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锌锭含量为99.9%的是几号锌
1、0号锌。锌含量不小于99.995%;用于制造高级合金及特殊用途。
2、一号锌。锌含量不小于99.99%;主要用于高级氧化锌、医药与化学试剂、电镀锌、压铸零件。
3、二号锌。锌含量不小于99.95%;主要用于制锌合金、电池锌片及压铸零件。
4、三号锌。锌含量不小于99.90%;主要用于锌板、热镀锌及铜合金。
5、四号锌。锌含量不小于99.5%;主要用于制锌板、锌粉、热镀锌、普通铸件及氧化锌。
6、五号锌。锌含量不小于98.7%;主要用于制含锌铜铅合金、普通氧化锌和普通铸件。
(1)热镀锌锌锭使用比例是多少扩展阅读:
锌锭的主要用途:
1、镀锌
锌具有优良的抗大气腐蚀性能,所以被主要用于钢材和钢结构件的表面镀层(如镀锌板),广泛用于汽车、建筑、船舶、轻工等行业。近年来西方国家开始尝试直接用锌合金板做屋顶覆盖材料,其使用年限可长达120-140年,而且可回收再用,而用镀锌铁板作屋顶材料的使用寿命一般为5-10年。
2、制造铜合金材(如黄铜)
用于汽车制造和机械行业。锌具有适用的机械性能。锌本身的强度和硬度不高,但加入铝、铜等合金元素后,其强度和硬度均大为提高,尤其是锌铜钛合金的出现,其综合机械性能已接近或达到铝合金、黄铜、灰铸铁的水平,其抗蠕变性能也大幅度被提高。
因此,锌铜钛合金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小五金生产中。
3、用于铸造锌合金
主要为压铸件,用于汽车、轻工等行业。许多锌合金的加工性能都比较优良,道次加工率可达60%-80%。
中压性能优越,可进行深拉延,并具有自润滑性,延长了模具寿命,可用钎焊或电阻焊或电弧焊(需在氦气中)进行焊接,表面可进行电镀、涂漆处理,切削加工性能良好。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优越的超塑性能。
❷ 热镀锌厂的成本核算问题,急切盼望指教!!!
你单位成本核算的难点在于如何分配材料消耗和费用分摊
1.确定计划消耗指标
和有关内人员研究确定每容种锌件的用料指标,如果成品品种繁多,而且不固定,如能按镀面大小定出指标就最好了,如果实在难确定可以拿常加工的某个小加工件作为基准件1,,加工其它件时由生产管理负责人确定是这个基准件的几倍,比如说是1.5,还是3,或是0.6等
2.分配每月的材料消耗
按消耗指标计算出当月材料的指标消耗分配量, 和实际总消耗量出现的差额按当月材料指标消耗量的比例进行二次分配(或增或减)
2.工资的分配和其它费用的分配都可比照上述方法进行
❸ 热镀锌工艺流程及原理
我也曾经找过相关信息,如下:
热镀锌原理及工艺说明
1 引言
热镀锌也称热浸镀锌,是钢铁构件浸入熔融的锌液中获得金属覆盖层的一种方法。近年来随高压输电、交通、通讯事业迅速发展,对钢铁件防护要求越来越高,热镀锌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2 热镀锌层防护性能
通常电镀锌层厚度5~15μm,而热镀锌层一般在35μm以上,甚至高达200μm。热镀锌覆盖能力好,镀层致密,无有机物夹杂。众所周知,锌的抗大气腐蚀的机理有机械保护及电化学保护,在大气腐蚀条件下锌层表面有ZnO、Zn(OH)2及碱式碳酸锌保护膜,一定程度上减缓锌的腐蚀,这层保护膜(也称白锈)受到破坏又会形成新的膜层。当锌层破坏严重,危及到铁基体时,锌对基体产生电化学保护,锌的标准电位-0.76V,铁的标准电位-0.44V,锌与铁形成微电池时锌作为阳极被溶解,铁作为阴极受到保护。显然热镀锌对基体金属铁的抗大气腐蚀能力优于电镀锌。
3 热镀锌层形成过程
