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么是热处理,什么是调质
钢的热处理工艺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和表面热处理等方法。其中回火又回包括高温回答火、中温回火和低温回火。将已经淬火的钢重新加热到一定温度,再用一定方法冷却称为回火。其目的是消除淬火产生的内应力,降低硬度和脆性,以取得预期的力学性能。
调质通常指淬火+高温回火,以获得回火索氏体的热处理工艺。方法也就是先淬火,淬火温度:亚共析钢为Ac3+30~50℃;过共析钢为Ac1+30~50℃;合金钢可比碳钢稍稍提高一点。淬火后在500~650℃进行回火即可。
淬火是第一步工序,加热温度依钢的成分而定,淬火介质则根据钢淬透性和钢件尺寸选择。钢淬火后内应力大,很脆,必须进行回火,以便消除应力,增加韧性,调整强度。回火是使调质钢力学性能定型化的最重要工序。各种钢力学性能随回火温度变化的曲线,又称为钢的回火曲线,可以作为选择回火温度的依据。对某些合金调质钢的高温回火,要注意防止出现第二类回火脆性,以保证钢的使用性能。
㈡ 调质处理是什么淬火就是什么
钢的热处理工艺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和表面热处理等方法。其中回火又包括高温回火、中温回火和低温回火。将已经淬火的钢重新加热到一定温度,再用一定方法冷却称为回火。其目的是消除淬火产生的内应力,降低硬度和脆性,以取得预期的力学性能。
调质通常指淬火+高温回火,以获得回火索氏体的热处理工艺。方法也就是先淬火,淬火温度:亚共析钢为Ac3+30~50℃;过共析钢为Ac1+30~50℃;合金钢可比碳钢稍稍提高一点。淬火后在500~650℃进行回火即可。
淬火是第一步工序,加热温度依钢的成分而定,淬火介质则根据钢淬透性和钢件尺寸选择。钢淬火后内应力大,很脆,必须进行回火,以便消除应力,增加韧性,调整强度。回火是使调质钢力学性能定型化的最重要工序。各种钢力学性能随回火温度变化的曲线,又称为钢的回火曲线,可以作为选择回火温度的依据。对某些合金调质钢的高温回火,要注意防止出现第二类回火脆性,以保证钢的使用性能。
㈢ 淬火 调质 正火结果有什么不同
1,淬火的目的是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或版贝氏体组织,然权后配合以不同温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钢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也可以通过淬火满足某些特种钢材的铁磁性、耐蚀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
2,调质通常指淬火+高温回火,以获得回火索氏体的热处理工艺。 方法也就是先淬火,淬火温度:亚共析钢为Ac3+30~50℃;过共析钢为Ac1+30~50℃;合金钢可比碳钢稍稍提高一点。淬火后在500~650℃进行回火即可。调质的主要目的是得到强度、塑性都比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3,正火,又称常化,是将工件加热至Ac3或Acm以上40~60℃,保温一段时间后,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或喷水、喷雾或吹风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其目的是在于使晶粒细化和碳化物分布均匀化,去除材料的内应力,降低材料的硬度。
㈣ 淬火回火 与 调质 怎么区别哦
淬火回抄火与调质的区别:
1.淬火的温度一般比回火温度高,淬火的冷却速度一般也比回火的冷却速度快。
2.调质=淬火+回火。
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化,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温)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通常也将铝合金、铜合金、钛合金、钢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处理或带有快速冷却过程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
回火:将经过淬火的工件重新加热到低于下临界温度AC1(加热时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的开始温度)的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或水、油等介质中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或将淬火后的合金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若干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一般用于减小或消除淬火钢件中的内应力,或者降低其硬度和强度,以提高其延性或韧性。
调质:淬火和高温回火的综合热处理工艺。
㈤ 高速工具钢淬火后为什么需要进行三次以上回火 在560度回火是否是调质处理
因为高速钢淬火后,残余奥氏体较多,经过三次回火,可以使得残余奥氏体分解。并且三次回火能够使得碳化物充分析出,提高其强韧性。
㈥ 淬火回火处理和调质区别
调质和淬火:都是材料热处理只是工艺步聚不同(它尤如烧菜,一个是煎另一个是炸)回
调质:(通常指淬火+答高温回火),以获得回火索氏体的热处理工艺。 方法也就是先淬火,淬火温度:亚共析钢为Ac3+30~50℃;过共析钢为Ac1+30~50℃;合金钢可比碳钢稍稍提高一点。淬火后在500~650℃进行回火即可。调制的主要目的是得到强度、塑性、韧性都比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淬火:(通常指淬火后不再高温回火), 钢的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化,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温)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
淬火的材料必须达到一定的含碳量,A3钢含碳量太低不适合淬火与调质。
㈦ 什么叫调质
调质件大都在比较大的动载荷作用下工作,它们承受着拉伸、压缩、弯曲、版扭转或剪切的作用权,有的表面还具有摩擦,要求有一定的耐磨性等等。
㈧ 一般什么材料需要淬火,什么材料需要调质处理。
一般中碳钢及高碳钢材料需要淬火,低碳钢材料需要调质处理。
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化,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温)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
调质处理:淬火后高温回火的热处理方法称为调质处理。高温回火是指在500-650℃之间进行回火。调质可以使钢的性能,材质得到很大程度的调整,其强度、塑性和韧性都较好,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㈨ 碳钢调质处理后获得的组织是什么
碳钢调质处理后获得的组织是回火索氏体。
回火索氏体在专马氏体于高温回火(500℃—属600℃)时形成的,在光学金相显微镜下放大500~600倍以上才能分辨出来,其为基体铁素体内分布着碳化物(包括渗碳体)球粒。
碳钢调质目的是使工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高温回火是指在500-650℃之间进行回火。
调质可以使钢的性能,材质得到很大程度的调整,其强度、塑性和韧性都较好,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9)碳钢经过淬火后再进行什么回火叫调质扩展阅读:
性能
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塑性,同时具有较高的强度,因此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
特点
索氏体组织属于珠光体类型的组织,但其组织比珠光体组织细,其珠光体片层较薄,片层厚度约为800~1500ù(1ù=10∧-10 m)[1]。
优点
索氏体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过冷奥氏体在600~650℃左右分解所形成的珠光体,其片层较薄3XI0²~4X10²nm,片间距约为80~150nm ,需用较高的光镜(如400倍以上)才能鉴别。
㈩ 淬火与调质究竟有何区别
淬火——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保温一段时间,然后以较快的速度冷却的一种热处理内工艺。目的是容获得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
回火——将淬火后的材料再加热到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再冷却的热处理工艺。根据加热温度的不同,回火有不同的目的。
调质就是“淬火+高温回火”(对碳钢一般是500℃~650℃),目的是提高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
淬火后的组织不稳定,且有较大的淬火应力,长时间使用时,工件会变形,使尺寸变化,精度降低,因此,材料淬火后一定要回火。
低温回火(对碳钢一般是150℃~250℃)能保持材料的高硬度,高耐磨性。
“淬火+低温回火”的硬度比调质的硬度高。
回火温度越高,材料的硬度、强度越低,而塑性、韧性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