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钢板选N类,A类,B类,C类的原则是什么GB/T709-2006中的钢材厚度偏差分类。
若无特殊要求执行N类,A、B、C类为根据需方要求定制的,并在合同中注明钢材的偏差类别。建筑行业一般执行N类,除非设计明确提出特殊要求。
1、N类:正偏差与负偏差相等;
2、A类:按公称厚度规定负偏差;
3、B类:固定负偏差为0.3mm;
4、C类:固定负偏差为0,按公称厚度规定正偏差。
(1)钢板a类公差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钢材厚度允许偏差在有的钢材中只有厚度负偏差,有的既有上偏差也有下偏差(如《GB24511-2009承压设备用不锈钢钢板及钢带》中同时规定了不锈钢热轧厚钢板、热轧钢板及钢带的正负偏差)。其数值不同标准体系中会有所不同,同一体系的标准中,随着标准的更新也会有变化。
厚度负偏差比厚度正偏差用到的更多,也更重要。厚度负偏差在强度设计、刚度设计、结构设计中都会用到。而正偏差只在精度要求较高的设备估重或者土建基础设计时候才会用到。
现行中国国家标准中规定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钢钢板一般厚度负偏差为-0.3mm,碳钢为-0.8mm,高合金钢热轧厚钢板厚度负偏差为-0.3mm,高合金钢热轧钢板及钢带则随钢板厚度和精度等级有所不同,但最高不大于-0.3mm。
钢管的厚度负偏差则一般用标准规格厚度的百分数表示。需要注意的是,随着钢板轧制技术的进步,标准会随之更新,并缩小这个值。所以,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⑵ 请问:GB/T 709-2006钢板和钢带的厚度正负偏差。有朋友知道请回。急!急!急!
按厚度偏差种类分 N类偏差:正偏差和负偏差相等; A类偏差:按公称厚度规定负偏差; B类偏差:固定负偏差为0.3 mm; C类偏差:固定负偏差为零,按公称厚度规定正偏差。 尺寸 5.1 钢板和钢带的尺寸范围 单轧钢板公称厚度 3 mm~400 mm。 单轧钢板公称宽度 600 mm~4800 mm; 钢板公称长度 2000 mm~20000 mm; 钢带(包括连轧钢板)公称厚度 0.8 mm~25.4 mm; 钢带(包括连轧钢板)公称宽度 600 mm~2200 mm; 纵切钢带公称宽度 120 mm~900 mm。 5.2 钢板和钢带推荐的公称尺寸 5.2.1 单轧钢板的公称厚度在5.1所规定范围内,厚度小于30 mm的钢板按0.5 mm倍数的任何尺寸;厚度不小于30 mm的钢板按1 mm倍数的任何尺寸。 5.2.2 单轧钢板的公称宽度在5.1所规定范围内,按10 mm或50 mm倍数的任何尺寸。 5.2.3 钢带(包括连轧钢板)的公称厚度在5.1所规定范围内,按0.1 mm倍数的任何尺寸。 5.2.4 钢带(包括连轧钢板)的公称宽度在5.1所规定范围内,按10 mm倍数的任何尺寸。 5.2.5 钢板的长度在5.1规定范围内,按50 mm或100 mm倍数的任何尺寸。 5.2.6 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议,可以供应推荐公称尺寸以外的其他尺寸的钢板和钢带。 6 尺寸允许偏差 对不切头尾的不切边钢带检查厚度、宽度时,两端不考核的总长度L为: L(m) = 90/公称厚度(mm) 但两端最大总长度不得大于20 m。 6.1 厚度允许偏差 6.1.1 单轧钢板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N类)的规定。 6.1.2 根据需方要求,并在合同中注明偏差类别,可以供应公差值与表1规定公差值相等的其他偏差类别的单轧钢板,如表2~表4规定的A类、B类和C类偏差;也可以供应公差值与表1规定公差值相等的限制正偏差的单轧钢板,正负偏差由供需双方协商规定。 6.1.3 钢带(包括连轧钢板)的厚度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需方要求按较高厚度精度供货时应在合同中注明,未注明的按普通精度供货。根据需方要求,可以在表5规定的公差范围内调整钢带的正负偏差。 6.2 宽度允许偏差 6.2.1 切边单轧钢板的宽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的规定。 6.2.2 不切边单轧钢板的宽度允许偏差由供需双方协商。 6.2.3 不切边钢带(包括连轧钢板)的宽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的规定。 6.2.4 切边钢带(包括连轧钢板)的宽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的规定。经供需双方协议,可以供应较高宽度精度的钢带。 