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40万吨钢材生产能力的轧钢加热炉外排废气量为多少(以高炉煤气为燃料)
蓄热的炉子
高炉煤气大约330立/吨钢左右,以温度为准,
当然如果热装要低一些到可以200--250
空气系数=330*0.65
废气量=240万吨*(330+330*0.65)
⑵ 废钢材的来源和处理方式,快快
废钢铁就是使用钢铁材料制成的各种机械设备、交通工具、农用机械、机具、建筑物铃材、军事用品、生活用品等经过一定使用年限后的报废品;或者是在生产这些产品当中产生的废品、边角余料及含铁废弃物;再者因技术进步及经济指标落后而更新替代下来的淘汰品。像报废的机动车、各种报废的铁路器材、废船、损坏的机器设备、废旧自行车、各种超旧家电、拆毁的建筑物钢材、各类工程下来的钢材下脚料等,其范围之广、数量之大、品平之多不胜枚举。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失去了原有的使用价值。所以,换句云说,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钢铁制品,就是废钢铁。
废钢铁按其产生的来源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是社会上各行各业因报废折旧产生的废钢铁(简称折旧性废钢铁)。另一类是在各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钢铁(简称生产性废钢铁)。
细分的话可分为七大类:
1、生产性废钢铁
生产性废钢铁一部分是各个使用钢材制造终端使用商品的边角余料;这一部分通过市场交易回到钢铁企业进行再次冶炼。另一部分是各钢铁企业自产的返回废钢铁,是企业内部各个生产单元诸如,车间、分厂在生产过程中下来的边角余料例如:切头、切尾、铸余、废品、试样、钢屑、下脚料等。生产性废钢铁的特点是:质量很好,钢水收得率高,钢种明确,化学成分清楚。管理好这部分废钢铁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有着重要愈义。但是,随着各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对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的追求,以及钢铁企业实现转炉(电炉)+全连铸以来,成材率提高,自产返回废钢铁减少,生产性废钢铁趋于减少趋势。
2.农业废钢铁
农业废钢铁来源于损坏的各种农业设施如闸、坝、桥、具、工器具等,由于我国农业现代化起步较晚,尚不发达,少。农业废钢中废铸铁、工具钢较多。
3.基本建设业废钢铁
来自于基本建设业的废钢铁数量较大,特别是近几年,随着铁路建设、公路建设、市政建设、工业与民用建设的发展,这方面的废钢铁越来越多,预计在未来的20年内将会保持着较高的产出量。来自这方面的废钢铁质量较好,品种有拆下来的各种型号的钢筋、角、槽、板,工程用角、槽、板的下脚料,淘汰报废的建筑设备和工器具。近几年来随着拆迁量的加大,各种建筑物拆下来的废钢铁越来越多。这部分废钢绝大部分是普
通碳素钢。
一般来说,砖混结构的建筑物用钢量较小,每平方米用钢量在}0}-30kg之间;框架结构建筑物用钢量较大,每平方米用钢量在40^-50kg之间。
4.铁路废钢铁
目前我国的铁路建设发展很快,随着高铁、动车组、铁路提速的大发展,原有的铁路设施与之越来越不相适应。因此,淘汰报废了许许多多的铁路设施,如机车、车厢、道轨等。
这部分废钢铁质量优越,绝大部分是重型料。且化学成分清晰,钢水回收率高。这部分废钢铁是各钢铁企业的抢手货。随着铁路事业的发展,这方面的废钢铁会越来越多,应当引起废钢铁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关注。来自铁路的废钢有碳素钢和合金钢。
5.矿山废钢铁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煤的产量居世界第一,煤的贮存量位居世界第三,产煤的历史较长,因此,这方面淘汰下来的废钢铁很多。煤矿是高风险行业,设备淘汰更新较快,同样也是废钢铁产生较多的地方。例如,各种液压支架、巷道支架、运输车辆,各种采掘机械工器具等。这类废钢铁也是优质废钢铁。矿山废钢的特点是重型料多、合金钢多。
6.民用废钢铁
民用废钢铁在整个废钢铁市场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是,质量参差不齐,绝大部分是轻薄料和小型料,易氧化生锈,钢水回收率较低。例如,家电的外皮、钢铁制桌椅家具、办公家具、灶具、厨具、上下水管道、钢制门窗、脚踏工具、健身器材、饮料容器。要较好地回收使用民用废钢铁就必须对民用废钢铁进行加工。例如,使用打包机、剪切机、破碎机,以增加堆密度。另外,尽快使用以减少氧化,变不利为有利。民用废钢要注意各种含有锌、锡的废钢,如易拉罐、罐头盒、各种筒体。
7.军用废钢铁
军用废钢铁数量较少。在我国一些淘汰报废的军事武器装备在销毁时必须有军事人员监管,并到指定的钢铁企业销毁。
⑶ 中国有多少的钢铁储备每年消耗多少
