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鞍钢附企原料总厂怎么样
鞍钢附企原料总厂是1980-11-27在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注册成立的集体所有制,注册地址位于鞍山市立山区红旗路22号。
鞍钢附企原料总厂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210300241421762Y,企业法人马进贵,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鞍钢附企原料总厂的经营范围是:原燃料(矿石、煤、焦炭、合金)、金属制品、调合漆、拔丝、塑钢窗制作;油桶、标牌、涂料、油灰、焊管、小五金、金属结构件制作;机加铆焊、铁焦团矿、滤砂管、橡胶制品、化工产品(不含易燃易爆)、铁矿粉加工;耐火材料回收加工;各种电机、砂轮机、引风机、镇流器、硅钢片、薄板加工;轧制薄板头装卸、代储代运;钢材、阀门、备品备件、轴承经销;制冷设备、二类机电设备修理;机电配套件修理;劳动力外包;房屋、设备租赁;钢结构工程制作安装;钢模板制作。(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辽宁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5000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2家。
鞍钢附企原料总厂对外投资1家公司,具有3处分支机构。
通过爱企查查看鞍钢附企原料总厂更多信息和资讯。
㈡ 鞍钢附企高频焊管厂怎么样
鞍钢附企高频焊管厂是1978-08-16注册成立的集体所有制,注册地址位于鞍山市立山区深沟寺六区。
鞍钢附企高频焊管厂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210300241425253H,企业法人杨健,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鞍钢附企高频焊管厂的经营范围是:高频焊管、锻造、冷拔盘园:金属结构件、五金制品、改制材、选制材、维修、吊装、机电修理、检化验、模板料、模板、机械加工、废次带、钢边销售、劳动力外包。(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鞍钢附企高频焊管厂对外投资1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爱企查查看鞍钢附企高频焊管厂更多信息和资讯。
㈢ 钢筋品牌代号
钢筋品牌及符号
阅读:次 页数:2页 2012-03-10
钢筋名称及符号AD 辽阳鞍大 QFD中国琦丰达 福州吴航ADI 辽阳鞍大轧钢厂 HA 湖南株洲 QL AHZ鞍钢附企 HD 茂名恒大 新兴铸管BC HD 丰南宏利 RZ 日照 耒阳湘安BG 唐山半壁店 HG 邯郸 上钢一厂XG 西林西钢 BG HG 四平红嘴 SB 福建三宝 XS 辽阳兴盛 BH 中山宝华 HG 河源德源 SB 广东三宝 XY 唐山税后轧钢厂 BK 大亚湾宝兴 HQ 唐山和强 SC 江西中润 BT 本溪北台 HR 上海恒荣 SG 首钢 YAX 福建双友SG YF唐山银丰 HYZ SGS 河北青钢 广州裕丰CS 丰顺昌盛 HYZ 营口 SGSG 广东韶钢 YG 惠州友钢 CW SiHR上钢一厂 YH 江西新余 CZ 吉林长春 JG 锦州锦钢 SL YL江苏永钢 CZG 常州中天 JR SM 华美 YX 福州鹰翔 JS 唐山佳奇 SRM 新会双水镇泮河轧钢厂 青岛鼎牌SY 龙南盛业 DB辽阳东北 KS 广东开盛 SY 广东盛业 ZHG 唐山志成轧钢 DG 苍梧东鹏 DS 鞍钢东烧 唐山钢铁DX 广东大兴 LD 广西恒丰 2T2 LDG洛阳 TD 唐山东马 ES 广东友钢 LG 广西柳钢 TFD 唐山丰南宏达 EG 湖北鄂钢 LG 大连辽南 TG 中国通钢 LGD 中国莱阳 TGJ 唐山金恒 红城(乌兰浩特) 冷水江博长(冷钢) 本钢(BJ) 海城银禄轧钢厂(辽钢) 江苏靖荣(长荣) 中国新抚钢LS 广西灵山 TGT FJ丰南第九轧钢厂 LWG 山东莱芜 TH 吉林通化 FNBA 丰南博爱 LX 唐山丰南兰兴第一轧钢厂 TN 惠州市通南 LYX 柳州亿兴 TSD 唐山第四轧钢厂 株洲酒埠江TW 唐山第五轧钢厂 GCG 阳春陵云 南京钢铁TY 唐山粤丰 GGL 广西柳钢 TYG GLPFG 广西平东福鑫 GS 上海友钢 PG 萍乡 2G 高明 高楼(惠州惠供)
㈣ 鞍钢实业集团和鞍钢附企是什么关系
两个单位一点关系都没有。鞍钢实业集团是鞍钢集团直属的二级公司(中央直属企业);鞍钢附企公司是集体企业,跟鞍钢集团没有任何关系。大家不要把两个单位认为都是鞍钢直属单位,那就特错大错了。
㈤ 想知道: 鞍山市 鞍钢附企焊管厂 在哪
名称:鞍钢附企高频焊管厂
