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焊缝的技术要求:
1、接头应尽量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应避开结构受力较大的关键部位。抗震设计时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范围,如必须在该区域连接,则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
2、在同一跨度或同一层高内的同一受力钢筋上宜少设连接接头,不宜设置2个或2个以上接头。
3、接头位置宜互相错开,在连接范围内,接头钢筋面积百分率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4、在钢筋连接区域应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在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配置横向构造钢筋或箍筋。
5、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如桁架和拱的拉杆)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6、当受拉钢筋的直径d>25mm及受压钢筋的直径d>28m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1)钢板的焊缝位置有什么要求扩展阅读
钢筋焊接的一般规定如下:
1、电渣压力焊应用于柱、墙、烟囱等现浇混凝土结构中竖向受力钢筋的连接;不得用于梁、板等构件中水平钢筋的连接。
2、在工程开工或每批钢筋正式焊接前,应进行现象条件下的焊接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
3、钢筋焊接施工之前,应清除钢筋或钢板焊接部位和与电极接触的钢筋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钢筋端部若有弯折、扭曲时,应予以矫直或切除。
4、进行电阻点焊、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或埋弧压力焊时,应随时观察电源电压的波动情况。
对于电阻点焊或闪光对焊,当电源电压下降大于5%、小于8%时,应采取提高焊接变压器级数的措施;当大于或等于8%时,不得进行焊接。对于电渣压力焊或埋弧压力焊,当电源电压下降大于5%时,不宜进行焊接。
5、对从事钢筋焊接施工的班组及有关人员应经常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并应制定和实施安全技术措施,加强焊工的劳动保护,防止发生烧伤、触电、火灾、爆炸以及烧坏焊接设备等事故。
6、焊机应经常维护保养和定期检修,确保正常使用。
B. 钢板平焊的要求
您好水平方向焊接水平板焊接一般叫平焊。焊缝倾角0°~5、焊缝转角0°~10°的焊接位置称为专平焊位置,而在属平焊位置进行的焊接就称为平焊。这种焊接位置属于焊接全位置中,最容易焊的一个位置。 平焊 比如一根直径很大的圆管,从最上面划第一条线,然后每45度划一条线,则: 沿最顶端那条线焊接为平焊,用字母PA表示; 沿与它成45度角那条线焊接为平角焊又称角焊,用字母PB表示; 沿水平那根线焊接为横焊,用字母PC表示;
C. 焊接焊缝要求
技术要求:
1、焊接时焊缝要求平滑,不得有气孔夹渣等焊接缺陷,发现缺陷及时修补。焊缝高度一般与钢板接近,采用断续焊时,焊缝长度及间隔应均匀一致。
2、制作件要求密封连续焊接时,要求焊缝处不得出现气孔沙眼现象。
3、焊接时要求焊缝高度不能小于母材(焊件)的厚度。不同厚度的母材(焊件)焊接时,焊缝高度不能小于最薄母材(焊件)厚度。
