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手锯锯条、普通螺钉、车床主轴分别用何种碳钢制造
手锯锯条:它要求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因此用碳素工具钢制造。如T9,T9A,T10,T10A;
普通螺钉:它要保证有一定的机械性能,用普通碳素结构钢制造,如Q195,Q215,Q235;
车床主轴:它要求有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用优质碳素结构钢,如30号刚,35号刚, 40号刚。
车床主轴变速方式:
1,无级变速:数控机床一般采用直流或交流主轴伺服电动机实现主轴无级变速。
(1)交流主轴电动机及交流变频驱动装置(笼型感应交流电动机配置矢量变换变频调速系统),由于没有电刷,不产生火花,所以使用寿命长,且性能已达到直流驱动系统的水平,甚至在噪声方面还有所降低。因此,目前应用较为广泛。
(2)主轴传递的功率或转矩与转速之间的关系。当机床处在连续运转状态下,主轴的转速在437~3500r/min范围内,主轴传递电动机的全部功率11kW,为主轴的恒功率区域Ⅱ(实线)。在这个区域内,主轴的最大输出扭矩(245N.m)随着主轴转速的增高而变小。
(3)主轴转速在35~437r/min范围内,主轴的输出转矩不变,称为主轴的恒转矩区域Ⅰ(实线)。在这个区域内,主轴所能传递的功率随着主轴转速的降低而减小。图中虚线所示为电动机超载(允许超载30min)时,恒功率区域和恒转矩区域。电动机的超载功率为15kW,超载的最大输出转矩为334Nm。
2,分段无级变速:数控机床在实际生产中,并不需要在整个变速范围内均为恒功率。一般要求在中,高速段为恒功率传动,在低速段为恒转矩传动。为了确保数控机床主轴低速时有较大的转矩和主轴的变速范围尽可能大,有的数控机床在交流或直流电动机无级变速的基础上配以齿轮变速,使之成为分段无级变速。
㈡ 碳钢在生活和机械中的应用。(大概就可以了)
碳钢根据含碳量的多少克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刚、高碳钢,
低碳钢即铁素体,生活和机械中软铁丝,强度低但韧性好;
中碳钢在现实和机械生产中运用最多,由于其强度和韧性都达到了较好的一个最佳配置。耐疲劳和屈服强度都是较好的,如45,在机械生产和生活中运用最多,如模具行业,45钢在模具前后模板吉模架运用最多,所以在香港地区45钢有“黄钢”之称;
其次高碳钢,由于强度好,但是韧性较差,不适合用在机械及桥梁运输领域,因为机械强度不够,易断裂。在现实和生活中,如家里炒菜用的铁锅,强度大,但是韧性较差,容易脆。
㈢ 机械设计常用的材料有哪些
机械设计离不开金属材料,选择合适的材料,即可以满足使用需要,又可以节约成本。
选择材料要看设计项目,根据使用要求确定。比如设计一台减速器,如下图,不同的零部件,选择不同的金属材料。
减速箱内部零部件
螺钉螺帽连接件,采用优质碳素结构25#~35#钢。(当然,对于普通连接的螺钉螺帽垫圈,要求不高,受力不大的,可以使用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比如,油盆,带传动防护罩,油壶等)。传动轴、齿轮这样重要的零件,一般都使用45#钢即可。只有在载荷比较大,强度要求高时,才使用优质合金结构钢,例如:40Cr代替45#,区别在于合金结构钢淬透性好于优质碳素结构钢。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机械设计中常用的金属材料是:
1.普通碳素结构钢,使用钢板或者棒料,制作不太重要的零件,常用Q235。
2.优质碳素结构钢,最常用的是45#钢。轴、齿轮、凸轮都可以使用它。
3.如果是弹簧采用锰钢65Mn,60SiMn。
4.优质合金结构钢常用40Cr。或者渗碳钢20CrMNTi。
5.一般箱体,端盖、机座,导轨,皮带轮都采用灰口铸铁。
6.有时候轴套采用有色金属制作,比如,黄铜套。蜗轮采用青铜制作。