“十五”期间我国的钢产量先后突破了2亿吨和3亿吨大关,年消耗废钢达5000—6000万吨。这期间我国的废钢铁资源紧缺,每年缺口1000万吨左右靠进口解决。根据2004、2005年的钢铁市场情况和废钢消耗的市场价格分析,我们对“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的废钢资源及消耗情况进行了预测,预计2006——2007年废钢资源仍然紧缺,2008年起废钢资源紧缺状况可望逐年好转。
2004年我国粗钢产量达2.72亿吨,全国炼钢消耗废钢5430万吨,炼钢废钢消耗量比2003年增加了610万吨,吨钢耗废钢量199公斤,比2003年下降了17公斤。
2004年我国废钢铁资源总量6178万吨。其中:钢铁企业内部回收废钢铁1700万吨,比上年增加170万吨,社会采购废钢3300万吨,与上年持平,进口废钢1023万吨比上年多进口94万吨,是进口废钢最多的一年。
2005年,预计我国粗钢产量将达到3.3亿吨以上,全国炼钢耗废钢约为6100万吨,比2004年增加670万吨,吨钢耗废钢185公斤,比上年又下降了15 公斤。2005年我国废钢资源总量约为6800万吨,其中,钢铁企业回收废钢1890万吨,社会回收废钢3800万吨,进口废钢约1100万吨,分别比去年增加190万吨、500万吨和77万吨。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实现工业化的支撑产业,钢铁产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外部条件,需要资源和能源的保障。面临我国富矿少、贫矿多、每年有超过50%的铁矿石须进口的现状,发展我国的废钢产业,多回收废钢,多进口废钢铁,钢铁企业多用废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坚持可持续性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提高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率,节能降耗的重大措施。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钢铁工业也是近三十年才壮大起来,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急需调整。炼钢生产中,转炉钢比例占85%,电炉钢比例占15%,吨钢耗费废钢量200公斤左右,对废钢需求量很大,废钢资源的社会积蓄量、废钢的年产生量、废钢市场的价格走势等是我们十分关心并需要很好研究的重大课题。以下这些不成熟的意见供各位代表研究和思考。
一、1996—2005年我国废钢铁消耗情况
1996—2005年是我国钢铁工业高速发展的十年,是计划经济向市场化经济转变的十年,是各种钢铁产品供给不足到自给有余的十年。十年来,我国的钢铁产量连续居世界第一,目前全世界三分之一的钢产自中国,中国钢铁市场的繁荣带动了世界钢铁市场繁荣,中国钢铁市场的稳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1996年我国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后,用了七年的时间,在2003年迈过了2亿吨的台阶。今年,我国钢、铁、材的产量突破3亿吨,只用了短短的两年时间。
十年来,我国累计产粗钢173578万吨,炼钢耗废钢37650万吨,平均废钢单耗217公斤/吨钢,,也就是说有22%的钢产量是由废钢炼成的。十年来,企业内部回收废钢15309万吨,占废钢消耗量的40%以上。社会采购废钢21823万吨,进口废钢6110万吨,废钢资源总量43760万吨。
在“九五”计划期间,钢产量以3—7%的年增长率增加,进入“十五”计划后,钢产量以年均增长20%的速度超常发展,使废钢资源紧张的矛盾更加突出,不得不靠多进口废钢来保证国内废钢资源的供需平衡。“九五”期间进口废钢1294万吨,“十五”期间,预计进口废钢量将达到4816万吨,是“九五”期间进口废钢量的3.72倍,其价格也与国际市场接轨。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废钢进口国之一(见表一)。
“十五”期间我国的钢产量先后突破了2亿吨和3亿吨大关,年消耗废钢达5000—6000万吨。这期间我国的废钢铁资源紧缺,每年缺口1000万吨左右靠进口解决。根据2004、2005年的钢铁市场情况和废钢消耗的市场价格分析,我们对“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的废钢资源及消耗情况进行了预测,预计2006——2007年废钢资源仍然紧缺,2008年起废钢资源紧缺状况可望逐年好转。
2004年我国粗钢产量达2.72亿吨,全国炼钢消耗废钢5430万吨,炼钢废钢消耗量比2003年增加了610万吨,吨钢耗废钢量199公斤,比2003年下降了17公斤。
2004年我国废钢铁资源总量6178万吨。其中:钢铁企业内部回收废钢铁1700万吨,比上年增加170万吨,社会采购废钢3300万吨,与上年持平,进口废钢1023万吨比上年多进口94万吨,是进口废钢最多的一年。