热镀锌层形成过程是铁基体与最外面的纯锌层之间形成铁-锌合金的过程,工件表面在热浸镀时形成铁-锌合金层,才使得铁与纯锌层之间很好结合,其过程可简单地叙述为:当铁工件浸入熔融的锌液时,首先在界面上形成锌与α铁(体心)固熔体。这是基体金属铁在固体状态下溶有锌原子所形成一种晶体,两种金属原子之间是融合,原子之间引力比较小。因此,当锌在固熔体中达到饱和后,锌铁两种元素原子相互扩散,扩散到(或叫渗入)铁基体中的锌原子在基体晶格中迁移,逐渐与铁形成合金,而扩散到熔融的锌液中的铁就与锌形成金属间化合物FeZn13,沉入热镀锌锅底,即为锌渣。当工件从浸锌液中移出时表面形成纯锌层,为六方晶体。其含铁量不大于0.003%。
4 热镀锌工艺过程及有关说明
4.1 工艺过程
工件→脱脂→水洗→酸洗→水洗→浸助镀溶剂→烘干预热→热镀锌→整理→冷却→钝化→漂洗→干燥→检验
4.2 有关工艺过程说明
(1)脱脂
可采用化学去油或水基金属脱脂清洗剂去油,达到工件完全被水浸润为止。
(2)酸洗
可采用H2SO4 15%,硫脲0.1%,40~60℃或用HCl 20%,乌洛托品3~5g/L,20~40℃进行酸洗。加入缓蚀剂可防止基体过腐蚀及减少铁基体吸氢量,同时加入抑雾剂抑制酸雾逸出。脱脂及酸洗处理不好都会造成镀层附着力不好,镀不上锌或锌层脱落。
(3)浸助镀剂
也称溶剂,可保持在浸镀前工件具有一定活性避免二次氧化,以增强镀层与基体结合。NH4Cl 100-150g/L,ZnCl2 150-180g/L,70~80℃,1~2min。并加入一定量的防爆剂.
(4)烘干预热
为了防止工件在浸镀时由于温度急剧升高而变形,并除去残余水分,防止产生爆锌,造成锌液爆溅,预热一般为80~140℃。
(5)热镀锌
要控制好锌液温度、浸镀时间及工件从锌液中引出的速度。引出速度一般为1.5米/min。温度过低,锌液流动性差,镀层厚且不均匀,易产生流挂,外观质量差;温度高,锌液流动性好,锌液易脱离工件,减少流挂及皱皮现象发生,附着力强,镀层薄,外观好,生产效率高;但温度过高,工件及锌锅铁损严重,产生大量锌渣,影响浸锌层质量并且容易造成色差使表面颜色难看,锌耗高。
锌层厚度取决于锌液温度,浸锌时间,钢材材质和锌液成份。
一般厂家为了防止工件高温变形及减少由于铁损造成锌渣,都采用450~470℃,0.5~1.5min。有些工厂对大工件及铸铁件采用较高温度,但要避开铁损高峰的温度范围。但我们建议在锌液中添加有除铁功能和降低共晶温度的合金并且把镀锌温度降低至435-445℃。
(6)整理
镀后对工件整理主要是去除表面余锌及锌瘤,用采用热镀锌专用震动器来完成。
(7)钝化
目的是提高工件表面抗大气腐蚀性能,减少或延长白锈出现时间,保持镀层具有良好的外观。都用铬酸盐钝化,如Na2Cr2O7 80~100g/L,硫酸3~4ml/L,但这种钝化液严重影响环境,最好采用无铬钝化。
(8)冷却
一般用水冷,但温度不可过低也不可过高,一般不低于30℃不高于70℃,
(9)检验
镀层外观光亮、细致、无流挂、皱皮现象。厚度检验可采用涂层测厚仪,方法比较简便。也可通过锌附着量进行换算得到镀层厚度。结合强度可采用弯曲压力机,将样件作90~180°弯曲,应无裂纹及镀层脱落。也可用重锤敲击检验,并且分批的做盐雾试验和硫酸铜浸蚀试验。
5 锌灰、锌渣的形成及控制
5.1 锌灰、锌渣的形成
锌灰锌渣不仅严重影响到浸锌层质量,造成镀层粗糙,产生锌瘤。而且使热镀锌成本大大升高。通常每镀1t工件耗锌40~80kg,如果锌灰锌渣严重,其耗锌量会高达100~140kg。控制锌渣主要是控制好温度,减少锌液表面氧化而产生的浮渣,所以更要采用有除铁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合金并且用热传导率小、熔点高、比重小、与锌液不发生反应,既可减少热量失散又可防止氧化的陶瓷珠或玻璃球覆盖,这种球状物易被工件推开,又对工件无粘附作用。