电话: 6432547
地址: 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深沟寺六区
㈥ 鞍钢附企是国企吗
鞍钢附企是大集体性质的企业,他的下属单位全部是集体企业性质,机关的管理人员大部分是鞍钢全民身份的职工,基层单位的职工多数是集体身份的职工,全民职工都回鞍钢主体了
㈦ 鞍钢附企改制:15.2万人作别“厂办大集体”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李紫宸 王雅洁 刘芷卉 2020年12月23日,辽宁省人社厅、国资委、总工会、财政厅、政法委、市场监管局相关领导,鞍山市领导,鞍钢集团领导共同参加了一场签约仪式,在这次签约仪式上,两项分别关于“鞍钢厂办大集体改革改制企业股权划转”和“支持鞍钢厂办大集体改制企业发展”的协议由鞍钢集团和鞍山市政府签署,至此,110多户实施重组改制的企业股权正式划转鞍山市,此前,这些企业均属于鞍钢厂办大集体企业。
12月29日,鞍钢集团党委副书记栗宝卿向经济观察报介绍,截止当时,110多户实施重组改制的企业股权正式划转鞍山市,累计安置集体企业职工和集体退休人员15.2万人,完成率99.56%,这标志着鞍钢厂办大集体改革基本完成,这家老国企彻底告别了拥有厂办大集体企业的 历史 。
从10月10日第一批职工签署《和解协议书》到15.2万人完成签约,这场涉及鞍钢数百家厂办大集体企业的改革,在周全的事前筹划安排之下,仅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即已完成。
厂办大集体是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安置下乡返城知青和职工子女就业,由国有企业批准、资助兴办的向主办企业提供配套产品或劳务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鞍钢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其厂办大集体曾经为增加就业和发展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国企改革不断深化和 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厂办大集体产权不清、体制不顺等先天不足的矛盾问题越来越突出;同时,越来越多的厂办大集体企业经营发展陷入困境,大量集体职工离岗失业、生活困难, 社会 保障和 社会 稳定、经济发展的矛盾突出。鞍钢身在经济发展遇阻的东北地区,这方面问题尤为凸显,厂办大集团改革变得愈加必要。
2011年4月18日,在总结东北部分地区和央企试点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下发《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18号),明确通过厂办大集体改革,“使厂办大集体与主办国有企业彻底分离,成为产权清晰、面向市场、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职工得到妥善安置。”
其后,从中央至地方相继出台了多部文件,明确厂办大集体改革的目标、任务、实施方式、完成时间,对改革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成为指导厂办大集体改革的主要政策依据。
但由于 历史 沿革长、积累问题多、矛盾纠纷复杂,以及厂办大集体本身的资金问题,鞍钢的集改一直未能全面实施,直到2020年。
按照改革方案,厂办大集体企业依据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或进行重组改制,或进行清算注销,或进行破产清算。
根据鞍山市相关领导介绍,改制后,鞍山将以划转优质企业为基础,组建鞍山冶金产业链集团,保持划转企业与鞍钢的配套供应关系。鞍山计划依托这些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冶金产业链供应链,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钢铁产业链供应链基地。此外,鞍钢与鞍山市委市政府还通过协议方式,明确地企双方支持改制企业发展的总体原则、实施路径、推动方式和长效保障机制。
对于15.2万鞍钢厂办大集体员工来说,在解决了医保和养老保险欠费、续接等问题后,这场改革更意味着一场集体的作别。
和解协议
2020年10月27日,在想了两周之后,鞍钢附企退休人员周芳来到一处集改协议签约办公室。在簇拥着的人群中,她很快签下了一份《和解协议书》。自此,周芳从名义和实质上都不再属于厂办大集体的人员。
周芳所在的集体企业是机械厂,和她同来签约的还有很多这个厂的职工。一份协议让早在二十年前就解散的人们重新聚到了一起,但签完这份文件之后,他们很快再次各奔东西。