2005年,预计我国粗钢产量将达到3.3亿吨以上,全国炼钢耗废钢约为6100万吨,比2004年增加670万吨,吨钢耗废钢185公斤,比上年又下降了15 公斤。2005年我国废钢资源总量约为6800万吨,其中,钢铁企业回收废钢1890万吨,社会回收废钢3800万吨,进口废钢约1100万吨,分别比去年增加190万吨、500万吨和77万吨。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实现工业化的支撑产业,钢铁产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外部条件,需要资源和能源的保障。面临我国富矿少、贫矿多、每年有超过50%的铁矿石须进口的现状,发展我国的废钢产业,多回收废钢,多进口废钢铁,钢铁企业多用废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坚持可持续性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提高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率,节能降耗的重大措施。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钢铁工业也是近三十年才壮大起来,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急需调整。炼钢生产中,转炉钢比例占85%,电炉钢比例占15%,吨钢耗费废钢量200公斤左右,对废钢需求量很大,废钢资源的社会积蓄量、废钢的年产生量、废钢市场的价格走势等是我们十分关心并需要很好研究的重大课题。以下这些不成熟的意见供各位代表研究和思考。
一、1996—2005年我国废钢铁消耗情况
1996—2005年是我国钢铁工业高速发展的十年,是计划经济向市场化经济转变的十年,是各种钢铁产品供给不足到自给有余的十年。十年来,我国的钢铁产量连续居世界第一,目前全世界三分之一的钢产自中国,中国钢铁市场的繁荣带动了世界钢铁市场繁荣,中国钢铁市场的稳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1996年我国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后,用了七年的时间,在2003年迈过了2亿吨的台阶。今年,我国钢、铁、材的产量突破3亿吨,只用了短短的两年时间。
十年来,我国累计产粗钢173578万吨,炼钢耗废钢37650万吨,平均废钢单耗217公斤/吨钢,,也就是说有22%的钢产量是由废钢炼成的。十年来,企业内部回收废钢15309万吨,占废钢消耗量的40%以上。社会采购废钢21823万吨,进口废钢6110万吨,废钢资源总量43760万吨。
在“九五”计划期间,钢产量以3—7%的年增长率增加,进入“十五”计划后,钢产量以年均增长20%的速度超常发展,使废钢资源紧张的矛盾更加突出,不得不靠多进口废钢来保证国内废钢资源的供需平衡。“九五”期间进口废钢1294万吨,“十五”期间,预计进口废钢量将达到4816万吨,是“九五”期间进口废钢量的3.72倍,其价格也与国际市场接轨。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废钢进口国之一(见表一)。
2001—2005年,由于钢产量以20%以上的增长率增加,加上我国的废钢积蓄量不高,废钢的产出率不高,五年共进口废钢4800多万吨。2006—2010,我国钢铁工业的产量不会有太大的增长,废钢的社会积蓄量增多,废钢资源量逐渐丰富,预计“十一五”末期,我国的废钢资源紧缺的状况可以改善。
有人认为,我国到2007年废钢即可以自给,也有人认为要到2014年。
废钢的需求量取决于转炉钢和电炉钢的比例,“十五”期间,电炉钢的比例逐年下降,吨钢耗废钢水平逐年减少,按2005年的耗废钢水平185公斤/吨,测算,电炉钢的比例只有13%。
如果“十一五”期间,我国吨钢耗废钢达到200公斤/吨,2006年将是我国进口废钢的高峰期,需进口1200—1400万吨的废钢以补国内的资源不足。2001—2010年我国废钢积蓄量及废钢需求预测情况见表-4。
关于2006—2010年,废钢积蓄量及废钢需求预测的说明:
1. 钢产量:假定钢产量已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以调整产品结构为主,“十一五”期间,钢产量控制在3.3—3.6亿吨之间。
2. 通常废钢积蓄量是以前8—30年消耗钢材量来测算,2005年我国废钢积蓄量13亿吨,2006年为14亿吨。
3. 废钢产出量指23年废钢积蓄量的年平均值。
4. 废钢产出率= 废钢社会采购量 / 废钢产出量
世界废钢产出率平均水平在80%以上,很多国家达90%。我国废钢产出率“十五”期间仅46—67%,且不稳定。“十一五”期间按67%测算废钢的产出,废钢产出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多产出废钢60—80万吨。如果“十一五”期间,我国废钢产出率能增加10个百分点,则每年可多产废钢700万吨左右。
5. “十一五”期间,钢铁工业自产废钢按钢产量的6%测算,十五期间企业自产废钢占钢产量的比率由8.8%下降到5.7%,企业加强管理,抓好渣钢的回收利用,企业内部回收的目标是可以完成的。
