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80*40*3跨度3.3米方管集中载荷怎么计算
1、按截面积乘与长度再乘以钢材密度:5.3kg/m。
2、方管顾名思义,它是种方形体的管型,很多种材质的物质都可以形成方管体,它介质于,干什么用,用在什么地方,大多数方管以钢管为多数,经过拆包,平整,卷曲,焊接形成圆管,再由圆管轧制成方形管然后剪切成需要的长度。
3、一般是50根每包方管在现货方面以大规格居多在10*10*0.8-1.5~~500*500*10-25,方管按用途分为结构方管,装饰方管,建筑方管,机械方管等。
(1)160803的方管弯距扩展阅读:
方钢不是承载建筑钢结构的材料,不适合作为钢结构梁,支座节点或其它节点的连接构造不符合规范要求。
跨度8米、截面80×80×3.0的矩管,自重下的挠度就不符合正常使用要求。
经计算80×80×3.0的矩管截面模量Wx=17796mm³。
设材质为Q235,则f=210N/mm²。可承担最大弯矩为17796×210=3737160(N·mm)即3.737KN·m。则能承受的线荷组合值q=3.737×8/8²=0.467(KN/m)。
相当于每米长度内46.7kg.(包括方钢自重在内)。这还不是荷载的标准值,标准值还要小约1.4倍!
㈡ 弯管机设计中的方管弯曲力矩的计算公式
设方管外边长a、内边长b(单位米),截面模数W=(a^4-b^4)/(6a);
材料的破坏强度限为σ(单位pa):
理论弯矩M=σ*W,单位N.m。
㈢ 方钢管抗弯强度
槽钢惯性矩Ix=101,Iy=16.6
矩形管和壁厚有关系,最大壁厚4mm(3mm)情况下惯性矩Ix=31(25),Iy=16(13)
因此,版如果槽钢横着使权用的抗弯要好的多(腿朝下),立着使用就不如矩形管了(腿朝侧面)
建议查阅机械设计手册
满意请采纳。
㈣ 急需“方管计算公式”
方管重量计算公式:重量={(长)×2÷1000+(宽-壁厚×2)×2÷1000}×7.85×壁厚×长度
备注:以上单位为kg/m,其中壁厚和边长的单位为毫米,即mm。
方管,是方形管材的一种称呼,也就是边长相等的的钢管。是带钢经过工艺处理卷制而成。
改拔方管:一般是把带钢经过拆包,平整,卷曲,焊接形成圆管,再由圆管轧制成方形管然后剪切成需要长度。
(4)160803的方管弯距扩展阅读:
成型方法
1、实弯
实弯,顾名思义是压实了弯折,实弯时内外辊与管坯内外壁双向压实。
1)实弯的优点是反弹小,成型准确,而且只要辊型准确,内角成型的R比较准确。
2)实弯的缺点是有拉伸/减薄效应。第一,实弯会使弯折处产生拉伸,拉伸效应使弯折线纵向的长度缩短;第二,实弯弯折处金属会因拉伸而变薄。
2、空弯
空弯是通过外辊与管坯外壁的单向接触形成弯矩使带料弯折,空弯会使弯折线产生压缩,压缩效应使弯折线纵向伸长,弯折处金属出现堆积变厚,这就是空弯的压缩/增厚效应。
1)空弯的优点是可以在无法进行实弯时进行边长的弯折,比如方矩管的上边/侧边同步弯折和精整。空弯还可以弯折R<0.2t的内角而不致管壁发生断裂。
2)空弯的缺点是在上边/侧边同步空弯时,由于上辊和下辊同时产生压力,成型力容易超越临界点,造成边部失稳内凹,并且也会影响到机组稳定运行和成型质量。这也是方矩管和圆管空弯成型时不同的特点。
参考资料:网络----方管
㈤ 方钢管的承重受力计算
我是做钢结构设计的,计算如下(软件PKPM-STS):
荷载:相当于线荷载(活荷载):40KN/2=20KM/m
计算书:
-------------------------------
| 简支梁设计 |
| |
| 构件:BEAM1 |
| 日期:2011/12/23 |
| 时间:14:05:09 |
-------------------------------
----- 设计信息 -----
钢梁钢材:Q235
梁跨度(m): 2.000
梁平面外计算长度(m): 2.000
钢梁截面:箱形截面:
B*H*T1*T2=100*150*4*4
容许挠度限值[υ]: l/240 = 8.333 (mm)
强度计算净截面系数:1.000
计算梁截面自重作用: 计算
简支梁受荷方式: 竖向单向受荷
荷载组合分项系数按荷载规范自动取值
----- 设计依据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 简支梁作用与验算 -----