6.2.5 纵切钢带的宽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9的规定。 6.3 长度允许偏差 6.3.1 单轧钢板长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的规定。 6.3.2 连轧钢板长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1的规定。 7 外形 7.1 不平度 7.1.1 单轧钢板按下列两类钢,分别规定钢板不平度。 钢类L:规定的最低屈服强度值≤460 MPa,未经淬火或淬火加回火处理的钢板: 钢类H:规定的最低屈服强度值>460 MPa~700 MPa,以及所有淬火或淬火加回火的钢板。 7.1.1.1 单轧钢板的不平度按表12的规定。 7.1.1.2 如测量时直尺(线)与钢板接触点之间距离小于1000 mm,则不平度最大允许值应符合以下要求:对钢类L,为接触点间距离(300 mm~1000 mm)的1%;对钢类H,为接触点间距离(300 mm~1000 mm)的1.5%。但两者均不得超过表12的规定。 7.1.2 连轧钢板的不平度按表13的规定。 7.1.3 如用户对钢带的不平度有要求,在用户开卷设备能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供需双方可以协商规定,并在合同中注明。 7.2 镰刀弯及切斜(脱方) 钢板的镰刀弯及切斜应受限制,应保证钢板订货尺寸的矩形。 7.2.1 镰刀弯 7.2.1.1 单轧钢板的镰刀弯应不大于实际长度的0.2%。 7.2.1.2 钢带(包括纵切钢带)和连轧钢板的镰刀弯按表14的规定。对不切头尾的不切边钢带检查镰刀弯时,两端不考核的总长度按第6章检查不切头尾的不切边钢带的厚度、宽度两端不考核总长的规定。 7.2.2 切斜 钢板的切斜应不大于实际宽度的1%。 7.3 塔形 7.3.1 钢带应牢固地成卷。钢带卷的一侧塔形高度不得超过表15的规定。 8 尺寸测量 8.1 厚度 切边钢带(包括连轧钢板)在距纵边不小于25 mm处测量;不切边钢带(包括连轧钢板)在距纵边不小于40 mm处测量。切边单轧钢板在距边部(纵边和横边)不小于25 mm处测量;不切边单轧钢板的测量部位由供需双方协议。 8.2 宽度 宽度应在垂直于钢板或钢带中心线的方位测量。 8.3 长度 钢板内最大矩形的长度。 8.4 不平度 将钢板自由地放在平面上,除钢板本身重量外不施加任何压力。 用一根长度为1000 mm或2000 mm的直尺,在距单轧钢板纵边至少25mm和距横边至少为200 mm区域内的任何方向,测量钢板上表面与直尺之间的最大距离(如图1所示)。 测量连轧钢板下表面与平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如图2所示)。 8.5 镰刀弯 钢板或钢带的凹形侧边与连接测量部分两端点直线之间的最大距离(如图3所示)。 8.6 切斜 钢板的横边在纵边上的垂直投影(如图4所示)。 9 重量 钢板按理论或实际重量交货,钢带按实际重量交货。 9.1 钢板按理论重量交货时,理论计重采用公称尺寸,碳钢密度为7.85g/cm3,其他钢种按相应标准规定。 9.2 当钢板的厚度允许偏差为限定负偏差或正偏差时,理论计重所采用的厚度为允许的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的平均值。 9.3 钢板理论计重的计算方法按表16的规定。 9.4 数值修约方法 数值修约方法按GB/T 8170的规定。
⑶ 钢板厚度误差国家规范
法律分析:公称厚度:2.0mm 为钢板厚度允许误差。钢板厚度允许偏差分为N、A、B、C四类公差:
1、N类偏差:正偏差和负偏差相等;
2、A类偏差:按公称厚度规定负偏差;
3、B类偏差:固定负偏差为0.3mm;
4、C类偏差:固定负偏差为零,按公称厚度规定正偏差;
N类要求最低,C类要求最高,若无特殊要求执行N类,A、B、C类为根据需方要求定制的,并在合同中注明钢材的偏差类别。建筑行业一般执行N类,除非设计明确提出特殊要求。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标准(含标准样品),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
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国家鼓励采用推荐性标准。
⑷ 热轧钢板厚度公差N、A、B、C的含义和适用条件
热轧钢板厚度公差N、A、B、C的含义和适用条件
热轧钢板的厚度公差是指钢板实际厚度与名义厚度之间的偏差范围。在热轧钢板的生产和贸易中,厚度公差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应用效果。根据GB/T 709《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标准,热轧钢板的厚度公差被分为N、A、B、C四类。