四、提高信息服务质量,为行业提供快捷的信息服务
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自成立以来,在加强行业管理,提高行业自律方面;在沟通政府和企业关系方面;在稳定废钢市场为会员提供信息服务方面;在废钢供需体制改革,组建废钢加工配送中心;在冶金渣的开发利用、废钢贸易、废钢设备的研究制造方面;在进口废钢市场清理整顿、规范化管理方面;在推动废钢行业技术进步,贯彻废钢新国家标准方面;在废钢铁统计信息工作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较好地满足了钢铁工业快速发展对废钢的需要。
协会的工作及服务归根到底是信息服务。为会员和企业提供政策、工艺、技术、废钢加工设备、废钢市场价格、废钢市场形势分析是我们主要的职责。为了作好信息服务工作,三届理事会期间,秘书处根据理事会的决定重组了协会信息部,改组了废钢铁杂志编辑部,信息部由废钢铁统计、《中国废钢铁杂志》、《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网站》三部分组成,协会信息部也是杂志和网站的编辑部。
1. 废钢铁统计信息工作
二年来,召开了两次废钢铁统计信息工作年会,及时总结了废钢铁统计工作,表彰了54名优秀的统计员、废钢铁信息员,组织了废钢铁网上录入汇总统计软件培训,大多数企业通过网络传送废钢铁统计数据,废钢铁统计信息化、自动化有了长足的进步。组建了废钢铁价格信息网,编辑发行了《废钢铁价格周报》及月报,废钢铁价格周评和月评。在统计员、信息员和所在单位领导的支持下,已发出废钢铁价格信息周报64期。我们的废钢铁统计资料反映了全国重点钢铁企业的废钢铁收、支、存状况;发布的废钢铁价格信息周报及月报,反映了全国各地废钢铁含税进厂价格及其市场价格走势,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废钢铁市场行情,避免了一些网站对废钢铁市场不负责任地炒作。我们的信息通过电子信箱、传真、《中国废钢铁》杂志和《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网站》及时地反馈给会员单位,为大家提供了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
2.《中国废钢铁》杂志
2004年,协会信息部开始负责 《中国废钢铁》杂志的编辑工作。出版发行正刊四期、增刊两期,并完成了杂志在北京的发行注册更名工作。
2005年,《废钢铁》杂志正式更名为《中国废钢铁》,并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发行量不断扩大。内容重点放在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标准;登载行规行约,协会决议和文件;推荐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发表管理、技术论文和废钢铁统计数据,废钢市场研究,成为具有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的专业性科技读物。
3.《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网站》http://www.chinascrap.org.cn
《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网站》自2004年5月底开通以来,根据市场的需要,不断完善更新栏目,及时上传和废钢铁相关的信息,为会员提供迅捷的信息服务。网站的主要栏目有:行业资讯(国内信息、国外信息),市场信息(价格快报、价格总汇、国内、国际市场综述),政策法规,环保动态,协会介绍,行规行约,废钢标准(国内废钢标准、国际废钢标准),交易市场,科技园地、数据库,电子杂志等栏目。行业信息、市场信息等主要栏目信息每天更新,在一年半的时间内,注册用户达5700多名,文章阅读达39万人次。在行业协会自办的网站中,是点击率较高的网站之一。
各位代表,协会的工作离不开会员单位的支持,《中国废钢铁》杂志和《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网站》是协会为会员提供信息服务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协会是非营利性组织,杂志和网站目前仅仅是在维持成本下运行。
希望会员单位、与会的各位领导伸出你有力的手,支持协会的工作。像武钢、鞍钢、太钢一样,做到会员单位的领导、每一个科室、班组能订阅一份《中国废钢铁》杂志,所有的会员单位都能成为我们网站的甲级会员。把《中国废钢铁》杂志和《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网站》作为从事废钢铁应用、废钢贸易、设备制造的良师益友和展示自身形象的平台。我们将进一步作好信息服务工作,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用实际行动报答会员单位的厚爱!
