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电梯井道规范
《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 :
4.2.5 井道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井道尺寸是指垂直于电梯设计运行方向的井道截面沿电梯设计运行方向投影所测定的井道最小净空尺寸,该尺寸应和土建布置图所要求的一致,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电梯行程高度小于等于30 m时为0—+25 mm;
2)当电梯行程高度大于30 m且小于等于60 m时为0—+35 mm;
3)当电梯行程高度大于60 m且小于等于90 m时为0—+50 mm;
4)当电梯行程高度大于90 m时,允许偏差应符合土建布置图要求。
2 全封闭或部分封闭的井道,井道的隔离保护、井道壁、底坑底面和顶板应具有安装电梯部件所需要的足够强度,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建造,且应不遇产生灰尘。
3 当底坑深度大于2.5m且建筑物布置允许时,应设置一人符合安全门要求的底坑进口;当没有进入底坑的其他通道时,应设置一个从层门进入底坑的永久性装置,且此装置不得凸入电梯运行空间。
4 井道应为电梯专用,井道内不得装设与电梯无关的设备、电缆等。井道可装设采暖设备,但不得采用蒸汽和水作为热源,且采暖设备的控制与调节装置应装在井道外面。
5 井道内应设置永久性电气照明,井道内照度应不得小于50lx,井道最高点和最低点0.5m以内应各装一盏灯,再设中间灯,并分别在机房和底坑设置一控制开关。
6 装有多台电梯的井道内各电梯的底坑之间应设置最低点离底坑地面不大于0.3m,且至少延伸到最低层站楼面以上2.5m高度的隔障,在隔障宽度方向上隔障与井道壁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150mm。
当轿顶边缘和相邻电梯运动部件(轿厢、对重或平衡重)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0.5m时,隔障应延长贯穿整个井道的高度。隔障的宽度不得小于被保护的运动部件(或其部分)的宽度每边再各加0.1m。
7 底坑内应有良好的防渗、防漏水保护,底坑内不得有积水。
另外,你还可以参考一下BG7588-2003
『贰』 电梯相邻地坎大于11米,不具备安装安全门,按国家标准应怎么处理
必须安装安全门,这就是国标规定。
没有所谓不具备的说法。增加结构增加造价呗。
『叁』 电梯井道安全门的作用
井道安全门抄是供援救乘客用的袭门,目的是当相邻两层门地坎间的距离过大(超过11m)时,能够尽快地救出被困轿厢的乘客。
安全门只能从井道外部开启,而不能从井道内部开启。
国标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明确规定:
当相邻两层门地坎间的距离大于1lm时,其间应设置井道安全门,以确保相邻地坎间的距离不大于11m。
其高度不得小于1.8m。宽度不得小于0.35m。
『肆』 施工电梯至楼层的层门有规范要求吗多高
层门不应低于1.80m。
《施工升降机安全规程 GB 10055-2007》对防护围栏的安全规定:
4.2 防护围栏
4.2.1 在基础上吊笼和对重升降通道周围应设置防护围栏。轻便型可移式升降机可采用其他措施进行围护。
4.2.2 防护围栏可采用实体钢板、冲孔钢板、焊接或编织网等制作。
4.2.3 防护围栏应能承受水平方向垂直围栏施加的350N作用力而不产生永久变形,该物体为扁平等边正方体,边长50mm,边缘倒圆半径为3mm。
4.2.4 地面防护围栏的高度不应低于1.5m。
4.2.5 围栏门应装有机电联锁装置,使吊笼只有位于底部规定位置时围栏门才能开启,且在门开启后吊笼不能启动。
4.2.6 当附件或操作箱位于升降机防护围栏内部时,应另设置专用区域与其隔离,并安装锁紧门。
(4)层门与层门之间的距离大的时候电梯井道内为什么要装长方形的钢板法规扩展阅读
施工电梯验收
1、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电梯安装工程质量验收
设备进场验收、土建交接检验、驱动主机、导轨、门系统、轿厢、对重(平衡重)、安全部件、悬挂装置、随行电缆、补偿装置、电气装置、整机安装验收。
2、液压电梯安装工程质量验收
设备进场验收、土建交接检验、液压系统、导轨、门系统、轿厢、平衡重、安全部件、悬挂装置、随行电缆、电气装置、 整机安装验收。
3、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安装工程质量验收
设备进场验收、土建交接检验、整机安装验收。
『伍』 电梯层门与轿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电梯层门的来开与关,是通过安装自在轿门上的开门刀片来实现的。每个层门都装有一把门锁。层门关闭后,门锁的机械锁钩啮合,同时层门与轿门电气连锁触头闭合,电梯控制回路接通,此时电梯才能启动运行。电梯层门在建筑中有防火作用,用于分割防火分区。轿门安全开关,能保证门在没有安全关闭到位,或者没有锁好的状态下电梯不能正常运行。
