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预应力实心方桩施工需要做哪些资料
钢筋加工及安装施工记录和质量评定、模板加工及安装施工记录内、混凝土浇筑施工记录(容有的还需要混凝土浇筑申请单)、预应力张拉施工记录及质量评定、预制桩质量评定、沉桩施工记录等、施工过程中相应的试验检测如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施工测量记录、施工照片或录像等。
② 桩基施工中,方桩与管桩的区别
预制的方桩是实心的锤击桩;预制的管桩是预应力的,节省混凝土和钢材,且能提高运输、起吊内抗裂性,有锤容击的和静压的两种。主要都是用来承受重力荷载的。
有灌注的方桩也是实心的,因其表面积更大摩擦面大,用作承受拉力,如抗浮桩;又因灌注的方桩,其截面惯矩比圆形的大,抗侧力强,用在挡土、抗滑,治理边坡维持稳定中。
③ 钢筋混凝土的实心方桩应该怎样制作
混凝土预制桩断面主要有实心方桩和管桩两种常见形式,有些地方开始大量使用空心方桩。实心方桩截面尺寸一般为200mm*200mm~600mm*600mm。单根桩长度取决于桩架高度,一般不超过27m,如图所示。如需打设30m以上的桩,则应将桩分段预制,在打桩过程中逐段接长。现场分段预制桩时,应整体支模,纵向主筋先通长铺设,再在分段处切断。分段长度应考虑桩架有效高度、场地条件、装卸和运输能力,并避免桩尖接近硬持力层或桩尖处于硬持力层中接桩。桩的预制方法有并列法、间隔法、叠浇法和翻模法等。现场预制桩多采用重叠法间隔制作,重叠层数根据地面承载能力和施工条件确定,一般不宜超过4层。场地应平整、坚实,做好排水,不得产生不均匀沉陷,桩与桩之间用塑料薄膜或隔离剂做好隔离层,上层桩或邻桩的混凝土浇筑应在下层桩或邻桩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30%以后方可进行。预制桩钢筋骨架中钢筋位置应准确,主筋连接宜采用对焊。主筋接头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的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当采用闪光对焊和电弧焊时,不得超过50%;同一根钢筋两个接头的距离应大于35d(d为主筋直径),且不小于500mm。注:同一截面是指35d区域内,但不小于500mm。预制桩混凝土强度等级常用C30~C50。混凝土粗集料应使用碎石或碎卵石,粒径宜为5~40mm。混凝土应机拌机捣,由桩顶向桩尖连续浇筑,严禁中断。混凝土洒水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桩尖对准纵轴线,桩顶平面和接桩端面应平整。桩顶与桩尖处不得有蜂窝、麻面、裂缝和掉角。制作完成的预制桩应在每根桩上标明编号及制作日期,如设计不埋设吊环,应标明绑扎点位置。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④ 请问预制管桩和预应力管桩有什么区别》
一、指代不同
1、预制管桩:在打桩现场或者附近就地预制,较短的桩也可以在预制厂生产。
2、预应力管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成的一种空心筒体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由圆筒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
二、分类不同
1、预制管桩:主要有混凝土预制桩和钢桩两大类。混凝土预制桩能承受较大的荷载、坚固耐久、施工速度快,是广泛应用的桩型之一,但其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常用的有混凝土实心方桩和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管桩。
2、预应力管桩:混凝土强度等级或有效预压应力分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代号为PC,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代号为PHC,薄壁管桩代号为PTC。PC桩的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C60,薄壁管桩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60,PHC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80。
三、规定不同
1、预制管桩:预制桩纵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0mm。桩尖处可将主筋合拢焊在桩尖辅助钢筋上,在密实砂和碎石类土中,可在桩尖处包以钢板桩靴,加强桩尖。
2、预应力管桩:静力压桩比较直观,成桩后承载力比较有保证。静力压桩的机械笨重,占地大,对场地尺寸和表层地基承载力有要求。两种成桩方式静力压桩要贵,机械进退场费也贵一点。
⑤ 方桩在施工中有什么特点,和管桩有什么区别
空心方桩与管桩性能比较
方桩相对于其它桩型,特别是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而言,其突出的优点在:
①外表面积大且成方型或多边角型,在土层中桩体与土的休止角比圆型的外表大得多,这就意味着空心方桩比管桩在同等地质条件下能获得更大的承载力,为工程省下大量的基础资金;
②通过对比情况来看,350的空心方桩的桩本身承载力要相当于500外径的厚壁管桩,每KN承载力造价要低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这意味着设计人员在同样的设计承载力下可优选方桩,而350的空心方桩市场售价比500外径的厚壁管桩要少,可省下一大笔材料费;
③方桩的理论计算抗剪力是同等管桩的2-3倍,据日本建设省的实际测试,是管桩的4.5倍,这说明空心方桩的抗震性能非常优越,很值得在多震的区域及高层建筑、大面积地下室的建筑物基础中推广使用;