结束语
“十五”期间,废钢铁资源十分紧张,我们紧紧抓住国内、外两个市场,较好地满足了钢铁工业高速发展对废钢资源的需要。其间废钢铁价格几经波动,目前已稳定在比较合理的价格水平。
“十一五”期间,虽然废钢社会资源偏紧的状况并没有根本地改变。我国钢产量连续十年居世界第一位,但废钢消耗远赶不上世界第一的水平。美国钢产量不足1亿吨,但年消耗废钢7000万吨以上,我国要成为钢铁强国,废钢产业任重而道远。
⑷ 钢铁冶炼厂产生的危险废物有哪些
炼铁固体废物(水) 炼钢固体废物(水) 轧钢固体废物(水) 铁合金固体废物(水) 选矿固体废物(水) 焦化固体废物(水) 烧结固体废物(水)
⑸ 各种废铁出钢率是多少
开门见山,网络知道
各种废铁出钢率是多少
帐号已注销
超过26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亲亲很高兴为您解答国内钢厂炼钢回收料(回收的废铁)占原料的百分比是45~50%。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淘汰或者损坏的作为回收利用的废旧钢铁。是金属回收当中对heise金属废料的统称,包括废钢、废铁、冶金废渣、氧化废料等。废钢是清洁原料、回收率高,消耗相同的热量,加纯净废钢的产出率为95%~96%、而加铁矿石的产出率仅65%~66%。钢铁厂生产过程中不成为产品的钢铁废料(如切边、切头等)以及使用后报废的设备、构件中的钢铁材料,成分为钢的叫废钢;成分为生铁的叫废铁,统称废钢铁。目前世界每年产生的废钢总量为3~4亿吨,约占钢总产量的45~50%,其中85~90%用作炼钢原料,10~15%用于铸造、炼铁和再生钢材。
⑹ 钢铁企业是否有危险废物
有的,比如设备维护保养过程产生的废机油、擦拭废油的废抹布等都是危险废物
⑺ 危险废物的分级
危险废物没有分级,只有分类别
“钢材酸洗污泥”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归属HW17表面处理废物,编号346——064——17,为具有毒性危险废物。
单纯的氧化锌不属于危险废物。
机油污泥归属HW0废矿物油,编号有375——001——08,900-200-08、900-201-08、202-08等十几种,你可以进行对照进行区分,都为具有毒性危险废物。
供你参考。
⑻ 钢铁铸件制造业产生什么危险废物
钢铁行业 生产排出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炉渣等).这不仅浪费资源和能回源,而其对环境造答成严重污染,直接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目前钢铁工业的主要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废水污染.钢铁工业是用水的大户,用水量占全国工业用水的19%,废水排放量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的11.3%.钢铁工业废水含多种污染物,其中含有大量的挥发酚、氟化物、石油类、悬浮物、砷、铅等有害物质。
2、空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了有害的程度.污染物有固态、液态、气态,乳酸五、有害气体等.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植物生长等都有很大影响,二氧化硫大量排放,会造成“酸雨”,破坏树木,植物生长缓慢,甚至枯萎枝叶脱落。
3、钢铁渣污染.从矿山开采、金属冶炼到加工制造都有废渣产生,如废石、尾矿、冶炼渣、、粉尘、污泥等都是固体废弃物,渣对环境的污染是通过大气,水及固体废弃物本身三种途径造成的。
4、钢铁工业除了上述污染外,噪声的污染也不能忽视,它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损伤听觉、诱发多种疾病、降低劳动生产效率,甚至引发事故。
⑼ 10吨锅炉有多少废钢材
按照1吨锅炉5-5.5吨钢材计算,10吨锅炉应该有55吨废钢材。
⑽ 山东危废处理能力由过剩趋向合理
导读:众所周知,山东省是我国第一化工大省,山东省危废的产生量,也一直处于全国前列。可以预见,未来山东危废市场将迎来利用处置能力的大导读:众所周知,山东省是我国第一化工大省,山东省危废的产生量,也一直处于全国前列。可以预见,未来山东危废市场将迎来利用处置能力的大量释放,区域性结构性危废处理能力不足问题也将得到解决,围绕危废物料来源的竞争将加剧。
众所周知,山东省是我国第一化工大省,从1992年至今,化工经济总量连续28年位居全国首位,化工生产企业规模一度达到9000多家,是全国拥有工业大类较多的省份。
与此相应的是,山东省危废的产生量,也一直处于全国前列。针对产废企业众多的实际情况,山东省高度重视危废利用处置设施尤其是综合处置设施的科学规划和建设。早在2018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就印发了《山东省打好危险废物治理攻坚战作战方案(2018—2020年)》,要求到2020年,全省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和处置体系,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布局趋于合理,处置能力与危险废物产生种类和数量基本匹配,基本实现全省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