『陆』 电梯井道壁与轿厢的距离,哪里有规范性文件
间隙要求为抄了提高建袭筑空间的利用效率,电梯井道的尺寸尽可能小些,既保证电梯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各部件之间的间隙尽量小.要求如下:
(1)轿厢与导轨安装侧的井道壁之间的间隙不小于200mm;
(2)轿厢与非导轨安装侧井道壁的间隙或对重与井道壁的间隙均不小于100mm;
(3)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间隙应不大于35mm;
(4)轿厢地坎与井道前壁地坎间隙不得大于150mm;目的防止人跌入井道或者电梯正常运行时候,将人夹进轿厢门和井道间隙中。
(6)层门与层门之间的距离大的时候电梯井道内为什么要装长方形的钢板法规扩展阅读
井道作业
(1)作业人员进入井道必须戴安全帽,登高操作应系安全带;工具应放入工具袋内,大的工具应用保险绳扎牢,妥善放置。
(2)在作业过程中应经常检查脚手架的使用状况,发现有不安全的隐患,应立即停止施工采取有效措施。
(3)在井道内壁上敷设线槽、配管时,要踏实脚手架,需要时应增设跳板,但跳板两端要与脚手架扎牢固。
(4)在井道内施工使用的照明灯应有足够的亮度,其电压必须采用36V的低电压。
(5)安装导轨及轿厢架等部件,因劳动强度大,必须合理组织安排人力,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由专人负责统一指挥。
『柒』 电梯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距离为什么要求不大于35mm ,和门刀与层门地坎距离要求大于5mm有何联系
国标里有要求的,你可以用国标里的厅门地坎水平要求来进行衡量,这个水平要求可以是横向,同样也可以是纵向,国标里允许的最大地坎水平偏差为2/10000mm,你用水平尺靠一下,看看有没有超标。
『捌』 层门与层门之间的距离大的时候电梯井道内为什么要装长方形的钢板
按照电梯监督检验规则的要求,电梯轿厢地坎与井道壁之间的距离不能大于0.15米,如果实际距离比较大,就需要采取措施减小这个距离,比如装钢板。
规定这个距离的目的是防止产生坠落危险。
『玖』 电梯层门地坎下的电梯井道壁应符合下列要求:应形成一个与层门地坎直接连接的垂直表面,
国标来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自装安全规范》明确规定:5.2.2.1.2当相邻两层门地坎间的距离大于1lm时,其间应设置井道安全门,以确保相邻地坎间的距离不大于11m。所以你这安全门是不能封堵的。你去打再多的报告也没有用。不打通是无法通过验收的,这是硬性规定。另外你所说的:出于安全原因,把电梯井道安全门封堵了。你们难道怕有人从电梯里爬出来吗。关于这点安全门国标中也有明确说明:5.2.2.2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和检修活板门均不应向井道内开启。5.2.2.2.1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和检修活板门均应装设用钥匙开启的锁。当上述门开启后,不用钥匙亦能将其关闭和锁住。检修门与井道安全门即使在锁住情况下,也应能不用钥匙从井道内部将门打开。安全门只能从井道外部开启,而不能从井道内部开启。所以这点担心你们是多虑了。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出来电梯,都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安装的。我的建议是,你们还是拆掉封堵在安全门边的封堵为好。
『拾』 电梯轿厢与层门地坎之间国家规定范围是多少
为2.3~2.5mm。
轿厢内部净高度不应小于2m,使用人员正常出入轿厢入口版的净高度不应小于2m,对于轿厢的凹进和凸出部权分,也不管其是否有单独门保护,在计算轿厢最大有效面积时均必须算入,当门关闭时,轿厢入口的任何有效面积也应计入。
安装方法
1.将固定于墙和层门口的支撑梁找平,再将下梁放在支撑横梁上,调整其水平度偏差不超过2/1000,并使两端导轨端面与安全钳座间的距离一致,然后稳固。对运行速度1m/s以上电梯,应套上渐进式安全钳,将安全钳楔块与轨道侧面之间的间隙基本调整一致。楔块距导轨侧面的间隙一般为2.3~2.5mm,
2.将直梁与下梁连接,然后放一线锤作基准,调节直梁与横梁的垂直度,使直梁在整个高度上的铅垂度偏差不大于1.5mm,并不得有歪曲现象。
3.将上梁吊起与直梁连接,用水平仪调节水平度。上梁水平度偏差应不大于2/1000。上梁水平度调节完后,应再次复查直梁铅垂度。
4.安装轿厢的上、下导靴,并用塞片填在导轨与导靴的空隙中,将轿厢架固定。装轿安全钳和导靴轿厢架固定
5.把轿厢固定底盘放在下梁上,用四组垫木垫好并校正,其平面的水平度偏差不应超过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