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支付公司为什么要开立多个备付金收付账户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3〕第6号 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第三条【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是指支付机构在备付金银行开立的专户存放客户备付金的活期存款账户,包括备付金存管账户、备付金收付账户和备付金汇缴账户。】
所以你问的“备付金账户”一定要分清楚具体的用途。上述三类“备付金账户”的不同用途描述如下,希望可以帮到你。
【第十二条 备付金存管账户是支付机构在备付金存管银行开立的,可以以现金形式接收客户备付金、以银行转账方式办理客户备付金收取和支取业务的专用存款账户。
支付机构在同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 ,只能开立一个备付金存管账户。
【第十三条 备付金收付账户是支付机构在备付金合作银行开立的,可以以现金形式或以银行转账方式接收客户备付金、以本银行资金内部划转方式办理客户备付金支取业务的专用存款账户。
支付机构在同一备付金合作银行或其授权的分支机构只能开立一个备付金收付账户。】
【第十四条 备付金汇缴账户是支付机构在备付金银行开立的可以以现金形式接收或以本银行资金内部划转方式接收客户备付金的专用存款账户。
备付金银行应当于每日营业终了前,将备付金汇缴账户内的资金全额划转至支付机构的备付金存管账户或在同一备付金合作银行开立的备付金收付账户。支付机构可以通过备付金汇缴账户将客户备付金直接退回至原资金转出账户。】
⑵ 网银在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客户备付金是什么
备付金银行是指与支付机构签订协议、提供客户备付金存管服务的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备付金存管银行和备付金合作银行。
你在网上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在确认收货前,你支付的货款,在你收到货并且做出确认之前,一直放在支付公司的账上,就是我们常说的“客户备付金”。《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是这样解释的:客户备付金是指支付机构为办理客户委托的支付业务而实际收到的预收待付货币资金。
⑶ 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方式是什么
为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近年来国家在保护投资者资产安全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已初步建立了立体的证券投资者资产安全保护体系,其中,首要的一项就是探索建立了更加安全的客户资产存管制度。新《证券法》已明确要求所有的证券公司对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实行第三方存管,将客户资金与公司资金隔离管理,严禁任何机构或者个人以任何形式挪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客户证券账户名下的债券、基金、股票等证券资产。
近年来,部分证券公司与商业银行积极探索第三方存管制度中的问题,不断在实践中完善,其中广东证券托管清算机构在保护基金公司指导下,依托原有第三方存管实施方案成熟的技术经验和业务经验,遵循合法性、安全性、可实施性原则,设计了新的第三方存管方案,该方案在原有方案的基础上,实现了新的业务突破:
一是支持他行银证转账。为便于客户资金存取多样性选择,客户可通过托管行(建设银行)以外的其他商业银行,转账存取存管在建设银行的保证金。与其他商业银行办理银证转账业务,只需要通过广东证券银证系统平台,完成银行间客户存取保证金的信息数据加密传送;日终由广东证券完成与各家商业银行当日清算对账,并将数据加密后发送建设银行,建设银行将在次日进行对客户保证金转账数据进行逐笔检查核对。
二是支持多品种证券业务。方案不仅支持广东证券开展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代理业务,还支持广东证券开展开放式基金的场外申购赎回业务、三板市场业务、金融机构委托理财产品销售业务以及专项金融受托业务。同时,为将来融资融券等创新产品的推出留有空间。
三是提供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对账服务。为使客户及时了解其保证金是否被挪用、占用或盗取,加强客户对其本人保证金安全的监督意识,方案中增加了建行向投资者定期寄送保证金账户对账单的服务功能,建设银行向各签约投资者(投资者不接受的除外)每月寄送保证金账户对账单,内容包括:在建行办理的资金存取流水、在其他商业银行办理的资金转账流水、资金清算流水、账户余额等信息。
四是增加客户存取保证金手段。客户可利用广东证券的电话委托系统、网上交易系统,办理其在建行保证金账户与在建行储蓄账户之间的转账业务。
五是自动传送客户交易信息,保证及时调整清算备付金余额。为更好保证预交收证券品种及时交收,广东证券终端的银行存管系统将收市后的广东证券交易信息自动传送给建设银行,建设银行受广东证券委托,据此及时调整广东证券清算备付资金余额。
六是证券公司自主维护添加资金汇总交收对象功能。为适应证券市场推出各类金融产品的需要,证券公司可以根据所开展的各种创新金融服务或产品,在与建设银行传送的日终清算文件中,自主维护添加针对不同创新金融服务或产品的资金交收对象,如场外交收对象。
