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钢铁产量是多少
2020年1-12月全国粗钢产量为78159.3万吨。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1-12月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为8.88亿吨、10.53亿吨和13.25亿吨,同比分别增长4.3%、5.2%和7.7%。
2020年1-12月全国累计进口钢材2023.3万吨,同比增长64.4%,均价831.6美元/吨。而同期全国累计出口钢材5367.1万吨,同比下降16.5%,均价847.2美元/吨。
全球钢铁行业竞争格局:
根据世界钢铁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钢铁产量达到18.78亿吨,比2019年增长0.48%。其中,中国钢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为10.65亿吨,同比增长11.52%,占比达到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
其次是印度,产量为1.0亿吨,同比下降9.96%,占全球钢铁总产量的5.34%;日本居第三位,产量为0.83亿吨,同比下降16.16%,占全球钢铁产量的4.43%。
❷ 中国历年钢铁产量
据从1896年到1948年的半个多世纪的统计,全中国累计的钢产量只有760万吨(包括机械厂的钢产量在内)。其中达到最高年产量的1943年,也只有92.3万吨,而且绝大部分产量还分布在日本侵占的东北地区。发展概况由于受到战争的影响,1949年全国钢产量只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
1952年全国钢产量为135万吨,1983年达到4002万吨,增长了28.6倍,平均每年的递增速度为11.6%。1949~1983年,中国累计产钢5.47亿吨,生铁5.75亿吨,钢材3.87亿吨。
产地分布 钢铁工业的地区分布发生了可喜变化。旧中国的钢铁工业由于被日本帝国主义垄断,主要集中在东北一隅,如1943年东北的钢产量就占全国钢产量的94.5%,分布极不合理。到1952年,沿海各省、市、自治区(未计台湾省)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高达85.8%。
东北地区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达70%。但经过30多年建设,布局已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1983年,沿海各省、市、自治区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已降到57.3%,东北地区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也降到了25.5%。
(2)2019年全国镀锌钢铁总量多少扩展阅读:
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主要原料。70年代后期,全世界铁矿石总储量约为3500亿吨,其中富矿储量约为1500亿吨(以上均不包括中国的储量)。苏联铁矿石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近三分之一,居世界首位,以下依次是巴西、玻利维亚、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这五国铁矿石储量之和占世界总储量的90%左右。苏联70年代各年的铁矿石产量为1.95~2.46亿吨,占同期世界年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强,是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国。
澳大利亚、巴西、美国、中国、加拿大的铁矿石产量依次占第二至第六位。铁矿石资源丰富是发展钢铁工业的重要条件。全世界平均的矿铁比总的趋势是下降的,20世纪50年代末高于2.00,60年代末降为1.80左右,70年代末又降至1.70左右。
❸ 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钢铁行业,即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是以从事黑色金属矿物采选和黑色金属冶炼加工等工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工业行业。
从钢铁产业链的角度来看,钢铁行业属于中游行业,上游主要为铁矿石、煤炭、动力(电力)等,钢铁的下游应用广泛,钢铁产品作为基础原料,在地产、基建、机械、汽车、造船、家电等几乎所有行业中被大规模使用。
钢铁产品包括生铁、粗钢、钢材等三大类,按照不同的冶炼工艺,钢铁产品又可以进一步细分:
工艺定义产品细分
炼铁指用高炉法、直接还原法、熔融还原法等,将铁从矿石等含铁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的生产过程。高炉生铁、直接还原铁、熔融还原铁、球墨铸铁;铸铁管制造。
炼钢指通过热轧、冷加工、锻压和挤压等塑性加工使连铸坯、钢锭产生塑性变形,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尺寸的钢材产品的生产活动。连铸坯、模铸钢锭和铸钢水。
