钢供需分析与展望178

5、家电行业用特钢供需分析与展望179

一、我国家电用钢供应状况分析179

二、2005年和2010年我国家电行业分品种使用钢材预测180

6、中国铁路交通特钢需求分析181

第三节、中国特钢行业内的兼并与重组184

1、普特合并,走出亏损,发挥规模效益——攀钢与长钢184

2、强强合并,图求在专业领域做强做大——打造大东北特钢集团185

3、并购的动机186

第四节、国内主要区域市场研究与预测187

(一)、东北地区187

(二)、华北地区188

(三)、华东地区189

(四)、华南地区190

(五)、西部地区190

第五节、中国特钢市场营销策略分析193

1、优特钢市场的营销特点193

2、如何选择最佳营销方式194

3、联合营销194

4、建立快速反应的销售机制195

5、提高开拓和细分市场的能力195

6、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管理196

7、虚拟市场营销197

8、精简、反应快速的营销组织197

9、市场营销人员成为咨询顾问198

图表目录

图表12005-2008年中国钢铁总产量与特钢总产量与消费量比较(单位;万吨)17

图表22005-2008年中国钢铁总产量单位;(万吨)17

图表32005-2007年中国特钢总产量18

图表42007年各特钢品种在市场上的分布情况19

图表52005-2007年的中国房地产投资额(单位:万亿元)20

图表62005-2007年全国机械工业总产值(万亿元)20

图表72005-2007年中国汽车产量变化趋势单位;万辆21

图表82005-2007年全国造船完工量(单位:万吨)22

图表9造成特钢价格低迷的直接原因。23

图表102007年全球轴承市场集中度25

图表112007年全球轴承市场划分25

图表122005-2007年中国轴承钢需求情况(单位:万吨)26

图表132005-2007年国内轴承钢产量27

图表14中国主要的轴承钢厂家28

图表152007年各国轴承生产规模(按销售额排序)30

图表162007年各国轴承生产比例结构31

图表172005-2008年轴承钢的需求增长预测31

图表182000年-2005年中国齿轮钢的供需情况单位;(万吨)33

图表192007年重点特钢厂齿轮钢材产量Pt单位;(万吨)33

图表20我国齿轮制造企业齿轮钢的使用情况34

图表212005-2007年中国不锈钢产量变化单位;万吨38

图表222005-2007年中国不锈钢产量变化38

图表232007全年国内主要不锈钢材生产与表面消费统计单位:公吨38

图表242005-2007年国内不锈钢表观消费曲线图39

图表252005-2007年不锈钢的表观消费量单位;万吨39

图表262005-2007年不锈钢的表观消费量与年平均增长率(单位:万吨)40

图表272005-2007年中国不锈钢进口与表观消费量(单位:万吨)41

图表282007全年国内主要不锈钢材贸易统计单位:公吨41

图表292005-2007年各不锈钢产销指标(单位:万吨)45

图表302005-2007年模具钢产量与增长率单位(万吨)50

图表312007年模具钢市场需求表56

图表322005-2007年结构钢的产量单位:万吨57

图表332005-2007年结构钢产量单位:万吨57

图表342005-2007年中国特钢进出口数据统计单位(万吨)58

图表352005-2007年世界铁矿石海运贸易量(单位:亿吨)63

图表362007年世界铁矿石主要产国占有量64

图表372004年-2010年中国焦炭消费情况69

图表382005-2007年我国钢产量及废钢量单位:万吨70

图表39特钢国际市场集中度分析79

图表40国际特钢市场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分析80

图表41主要产钢国特殊钢产量占钢总产量的比例单位:%90

图表422005-2007年日本特钢产量变化单位:万吨95

图表432007年中国和日本特殊钢对比96

图表44日本典型大型特殊钢企业有:96

图表452007年特钢行业主要合金钢种钢材产量情况111

图表462005-2007年各月份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变化115

图表472007年1-12月份钢铁行业累计投资增长率变化(单位:百万元)115

图表48五钢公司主要产品产量与主要市场120

图表49兴澄公司主要产品123

图表502005-2007年抚顺特钢生产情况:127

图表512007年第一季度一季度占主营收入或主营业务利润总额10%以上的主营行业或产品情况:单位:人民币亿元129

图表522005-2007年辽宁特钢主营业务收入情况:131

图表532005-2007年贵钢总产量情况:(单位:万t)135

图表542005-2007年公司总产量情况:(单位:万t)138

图表552005-2007年重钢总利润情况:(单位:亿元)141

图表562007年公司主营业务按地区分布情况:144

图表572005-2007年沙钢营业收入:(单位:亿元)146

图表582005-2007年特钢部营业收入:(单位:亿元)148

图表592005-2007年销售收入:(单位:亿元)150

图表60公司主要产品及其用途:152

图表612007年西钢营业分布情况153

图表622005-2007年我国汽车产量及保有量的预测(单位:万辆)173

图表63轿车、客车、货车需求构成比例预测(单位%)174

图表64载货汽车吨位需求构成预测(单位%)174

图表65客车产品的需求构成预测(单位%)174

图表662007年的建筑用钢材的价格走势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单位:元)176