目前,已有9家证券公司实施了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另外15家证券公司的第三方存管也在积极实施的过程中。第三方存管制度是保护客户资金安全的长效机制,得到了投资者的普遍理解和赞同,市场反映良好,一些证券公司已主动要求进行第三方存管。
⑷ 第三方资金托管是什么意思
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简称“三方存管”,是指证券公司将投资者内的交易结算资金(容俗称保证金)独立于自有资金,交由商业银行以每个客户名义单独立户进行管理。商业银行作为独立第三方,为证券公司客户建立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明细账,通过银证转账实现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的定向划转,对客户交易结算资金进行监管,并对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总额与明细账进行账务核对,以监控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安全。
⑸ 银雁科技的备付金存管系统有什么用
银雁科技帮商业银行建设第三方支付备付金存管系统,可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备付金账户、备付金资金划转与使用进行管理和监督,满足存管办法的业务要求,并将监管信息按要求格式上报给人民银行。 同时帮助支付机构向监管部门争取降低实缴货币资本和计提的风险准备金等优惠条件, 吸引更多的第三方支付机构选择作为备付金存管银行。案例有上海农商银行备付金存管系统、成都银行备付金存管系统和重庆银行备付金存管系统等。
⑹ 支付机构的备付金账户,可以做收单业务吗
如果明确为“支付公司是否能为预付卡业务单独开立备付金收付账户和备付金汇缴账户”的话,那么答案是“可以”。但无论是什么业务,客户备付金的管理都必须遵照管理办法的各项要求。
⑺ 备付金账户是什么意思麻烦给解释的通俗易懂一些...我不是学财会的
1.资金交收账户是结算参与人向登记结算机构申请开立的用于资金交收的结算账户,其设立的目的是方便登记结算机构在其与结算参与人之间进行结算资金的划付,证券公司存放在资金交收账户内的资金统称结算备付金。
2.中国结算公司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结算结构3.因为证券公司存放在资金交收账户内的资金在中国结算公司中,就相当于钱放在银行,当然要算利息了
⑻ 网关三方下发备付金怎么开户
一共会涉及到三个账户,具体内容如下:
1、存管账户
存管账户由存管银行开立和管理,功能齐全,具备本行和跨行收付款、调整备付金账户头寸、结转手续费和计提风险准备金等功能,但在同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只能开立一个备付金存管账户,比如,你选择了工商银行,就不能选择华夏银行。。一句话,存管账户就是大老婆,想干啥干啥,唯一一个。
2、收付账户
收付账户由合作银行开立和管理,仅支付跨行转账收、现金收,本行转账付,除非收款账户是存管账户。支付机构可以在每一家银行都开立一个收付账户,比如A支付公司可以在工行开一个收付账户、在农行也开一个收付账户,但一旦在农行上海分行开一个账户,就不能在农行深圳分行再开收付账户了。因此,收付账户就是姨太太,有多个,但只能满足部分需求。
3、汇缴账户
汇缴账户就是一夜情的情人,随便在哪家银行随便开几个,但是这个账户,只,日支持本行收款和原路退回业务,日终清零,只能把这个账户里的钱每天归集到本行收付账户或是跨行归集到存管账户。
⑼ 什么是第三方存管帐户
第三方存管帐户是指具备第三方存管资格的商业银行。
“第三方存管”的全称是“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过去在证券交易活动中,投资者(即客户)的交易结算资金是由证券公司一家统一存管的,后来,证监会规定,客户的交易结算资金统一交由第三方存管机构存管。
该业务遵循“券商管证券,银行管资金”的原则,将投资者的证券账户与证券保证金账户严格进行分离管理。第三方存管模式下,证券经纪公司不再向客户提供交易结算资金存取服务,只负责客户证券交易、股份管理和清算交收等。
(9)三方存管备付金账户作用扩展阅读:
第三方存管的特点优势
1、客户资金封闭运行
在该模式下,证券公司将客户存取款功能移交给存管银行,证券公司端不再办理任何形式的客户资金存取业务,所有的存取款行为均由客户自行通过银证转账方式发起,客户支取的交易结算资金只能够回到事先指定的同名银行结算账户,进而实现交易结算资金封闭运行,防范客户资金挪用风险和客户洗钱、套现等风险。
2、存管银行总分核对
在该模式下,存管银行为客户开立映射其证券公司端资金台账余额的管理账户,从而可以掌握客户明细账,通过该明细账汇总后与证券公司客户资金总账进行核对的方式,一定程度上防范了证券公司在总账层面上的挪用行为。
3、客户另路查询对账机制
在该模式下,存管银行将为客户提供管理账户另路查询服务,客户借助存管银行和证券公司提供的查询手段和对账机制,通过对比存管银行端管理账户和证券公司端资金台账数据的一致性,有效监控客户资金安全。
4、全方位客户资金监管体系
在该模式下,通过合理的业务分工和制度安排,证券公司、存管银行、客户和监管机构共同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客户资金监管体系,保障客户资金安全。
其中存管银行不直接对客户负债,也不直接控制证券公司的法人交收等业务操作,只是负责总分核对和为客户提供另路查询,在相当程度上起的是协助监管职责。
5、多银行存管机制有助于满足客户不同的银行偏好,而且兼容性强,能够比较好地适应国内现有证券交易产品和清算交收规则,并能够适应未来证券市场的产品创新和制度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