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管焊管 > 低碳钢的极限应力什么

低碳钢的极限应力什么

发布时间:2022-05-13 19:04:13

A. 低碳钢的屈服极限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差别

屈服极限:屈服极限是使试样产生给定的永久变形时所需要的应力,金属材料试样承受的外力超过材料的弹性极限时,虽然应力不再增加,但是试样仍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这种现象称为屈服.

低碳钢的拉伸屈服极限: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点,即试件会比较明显的被突然拉长.

低碳钢的压缩屈服极限:没有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点.因为它会随压力增加,截面积变大.

B. 低碳钢拉断时应力是否就是强度极限求详细的为什么

低碳钢复拉断时应力不是强度制极限。

因为低碳钢拉伸试验中应力应变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颈缩阶段,试件在拉断前,于薄弱处截面显著缩小,产生“颈缩现象”,直至断裂。

通过拉伸试验,除能检测钢材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等强度指标外,还能检测出钢材的塑性。塑性表示钢材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它是钢材的一个重要性指标。钢材塑性用伸长率或断面收缩率表示。

(2)低碳钢的极限应力什么扩展阅读:

低碳钢有较大的时效倾向,既有淬火时效倾向,还有形变时效倾向。当钢从高温较快冷却时,铁素体中碳、氮处于过饱和状态,它在常温也能缓慢地形成铁的碳氮物,因而钢的强度和硬度提高,而塑性和韧性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淬火时效。低碳钢即使不淬火而空冷也会产生时效。

低碳钢经形变产生大量位错,铁素体中的碳、氮原子与位错发生弹性交互作用,碳、氮原子聚集在位错线周围。

C. 低碳钢拉伸屈服极限和剪切屈服极限有何关系

低碳钢拉伸屈服极限和剪切屈服极限的关系在于:

许用切应力=0.5*许用屈服应力极限(按第三强度理论),

许用切应力=0.577*许用屈服应力极限(按第四强度理论),

一般计算时,取[τ]=(0.5~0.577)*[σ]。

低碳钢为碳含量低于0.25%的碳素钢,因其强度低、硬度低而软,故又称软钢。它包括大部分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一部分优质碳素结构钢,大多不经热处理用于工程结构件,有的经渗碳和其他热处理用于要求耐磨的机械零件。

岩石的剪切强度与土一样,也是有内聚力和内摩擦阻力两部分组成,只是它们都比土大些,这与岩石具有牢固的连结有关。

低碳钢拉伸试验机,可以用作低碳钢的拉伸试验。试验数据可用电脑仪器记录并打印出来,试验数据包括应力-应变曲线,屈服强度以及加载的速率和时间的记录。能详细的记录整个试验过程,并用于教学或试验分析。

(3)低碳钢的极限应力什么扩展阅读:

在加载实验过程中,总的要求应是缓慢、均匀、连续地进行加载。并采用位移控制速率0.009mm/s。开始测定时至达到屈服强度阶段,试样平行长度的控制速率为0.009mm/S。达到强化阶段后可适当增大速率至0.015mm/s。试样拉断后立即停机并先取下试样,然后打开回油阀,使工作平台复位。

在实验中,注意观察拉伸过程四个特征阶段中的各种现象,记录的上屈服点力FeH值、下屈服点力FeL值和最大力Fm值,上屈服强度Reh,下屈服强度Rel抗拉强度Rm

剪切强度表示粘接型胶黏剂在受切线方向的应力时单位面积上的最大断裂负荷。根据受力方式可分为拉伸剪切强度、压缩剪切强度、扭转剪切强度、弯曲剪切强度等几种,其中拉伸剪切强度最常用。

拉伸剪切强度测定试片一般为12.5cm×2.5cm×1.6mm,采用单面搭接,搭接面长度约12.5mm±0.25mm。测定时试片经过表面处理后,将胶黏剂均匀涂在试片上,然后将两片试片叠合,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固化,两片试片叠合后宽度方向的错位不超过0.5mm。

D. 低碳钢的极限应力是什么

材料学的基本思路是,材料的性能(property)是由组织(microstructure)决定的,而组织是由材料的加工工艺(processing)决定的。就碳钢来说,通过不同的工艺获得的组织千差万别,产品的强度当然也会有所不同,所以一概而论地说碳钢的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和含碳量成正比是不严谨的,好比说我拿一块含碳量只有0.4%的淬火马氏体,屈服强度能达到1 GPa,而另一块含碳量1%的珠光体屈服强度也就只有600 MPa左右。但我想题主想探讨的是在同样的组织的情况下,碳含量作为单一变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这里我就用淬火马氏体作为例子来简单说明一下。

首先,马氏体的强度和碳含量在一定范围内的确是成正比的:

图中纵轴为硬度,但通常情况下认为材料的硬度和拉伸强度呈线性正相关(比例系数大约为3),所以如图所示含碳量小于0.8%时,基本是随着含碳量的增加材料变得越来越硬,也越来越强。要解释这个机理,就要考虑材料的强化机制,所以材料的屈服强度([公式])大概有这么几个来源:
[公式]
上面的公式右边,第一项是铁本身的晶格强度,第二项是固溶强化,第三项是晶界强化,第四项是第二相(析出物)强化,第五项是位错强化。除了第一项,碳含量对马氏体强度的影响在后四项中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固溶强化:碳原子作为溶质在固溶体中通过导致晶格畸变,提高了形变产生所需要越过的能量势垒,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但通常认为碳原子的固溶强化对马氏体屈服强度的贡献并不多,基本在200 - 300 MPa左右。

