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表面粗糙度分几个等级
表面粗糙度的等级分为14级,如下:
表面粗糙度14级=Ra 0.012
表面粗糙度13级=Ra 0.025
表面粗糙度12级=Ra 0.050
表面粗糙度11级=Ra 0.1
表面粗糙度10级=Ra 0.2
表面粗糙度9级=Ra 0.4
表面粗糙度8级=Ra 0.8
表面粗糙度7级=Ra 1.6
表面粗糙度6级=Ra 3.2
表面粗糙度5级=Ra 6.3
表面粗糙度4级=Ra 12.5
表面粗糙度3级=Ra 25
表面粗糙度2级=Ra 50
表面粗糙度1级=Ra 100
1、表面粗糙度,指加工表面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不平度。
加工过程中的刀痕、切削分离时的塑性变形、刀具与已加工表面间的摩擦、工艺系统的高频振动都是形成表面粗糙度的原因,而表面粗糙度会对零件的耐磨性、配合性质的稳定性、零件的疲劳强度、零件的抗腐蚀性、零件的密封性等造成影响。
2、表面粗糙度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1)加工过程中的刀痕;
2)切削分离时的塑性变形;
3)刀具与已加工表面间的摩擦;
4)工艺系统的高频振动。
(1)冷轧钢板表面等级粗糙度是多少扩展阅读
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指加工表面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不平度。
加工过程中的刀痕、切削分离时的塑性变形、刀具与已加工表面间的摩擦、工艺系统的高频振动都是形成表面粗糙度的原因,而表面粗糙度会对零件的耐磨性、配合性质的稳定性、零件的疲劳强度、零件的抗腐蚀性、零件的密封性等造成影响。
表面粗糙度图谱为研究表面粗糙度对零件性能的影响和度量表面微观不平度的需要,从20年代末到30年代,德国、美国和英国等国的一些专家设计制作了轮廓记录仪、轮廓仪,同时也产生出了光切式显微镜和干涉显微镜等用光学方法来测量表面微观不平度的仪器,给从数值上定量评定表面粗糙度创造了条件。表面粗糙度仪
从30年代起,已对表面粗糙度定量评定参数进行了研究,如美国的Abbott就提出了用距表面轮廓峰顶的深度和支承长度率曲线来表征表面粗糙度。
1936年出版了Schmaltz论述表面粗糙度的专著,对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和数值的标准化提出了建议。但粗糙度评定参数及其数值的使用,真正成为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标准还是从40年代各国相应的国家标准发布以后开始的。
首先是美国在1940年发布了ASA B46.1国家标准,之后又经过几次修订,成为现行标准ANSI/ASME B46.1-1988《表面结构表面粗糙度、表面波纹度和加工纹理》,该标准采用中线制,并将Ra作为主参数;接着前苏联在1945年发布了GOCT2789-1945《表面光洁度、表面微观几何形状、分级和表示法》国家标准,而后经过了3次修订成为GOCT2789-1973《表面粗糙度参数和特征》,该标准也采用中线制,并规定了包括轮廓均方根偏差即现在的Rq在内的6个评定参数及其相应的参数值。另外,其它工业发达国家的标准大多是在50年代制定的,如联邦德国在1952年2月发布了DIN4760和DIN4762有关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和术语等方面的标准等。
形成原因
表面粗糙度图谱表面粗糙度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1)加工过程中的刀痕;
2)切削分离时的塑性变形;
3)刀具与已加工表面间的摩擦;
4)工艺系统的高频振动。
主要表现
表面粗糙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耐磨性。表面越粗糙,配合表面间的有效接触面积越小,压强越大,磨损就越快。
2) 表面粗糙度影响配合性质的稳定性。对间隙配合来说,表面越粗糙,就越易磨损,使工作过程中间隙逐渐增大;对过盈配合来说,由于装配时将微观凸峰挤平,减小了实际有效过盈,降低了联结强度。
3) 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疲劳强度。粗糙零件的表面存在较大的波谷,它们像尖角缺口和裂纹一样,对应力集中很敏感,从而影响零件的疲劳强度。
4) 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抗腐蚀性。粗糙的表面,易使腐蚀性气体或液体通过表面的微观凹谷渗入到金属内层,造成表面腐蚀。
5) 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密封性。粗糙的表面之间无法严密地贴合,气体或液体通过接触面间的缝隙渗漏。
B. 冷板的表面粗糙度是多少
25或12.5
C. 冷轧钢板表面结构标准FB,FC之类的具体是什么
SAE J911-1998 冷轧钢板表面粗糙度和峰值数测量方法
级 别 代 号
较高级的精整表面 FB(O3)
高级的精整表面 FC(O4)
FB,FC——内表示冷轧钢板表容面结构的精整表面的分级代号。
D. 一般钢板表面粗糙度为多少
和生产厂家有关系,国产的大约12.5,进口的可以到6.3
E. 首钢冷卷表面粗糙度多少
视要求和工艺而定。一般情况下可以直接向厂商提出明确的表面要求。钢板表面粗糙度和生产厂家有关系,国产的大约12.5,进口的可以到6.3。
粗糙度比较样块国家标准:
GB/T 2523-1990 GB/T 2523-1990 冷轧薄钢板(带)表面粗糙度 测量方法 冷轧薄钢板(带)表面粗糙度 测量方法
GB/T 2679.4-1994 GB/T 2679.4-1994 纸和纸板粗糙度的测定法(本特生粗糙度法) 纸和纸板粗糙度的测定法(本特生粗糙度法)
GB/T 2679.9-1993 GB/T 2679.9-1993 纸和纸板粗糙度测定法(印刷表面法) 纸和纸板粗糙度测定法(印刷表面法)
GB/T 6060.1-1997 GB/T 6060.1-1997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铸造表面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铸造表面
GB/T 6060.2-1985 GB/T 6060.2-1985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磨、车、镗、铣、插及刨加工...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磨、车、镗、铣、插及刨加工表面
GB/T 6060.3-1986 GB/T 6060.3-1986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电火花加工表面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电火花加工表面
GB/T 6060.4-1988 GB/T 6060.4-1988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抛光加工表面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抛光加工表面
GB/T 6060.5-1988 GB/T 6060.5-1988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抛(喷)丸、喷砂加工表面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抛(喷)丸、喷砂加工表面
GB/T 7220-2004 GB/T 7220-2004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 轮廓法 表...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 轮廓法 表面粗糙度 术语 参数测量
GB/T 11357-1989 GB/T 11357-1989 带轮的材质、表面粗糙度及平衡 带轮的材质、表面粗糙度及平衡
GB/T 12472-2003 GB/T 12472-2003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 轮廓法 木...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 轮廓法 木制件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GB/T 12767-1991 GB/T 12767-1991 粉末冶金制品 表面粗糙度 参数及其数值 粉末冶金制品 表面粗糙度 参数及其数值
GB/T 13288-1991 GB/T 13288-1991 涂装前钢材表面粗糙度等维的评定(比较样块法) 涂装前钢材表面粗糙度等维的评定(比较样块法)
GB/T 13841-1992 GB/T 13841-1992 电子陶瓷件表面粗糙度 电子陶瓷件表面粗糙度
GB/T 14234-1993 GB/T 14234-1993 塑料件表面粗糙度 塑料件表面粗糙度
GB/T 14495-1993 GB/T 14495-1993 木制件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木制件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GB/T 15056-1994 GB/T 15056-1994 铸造表面粗糙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