1、截面特性计算
A =1.9360e-003; Xc =5.0000e-002; Yc =7.5000e-002;
Ix =6.1731e-006; Iy =3.2855e-006;
ix =5.6468e-002; iy =4.1195e-002;
W1x=8.2308e-005; W2x=8.2308e-005;
W1y=6.5711e-005; W2y=6.5711e-005;
2、简支梁自重作用计算
梁自重荷载作用计算:
简支梁自重 (KN): G =3.0395e-001;
自重作用折算梁上均布线荷(KN/m) p=1.5198e-001;
3、梁上活载作用
荷载编号 荷载类型 荷载值1 荷载参数1 荷载参数2 荷载值2
1 1 20.00 0.00 0.00 0.00
4、单工况荷载标准值作用支座反力 (压为正,单位:KN)
△恒载标准值支座反力
左支座反力 Rd1=0.152, 右支座反力 Rd2=0.152
△活载标准值支座反力
左支座反力 Rl1=20.000, 右支座反力 Rl2=20.000
5、梁上各断面内力计算结果
△组合1:1.2恒+1.4活
断面号 : 1 2 3 4 5 6 7
弯矩(kN.m): 0.000 4.306 7.828 10.568 12.525 13.700 14.091
剪力(kN) : 28.182 23.485 18.788 14.091 9.394 4.697 0.000
断面号 : 8 9 10 11 12 13
弯矩(kN.m): 13.700 12.525 10.568 7.828 4.306 0.000
剪力(kN) : -4.697 -9.394 -14.091 -18.788 -23.485 -28.182
△组合2:1.35恒+0.7*1.4活
断面号 : 1 2 3 4 5 6 7
弯矩(kN.m): 0.000 3.026 5.501 7.427 8.802 9.628 9.903
剪力(kN) : 19.805 16.504 13.203 9.903 6.602 3.301 0.000
断面号 : 8 9 10 11 12 13
弯矩(kN.m): 9.628 8.802 7.427 5.501 3.026 0.000
剪力(kN) : -3.301 -6.602 -9.903 -13.203 -16.504 -19.805
6、局部稳定验算
翼缘宽厚比 B/T=23.00 < 容许宽厚比 [B/T] =40.0
腹板计算高厚比 H0/Tw=35.50 < 容许高厚比[H0/Tw]=80.0
7、简支梁截面强度验算
简支梁最大正弯矩(kN.m):14.091 (组合:1; 控制位置:1.000m)
强度计算最大应力(N/mm2):163.048 < f=215.000
简支梁抗弯强度验算满足。
简支梁最大作用剪力(kN):28.182 (组合:1; 控制位置:0.000m)
简支梁抗剪计算应力(N/mm2):28.170 < fv=125.000
简支梁抗剪承载能力满足。
8、简支梁整体稳定验算
平面外长细比 λy:48.549
梁整体稳定系数φb:1.000
简支梁最大正弯矩(kN.m):14.091 (组合:1; 控制位置:1.000m)
简支梁整体稳定计算最大应力(N/mm2):171.200 < f=215.000
简支梁整体稳定验算满足。
9、简支梁挠度验算
△标准组合:1.0恒+1.0活
断面号 : 1 2 3 4 5 6 7
弯矩(kN.m): 0.000 3.079 5.598 7.557 8.956 9.796 10.076
剪力(kN) : 20.152 16.793 13.435 10.076 6.717 3.359 0.000
断面号 : 8 9 10 11 12 13
弯矩(kN.m): 9.796 8.956 7.557 5.598 3.079 0.000
剪力(kN) : -3.359 -6.717 -10.076 -13.435 -16.793 -20.152
简支梁挠度计算结果:
断面号 : 1 2 3 4 5 6 7
挠度值(mm): 0.000 0.863 1.661 2.339 2.853 3.174 3.283
断面号 : 8 9 10 11 12 13
