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出光用硝酸
金属经过前期除油(主要是电解除油:阴、阳极)或浸蚀后易在其表面残留一层回深色(灰黑或答黑等)膜层,这层膜层将影响后续的电镀、化学镀或氧化。因此需经过“出光”工序以除去。简言之,就是把除油或浸蚀后生成的物质除去,以露出洁净金属表面。
硝酸,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腐蚀性能去除绝大部分的物质。
❷ 电镀厂一般用多少度稀硝酸
镀锌出光一般用0.5-1%的
❸ 请问镀锌中3%硝酸出光,3%是指质量分数还是3ml/L,如果是3ml/l,那是用工业硝酸直接兑水稀释吗
3~5ml/L,也有用到10ml/L的。直接用工业硝酸兑水稀释,但别用铁罐装的那种黄黄的硝酸,铁杂质含量高不利于钝化和耐蚀性
❹ 在镀锌钝化中,目的是什么大约硝酸的浓度为多少
锌在稀硫酸、稀盐酸中不会有这种效果,锌在稀硝酸(大约3%)中浸蚀有化学抛光效果,简称出光.目的是提高镀层光亮度和平整度,改善钝化后的外观和钝化膜牢固度.
技术书籍上有,你可以看看.
❺ 一般工业品硝酸浓度是多少
硝酸的品种、生产和用途
工业硝酸浓度在50%-70%之间的为稀硝酸,在96%-98%之间的为浓硝版酸。稀硝酸的生产是权以氨为原料,分两步完成。首先对氨进行接触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再进一步氧化成二氧化氮,最后被氧吸收生成稀硝酸。硝酸与水混合,在浓度为68.4%时形成共沸混合物(共沸酸),故浓硝酸不能用简单蒸馏制得。生产浓硝酸的方法有:
1、利用脱水剂萃取蒸馏稀硝酸。
2、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先将二氧化氮制成液态四氧化二氮,再和氧、水直接反应。
3、蒸馏超共沸酸。硝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产量仅次于硫酸。稀硝酸大部份用于制备硝酸铵、硝酸磷肥,浓硝酸主要用于制造火药和硝化纤维。
❻ 1,硝酸浓度是多少
物质的量浓度与百分比浓度之间的换算:
物质的量浓度=1000x密度x百分含量/摩尔质量x1
只要知道密度、百分含量,即可计算
❼ 镀锌出槽后硝酸出光为什么会发黑
氯化物镀锌工艺由于具有出光速度快,电流效率高,镀层光亮细致、装饰性能好等优点而得广泛的应用。但如操作、维护不当,也会造成镀液故障,如镀锌层发雾就是一个常见又易被忽略的问题,造成氯化物镀锌层发雾的原因较多。从前处理,到镀液维护不当。从出光到钝化等,稍有差错就会造成发雾。
除油不彻底导致发雾
由于氯化物镀锌溶液本身不具有除油能力。所以,若工作前处理除油不尽,即污染了镀液,使镀液性能变坏。也使得工件由于油污的存在而发雾、发花。
解决方法:应加强除油工艺,对于大件应在化学除油
或超声波除油,增加一道电化学除油工序。对于小件,特别是片状小零件,应用滚磨代替电解除油,零件酸洗后加入水、沙、碳酸钠等滚磨1小时,经清洗后用盐酸活化,水洗后镀锌。
水洗不净导致发雾
工件从镀液中取出后,还要进行出光,钝化等工序,每道工序后都要进行严格的水洗,若不能保证水的清洗质量,一方面,镀件表面粘附的有机膜清洗不净,另一方面,出光或钝化液的某些成分残留在工件表面,尤其是复杂件,这些都易导致镀层在钝化后发雾。
解决方法:氯化物镀锌工艺对原处理的清洗质量要求较高,每道工序后应采用两道水洗。另外,后处理工艺对水洗也有一些特殊规定,必须严格遵守。工件出槽后,由于表面活性剂吸附,冷水洗很难清洗干净,极易造成工件出光后发雾。所以,要求有条件的话,应首先用热稀碱液清洗,尤其是冬季,更应如此。对于蓝白钝化,要求钝化后用90℃以上热水清洁,并要立即吹干,以确保钝化层的明净、清亮,防止发雾。此外,应经常更换漂洗水,以保证水质。
镀液操作维护不当引起的发雾