④空心方桩继承并发扬了原有混凝土方桩施工破损率低的特点,高强混凝土配上方形的头部,比管桩有更好的耐冲击性能,和小得多的桩头破损率;方形比圆形有更大的焊接周长,充分保证每节桩之间的有效焊接强度,大大减小了方桩在施工中出现接头脱焊或位移现象,使成桩质量更优;
⑤方桩的外形更容易开发出非焊接的快速连接头,能真正做到全天候施工,施工更快捷,可避免在高地下水位中出现焊接桩头开裂现象。
⑥ 预应力预制(管桩、方桩)桩必须要做抗弯检测吗
不需要,但要求进行桩身完整性及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
预制桩、预应力管桩完工后应进行桩身完整性及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宜先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根据完整性检测结果选择有代表性的桩进行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应采用低应变法,抽检数量,应抽取总桩数的10%,且不少于10根,每个承台不得少于1根。
同一规格、同一持力层的基桩,对设计等级为甲级和乙级桩基应抽取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进行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的桩基应抽取总桩数的5%且不少于5根进行高应变动力检测。
(6)实心方桩预应力管桩扩展阅读:
预应力检测要求规定:
1、体外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截面变形不协调,在应力计算中不能将体外预应力钢束面积计入换算截面的特征。
2、体外预应力钢束在转向结构处是否产生滑移以及由于滑移引起的应力重分布,需根据体外预应力体系与结构的粘结关系来判断。
3、由于二次效应考虑的是体外预应力钢束与结构竖向变形的差异,故这种效应是非线性的,对二次效应的研究必须考虑结构的非线性影响。
⑦ 预应力管桩与预应力方桩的优劣对比
空心方桩与管桩性能比较
空心方桩相对于其它桩型,特别是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而言,其突出的优点在:
①外表面积大且成方型或多边角型,在土层中桩体与土的休止角比圆型的外表大得多,这就意味着空心方桩比管桩在同等地质条件下能获得更大的承载力,为工程省下大量的基础资金;
②通过对比情况来看,350的空心方桩的桩本身承载力要相当于500外径的厚壁管桩,每KN承载力造价要低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这意味着设计人员在同样的设计承载力下可优选方桩,而350的空心方桩市场售价比500外径的厚壁管桩要少,可省下一大笔材料费;
③方桩的理论计算抗剪力是同等管桩的2-3倍,据日本建设省的实际测试,是管桩的4.5倍,这说明空心方桩的抗震性能非常优越,很值得在多震的区域及高层建筑、大面积地下室的建筑物基础中推广使用;
④空心方桩继承并发扬了原有混凝土方桩施工破损率低的特点,高强混凝土配上方形的头部,比管桩有更好的耐冲击性能,和小得多的桩头破损率;方形比圆形有更大的焊接周长,充分保证每节桩之间的有效焊接强度,大大减小了方桩在施工中出现接头脱焊或位移现象,使成桩质量更优;
⑤方桩的外形更容易开发出非焊接的快速连接头,能真正做到全天候施工,施工更快捷,可避免在高地下水位中出现焊接桩头开裂现象。
空心方桩的使用,因其诸多优点,必将为市场所接受,并得到推广使用。日本,作为管桩的发明者,从20世纪60年代起大量推广使用,近年来,其管桩的使用逐年减小,2004年全国使用管桩不到500万米;而从2000年开发出新型方桩以来使用量已经占所有桩型的40%,可见空心方桩的优势。美国也类似日本,2003年预应力空心方桩的使用达到了9000万米,占总用桩量的35%,我国建筑材料生产企业,参照国外经验并按符合我国地质和制造情况的空心方桩已开发完成,并在工程实践中大量使用,目前从所使用的工程情况分析,方桩已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性能优势。
⑧ 预应力管桩与方桩在造价方面能比较谁的造价高吗
空心方桩相对于其它桩型,特别是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而言,其突出的优点在:
①外表面积大且成方型或多边角型,在土层中桩体与土的休止角比圆型的外表大得多,这就意味着空心方桩比管桩在同等地质条件下能获得更大的承载力,为工程省下大量的基础资金;
②通过对比情况来看,350的空心方桩的桩本身承载力要相当于500外径的厚壁管桩,每KN承载力造价要低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这意味着设计人员在同样的设计承载力下可优选方桩,而350的空心方桩市场售价比500外径的厚壁管桩要少,可省下一大笔材料费;
③方桩的理论计算抗剪力是同等管桩的2-3倍,据日本建设省的实际测试,是管桩的4.5倍,这说明空心方桩的抗震性能非常优越,很值得在多震的区域及高层建筑、大面积地下室的建筑物基础中推广使用;
④空心方桩继承并发扬了原有混凝土方桩施工破损率低的特点,高强混凝土配上方形的头部,比管桩有更好的耐冲击性能,和小得多的桩头破损率;方形比圆形有更大的焊接周长,充分保证每节桩之间的有效焊接强度,大大减小了方桩在施工中出现接头脱焊或位移现象,使成桩质量更优;
⑤方桩的外形更容易开发出非焊接的快速连接头,能真正做到全天候施工,施工更快捷,可避免在高地下水位中出现焊接桩头开裂现象。
空心方桩的使用,因其诸多优点,必将为市场所接受,并得到推广使用。日本,作为管桩的发明者,从20世纪60年代起大量推广使用,近年来,其管桩的使用逐年减小,2004年全国使用管桩不到500万米;而从2000年开发出新型方桩以来使用量已经占所有桩型的40%,可见空心方桩的优势。美国也类似日本,2003年预应力空心方桩的使用达到了9000万米,占总用桩量的35%,我国建筑材料生产企业,参照国外经验并按符合我国地质和制造情况的空心方桩已开发完成,并在工程实践中大量使用,目前从所使用的工程情况分析,方桩已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性能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