对于锌液中锌渣的形成主要是溶解在锌液中的铁含量超过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时所形成的流动性极差的锌铁合金,锌渣中锌含量可高达94%,这是热镀锌成本高的关键所在。
从铁在锌液中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不同的温度及不同的保温时间,其溶铁量即铁损量是不一样的。在500℃附近时,铁损量随着加温及保温时间急剧增加,几乎成直线关系。低于或高于480~510℃范围,随时间延长铁损提高缓慢。因此,人们将480~510℃称为恶性溶解区。在此温度范围内锌液对工件及锌锅浸蚀最为严重,超过560℃铁损又明显增加,达到660℃以上锌对铁基体是破坏性浸蚀,锌渣会急剧增加,施镀无法进行。因此,施镀目前多在430~450℃及540~600℃两个区域内进行。
5.2 锌渣量的控制
要减少锌渣就要减少锌液中铁的含量,就是要从减少铁溶解的诸因素着手:
⑴施镀及保温要避开铁的溶解高峰区,即不要在480~510℃时进行作业。
⑵锌锅材料尽可能选用含碳、含硅量低的钢板焊接。含碳量高,锌液对铁锅浸蚀会加快,硅含量高也能促使锌液对铁的腐蚀。目前多采用08F/XG08/WKS优质钢板。,并含有能抑制铁被浸蚀的元素镍、铬等。不可用普通碳素钢,否则耗锌量大,锌锅寿命短。也有人提出用碳化硅制作熔锌槽,虽然可解决铁损量,但造型工艺是一个难题,目前工业陶瓷所制作的锌锅仅能做成圆柱型且体积很小,虽然可以满足小件镀锌的要求但无法保证大型工件的镀锌。
⑶要经常捞渣。先将温度升高至工艺温度上限以便锌渣与锌液分离,使锌渣沉于槽底后用捞锌勺或专用捞渣机捞取。落入锌液中镀件更要及时打捞。
⑷要防止助镀剂中铁随工件带入锌槽,助镀剂要进行在线再生循环处理,严格控制亚铁含量,不允许高于4g/l,PH值始终保持在4.5-5.5。
⑹加热、升温要均匀,防止局部过热。
❹ 电缆铠装用镀锌钢带锌层重量要求
【电缆铠装用镀锌钢带锌层重量要求】铠装电缆用钢带执行标准YB/T024-2008标准。具体条款规定如下回:
1、根据答5.3.1条:镀锌钢带用锌锭。电镀锌锌锭应符合GB/T470中1号锌的规定。热镀锌锌锭应符合GB/T470中1号、2号、3号、4号锌的规定。
2、根据5.3.2条,镀锌钢带的镀层重量应不小于表7的规定。
表7 镀锌钢带锌层重量 单位g/m²
代 号 三点试验平均值 三点试验最小值
双面 双面 单面
R200 200 170 68
R275 275 230 94
R350 350 300 120
D40 40
注:
1、100g/m²的锌层重量(双面)相当于每面锌层厚度约7.1µm。
2、热镀锌钢带(R);电镀锌钢带(D)。
❺ 热浸镀锌怎么样减少锌耗
热镀锌又称为热浸镀锌,他是在高温下把锌锭融化,在放入一些辅助材内料,然后把金属结容构件浸入镀锌槽中,使金属构件上附着一层锌层。热镀锌的优点在于他的防腐能力强,镀锌层的附着力和硬度较好。缺点在于价格较高,需要大量的设备和场地,钢结构件过大不易放入镀锌槽中,钢结构件过于单薄,热镀又容易变形。富锌涂料一般指的是含有锌粉的防腐涂料。市场上的富锌涂料含锌量一。 zC$cmDH
_T*a*:>n
❻ 热镀锌!请行家高手解答 热镀锌加工一吨钢材的用锌量是50公斤。也就是说一吨锌锭可以加工出20吨镀锌
50公斤的锌镀在抄一顿钢材上,要看镀的面积才能知道厚度μm。
国际标准里的每平方米镀锌量是按双面镀锌量给出的,比如你镀了100g/M²(双面),锌层密度按7.14,那么平均厚度就是100÷2÷7.14≈7(μm)。
用涂层测厚仪测量镀锌层时候要注意多测几个点求平均值,因为钢板表面的粗糙度和电镀过程中造成的镀锌层的厚度不可能非常均匀,这时候要看平均值。