晶界强化:在马氏体的语境下谈晶界,主要指的是lath boundary, plate boundary,block boundary等(当然前奥氏体晶界也大量存在于组织中,但由于强度贡献太低被忽略不计),而淬火前基体中的含碳量直接决定了淬火后的马氏体形貌。

如图所示,随着基体中含碳量的增加,淬火马氏体由最初的板条状(lath martensite)逐渐变为碟片状(plate martensite),边界间距逐渐缩小,而边界的密度逐渐增大,这些边界中存在大量整齐排列的位错,对提高材料强度有很大贡献。晶界强化的贡献大致类似于Hall-Patch效应,基本上与边界间距平方根成反比。

E. 低碳钢以及铸铁的极限应力

铸铁为脆性材料,其压缩图在开始时接近于直线,与纵轴之夹角很小,以后曲回率逐渐答增大,最后至破坏,因此只确定其强度极限。

σbc=Fbc/S
铸铁试件受压力作用而缩短,表明有很少的塑性变形的存在。当载荷达到最大值时,试件即破坏,并在其表面上出现了倾斜的裂缝(裂缝一般大致在与横截面成45°的平面上发生)铸铁受压后的破坏是突然发生的,这是脆性材料的特征。

从试验结果与以前的拉伸试验结果作一比较,可以看出,铸铁承受压缩的能力远远大于承受拉伸的能力。抗压强度远远超过抗拉强度,这是脆性材料的一般属性。

F. 低碳钢的屈服极限一般是多少

要看具体材料而定
比如一般常用有Q235和Q345就是屈服分别是235MPa和345MPa,强度及屈服极限也不一样.

G. 静拉伸时,低碳钢有哪些强度指标铸铁的强度指标是什么比较铸铁和低碳钢抗拉性能。

静拉伸时,低碳钢有比例极限、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铸铁拉断时的最大应力即为强回度极答限。因为没有屈服现象,强度极限是衡量轻度的唯一指标。铸铁等脆性材料抗拉强度很低,不宜作为抗拉零件材料。低碳钢压缩时的弹性模量和屈服极限都与拉伸时的大致相同。

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主要分四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局部变形阶段,在局部变形阶段有明显的屈服和颈缩现象。开始时为弹性阶段,完全遵守胡克定律沿直线上升,比例极限以后变形加快,但无明显屈服阶段。

(7)低碳钢的极限应力什么扩展阅读:

拉伸试验可测定材料的一系列强度指标和塑性指标。强度通常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产生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材料在承受拉伸载荷时,当载荷不增加而仍继续发生明显塑性变形的现象叫做屈服。产生屈服时的应力,称屈服点或称物理屈服强度,用σS(帕)表示。

工程上有许多材料没有明显的屈服点,通常把材料产生的残余塑性变形为 0.2%时的应力值作为屈服强度,称条件屈服极限或条件屈服强度,用σ0.2 表示。材料在断裂前所达到的最大应力值,称抗拉强度或强度极限,用σb(帕)表示。

H. 低碳钢为什么没有强度极限

低碳钢为塑性材料.开始时遵守胡克定律沿直线上升,比例极限以后变形加快,但版无明显屈服阶段。权相反地,图形逐渐向上弯曲。这是因为在过了比例极限后,随着塑性变形的迅速增长,而试件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因而承受的载荷也随之增大。
从实验我们知道,低碳钢试件可以被压成极簿的平板而一般不破坏。因此,其强度极限一般是不能确定的。我们只能确定的是压缩的屈服极限应力。

I. 为什么将低碳钢的极限应力定为σs,而降铸铁的定为σ比

低碳钢为塑性材料,当达到σs时会发生塑性变形,导致零件失效。铸铁是脆性材料,没有σs,当应力达到σb时直接断裂失效

J. 低碳钢的强度极限如何定义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27

阅读全文

与低碳钢的极限应力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不锈钢管过磅比理论重多少 浏览:280
不锈钢铁丝放时间长为什么断 浏览:58
子弹板和钛合金板哪个好 浏览:505
定额中的焊接包头是什么意思 浏览:686
6吋钢管多少厘米 浏览:441
施工中钢筋ll是代表什么 浏览:857
梁的钢筋分别叫什么 浏览:327
求对焊支管台的尺寸 浏览:769
回收废品铝合金招牌多少钱一斤 浏览:596
钢管明敷一米多少钱 浏览:186
不锈钢管子在哪里批发 浏览:77
二保焊接时收弧焊丝过长怎么回事 浏览:135
12槽钢和12的方管 浏览:376
水泥护栏怎么才能变成原木护栏 浏览:480
三氯乙烯什么情况下会腐蚀不锈钢 浏览:627
杭州三里洋钢材市场搬哪里了 浏览:820
不锈钢的钢板负偏差怎么取 浏览:710
煤矿用什么型号钢材 浏览:195
高速护栏带钻工费多少一米 浏览:17
双相不锈钢怎么设置切削参数 浏览: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