山东危废现状
根据《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加强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意见》(鲁环发〔2019〕113号)要求,《山东省“十三五”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鲁环函〔2017〕452号)中已经开工建设的项目,限期完成;尚未开工的项目,不再硬性要求按规划实施,改变为投资引导性公告的方式落实。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山东危废产生量大于5000吨的工业企业有190家,其中已有102家通过自建危废利用处置设施或现有生产设施,自行利用处置部分危废。32家年产生危废1万吨以上的工业园区中,有18家已建成危废处置设施。目前,山东省已建成运行31处危废综合处置中心,形成综合处置能力的合理布局。全省166家企业自建危废内部利用处置设施,总利用处置能力达到674.6万吨/年。
2019年,山东危废产生1045万吨,其中,工业危废1035.4万吨、医疗废物9.4万吨、实验室危废约0.18万吨;2019年山东共利用处置危废1150.8万吨(含利用处置往年贮存量),其中,企业通过生产设施或自建危废利用处置设施自行利用处置581.5万吨,委托外单位利用处置569.3万吨”。
2019年,山东16市中,危废产生量(与地市统计量略有差异)超过50万吨的有8个:烟台(215.3万吨)、滨州(158万吨)、淄博(110.3万吨)、临沂(91.5万吨)、日照(91.4万吨)、济南(80万吨)和菏泽(70.5万吨)、东营(50.6万吨)8个市,共867.6万吨,占全省的83.8%。
从工业危废产生量的类别看,产生量前10位的类别有:精(蒸)馏残渣(247.1万吨)、废酸(200.4万吨)、无机氰化物废物(180.9万吨)、废碱(78.2万吨)、表面处理废物(65.6万吨)、焚烧处置残渣(59.7万吨)、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51.1万吨)、医药废物(37.1万吨)、有色金属冶炼废物(22.2万吨)、有机氰化物废物(13.9万吨),共956.2万吨,占全省的92.4%。
可以预见,未来山东危废市场将迎来利用处置能力的大量释放,区域性结构性危废处理能力不足问题也将得到解决,一些地区过高的危废处置价格将难以持续,市场将进入平稳发展阶段,行业投资热度降温,围绕危废物料来源的竞争将加剧。新危废项目将带来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总体提升,对原有设施陈旧、技术落后、管理不规范、规模不适宜的经营单位也将产生较大的压力。
据山东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底,山东危废经营企业总利用处置能力1466.4万吨/年,其中利用能力1118.7万吨/年,危废利用处置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单从总利用处置能力来看,山东危废处置能力明显已经过剩。
危废因种类繁多,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置技术。我国90%以上危废处置企业仅能处置5种以下危废种类,供需种类错配的现象较为严重。山东为实现危废处置能力总体匹配、省域间协同合作、特殊类别全国统筹的危废处置体系,同时也为促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引导企业市场行为和社会资本理性投资,要求辖区内各市生态环境局定期发布投资引导性公告,向社会公开各类危废处置能力缺口,提高危废处置效果,完成区域内危废综合利用能力趋向合理布局的目标。
目前,山东危废产量前五城市,烟台、滨州、淄博、临沂、日照均已发布危废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投资引导性公告,引导社会资本有针对性地投入危废处置项目建设。
以下由山东5市分别发布的危险废物投资引导性公告整理:
烟台
2018年烟台市共产生30大类危废约293万吨,其中产生量最大的为黄金冶炼含氰尾渣(78%);共9大类危废年产废量1万吨以上,占产废总量的98%。从贮存量看,含氰尾渣贮存量大,约占到总贮存量的99%。
截至2019年10月底,对于山东省“十三五”危废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内项目,已建成29个,在建1个(危废填埋场,规模1万吨/年)。规划外建成项目2个(自利用),在建项目1个(水泥窑协同处置,规模10万吨/年)。