挠度值(mm): 3.174 2.853 2.339 1.661 0.863 0.000
最大挠度所在位置: 1.000m
计算最大挠度: 3.283(mm) < 容许挠度: 8.333(mm)
简支梁挠度验算满足。
****** 简支梁验算满足。******
====== 计算结束 ======
希望对你有用,也可以进行工程设计合作。
㈥ 方管承载力计算公式
竖向承载力简单计算:P=(4*n*Pi^2*E*I)/[(L/2)^2]。
计算压应力,就是竖向压力作用在方管的横截面上所产生的压应力。这个比较简单,就是压力(单位N)除以方管横截面面积(单位m平方)。只要压应力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即可。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群桩基础,由于承台、桩、土相互作用,其基桩的承载力和沉降性状往往与相同地质条件下设置方法相同的单桩有显著差别,这种现象称为群桩效应。群桩基础的承载力并不常等于各单桩承载力之和。
群桩效应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群桩的侧阻力、群桩的端阻力、承台土反力、桩顶荷载分布、群桩的破坏模式、群桩的沉降及其随荷载的变化。
(6)160803的方管弯距扩展阅读:
性能
塑性
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永久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硬度
硬度是衡量金属材料软硬程度的指针。目前生产中测定硬度方法最常用的是压入硬度法,它是用一定几何形状的压头在一定载荷下压入被测试的金属材料表面,根据被压入程度来测定其硬度值。
常用的方法有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A、HRB、HRC)和维氏硬度(HV)等方法。
疲劳
前面所讨论的强度、塑性、硬度都是金属在静载荷作用下的机械性能指针。实际上,许多机器零件都是在循环载荷下工作的,在这种条件下零件会产生疲劳。
冲击韧性
以很大速度作用于机件上的载荷称为冲击载荷,金属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叫做冲击韧性。
强度
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荷作用下抵抗破坏(过量塑性变形或断裂)的性能。由于载荷的作用方式有拉伸、压缩、弯曲、剪切等形式,所以强度也分为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剪强度等。各种强度间常有一定的联系,使用中一般较多以抗拉强度作为最基本的强度指针。
㈦ 钢管弯矩计算公式
弯矩公式:
(7)160803的方管弯距扩展阅读
弯矩图的绘制主要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要准确画出曲线的形状,即确定弯矩图的图形特征:二是确定曲线的位置,即在已知曲线的形状、大小之后确定平面曲线的位置,这就要求先确定曲线上任意两点的位置,此处所指两点的位置即指某两个截面处的弯矩值。
可见,弯矩图的绘制主要指完成以下两项工作:确定图形特征及特征值;得出某两个截面处的弯矩值。
㈧ 方钢承载力计算 厚度为3mm的80mm方钢,跨度8米,可以承受多大的荷载,无集中荷载,全为均布荷载
方钢不是承载建筑钢结构的材料,不适合作为钢结构梁,支座节点或其它节内点的连接构造不符合规容范要求。
跨度8米、截面80×80×3.0的矩管,自重下的挠度就不符合正常使用要求。
楼主需要的理论答案,可以回答:经计算80×80×3.0的矩管截面模量Wx=17796mm³.
设材质为Q235,则f=210N/mm²。可承担最大弯矩为17796×210=3737160(N·mm)即3.737KN·m。则能承受的线荷组合值q=3.737×8/8²=0.467(KN/m).
相当于每米长度内46.7kg.(包括方钢自重在内)。这还不是荷载的标准值,标准值还要小约1.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