1、光亮剂原因
因氯化物镀锌工艺对光亮剂的依赖性较强,光亮剂用量大,若光亮剂性能不佳,或光亮剂加得过多,或光亮剂长时间使用,形成了过量的有机杂质,都易使镀锌层发雾。
解决方法:用活性炭处理,向镀液中加入1-2g/1活性炭,然后将镀液加温至45℃左右,搅拌30min,静置过夜,再过滤。预防措施:平时光亮剂应少加勤加1号和2号光亮剂交替补加,1号加1次,2号加2次,严格控制光亮剂添加量。
2、镀液中会有铅、铜等重金属杂质。
这也是造成镀层发雾的常见原因,一般这类杂质含量超过5mg/l就有明显影响。处理:可用小电流电解或用锌粉处理,沉淀过滤。
预防措施:建议所用材料在加入镀糟前应先经赫尔槽或小槽实验,合格的才能使用,阳极最好用0号锌或1号锌,2号锌杂质含量高,不能使用。6o8C6bd0Pq8w
3、镀槽中所挂阳极锌板过少,或锌板钝化不导电等,也易引起镀尽发雾,要求阳极材料和工件面积比为1.5-2:1左右,另外,平时操作中,对于所挂锌板及挂具等,需经常刷洗,以防止钝化,保证导电良好。
4、出光引起发雾
氯化物镀锌层一般要求用2-3%硝酸出光,若出光液长时间使用,积累的Zn2+浓度过高,或出光液酸度过低,都将影响镀件出光质量,严重的导致发雾。
排除:视情况补充硝酸,定期更换出光液。改进:可在出光液中增加少量NaCl或HCL,具体工艺为:HN0310-30ml/l,HClO.5-1ml/1或用低铬蓝白钝化液代替硝酸出光液。
5、钝化引起发雾
钝化液成分失调。如钝化液中PH值过高,酸度过低。硫酸含量高。易形成钝化发雾。另外,钝化液长时间使用后,液中积累的Zn2+、Cr3+含量过高,也易形成钝化层发雾。
排除:根据实验对钝化液进行调整,若己不能调整,应更换钝化液。新配钝化液可加少许锌粉,效果较好。另外,应加强出光后的清洁,尽量减少Zn2+的带入。掉入钝化槽内工件要及时取出,以延长钝化液寿命。严格遵守钝化工艺操作条件/若操作中钝化时间长,空停时间过长,钝化液温度过低,均易引起钝化层发雾。
❽ 电镀锌的工艺流程和配方
一、电镀锌工艺
电镀锌:行业内又称冷镀锌,就是利用电解,在制件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结合良好的金属或合金沉积层的过程。
与其他金属相比,锌是相对便宜而又易镀覆的一种金属,属低值防蚀电镀层,被广泛用于保护钢铁件,特别是防止大气腐蚀,并用于装饰。镀覆技术包括槽镀(或挂镀)、滚镀(适合小零件)、蓝镀、自动镀和连续镀(适合线材、带材)。
二、工艺流程
以镀锌铁合金为例,工艺流程如下:
化学除油→热水洗→水洗→电解除油→热水洗→水洗→强腐蚀→水洗→电镀锌铁合金→水洗→水洗→出光→钝化→水洗→干燥。
三、影响因素
⑴锌含量的影响
锌含量太高,光亮范围窄,容易获得厚的镀层,镀层中铁含量降低;锌含量太低,光亮范围宽,要达到所需的厚度需要较长的时间,镀层中铁含量高。
⑵氢氧化钠的影响
氢氧化钠含量太高时,高温操作容易烧焦;氢氧化钠含量太低时,分散能力差。
⑶铁含量的影响
铁含量太高,镀层中铁含量高,钝化膜不亮;铁含量太低,镀层中铁含量低,耐蚀性降低,颜色偏橄榄色。
⑷光亮剂的影响
ZF-IOOA太高,镀层脆性大;太低,低电流区域无镀层,钝化颜色不均匀;ZF一100B太高,镀层脆性大;太低,整个镀层不亮。
⑸温度的影响
温度太高,分散能力下降,镀层中铁含量高,耐蚀性降低,钝化膜颜色不均匀,发花;温度太低,高电流密度区烧焦,镀层脆性大,沉积速度慢。
⑹阴极移动的影响
必须采用阴极移动。移动太快,高电流密度区镀层粗糙;太慢,可能产生气流,局部无镀层。
❾ 在镀锌钝化中,硝酸出光是什么意思,目的是什么大约硝酸的浓度为多少
锌在稀硫酸、稀盐酸中不会有这种效果,锌在稀硝酸(大约3%)中浸蚀有化学抛光效果,简称出光。目的是提高镀层光亮度和平整度,改善钝化后的外观和钝化膜牢固度。
技术书籍上有,你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