焊接通过下列三种途径达成接合的目的:
1、熔焊——加热欲接合之工件使之局部熔化形成熔池,熔池冷却凝固后便接合,必要时可加入熔填物辅助,它是适合各种金属和合金的焊接加工,不需压力。
2、压焊——焊接过程必须对焊件施加压力,属于各种金属材料和部分金属材料的加工。
3、钎焊——采用比母材熔点低的金属材料做钎料,利用液态钎料润湿母材,填充接头间隙,并与母材互相扩散实现链接焊件。适合于各种材料的焊接加工,也适合于不同金属或异类材料的焊接加工。
(3)钢板的焊缝位置有什么要求扩展阅读:
焊接原理:
1 预热
预热能降低焊后冷却速度,有利于降低中碳钢热影响区的最高硬度,防止产生冷裂纹,这是焊接中碳钢的主要工艺措施。预热还能改善接头塑性,减小焊后残余应力。
通常,35和45钢的预热温度为150~250℃。含碳量再高或者因厚度和刚度很大,裂纹倾向大时,可将预热温度提高至250~400℃。
若焊件太大,整体预热有困难时,可进行局部预热,局部预热的加热范围为焊口两侧各150~200mm。
2 焊条条件:许可时优先选用酸性焊条。
3 坡口形式:将焊件尽量开成U形坡口式进行焊接。如果是铸件缺陷,铲挖出的坡口外形应圆滑,其目的是减少母材熔入焊缝金属中的比例,以降低焊缝中的含碳量,防止裂纹产生。
4 工艺参数:由于母材熔化到第一层焊缝金属中的比例最高达30%左右,所以第一层焊缝焊接时,应尽量采用小电流、慢焊接速度,以减小母材的熔深,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灼伤(电流过大时母材被烧伤)。
5 热处理:焊后应在200-350℃下保温2-6小时,进一步减缓冷却速度,增加塑性、韧性,并减小淬硬倾向,消除接头内的扩散氢。所以,焊接时不能在过冷的环境或雨中进行。
焊后最好对焊件立即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特别是对于大厚度焊件、高刚性结构件以及严厉条件下(动载荷或冲击载荷)工作的焊件更应如此。焊后消除应力的回火温度为600~650℃,保温1-2h,然后随炉冷却。
D. 钢材构件焊接过程中,合理布置焊缝的基本原则有哪几条
焊接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1. 合理选择和利用材料
1)所选用的金属材料必须同时能满足使用性能和加工性能的要求 。使用性能包括强度、塑性、韧性、耐磨、抗腐蚀、抗蠕变等。加工性能主要是保证材料的焊接性,其次是考虑其他冷、热加工的性能,如热切割、热弯、冷弯、金属切削和热处理等性能。
2)有特殊性能要求部位,可采用特种金属,其余采用能满足一般要求的廉价金属,如有防腐要求的结构可以采用普通碳钢为基体以不锈钢为工作面的复合钢板或者在基体上堆焊抗蚀层;有耐磨要求的结构,仅在工作面上堆焊耐磨合金或热喷涂耐磨层等等。
3)尽可能选用轧制的标准型材和异型材。通常轧制型材表面光洁度平整、质量均匀可靠,不仅减少了许多备料工作量,还减少了焊缝数量。由于焊接量减少,焊接变形易控制。
4)力求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在划分结构的零、部件时,要考虑到备料过程中合理排料的可能性,以减少余料。
2.合理设计结构形式
1)不受铆接结构、铸造或锻造结构形式的影响,独立设计具有焊接结构特点的结构形式。根据强度或刚度要求,以最理想的受力状态去确定结构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2)既重视结构的整体设计,也重视结构的细部处理。焊接结构属刚性连接的结构,结构的整体性意味着任何部位的构造都同等重要,许多焊接结构的破坏事故起源于局部构造部合理的薄弱环节处。对于应力复杂或有应力集中部位要慎重处理,如结构的结点、断面变化部位、焊接接头的形状变化处等。