图表67家电行业预测使用钢材情况(单位:万吨)180

图表68到2007年我国小家电产品实际使用板材约为110万~120万吨。181

Ⅵ 我国的钢铁工业的特点和分布

我国钢铁工复业的产品特制点是普通钢材过剩,特种钢材短缺;装备特点是大型企业装备水平世界领先,小型民营钢厂装备水平原始;产业集中度极低,全国大大小小的钢铁厂星罗棋布,大型企业产能所占的比例不能起到行业引领作用;地域分布是靠近矿山,临近城市,沿海转移,任重道远;竞争力普遍低于国外先进企业,例如韩国浦项钢铁,日本新日铁住金,德国蒂森克掳伯,美钢联,JFE等企业。

Ⅶ 中国现在还没用能力生产航母钢材是吗

日本的严格来说不算是真正的航空母舰而是“直升机航母”就是不能携带大量固定翼战机的航母。主要力量是直升机。战斗力和真正的航母比起来不值一提而中国能否制造航母。这件事情不好说因为外界没有证据证明中国有制造“现代航母特种钢”的能力但是我认为中国应该敏乎有制造航母的能力。毕竟之前那么多的技术难题都解决了航母特种钢和那些东西比起来简直不正拿粗值一提。 而且航母特种钢性能举镇和坦克特种钢差不多所以说中国能制造航母。 至于那位提到了“三十年代日本就造出了航母”我想说。三十年代的日本航母大多是两万吨到三万吨的小船。而且很多地方都是木质的。其外壳的防弹能力估计连现在的装甲车都不如。重量连很多国产货轮都比不上。

Ⅷ 另辟蹊径地下深埋石油!石油储备已破3亿桶,国产特种钢功不可没

1973年由于巴以双方再次冲突,导致中东石油供应缺失,进而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石油危机,经济上也造成了巨大损失。自此以后,西方国家对于石油储备倍加重视,为此还成立了国际能源机构。现今战争对于战前储备十分重视,能源储备更是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友禅最大原油进口国,对于国外的依存高达60%,一旦战时原油供给受制于人,对于战争局势影响将无法想象。

出品|国器

日本石油储备200天位居亚洲第一

依照国际能源机构规定,国家需要至少90天以上的石油储备。像美国早已达到150天的储存量,而亚洲地区石油储备最多的还是能源稀缺的日本,其石油储备可以达到快200天。我国为了使能源供给安全,在2004年开始了石油储备建设的漫长征程,根据建设计划,预计用三期工程,于2020年完成石油储备硬件设施。在一期工程将黄岛、镇海、大连、舟山这四个地方作为储油基地,在建造时却存在很大的技术障碍。

中国国产特种钢一举打破日本高强度钢板的垄断

在地面建设大型储油罐,对于储油罐本身的钢铁强度和屈服度有很大要求,而我好羡尘国当时没有相应的技术,只有向日本进口高强度钢板来应对,在知道中国无法建造出高强度钢板,并且需求还很大后,日本众多商家便纷纷上涨售价牟取暴利。为了打破日本的垄断,国家开始组织多部门多机构联合攻克难关。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高达730MPa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度在490MPa以上的钢板终于由武钢、宝钢等几大公司打造出来,其各方面数据都达到了甚至超过了日本的同类产品。

中国地下挖派圆洞水封的另辟蹊径储油方式

日本对中国高强度钢板的垄断一举被打破,为国家储备更多的石油提供了设施基础。第一期工程于2010年完成后,我国马上开始二期工程,在天津、锦州、舟山等八个城市建造更大的储油基地。我国并没有“沉迷”于地面大型储油罐建设,在二期工程黄岛国家石油储备中另辟蹊径,选择了水封岩洞库。水封岩洞库建造于地下数十米处,只需利用岩体由人工挖掘形成洞室,再利用水封就可以,这种方法不仅造价低,占地少,其运营成本也低,就是要建设的时间较长,更重要的是安全可靠。