另外,设计工具和刀具,才会使用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
㈣ 起重机械主体钢结构一般使用什么钢材制造的
起重机主体部分材质主要是普通碳素钢Q235,起重机金属结构的重要承载专构件规定采用Q235B.Q235C,Q235D,对于属一般起重机械金属结构,当设计温度不低于-25度时,允许采用沸腾钢Q235F,工作界别为A7和A8的起重机,应采用平炉镇静钢Q235C或者D,需要减轻结构自重时可采用16MN或15MNTI。
㈤ 什么是碳素钢常用的有哪几种
1.碳素结构钢
牌号: 例Q235-A·F,表示σs≥235MPa 特点:价格低廉,工艺性能(如焊接性和冷成形性)优良。 应用:一般工程结构和普通机械零件。如Q235可制作螺栓、螺母、销子、吊钩和不太重要的机械零件以及建筑结构中的螺纹钢、型钢、钢筋等
2.优质碳素结构钢
牌号:例45、65Mn、08F 应用:制造重要机械零件的非合金钢,一般都要经过热处理之后使用。 常用钢号及用途:
08F,碳的质量分数低,塑性好,强度低,用于冲压件如汽车和仪表外壳; 20,塑性和焊接性好,用于强度要求不高的零件及渗碳零件,例如机罩、焊接容器,小轴、螺母、垫圈及渗碳齿轮等;
45,40Mn,经调质后综合力学性能良好,用于受力较大的机械零件,如齿轮、连杆、机床主轴等;
60、65Mn钢具有较高的强度;用于制造各种弹簧、机车轮缘、低速车轮。
3.碳素工具钢
牌号:例如T12钢表示Wc=1.2%的碳素工具钢。 特点:属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强度、硬度较高,耐磨性好适用于制造各种低速切削刀具。
常用钢号及用途:
T7、T8:制作承受一定冲击而要求韧性的零件。如大锤、冲头、凿子、木工工具、剪刀 T9、T10、T11:制造冲击较小的要求高硬度高耐磨性的工具。如丝锥、小钻头、冲模、手锯条
T12、T13:制作不受冲击的工具。如锉刀、刮刀、剃刀、量具
4.铸钢
牌号:例如ZG200-400,表示σs≥200MPa,σb≥400MPa的铸钢。
性能:铸造性能比铸铁差,但力学性能比铸铁好;
㈥ 碳钢的机械性能
“碳钢”,是个很笼统的叫法,种类很多。主要指碳的质量分数小于2.11%而不含有特意加入的合金元专素的钢。有属时也称为普碳钢或碳素钢。
也有人只将“碳钢”指为碳素钢,指含碳量于2.11%的铁碳合金。
按用途可以把碳钢分为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和易切削结构钢三类,其中碳素结构钢又分为工程构建钢和机器制造结构钢两种。
按冶炼方法可分为平炉钢、转炉钢。
按脱氧方法可分为沸腾钢(F)、镇静钢(Z)、半镇静刚(b)和特殊正经刚(TZ)。
按含碳量可以把碳钢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
按钢的质量可以把碳素钢分为普通碳素钢(含磷、硫较高)、优质碳素钢(含磷、硫较低)、高级优质钢(含磷、硫更低)和特级优质钢。
显然,种类不同,机械性能当然也不一样。一般来说,碳钢中的含碳量越高,则硬度也越大,强度也越高,但塑性较低。
㈦ 常用碳钢材料有哪些
主要指力学性能取决于钢中的碳含量,而一般不添加大量的合金元素的钢,有时也称为普碳钢或碳素钢。
碳钢也叫碳素钢,指含炭量WC小于2%的铁碳合金。
碳钢除含碳外一般还含有少量的硅、锰、硫、磷。
按用途可以把碳钢分为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和易切削结构钢三类,碳素结构钢又分为建筑结构钢和机器制造结构钢两种;
按冶炼方法可分为平炉钢、转炉钢和电炉钢;
按脱氧方法可分为沸腾钢(F)、镇静钢(Z)、半镇静钢(b)和特殊镇静钢(TZ);
按含碳量可以把碳钢分为低碳钢(WC ≤ 0.25%),中碳钢(WC0.25%—0.6%)和高碳钢(WC>0.6%);
按磷、硫含量可以把碳素钢分为普通碳素钢(含磷、硫较高)、优质碳素钢(含磷、硫较低)和高级优质钢(含磷、硫更低)和特级优质钢。
一般碳钢中含碳量较高则硬度越大,强度也越高,但塑性较低。
㈧ 碳钢的型号有哪些