一、厚度公差类型及含义
N类公差
含义:N类公差表示较窄的公差范围,适用于对钢板厚度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特点:N类公差的上限和下限都较为严格,能够确保钢板厚度的精确控制。
A类公差
含义:A类公差表示普通精度要求的公差范围,适用于一般用途的热轧钢板。
特点:A类公差的上下限相对宽松,能够满足大多数普通应用的需求。
B类公差
含义:B类公差表示较高精度要求的公差范围,适用于对钢板厚度有一定精度要求的场合,如压力容器等。
特点:B类公差的上限和下限相对较为严格,但比N类公差略宽松,能够满足较高精度的应用需求。
C类公差
含义:C类公差表示较宽的公差范围,适用于对钢板厚度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特点:C类公差的上下限最为宽松,能够满足对厚度精度要求不高的应用需求。
二、适用条件
热轧钢板的厚度公差类型选择主要取决于产品的应用需求和标准规定。
执行国标要求
当热轧钢板用于执行国家标准(如GB/T 19189《压力容器用调质高强度钢板》)时,应根据标准中引用的GB/T 709规定选择相应的厚度公差类型。例如,压力容器用调质高强度钢板通常选用B类或C类公差。
执行特定标准要求
某些特定产品标准(如Q/BQB 381《水轮发电机磁轭用热连轧钢板及钢带》)中可能自带同板差和厚度公差的规定,此时应执行该标准中的公差要求。
签协议规定特殊要求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用户可能要求定制特定精度的热轧钢板,此时应通过签订协议来规定具体的厚度公差要求。这种协议通常是保密的,并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定制。
三、如何确定具体公差范围
在确定热轧钢板的厚度公差范围时,需要参考GB/T 709标准中的公差表,并根据钢板的实际厚度、宽度和长度来选择相应的公差类型。例如,对于一张45mm厚×3500mm宽×10m长的按GB 19189-2011供货的07MnNiMoDR容器板,其公差范围应符合GB/T 709中的B类偏差要求。根据标准中的公差表,可以对照出该容器板的厚度公差范围是45mm(-0.3~+1.9mm),即实物钢板厚度应在44.7~46.9mm之间。
四、图片展示
(注:图片展示了热轧钢板厚度公差表的一部分,用于说明如何根据钢板厚度和宽度选择相应的公差类型。)
综上所述,热轧钢板的厚度公差N、A、B、C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精度要求,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在选择具体的公差类型时,应充分考虑产品的应用需求和标准规定,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满足要求。
⑸ 单轧钢板厚度允许偏差(N)类,(A)类,(B)类,(C)类,是怎么分的
单轧钢板厚度允许偏差根据宽度的不同厚度范围的不同其允许偏差也内是不等哦。
厚度偏差种容类:
N类:正偏差与负偏差相等
A类:按公称厚度规定负偏差
B类:固定负偏差为0.3mm
C类:固定负偏差为0,按公称厚度规定正偏差。
你看看709标准吧。里面介绍的很详细。希望能帮到你
⑹ 钢板厚度的允许偏差是多少如何高精度测量钢板厚度
钢板厚度的允许偏差:
公称厚度:2.0mm为钢板厚度允许误差。钢板厚度允许偏差分为N、、B、C四类公差:
1、N类偏差:正偏差和负偏差相等;
2、A类偏差:按公称厚度规定负偏差;
3、B类偏差:固定负偏差为0.3mm;
4、C类偏差:固定负偏差为零,按公称厚度规定正偏差;
N类要求低,C类要求高,若无特殊要求执行N类,A、B、C类为根据需方要求定制的,并在合同中注明钢材的偏差类别。建筑行业一般执行N类,除非设计明确提出特殊要求。
钢板测厚仪采用激光三角法测量。测量时传感器发射的激光照射被测物的表面,传感器内的摄像系统拍摄被测物表面光斑的图像。通过分析光斑在摄像系统CCD或CMOS芯片上的位置即可得到传感器到被测物表面的距离。
钢板测厚仪整体采用C型架结构,C型架上安装上下两个对射的激光位移传感器,可测量一个点的厚度尺寸。C型架可固定式安装,随生产线上板材的移动测量板材上一条线的厚度尺寸。C型架下也可以设置导轨和滑块,并利用电机带动C型架往复运动形成单点的扫描式测量。测厚仪配置单片机计算系统,测量时可实时观察厚度数据变化。
该系列测厚仪不仅适用于常温物体的测量,也同样适用于高温的热轧金属板材等的测量。在测量高温轧制板材时,C型架和测量传感器应采取水冷、风冷和保温等防护措施,保证传感器处于正常工作温度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