此时整个鞍钢厂办大集体的集改和解协议签约已经进行到了第18天。全市300多个签约点,500多家集体企业,每天数千人都在陆陆续续地前往签约点签约。在周芳签约之前,她听说,她所在的单位已经就剩三个人没有签了。
这是一份为解决双方劳动关系、债权债务关系等的所有安排和约定。根据协议,双方将无条件遵守,再无其他任何争议。
2020年10月10日,鞍钢厂办大集体改革的重要环节——职工签署《和解协议书》工作正式启动,此后十多万人的签约规模迅速拉开。根据鞍钢集改系统的统计,到10月17日,也就是一周之后,鞍钢附企公司直管单位职工签署人员达到41873人。再两天之后,高达10.86万名大集体职工签署了《和解协议书》及配套协议。
签约启动两个月之后,2020年12月23日,鞍钢与鞍山市签订《鞍钢厂办大集体改革改制企业股权无偿划转协议》,110多户实施重组改制的企业股权正式划转鞍山市,累计安置集体企业职工和集体退休人员15.2万人,完成率99.56%,鞍钢厂办大集体改革由此基本完成。
周芳现在退休在家。当年她从事的是有害 健康 工种,根据规定,年满45周岁即可退休。不过,她所在的机械厂,早在上个世纪末,也即20年前就已停产,彼时周芳尚未达到退休年龄,从此周芳和厂里的员工一道,待业回家,没有再回过工厂。
周芳并不清楚自己的单位在这次集改过后是否还会存在。根据集改的方案,对于那些没有生存能力或持续发展能力的厂办大集体企业,将实施清算注销。对于资不抵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符合法定破产条件的厂办大集体企业,依法申请破产清算。只有那些生产经营正常、资产质量较好、具备持续发展能力的厂办大集体企业,实施改制或重组改制,使改制后企业成为产权清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
签约数天之后,根据和解协议,周芳符合当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予以发放2000元的一次性补助。除此之外,周芳的养老保险支付渠道不变,医疗保险则由主办国企和个人分别承担。
“还剩601人”
“15.2万人,还剩下601人,昨天还在做思想工作。”12月29日,在国务院国资委召开的媒体通气会上,鞍钢集团党委副书记栗宝卿告诉经济观察报。
这15.2万人,在职的4.5万人,退休的10.7万人,这“在职”的4.5万人中,在岗的是1.2万人,下岗的3.3万人。这最后一批人成分复杂,有失联的,有的尚在国外。
十几万人的签约,准备工作是冗繁复杂的。根据鞍钢方面的表述,“鞍钢附企公司精心准备,统筹协调,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体工作人员放弃休息时间,全身心投入,耐心做好材料准备、现场布置、政策解答、思想引导、协议签署、上门服务等各项工作。”
鞍山市相关委局办则派出高效精干队伍为《和解协议书》签署提供保障。根据鞍钢方面的介绍,鞍钢集团六个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平台、247个签署工作点共投入3000多名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夜以继日进行材料准备、现场布置、思想引导、政策解答和上门服务等工作,不讲条件、不辞辛苦地克服诸多困难,以最高标准、最快速度推进《和解协议》的签署工作。”
以鞍钢矿业为例,为保证进度,鞍钢矿业附企公司按照领导包保单位制度进行分片包保,每名领导负责包保2-5家二级公司和直属单位。职能部门分别负责2-3家二级公司和直属单位,同时根据各签订点工作人员力量情况,分别派驻1-5名职能部室工作人员。
据了解,鞍钢厂办大集体是多年想要解决而未能解决的 历史 难题:规模大、地域分布集中,多数附企资产质量差、经营困难。此外,职工生活困难、 社会 保障 历史 欠账大,职工诉求多。
根据集改的方案,15.2万人大致分为5类:继续上岗人员;解除劳动合同的人员;“法五、30年工龄”等托管人员;残疾人、工伤职工等特殊群体;退休人员。不同类别的员工会签署不同的协议。截至目前,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已经基本解决了养老保险欠费、医保和 社会 保险接续等难题。除去资金上的支撑,鞍钢与地方政府一共为相关人员提供了1591个再就业岗位。
这是一项颇为浩大的工程。在改革过程中,鞍钢和鞍山市专门成立了地企联合领导小组,鞍钢和鞍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下设改革综合组、人员交接组、职工安置组等11个专项工作组。