要求自建配套焚烧设施。年危废产生量大于5000吨的企业和1万吨以上的工业园区(化工园区、工业集中区等)应配套建设集中焚烧设施。支持其他有条件的化工园区配套建设危废处置设施;鼓励大型产业基地配套建设危废处置设施;鼓励产生量大、种类单一的企业和园区配套建设危废收集、贮存、预处理和处置设施;鼓励危废产生企业自建危废综合利用或处置设施,并提供对外经营服务。
严格执行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标准规范,新(改、扩)建集中焚烧设施总设计处理规模不得低于1万吨/年,其技术优先采用回转窑焚烧炉或其他技术更成熟、自动化水平高、运行更稳定的焚烧设施。
滨州
2019年,滨州市共申报危废产生量161万吨,其中,企业自行利用处置88.95万吨,委托利用处置66万吨。从贮存量看,2019年末全市贮存量22.17万吨,较2018年贮存量增加5.87万吨,主要贮存危废类别为有色金属冶炼废物(HW48),新增贮存量7.78万吨,占总贮存量的83.68%。
2019年产生的危废涉及类别28个,超过1万吨的危废类别有7个,按产生量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废酸、精(蒸)馏残渣、有色金属冶炼废物、焚烧处置残渣、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农药废物、含铅废物,共计157.77万吨,占全市总产生量的98%。
滨州市现有危废经营/处置企业25家,包括已获得危废经营许可证企业20家,试运行2家,豁免利用企业2家,拟申请试运行企业1家。全市现有总处置能力141.41万吨/年(不含企业自行利用处置能力),其中焚烧5.65万吨/年,物化3.24万吨/年,填埋17.12万吨/年,利用115.4万吨/年。
截至目前,滨州市在建危废利用/处置项目2个,总设计规模16.35万吨/年。其中,焚烧规模8万吨/年,物化规模5万吨/年,填埋规模3.35万吨/年。
为进一步加快贮存大修渣处置进度,现有处置单位拟增加处置能力,由10万吨/年增加至20万吨/年。此外,目前规划拟建项目4个,总设计规模56.8万吨/年,其中利用规模35.5万吨/年,焚烧规模9.3万吨/年,物化规模12万吨/年。
在建及规划拟建利用处置项目建成后,全市集中利用处置能力为224.56万吨/年。其中,焚烧能力为22.95万吨/年,物化能力20.24万吨/年,填埋能力30.47万吨/年,利用能力150.9万吨/年,危废集中处置和利用能力已满足需求。
基于以上情况,滨州原则上不再批准新建危废处置类建设项目,不再批准建设废酸、废矿物油类、废活性炭、含铬废物等利用类建设项目;严格限制其他危险物利用类建设项目;鉴于当前我市固体废弃物处置和利用能力已饱和,原则上不再审批固体废弃物处置项目。确需办理的其他危废和固废利用建设类项目须由市发展改革、生态环境、行政审批服务等部门会商审查同意后方可办理有关审批手续。
淄博
2019年淄博市共申报产生危废111.53万吨,涉及28个危废类别。其中,企业自行利用处置79.63万吨,委托利用处置35.58万吨,年末贮存量2.43万吨。年初贮存量为6.11万吨,比年初贮存量减少3.68万吨。
产生量超过1万吨的危废类别有11个,危废产生量为109.08万吨,占全市危废产生量的97.8%。根据危废产生量排序,依次为废酸、医药废物、焚烧处置残渣、废碱、有机氰化物废物、精(蒸)馏残渣、含有机卤化物废物、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有机树脂类废物 、废催化剂。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7家企业建有危废自行利用处置设施,总规模111.43万吨/年,其中利用规模78.42万吨/年,焚烧规模26.99万吨/年,物化处置规模6.02万吨/年。
全市已建成危废集中利用处置设施29处,综合利用处置能力130.52万吨/年。其中,利用能力114.57万吨/年,焚烧能力7.28万吨/年,水泥窑协同处置能力8.67万吨/年。
全市在建危废集中利用处置项目6个,分别为张店区山东盛日中天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淄川区淄博祖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中世嘉新材料有限公司;临淄区淄博首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淄博管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沂源县瑞丰高分子有限公司;总设计规模65.68万吨/年。其中,利用规模37.4万吨/年,焚烧规模2.28万吨/年,水泥窑协同处置10万吨/年,填埋规模5万吨/年,物化规模11万吨/年。
规划建设项目2个,分别为淄川区山东易润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青县中再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设计规模18万吨/年,其中,利用规模4万吨/年,焚烧规模3万吨/年,填埋规模8万吨/年,物化规模3万吨/年。
已建、在建及规划危废集中利用处置能力总计214.2万吨/年。