碳钢的型号有沸腾钢(F)、镇静钢(Z)、半镇静钢(b)和特殊镇静钢(TZ)或者低回碳钢(答WC ≤ 0.25%),中碳钢(WC0.25%—0.6%)和高碳钢(WC>0.6%)。
按钢的质量可以把碳素钢分为普通碳素钢(含磷、硫较高)、优质碳素钢(含磷、硫较低)和高级优质钢(含磷、硫更低)和特级优质钢。
(8)机械一般采用什么碳钢扩展阅读:
碳钢的种类有:
一、碳素结构钢
一般工程结构和普通机械零件。如Q235可制作螺栓、螺母、销子、吊钩和不太重要的机械零件以及建筑结构中的螺纹钢、型钢、钢筋等。价格低廉,工艺性能(如焊接性和冷成形性)优良。
二、优质碳素结构钢
制造重要机械零件的非合金钢,一般都要经过热处理之后使用。牌号直接表示金属含碳量的万分数。
三、碳素工具钢
属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强度、硬度较高,耐磨性好适用于制造各种低速切削刀具。牌号T加金属含碳量的千分数。
四、铸钢
主要用于制造形状复杂,力学性能要求高,而在工艺上又很难用锻压等方法成形的比较重要的机械零件,例如汽车的变速箱壳,机车车辆的车钩和联轴器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碳钢
㈨ 机械厂都需要什么钢材!
不锈钢居多
㈩ 机械制造业用的主要原材料是什么
机械制造业用的主要材料有铸铁。
按碳在铸铁中存在的状态及形式的不同,可将铸铁分为:
白口铸铁:碳绝大部分以在渗碳体状态存在,断口亮白色,渗碳体硬而脆,机械中较少应用。
灰铸铁:石墨片状存在
可锻铸铁:团絮状
球墨铸铁:圆球状
蠕墨铸铁:蠕虫状
在相同基体组织情况下,其中以球墨铸铁的力学性能(强度、塑性、韧性)为最高,可锻铸铁次之,蠕墨铸铁又次之,灰铸铁最差。但由于灰铸铁成本低廉,并具有铸造性、可加工性、耐磨性及减震性均优良的特点,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铸铁。
(10)机械一般采用什么碳钢扩展阅读:
影响铸铁石墨化的因素
铸铁的组织取决于石墨化进行的程度,为了获得所需要的组织,关键在于控制石墨化进行的程度。实践证明,铸铁化学成分、铸铁结晶的冷却速度及铁水的过热和静置等诸多因素都影响石墨化和铸铁的显微组织。
1、化学成分的影响
铸铁中常见的C,Si、Mn、P、S中,C,Si是强烈促进石墨化的元素,S是强烈阻碍石墨化的元素。实际上各元素对铸铁的石墨化能力的影响极为复杂。
其影响与各元素本身的含量以及是否与其它元素发生作用有关 ,如Ti、Zr、B、Ce、Mg等都阻碍石墨化,但若其含量极低(如B、Ce<0.01%,Ti<0.08%)时,它们又表现出有促进石墨化的作用。
2、冷却速度的影响
一般来说,铸件冷却速度趋缓慢,就越有利于按照Fe-G稳定系状态图进行结晶与转变,充分进行石墨化;反之则有利于按照 Fe-Fe3C亚稳定系状态图进行结晶与转变,最终获得 白口铁。
尤其是在共析阶段的石墨化,由于温度较低,冷却速度增大,原子扩散困难,所以通常情况下,共析阶段的石墨化难以充分进行。
铸铁的冷却速度是一个综合的因素,它与浇注温度、传型材料的导热能力以及铸件的壁厚等因素有关。而且通常这些因素对两个阶段的影响基本相同。
提高浇注温度能够延缓铸件的冷却速度,这样既促进了第一阶段的石墨化,也促进了第二阶段的石墨化。因此,提高浇注温度在一定程度上能使石墨粉化 ,也可增加共析转变。
3、铸铁的过热和高温静置的影响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提高铁水的过热温度,延长高温静置的时间,都会导致铸铁中的石墨基体组织的细化,使铸铁强度提高。进一步提高过热度,铸铁的成核能力下降,因而使石墨形态变差,甚至出现自由渗联体,使强度反而下降,因而存在一个‘临界温度’。
临界温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铁水的化学成分及铸件的冷却速度.一般认为普通灰铸铁的临界温度约在1500一1550℃左右,所以总希望出铁温度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