钢压延加工指通过热轧、冷加工、锻压和挤压等塑性加工使连铸坯、钢锭产生塑性变形,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尺寸的钢材产品的生产活动。钢坯、铁道用钢材、大型钢材、中型钢材、小型钢材、冷弯型钢材、线材、特厚钢板、中厚钢板、薄钢板、硅钢片、钢带、无缝钢管、焊接钢管等。
铁合金冶炼铁合金根据产品品种和质量要求采用不同的冶炼方法,主要有碳还原法(高炉、电炉)、金属热还原法和电解法;并可采用脱硅精炼、吹氧、真空固态脱碳等方法进行精炼。普通铁合金、特种铁合金;高炉铁合金、电炉铁合金、转炉铁合金和炉外法铁合金等。
1、2019年我国钢铁主要生产企业实现营收4.27万亿元、利润总额1890亿元
钢铁工业曾经是世界工业化进程中最具成长性的产业之一,在过去的100多年中,钢铁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无论在产值、产品结构,还是工业技术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进入21世纪,钢铁仍然是人类不可替代的原材料,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工业水平的重要指标。
2014-2019年中国钢铁主要生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在波动中下降,利润总额呈现先增长后下降趋势。2019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662亿元,同比增长10.12%;实现利润总额1890亿元,同比下降30.90%。这主要是由于国产铁精矿、进口铁矿石、废钢、炼焦煤等主要原料价格普遍上涨,持续高位运行。
2、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区域集中度高
从钢铁主要产品的产量来看,2013-2019年,我国钢材产量呈现波动变化,生铁和粗钢均呈现上升趋势。2019年全国钢材产量为12.05亿吨,同比增长8.95%;生铁产量为8.09亿吨,同比增长5.06%;粗钢产量为9.96亿吨,同比增长29.35%;2020年1-6月,全国钢材、生铁、粗钢产量分别为6.06亿吨、4.33亿吨和4.99亿吨,较同期均有所增长。
从生产区域来看,2019年华北地区钢材生产量为4.22亿吨,占全国钢材生产总量的35.02%,其中河北省实现钢材产量2.84亿吨,占比为23.58%;其次是华东地区,实现钢材产量3.85亿吨,占比为31.94%;中南地区实现钢材产量1.79亿吨,占比为14.87%。产量排名前三的地区所占比重之和为81.83%,可见钢铁产品产量区域集中度高。
3、需求快速增长,华东、华北以及中南地区为主要销售区域
从需求规模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2019年,全国钢材销售量呈波动下降后回升的趋势,其中2017年为10.31亿吨,为近几年的最低值,2019年为11.90亿吨,同比增长9.17%。
从销售区域来看,2019年,我国六大区域重点钢铁企业在国内共销售钢材6.30亿吨,比2018年增加6338.77万吨,同比增长11.19%。其中华东地区钢铁企业共销售钢材2.19亿吨,占总销售量的34.75%;其次是华北地区钢铁企业共销售钢材1.81亿吨,占比为28.72%;中南地区重点钢铁企业实现销售量1.01亿吨,占比为16.03%。
4、2019年钢材、粗钢产销率达100%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2019年主要钢铁产品的产销率呈上升趋势,2019年中国粗钢和钢材的产销率均为100%。这主要是由于各地不断推进去产能和产能置换的进程,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成效逐渐显现所致。
5、各地响应国家政策,严格执行产能置换方法,助推钢铁超低排放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政策化解钢铁行业的过剩产能以及淘汰落后产能,要求各地严格执行产能置换办法,严控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促进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全面稳定达标,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水平大幅提高,实现一批关键钢材品种有效供给,即推动钢铁产品结构调整升级。
2019年4月29日,生态环境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意见》针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未来5年钢铁产能超低排放的改造进度提出具体目标:预计2020年底前,对上述重点区域完成60%产能改造;2025年底前,对上述重点区域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全部完成,全国范围内完成80%的产能改造。
6、未来几年钢铁主要产品产量将逐年增长
尽管国家不断推进钢铁行业去产能的进程,但由于生产设备等沉没成本较高,钢企为降低成本及亏损程度,选择继续生产,致使整个行业在去产能、去库存的背景下钢铁产品产量仍呈增长的态势。因此,基于目前国内钢铁生产装置量及近几年的钢铁行业的生产规模,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未来几年钢铁主要产品产量呈逐年小幅度攀升的态势。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注:本文来源于矿业俱乐部,如侵权请私信联系删除处理,致谢!
