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钢板的厚薄和强度有关系吗
有关系。结构用钢板,因为受力后,厚材料有层叠效应,影响其强度正常发挥,所以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表3.4.1-1规定不同厚度的钢板,其抗拉、抗压、抗弯、抗剪强度的设计值有所不同,越厚的约减小,但端面承压强度的设计值不减,一样。
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之间的关系主要用屈强比来衡量,即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屈强比越低,成型性能越好,利于加工,屈强比越高,接近于1时。
(1)薄钢板怎么增加强度扩展阅读:
抗拉强度( Rm)指材料在拉断前承受最大应力值。当钢材屈服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内部晶粒重新排列,其抵抗变形能力又重新提高,此时变形虽然发展很快,但却只能随着应力的提高而提高,直至应力达最大值。此后,钢材抵抗变形的能力明显降低。
并在最薄弱处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此处试件截面迅速缩小,出现颈缩现象,直至断裂破坏。钢材受拉断裂前的最大应力值称为强度极限或抗拉强度。
『贰』 怎么增加钢板的粗糙程度
八十年代以前,工业上用来进行钢板表面毛化处理的主要方法就是对平整轧制的轧辊表面进行喷丸。它有两个主要缺点。一是无法进行精确的控制,二是轧辊表面的硬度提高不上去。经过喷丸处理的轧辊表面,印在钢板表面上的微观峰谷是随机的,这意味着板材表面不可能没有波状起伏。针对这些缺点,在后来几次IDDRG会议上,人们提出了好几种技术方案,以便让制品外表面上的钢板冲压件看上去更光滑美观。
1982年,首先提出的方法叫“Lasertex”,就是使用激光在进行最后那一道平整轧制的轧辊表面,刻上预先定义的浅纹理。一开始,人们觉得这个激光烧蚀的过程是确定可控的,似乎对于解决模具表面的擦伤磨损问题有明显效果。然而,经过一段时间使用以后,人们发现这种效果不是那么明显。另外也由于技术上难度较大,以及那时候的激光设备使用费用过高,渐渐地就没有多少人愿意用了,
后来出现的电子束毛化处理(EBT),在冷轧薄钢板平整轧制轧辊的表面处理上,代替了一部分激光处理。
目前时髦的轧辊表面处理系统是电火花毛化(Electro Discharge Texturing EDT)。EDT是像喷丸那样的随机过程,但更容易控制,因为电路控制参数的设定是可重复的。此技术是美国人在1971年发明的。他们一边让轧辊在油浴中旋转, 一边通电,以电极产生的电弧高温使辊面局部液化。这个方法不仅在冷轧薄钢板上使用很成功,而且也成功地用于汽车外覆盖件铝合金薄板的拉延。
『叁』 组成构件的钢板越厚钢材强度越高对吗
对,同类钢种的钢板,厚度越大强度越高。
钢板越厚强度越高。所以说其机械性能是与钢板厚度有关。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其强度也不能一味地增加厚度,还要考虑重量等因素,随着厚度的增加,钢板的强度得以增加,但是成本也在增加。所以要进行强度校核,使厚度强度匹配。
钢板介绍
钢板是用钢水浇注,冷却后压制而成的平板状钢材。是平板状,矩形的,可直接轧制或由宽钢带剪切而成。钢板按厚度分,薄钢板小于4毫米,中厚钢板4到60毫米,特厚钢板60到115毫米。钢板按轧制分,分热轧和冷轧。
薄板的宽度为500到1500毫米,厚的宽度为600到3000毫米。薄板按钢种分,有普通钢,优质钢,合金钢,弹簧钢,不锈钢,工具钢,耐热钢,轴承钢,硅钢和工业纯铁薄板等。按专业用途分,有油桶用板,搪瓷用板,防弹用板等。
按表面涂镀层分,有镀锌薄板,镀锡薄板,镀铅薄板,塑料复合钢板等。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对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更高的强度,抗高温,高压,低温,耐腐蚀,磨损以及其它特殊物理,化学性能的要求,碳钢已不能完全满足要求。
『肆』 为什么薄钢板的强度比厚钢板的强度高(或钢材的强度按其厚度或直径分组)
钢材的轧制能使金属的晶粒弯细,并消除显微组织的缺陷,也可使浇注时形成的气孔,裂纹和疏松,在高温和压力作用下焊合誉桥纳。因而经过热轧后,钢庆没材组织密实,改消行善了钢材的力学性能。薄板因辊轧次数多,其强度比厚板略高。
『伍』 在薄钢板上打很多小孔会使强度降低吗
只要不是主要受力区,一般情况下孔不多就没事。要是密密麻麻的很多,或者是主要受力区,那影响很大的。概括:小孔会使强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