3)尽量采用简单、平直明快的构造形式,减少短而不规则的焊缝,要有利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焊接,要避免采用难以弯制或冲压的具有复杂空间曲面的结构。
3.减少焊接量 除了前述尽量多选用轧制型材以减少焊缝外,还可以利用冲压件代替一部分焊件;结构形状复杂、角焊缝多且密集的部位,可用铸钢件代替;必要时,宁可适当增加壁厚,以减少或取消加强肋板等。对于角焊缝,在保证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用最小得焊脚尺寸,因为焊缝面积与焊脚高的平方成正比。对于对接焊缝,在保证焊透的前提下选用填充金属最少的坡口形式。
4.合理布置焊缝 有对称轴的焊接结构,焊缝宜对称地布置,或接近对称轴处,这有利于控制焊接变形;要避免焊缝汇交和密集;在结构上使重要焊缝连续,让次要焊缝中断,这有利于重要焊缝实现自动焊;尽可能使焊缝避开高工作应力处、有应力集中部位、机械加工面和需变质处理的表面地呢个。
5.施工方便 必须使结构上每条焊缝都能方便地施焊和方便质量检查。焊缝周围要留有足够焊接和质量检查的操作空间;尽量使焊缝都能在工厂中焊接,减少工地焊接量;双面对接焊时,操作较方便的一面用大坡口,施焊条件差的一面用小坡口必要时改用单面焊双面成形的接头坡口形式和焊接工艺。
6.有利于生产组织与管理 大型焊接结构采用部件组装的生产方式有利于工厂的组织与管理。因此,设计大型焊接结构时,要进行分段。一般要综合考虑起重运输条件、焊接变形的控制、焊后处理、机械加工、质量检查和总装配等因素,力求合理划分。
E. 焊缝高度标准
并无准确的数字,只是一个范围。如平缝0~3,角焊缝则分为表面凸起、凹陷两种,一般的来说,焊缝要求丰满,不得有连续的咬边,因为你的焊缝再高也没用,咬边已经减低了母材的厚度,而且形成了严重的应力集中,
F. 钢板焊接宽度和高度
你说的应该是焊缝的宽度;焊缝的高度。如果是钢板的焊缝(即对接焊缝):其焊缝的高度为0~3mm,而焊缝的宽度呢一般情况可取1~1.5倍钢板的厚度,宜窄不宜宽。
G. 焊缝高度标准,焊缝高度标准是多少
1.焊缝高度标准只是一个范围。
2.焊缝高度标准规定:焊缝高度一般不能小于薄板的厚度。
3.对于板厚小于六毫米的钢板,焊角高度等于板厚。
4.板厚大于六毫米的钢板,焊角高度习惯上按板厚的百分之七十,一般不超过十五毫米。
5.焊缝高度简介:金属板之间的缝隙,通过焊条在烧焊冷却收缩后,其金属液体在焊缝间填充的总体高度。
6.角焊缝中,焊缝高度指直角三角形的直角点或者两焊脚交点到斜边的距离。
7.焊缝高度检验方法:外观检验可用目测、用5倍到10倍的放大镜及专用检具,如焊口检测器进行检查。
8.焊缝外表面缺陷可采用渗透探伤等方法进行检查。
9.焊缝内部缺陷可采用射线探伤、超声探伤和磁粉探伤等无损伤方法进行检验。
10.焊缝内部缺陷可用在相同条件下制备和试件上取样检验。
H. 钢筋焊缝高度和宽度的要求
一、钢筋焊来缝高度的源要求:焊缝的余高使焊缝的横截面增加,承载能力提高,并且能增加射线摄片的灵敏度,但却使焊趾处会产生应力集中。通常要求余高不能低于母材,其高度随母材厚度增加而加大,但最大不得超过3mm。
二、钢筋焊缝宽度的要求:为了防止焊接时工件受热膨胀引起变形,必须保证定位焊缝的宽度保持不变。焊缝宽度指焊缝表面与母材的交界处称为焊趾。而单道焊缝横截面中,两焊趾之间的距离称为焊缝宽度。
(8)钢板的焊缝位置有什么要求扩展阅读:
钢筋焊缝高度和宽度的影响因素:
1、焊接电流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加焊接电流,焊缝厚度和余高都增加,而焊缝宽度则几乎保持不变(或略有增加)。
2、电弧电压当其它条件不变时,电弧电压增大,焊缝宽度显著增加,而焊缝厚度和余高略有减少
3、焊接速度当其它条件不变时,焊接速度增加,焊缝宽度、焊缝厚度和余高都减少。焊接电流、电弧电压和焊接速度是焊接时的三大焊接工艺参数,选用时,应当考虑到这三者之间的相互适当配合,才能得到形状良好,符合要求的焊缝。
I. 钢结构焊接要点是什么