❹ 钢铁行业现状
钢铁行业,即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是以从事黑色金属矿物采选和黑色金属冶炼加工等工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工业行业。
从钢铁产业链的角度来看,钢铁行业属于中游行业,上游主要为铁矿石、煤炭、动力(电力)等,钢铁的下游应用广泛,钢铁产品作为基础原料,在地产、基建、机械、汽车、造船、家电等几乎所有行业中被大规模使用。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❺ 中国钢铁产量是多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1-12月全国粗钢产量为78159.3万吨。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销售收入47033亿元,同比增长10.86%,实现利税3083亿元,同比增长7%;利润总额2074亿元,同比增长6.59%。2020年12月末,重点统计钢铁企业资产负债率62.27%,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
2020年1-12月份全国钢材产量累计为132489.2万吨,累计增长7.7%。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12月,粗钢日均产量为245.55万吨,环比下降5.1%,同比上升8.2%。
“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明显上升,但在冬季需求逐步进入淡季以及环保力度提升的共同作用下,自2018年9月达到最高点269.5万吨以来,持续三个月回落,12月日产较最高点回落8.9%。”王国清说。
兰格钢铁网统计的全国百家高炉开工率调查数据与全国粗钢日产趋势吻合。2018年12月,全国百家中小企业高炉开工率均值为76.48%,较11月下降了2.28个百分点,同样创下当年4月以来的新低。
王国清预计,2019年中国粗钢产量增幅将有所收缩,产量将达到9.5亿吨左右,增幅约3%,较2018年回落3个百分点。
王国清分析称,今年中国钢铁行业将继续稳固供给侧改革成效,在兼并重组、节能减排等方面有效推进,重点省份将进一步推进钢铁去产能,钢铁产能置换方案将开展专项抽查,落后产能依法依规退出将持续推进等。
❻ 每年中国生产多少吨钢铁其中有多少因为生锈而废弃
生产总量:2006年,全国产复钢41878万吨制,同比增长18.48%,同比增加粗钢产量6533万吨。其中,重点统计单位产钢33517万吨,同比增长15.15%,增加粗钢产量4409万吨。其他企业生产8361万吨,同比增长34.07%,增加产量2125万吨;生产生铁40417万吨,同比增长19.78%,同比增加生铁产量6676万吨。其中重点统计单位生产30272万吨,同比增长18.36%,增加生铁产量4696万吨。其他企业生产10145万吨,同比增长24.24%,增加产量1979万吨;生产钢材46685万吨,同比增长24.45%,同比增加钢材产量9172万吨。其中重点统计单位生产30507万吨,同比增长17.62%,同比增加钢材产量4570万吨。其他企业生产16178万吨,同比增长39.75%,同比增加产量4602万吨;生产铁原矿58817万吨,同比增长37.99%,同比增加生铁产量16194万吨。
❼ 镀锌行业前景
热镀锌是钢铁构件浸入熔融的锌液中获得金属覆盖层的一种方法,具有较厚的致密纯锌层、铁锌合金层、结合牢固、延展性强、消除焊接应力等性能特点,主要用于各行业的金属结构设施上,包括轻工、家电、电力、通讯、建筑、汽车等领域。
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热镀锌作为配套行业,其未来发展深受应用领域的影响,仍以建筑、电力、汽车、畜牧行业为例。
我国目前既有建筑面积达500多亿平方米,同时每年新建16亿至20亿平方米,建筑及住宅市场在国内持续发展,建筑行业中传统的热镀锌市场仍保持,建筑用镀锌板是镀锌产品的消费大户,其对镀锌产品仍有较大需求。
电力行业对热镀锌产品需求也较大,一方面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公司大力推进电力设备改造及电网建设,不断增加用于输配电设备的投资金额,对热镀锌的需求增长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高强度、大规模电网建设将贯穿整个“十三五”,对热镀锌需求只增不减。
汽车行业方面,由于环保和节能的需要,汽车的轻量化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潮流。实验证明,汽车质量降低一半,燃料消耗也会降低将近一半。轿车自重的25%在车身,车身材料的轻量化举足轻重。热镀锌的使用使汽车的轻量化成为可能。
畜牧行业方面,未来五年畜牧业的稳定发展将带来牲畜喂养、养殖、保护设备的升级和新建,从而加大热镀锌产品的需求。
——以上数据和分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热镀锌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❽ 谁能告诉下中国金属镀锌的前景
预测:镀锌用锌量上涨 锌价走势乐观
2006年11月日 9:2 来源:顶点财经 网友评论 0 条 进入论坛