在建及规划集中利用项目建成后,全市集中利用能力为155.97万吨/年。其中,废矿物油21万吨/年;废活性炭6.39万吨/年、废催化剂42.74万吨/年、有机溶剂、焦油类40.84万吨/年,远大于2019年废矿物油类6.44万吨、废活性炭0.6万吨、废催化剂1.07万吨、有机溶剂、焦油类9.47万吨的产生量。以上类别危险综合利用能力已满足利用需求。
在建及规划集中处置项目建成后,全市集中处置能力为58.23万吨/年。其中,焚烧能力为12.56万吨/年,水泥窑协同处置能力18.67万吨/年,填埋能力13万吨/年,物化能力14万吨/年,集中处置能力已基本满足需求。
基于以上情况,淄博原则上不再批准建设危废处置类建设项目,废矿物油、废活性炭、废催化剂、有机溶剂、焦油类危废利用类建设项目。
临沂
2019年临沂共产生33大类危废约91.5万吨,其中废碱占据47.19%。1万吨以上类别有废碱、无机氰化物废物、精(蒸)馏残渣、焚烧处置残渣、医药废物、表面处理废物、废酸、其他废物。
截至2020年3月底,已建成项目40个(包含危废收集、利用和处置项目),年利用处置能力约222万吨;在建项目9个,年利用处置能力约36万吨。
危废经营许可证:2019 年,临沂共有 20 家危废经营许可证持证单位,除光大绿色环保与创业环保集团外,其余持证公司均是山东本土企业。
要求自建配套焚烧设施。年危废产生量大于5000吨的企业和1万吨以上的工业园区(化工园区、工业集中区等)应配套建设集中焚烧设施。支持其他有条件的化工园区配套建设危废处置设施;鼓励大型产业基地配套建设危废处置设施;鼓励产生量大、种类单一的企业和园区配套建设危废收集、贮存、预处理和处置设施;鼓励危废产生企业自建危废综合利用或处置设施,并提供对外经营服务。加快推进煤焦油、金属表面酸(碱)洗处理污泥、废包装桶、高浓度废盐等部分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建设。对其他类别危险废物,以优化现有利用处置能力、匹配临沂市产废规模为主。
日照
在日照发布的投资引导性公告中,虽并未提及危废具体数据,但却更为直观的表述了投资性建议:
1、日照已建成的危废集中处置焚烧设施和填埋场已实现与危废产生量、产生类别相匹配,且远远超出,因此不再受理新(扩)建集中处置焚烧设施(年危废产生量大于5000吨的企业自建配套焚烧设施除外)和填埋场项目。
2、目前,日照在建(运行)项目主要有废矿物油、废漆渣、含锌废物综合利用处置能力已基本满足实际需求,以上几类危废综合利用处置项目不再建设。
3、鼓励开展飞灰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加快飞灰利用处置项目建设。
此外,山东5大产废城市均提出:
1、提升现有危废产生单位生产工艺和自行利用处置水平
鼓励石化、化工等产业基地、大型企业集团根据需要对现有自建危废利用处置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建设高标准的危废利用处置设施。支持大型企业集团跨区域统筹布局,集团内部共享危废利用处置设施。
2、鼓励经营单位做大做强,第三方投资参与危废利用处置建设
鼓励利用处置危废的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推行危废专业化、规模化利用,建设技术先进的大型危废焚烧处置设施,降低可焚烧减量的危废直接填埋量。
管中窥豹
由于危废处理行业的资质和区域壁垒较强,危废几乎被“封闭”在了它所生产的地方,也正因如此,我国的危废行业,完全可以“见一叶而知深秋,窥一斑而见全豹!”。山东作为全国产废大省,其政策、市场等在危废行业均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
从上述山东5个产废城市的产生量和处置能力来看,2020年各市已建成的危废焚烧处置能力均已能够满足或超出当地危废焚烧处置的需求,集中填埋能力略低于产废规模;废油再生能力、表面处理污泥再生能力、废酸废碱再生能力已远超产废规模。
加上规划在建项目,这5个城市危废处置能力均处于过剩时期。但随着山东危废利用处置能力的大量释放和政府调控,区域性、结构性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将进一步得到解决,同时各市也在积极统筹跨区域布局,鼓励行业龙头企业跨区并购,实现省内处置能力合理布局。预计到今年年底,在山东加快补齐"短板" 打好危废治理攻坚战的行动下,全省将基本实现危废处置能力与产生量、产生类别相匹配,初步实现域内能力总体匹配、省域间协同合作、特殊类别全国统筹的危废处置体系,综合利用能力趋向合理布局。
山东产废前五城市的投资引导公告均提出了,要鼓励危废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支持大型企业集团跨区域统筹布局,集团内部共享危废利用处置设施。在处置能力大于产能的情况下,未来山东危废行业跨区并购将会取代项目新建,成为行业龙头公司跨区域扩张和提升产能的主要途径。
下一步,山东危废经营企业将在,技术、成本、管理、运营等方面进行更为激烈的竞争,危废龙头企业具备资质种类、技术水平、运营经验等多方面的优势,有利于在未来形成规模化协同效应,占领更大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