1、焊接施工注意选择最佳电压。
焊接时无论是打底、填充、盖面,不管坡口尺寸大小,均选择同一电弧电压,这样有可能达不到要求的熔深、熔宽,产生咬边、气孔、飞溅等缺陷。
一般针对不同情况应该分别选择相应长弧或短弧,能得到较好的焊接质量和工作效率。如打底焊接时为了能得到较好的熔深,应该采用短弧操作;填充焊或盖面焊接时,为了得到较高的效率和熔宽,可以适当加大电弧电压。
2、施焊时注意控制电弧长度。
施焊时不根据坡口形式、焊接层数、焊接形式、焊条型号等适当调整电弧长度。由于焊接电弧长度使用不当,较难得到高质量的焊缝。
为了保证焊缝质量,施焊时一般多采用短弧操作,但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合适的弧长以获得最优的焊接质量,如V形坡口对接、角接的第一层应使用短些的电弧,以保证焊透,且不发生咬边现象。
第二层可以稍长,以填满焊缝。焊缝间隙小时,宜用短弧,间隙大时电弧可稍长,焊接速度加快。仰焊电弧应最短,以防止铁水下流;立焊、横焊时为了控制熔池温度,也要用小电流、短弧焊接。
3、要求熔透的接头对接或角对接组合焊缝焊脚尺寸。
T形接头、十字接头、角接接头等要求熔透的对接或角对接组合焊缝,其焊脚尺寸不够,或设计有疲劳验算要求的吊车梁或类似构件的腹板与上翼板缘连接焊缝的焊脚尺寸不够,会使焊接的强度和刚度均达不到设计的要求。
T形接头、十字接头、角接接头等要求熔透的对接组合焊缝,应按照设计要求,必须有足够的焊脚要求,一般焊脚尺寸不应小于0.25t(t为连接处较薄的板厚)。设计有疲劳验算要求的吊车梁或类似的腹板与上翼缘连接层焊缝不清除焊渣及焊缝表面有缺陷就进行下层焊接。
(9)钢板的焊缝位置有什么要求扩展阅读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有:
1、尺寸超出允许偏差:对焊缝长度、宽度、厚度不足,中心线偏移,弯折等偏差,应严格控制焊接部位的相对位置尺寸,合格后方准焊接,焊接时精心操作。
2、焊缝裂纹:为防止裂纹产生,应选择适合的焊接工艺参数和施焊程序,避免用大电流,不要突然熄火,焊缝接头应搭接10~15mm,焊接中不允许搬动、敲击焊件。
3、表面气孔:焊条按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烘焙,焊接区域必须清理干净,焊接过程中选择适当的焊接电流,降低焊接速度,使熔池中的气体完全逸出。
4、焊缝夹渣:多层施焊应层层将焊渣清除干净,操作中应运条正确,弧长适当。注意熔渣的流动方向,采用碱性焊条时,必须使熔渣留在熔渣后面。
J. 普通钢板焊接的技术要求是什么
应尽复量采用小电流、慢焊接速度制,以减小母材的熔深。
由于母材熔化到第一层焊缝金属中的比例最高达30%左右,所以第一层焊缝焊接时,应尽量采用小电流、慢焊接速度,以减小母材的熔深。焊后应在200-350℃下保温2-6小时,进一步减缓冷却速度,增加塑性、韧性,并减小淬硬倾向,消除接头内的扩散氢。
焊后对焊件立即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特别是对于大厚度焊件、高刚性结构件以及严厉条件下(动载荷或冲击载荷)工作的焊件更应如此。焊后消除应力的回火温度为600-650℃,保温1-2h,随炉冷却。
(10)钢板的焊缝位置有什么要求扩展阅读:
钢板焊接要求规定:
1、根据被焊结构的钢种选择焊丝,对于耐热钢和耐候钢,主要是侧重考虑焊缝金属与母材化学成分的一致相似,以满足耐热性和耐腐蚀性等方面的要求。
2、采用较小的焊接电流(30A-100A)和较低的等离子气体流量,采用混合型等离子弧焊接的方法。不形成小孔效应。
3、根据现场焊接位置对应于被焊工件的板厚选择所使用的焊丝直径,确定所使用的电流值,参考各生产厂的产品介绍资料及使用经验,选择适合于焊接位置及使用电流的焊丝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