锌具有良好的防腐蚀和导热、导电等性能,易于加工,尤其是具有牺牲阳极保护钢基的作用,可以大大延长钢铁工件的使用寿命,因此,世界各地一直将镀锌作为长效防腐的措施。工业化国家中,镀锌领域用锌占据着全部锌初始消费的50%以上。镀锌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能源、交通、化工、轻工、家电、建筑、通讯以及国防等各领域。
由于镀锌业是锌的最大消费领域,随着汽车业和建筑业的发展,镀锌钢板、压铸部件需求上升,锌合金将有广阔的前途。汽车工业、建筑行业的发展是镀锌板发展的主要动力。另外,在我国热镀、电镀、热喷镀、机械镀等各类镀锌业中,热镀锌用量占镀锌消费总量的95%以上。
目前,我国镀锌领域用锌所占全部锌消费的比例还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水平。但近年来,随着我国家用电器、建筑、电力和交通运输行业等行业的快速发展,镀锌用锌在我国锌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已呈明显上升态势,并成为拉动锌消费的主要动力之一。根据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统计,我国镀锌领域用锌占国内全部用锌的比例已由2002年31%上升到2005年的36%。
2001年以来,我国建筑业一直呈现高速发展状态;同时,汽车行业自从2002年大幅增长以来,也保持着了速发展。我们预计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产销量还将长期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镀锌钢材市场前景广阔。
另一方面,电力和交通行业对镀锌钢材的消费需求显著增强。三峡输变电工程、全国输电联网、西电东送工程的实施对镀锌铁塔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而且,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方案,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8.5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网,目前我国高速仅4万余公里,在2006年至2020年还将迎来建设高潮,每年投资均在1,000亿元以上,此外,地铁、城市轻轨基础设施建设也将用到大量的镀锌管和镀锌板。
而目前中国钢材的镀锌率只有20%左右,这与日本、美国等发展国家的55~60%的比例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镀锌板总体上在我国还属于重点发展的钢材品种。近年来,国内镀锌行业的投资建设迅猛发展。大型钢厂如攀钢、宝钢、鞍钢、武钢、马钢、本钢、邯钢、唐钢等都先后建设了热镀锌机组。而且所建镀锌机组的生产技术均从国外引进,装备水平高,机组产能高(一般为35~50万吨/年),产品定位高,销售市场主要面向汽车、家电及优质建材。另外,民营企业在镀锌领域的投资主要是建设单独镀锌机组,产能多在20万吨/年以下,产品主要面向一般建材市场。
来自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表明,2000年中国钢铁行业镀锌板产量仅为182万吨,至2005年产量已增加至750万吨,过去五年间的符合增长率高达32.7%。预计2006年中国镀锌板产量将超过1,100万吨,按每吨镀锌板消耗40公斤锌计算,这又将增加锌消费14万吨。
金属锌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中锌具有良好的防腐蚀和导热、导电等性能,易于加工,是重要的有色金属原材料,在有色金属的消费中仅次于铜和铝。锌的消费结构相当稳定,其消费量中约50%用作防腐蚀镀层,19%用于生产黄铜,16%用于生产锌基合金,其余的则用于轧制锌板、锌的化工及颜料生产。同时,锌和许多金属能组成性能优良的各种合金,最主要的合金是:锌与铜、锡、铅等制成黄铜,用于机械制造业;锌与铝、镁、铜等制成压铸合金,用于制造各种精密铸件。钢铁及各种铸铁表面镀锌能防止腐蚀,含锌喷涂材料及各种抗腐蚀材料得到广泛应用,锌加工材是制造干电池的主要材料,锌的化合物,如氧化锌和立德粉是医药、橡胶、颜料和油漆等行业不可缺少的原材料。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截至2004年,全世界查明锌储量(金属量,下同)为22,000万吨,储量基础为46,000万吨,现有储量和储量基础的静态保证年限为23年和50年。中国是世界上锌储量较为丰富的国家,同澳大利亚、美国的储量相当,排在第一集团,但人均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精锌生产和消费国,2005年精锌产量和消费量分别占全球的27.4%和30.1%。
❾ 2016年全国镀锌钢材产量
庸置疑。《规划》提出。到2020年,到2017年底前;钢铁,力争全省煤炭产能控制在7000万吨,版全部完成化解过剩产能“权6643”任务、2亿吨和2亿重量箱左右,是河北省、水泥。全国钢铁产能最大的省份河北省日前印发了《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以下称《规划》)、平板玻璃产能分别控制在2亿吨,基本完成水泥、化工、有色等行业清洁生产审核、石化
❿ 100万吨钢厂一年用电量多少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