中国3亿桶原油储备仍是任重而道远

中国目前已有3亿桶原油储备,可供30多天的用量,相较于90天的标准虽然还有一定距离,但我国已明确石油储备的重要,在决策上十分有远见,原油储备基地建设都赶上了石油价格下跌,我国第一时间就购入了大批低价石油。但应知道,与世界储油一流的日本相比我国在石油储备安全、技术等方面还远远不足,石油储备量是日后战争胜利的关键,我国石油储备道路任重而道远。

Ⅸ 现在中国有能力生产航母特种钢材吗

在改造瓦良格号的时候遇到钢材问题,是从俄罗斯引进生产技术生产的,据说工艺达不到合格率比较低,不知现在如何。

2012年中国生产粗钢近7亿吨,但是基本上所有的高级高附加值的钢材都是进口的,悲催!!!!!!!!!!!航母钢材根本不行,就连潜艇钢材,据说日本用屈服强度接近1000mpa的,中国最好的也就750左右,而且产量极低,废品率很高唉!所以中国弹核潜艇数量少,而且很少出远海,是怕出事,每一个都是宝贝啊,别小看就差250左右,普通远洋货轮的钢材最好的也就250mpa,普通军舰也就用300左右的钢材。
老毛子的AK系列合金钢是世界上屈服度最高的材料,使用镍铬和加入钛的合金钢,根据钛成分的多少分不同样本。最高的达到并超过1000MPA,用来制造需要深潜的核潜艇。而用来制造航母飞行甲板的一般在850左右。美国HY系列特种钢材同样用于制造潜艇和航母飞行甲板。HY80的屈服度在800左右,用于航母制造。同样也是镍铬和加入钛的合金钢。 法国软钢的屈服度比较底,仅550左右,但对于出口限制较少,而上述2种材料,美俄是基本不出口的。 英国的无敌级航母使用的就是法国软刚,但基于这样的材料屈服度比较底,一般仅仅用于制造小型垂直起降或者直升飞机航母。法国自己的戴高乐号还是用的HY80特种刚。
反观我国,对制造屈服度高于350的特种钢材的生产能力都比较低,
这个从我国建造核潜艇的速度上就可以反映出来。
总的来说,我国的精钢不是没有,是产量太少,是极少
如果有的话,用于战斗机起降跑道的第一层主甲板,应该非济南钢铁集团公司莫属,中厚板质量和产量全国第一。

Ⅹ 我国特种钢材都产量不高

中国钢产量世界第一,但特种钢材却严重依赖进口

特殊钢是重大装备制造、重大工程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国防先进武器所需的核心、关键材料,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标志。

原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曾表示,我国特钢发展的关键是要占领高端市场。在徐匡迪看来,我国装备制造业主要在核心技术和核心部件上受制于人。其中,核心技术主要是指控制系统和软件,核心部件主要是材料不过关。尤其是飞机起落架、高速列车车轴、轴承等抗疲劳高强钢,核电站用耐高温、抗辐射不锈耐热钢管,燃气轮机、涡扇发动机的高温合金叶片等材料,目前尚且不能实现国产化。

中国金属学会名誉理事长翁宇庆同样认为,通过产业和产品升级,提升高端特钢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是我国特钢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高端特钢受制于人

从世界范围来看,特钢产业水平最高的国家是日本和德国,两国在全球特殊钢市场所占的份额分别达到20%和18%。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吴溪淳表示,相比日德等发达国家,我国特钢产品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品种结构上,从而导致主要特钢品种出口单价和进口单价之间存在较大落差。

以不锈钢棒材为例。今年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不锈钢棒线材4.46万吨,平均到岸价格为3991美元/吨;出口3.14万吨,出口单价仅为2993美元/吨。同期,我国共进口不锈钢板带31万吨,平均单价为3216美元/吨;出口36.98万吨,平均单价仅为2336美元/吨。

再如合金钢锻材。上半年我国共进口3000吨,平均进口价格高达5000美元/吨;出口4.76万吨,平均出口价格仅为1554美元/吨。

在锅炉钢管上,上半年我国共进口4.43万吨,平均价格达到7697美元/吨,出口量为3.25万吨,出口单价只有2215美元/吨。

综合来看,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上述主要特钢产品91万吨,进口金额达到23.2亿美元,平均进口价格为2549美元/吨。相比之下,上半年我国合金钢棒线材和合金钢板带的平均出口价格只有648美元/吨和606美元/吨。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特钢行业的话语权主要体现在对国际主要特钢产品的定价权上。进口单价与出口单价的巨大“落差”充分证明,若要摆脱原材料受制于人的尴尬境地,我国特钢产业必须延伸产业链,不断向高端市场发起冲击。

业内专家指出,特钢深加工产品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是高端特钢产品的发展趋势之一。例如,特钢板带、特钢棒线材、特钢管材以及工模具钢、高速钢等都具备深加工的潜力。