为保障此次集改的顺利实施,鞍钢先后召开了10次集团党委常委会、74次集团党委书记专题会,“对改革工作把关定向,反复完善改革方案及配套文件,不断凝聚改革共识。干部冲锋在前,鞍钢各级领导干部既挂帅又出征,系统研究政策、带队汇报沟通、深入一线调研、及时解决问题、牵头实行包保,抓好每一项关键工作。”《关于加快推进中央企业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厅发改革[2019]20号)要求,“确保2020年基本完成改革任务”。
鞍钢方面介绍,鞍钢集改是多年想要解决而未能解决的 历史 难题。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当时推进改革,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实施。如今职工觉得社保医保没着落,也希望能解决这些事。
在鞍钢相关人士看来,这次十几万人的集改过程可以形容为“呕心沥血”,这其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堪称浩大。这可能是近30年来央企单体最大规模的一次国有企业办 社会 职能剥离。
上述人士总结说:“省市党委政府给予支持,协同解决 历史 难题,依法解决社保 历史 欠费和养老保险接续路径,按原有政策接续医疗、工伤保险和补缴失业保险。将改制企业股权无偿划转属地政府,由地方政府托管‘法五、30年工龄’职工和工伤职工。协同支持改制企业发展,与地方政府共同签订了《解决鞍钢 历史 遗留问题框架协议》及系列分项协议,推动改革支持政策落地落实,确保厂办大集体与主办国有企业一次性彻底分离,改革工作不留尾巴。”
优先“两险”
在2020年11月领到了2000元独生子女补助,以及解决了社保、医保续接的问题后,周芳从身份上将不再与厂办大集体产生关联。
像周芳这样的大集体职工,对集改整体上持支持的态度。曾经的工厂早已名存实亡,医保和养老保险能够解决,也是她愿意看到的事情。
据介绍说,鞍钢厂办大集体存在的问题是40多年来逐步形成的, 历史 沿革长,积累问题多。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是摆在集改面前的最紧迫、最主要的任务,也是此次改革中成本最高的一项。
根据鞍钢方面透露,此轮改革共计投入成本几十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近10亿。
对于改革成本的承担,《关于推动中央企业规范做好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发分配(2011]111号)明确,“厂办大集体改革所需费用首先应当以集体净资产或者有效资产支付,不足部分除按照规定争取财政补助外,主办国有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补助。”《关于加快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资发分配(2016]249号)明确,“厂办大集体改革具体操作和成本承担的责任主体是厂办大集体。”“支付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偿还拖欠职工的各类债务等改革成本应当由厂办大集体资产承担。”
而对于主办国有企业在改革中的主要责任,《关于加快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资发分配(2016]249号)明确,“主办国有企业可以按照相关政策规定,通过无偿划拨厂办大集体长期使用的本企业固定资产、豁免厂办大集体欠本企业的债务、妥善处理已与本企业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厂办大集体在职职工、适当补助厂办大集体职工安置费用等方式,支持厂办大集体改革。”
摆在面前的现实是,改革势在必行,集体企业净资产却整体为负,无力承担改革的成本。鞍钢厂办大集体规模大、地域分布集中。其中,近90%的企业和人员集中在辽宁鞍山地区。资产质量差、企业经营困难。根据介绍,577户企业中约290户维持生产经营、280多户停产半停产,整体净资产约-31亿元,已资不抵债。职工生活困难、 社会 保障 历史 欠账大。下岗职工占在职职工总数的70%,养老保险 历史 欠费多。职工诉求多。在中央、省市政府提供一系列政策支持的基础上,鞍钢还需要筹措几十亿元的改革资金给职工接续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以及补缴失业保险等。
12月23日,伴随《鞍钢厂办大集体改革改制企业股权无偿划转协议》签订,110多户实施重组改制的企业股权正式划转鞍山市,同时,两个多月的时间内,15.2万集体企业职工和集体退休人员完成和解协议签约,完成率99.56%,加之此前已经完成的22.5万退休职工的 社会 化改革,总计涉及37.8万人。这标志着鞍钢厂办大集体改革基本完成。
(文中周芳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