也可以用中科朴道生产的PD-CT2 PLUS 镀锌层测厚仪,这款测厚仪能直接显示出镀锌层厚度和锌层重量,比如镀锌量是双面100g/M²,此时仪器上显示的是7μm,50g/M²,两个数据,仪器显示的单面数据,不过自己很容易得出双面数据。这款仪器的锌层密度是可以调的,可以根据实际镀锌的密度进行调节,内置有常用锌的密度7.14g/cm³和锌镍合金的密度7.35g/cm³。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向厂家定制所需功能,我认为这款仪器非常方便。
❼ 热镀锌厂用锌锭量大吗
螺栓锌层厚度是45μm左右,还是大件镀锌的用锌量大,比如型材钢管等。
❽ 热镀锌合金与锌锭的区别从概念、产品特质、用途和纯度等方面
热镀锌合金和锌锭的区别是各种成分含量不同,锌锭是比较纯,含其它杂质比较少,而热镀锌合金是人为添加一定的元素,已达到提高锌液的流动性,抑制锌铁合金反应和增加镀锌产品亮度等等一系列效果。
❾ 带钢中热镀锌普通上锌量是多少,热镀锌的原理是什么
50/50g
热镀锌理论
一、一、锌的金属扩散原理与镀锌层的形成过程
钢铁表面热镀锌是固态金属与液态金属间的反应和扩散过程。从上世纪初以来,有不少学者从事过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他们大都是从研究铁-锌反应动力学着手,找出决定扩散层结构的重要因素和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扩散层生长的规律。
研究证明,扩散层的厚度在给定温度之下主要取决于扩散时间,可由下式表示:
y2=2Pt
式中 y-----扩散层厚度,微米
t----扩散时间,时;
2P---系数,微米2/时
由式2-1可知,在给定温度下,扩散层的厚度将按照扩散时间呈抛物线的规律增加。
当难熔金属在易熔金属中溶解时,由于扩散层一面在增加,一面又在液体金属中溶解,情况就复杂了。这时,在所研究的扩散层界面上的浓度可能在变化。因而使增长规律偏离抛物线。只有当液态金属中的被熔物呈饱和状态时,或者当难溶金属在易溶金属中一般溶解不多时(例如,由于熔点相差太大),抛物线规律才保持正确。
在研究铁-锌的互扩散时,已证实符合抛物线的只有г相。因为这一相不与溶体金属直接接触,并具有最鲜明的边界(即边界上成分不变)。
在所有的情况中,y2与t保持着线性关系。每一抛物线的平均参数2P则取决于此直线与T轴间倾斜角的正切。有了各不同温度下2P的数值后,便可以研究扩散系数随温度变化的情形。
当固态难溶金属与液态易溶金属互相作用时,中间相层的形成次序并不随时符合于接触面上的平衡条件,实际在反应初期所形成的相,在结构上与成分上都不是该系中最易溶的相。对此,通过研究铁-锌反应已证实,在扩散层中间相(即镀锌层的合金层)的形成过程中有两种基本过程在进行:第一铁溶解在锌中,第二形成金属化合物。
❿ 钢格板选择热镀锌上锌量达到多少才能合格呢
大部分客户在询价的时候,都会注明是热镀锌或者冷镀锌。冷镀是物理处理,上锌量少,锌层薄,容易脱落。冷镀锌的上锌量一般为10-50g/m2. 热镀锌是化学处理,在高温下把锌锭融化,附着力好,上锌量高。热镀锌与冷镀锌最大的区别也就是上锌量的不同,镀锌钢格板上锌量的多少,直接影响钢格板的使用寿命,也是使用者最关心的问题。
钢格板的厚度介于1.5-3mm时,热镀锌钢格板上锌量平均厚度应大于55um,局部应大于45um。
钢格板的厚度介于3-6mm的,热镀锌钢格板上锌量平均厚度应大于70um,局部厚度应大于55um。
钢格板的厚度等于大于6mm的,热镀锌钢格板上锌量平均厚度应大于85um,局部厚度应大于70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