质量稳定性亟待提高

2009年,我国累计生产特殊钢3470万吨,占全国钢产量的比例只有6.11%。相比之下,在世界范围内,特殊钢在一个国家钢产量中所占的比例平均为10%~15%,其中,OECD国家达到15%~20%,瑞典接近30%。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主持的《中国特钢产业现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认为,我国特殊钢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高品质特殊钢比例低,结构不合理,部分高端产品不能满足国内行业发展及重大工程需求;特殊钢板带材、管材、棒材、锻材和复杂型材生产技术水平亟待提高;特殊钢生产的高资源和高能源消耗状况亟待改善等。

通常来讲,洁净度、均匀度、组织细化度和尺寸精度等是特钢的本质特征,而质量稳定性是其品质高低的主要衡量标准。以高品质轴承钢为例,其含氧量必须不大于10PPM,可靠性不小于99.99%。

该课题组对汽车、轴承和机械等主要用户行业的调查显示,当前我国特钢产品质量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有:表面质量不稳定、表面发纹、公差超标、弯曲度超标现象时常出现;交货期不准时情况时有发生;连铸材料低倍偏析;夹杂物不均;表面裂纹;为用户服务理念较差;使用寿命相当于进口材料的四分之一;钢材硬度不均匀、钢中碳含量和氧含量控制波动较大、中心疏松与夹杂物富集等质量缺陷较为普遍等。

把握制造业升级契机

众所周知,特殊钢是制造业用钢最主要的钢类,其市场需求特点是多品种、小批量。

当前,国内特钢的主要消费市场包括汽车行业和机械行业,其中,汽车行业占35%,机械行业占24%。以汽车行业为例,2009年我国汽车行业消费钢材同比增加约700万吨,同比增长22%。

业内专家认为,就中高端量大面广的特钢品种来看,轴承钢和结构钢与市场高度融合,是最具市场前景的两大特钢长材。

2009年,我国特钢行业轴承钢生产量达到240万吨,预计今年达到250万吨。

在汽车用钢方面,我国汽车用优质钢材约占汽车用钢材量的30%,汽车用特殊钢占全国特钢总产量的35%左右,其中,合金结构钢、弹簧钢、冷镦钢和易切削钢都是各个特钢厂的支柱产品,汽车产量的快速增长也极大推动了国内特钢需求。

根据不同车型的耗钢情况,按照我国汽车产量中乘用车与商用车的比例进行加权测算,2008年我国整车汽车用优特钢数量达到500万~600万吨;根据2008年底的汽车保有量计算,我国汽车维修用优特钢达到200万吨。综合上述两项数据,目前我国汽车行业每年将消耗特钢700万~800万吨。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认为,为满足机械工业的用钢需求,我国特钢行业必须加强研发、调整结构。

具体来说,主要是:新能源机械行业、风电行业要提高轴承钢寿命,进而提升轴承钢材纯净度,同时提高增速齿轮箱寿命,以解决钢材超细组织问题;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用钢材要早日研发各类品种,早日鉴定、成型,进而完全替代进口;汽车行业要在继续降低成本的情况下,提高钢材质量的一致性;重型机械用锻件主要解决机加工能力和热处理水平;通用机械用特钢应向易切削钢材、非调质钢材、调质后钢材、银亮钢材等品种倾斜;工程机械需求向特种性能钢材发展,农用机械向低成本发展。

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一德所言,“十二五”期间,我国对高品质特钢的需求将快速增长。为振兴特钢产业,必须牢牢把握住当前制造业升级的有利契机。

阅读全文

与我国特种钢材落后多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钢铁雄心4千禧黎明怎么装 浏览:758
单片机焊接板多少钱 浏览:42
不锈钢盘子应该在哪里买 浏览:417
处钢板什么意思 浏览:774
铲车油箱焊接注意什么 浏览:14
什么是焊缝打磨 浏览:256
碳钢板3mm多少钱 浏览:566
不锈钢壁挂和铝合金哪个好 浏览:147
超级钢铁蜘蛛侠怎么画 浏览:348
浙江镀锌合金哪个电镀厂家质量好 浏览:194
不锈钢为什么回火 浏览:434
下颚骨骨折钢板怎么拆 浏览:826
不锈钢管怎么分辨材质 浏览:514
沧州焊管回收 浏览:292
13米m型护栏的价格怎么算 浏览:23
儿童护栏门怎么装 浏览:21
钢管喷什么油漆最贵 浏览:375
扩张钢板网多少钱 浏览:281
压刀片机模具多少钱 浏览:752
单玻铝合金门窗多少钱一平米 浏览: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