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具体是不锈钢里面的铬和镍
什么是不锈钢
1、不锈钢的定义
不锈钢是不锈钢和耐酸钢的简称或统称,是在空气和淡水中或化学腐蚀介质中能够抵抗腐蚀的一种高合金钢。通俗地说,不锈钢就是不容易生锈的钢。不锈钢的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由于其表面上富铬(Cr,本文中元素对应注解见附1)氧化膜(钝化膜)的形成。这种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相对的。试验表明,钢在大气、水等弱介质中和硝酸等氧化性介质中,其耐蚀性随钢中铬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当铬含量达到一定的百分比时,钢的耐蚀性发生突变,即从易生锈到不易生锈,从不耐蚀到耐腐蚀。为了保持不锈钢所固有的耐腐蚀性,不锈钢必须含有12%以上的铬。
2、不锈钢的分类
不锈钢的分类方法有很多。
按主要化学组成可分为铬不锈钢(俗称400系)、铬镍不锈钢、铬镍钼不锈钢(俗称300系)、铬锰氮不锈钢(俗称200系)
按钢的功能特点分类,如低温不锈钢、无磁不锈钢、易切削不锈钢,超塑性不锈钢等。
按金相组织分类为:铁素体(F)型不锈钢、马氏体(M)型不锈钢、奥氏体(A)型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A-F)型双相不锈钢、奥氏体-马氏体(A-M)型双相不锈钢和沉淀硬化(PH)型不锈钢。
以下是三种常见不锈钢的主要性能比较:
分类金相组织磁性强度耐蚀性加工性
200系奥氏体无高一般较好
300系奥氏体无较高好好
400系铁素体/马氏体有中/高良一般
不锈钢金相组织决定其是否具有磁性。其中铁素体(F)型不锈钢、马氏体(M)型不锈钢具有磁性;奥氏体(A)型不锈钢无磁性。目前市场上将是否具有磁性将不锈钢分为不锈钢和"不锈铁"是不科学的。
3、铬与镍在不锈钢中作用
铬在不锈钢中的决定作用
每种不锈钢都必须含有一定数量的铬。迄今为止,还没有不含铬的不锈钢。铬之所以成为决定不锈钢性能的主要元素,根本的原因是向钢中添加12%以上的铬作为合金元素以后,钢表面自动形成一种非常薄的无色、透明且非常光滑的一层富铬的氧化物膜(即钝化膜),这层膜的形成大大缓减了钢的氧化。
镍与铬配合在不锈钢中发挥重要作用
镍在不锈钢中的主要作用在于它改变了钢的晶体结构。在不锈钢中增加镍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形成奥氏体晶体结构,从而改善和加强铬的钝化机理,其抗晶间腐蚀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如加工性、可焊接性和韧性等机械性能提高。即300系不锈钢。
然而,镍并不是唯一的奥氏体形成元素,常见的奥氏体形成元素还有:碳、氮、锰、铜等。最著名的是下面的公式:
奥氏体形成能力=Ni%+30C%+30N%+0.5Mn%+0.25Cu%
所以,在不锈钢中通过增加一定量锰、氮元素,也可以形成奥氏体不锈钢,即200系不锈钢。
虽然碳是一种较强的奥氏体形成元素,但是它不能被添加到耐腐蚀的不锈钢中,因为在焊接后它会造成敏化腐蚀和随后的晶间腐蚀问题。氮元素形成奥氏体的能力也是镍的30倍,但由于溶解度问题,只能在不锈钢中添加数量有限的氮。添加锰和铜会造成钢材使用过程中的焊接问题。
㈡ 不锈钢中Cr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固熔体,这个在金属热处理上面应该有显示吧
㈢ 不锈钢里的铬有什么用
科学来的说,在常温下,非常容易氧源化生锈的有铝、锌、铬等。非常稳定的有金我、银等,比较稳定的有铅、铜等,不太稳定的有铁等。但我们经常用镀锌、镀铬来提高防腐性能是因为铬、锌金属在常温下氧化生成氧化锌和氧化铬,铝生成氧化铝,这几种氧化物在生成过程中,和原金属密度变化不大,而且氧化物会致密的附着在原金属层表面,并且这些氧化物致密结实。就像刷了一层防腐油漆一样,把空气和外届介质和金属体隔离开,使内部金属得到有效保护。这层氧化膜很薄。有金属光泽。能导电,常人以为没生锈。而铁在常温下生锈体积膨大多孔不能保护使得氧化一直进行。但铁的高温氧化产物三氧化三铁(黑色铁锈)非常致密结实,我家的锄使用了好多年,上面的黑锈还在有
㈣ 铬在不锈钢中的作用是啥啊
铬,镍、钼、钛、铌、这些都为稀有金属,在熔炼时极少量的加入一般的铁,钢中可让本爱生锈的铁,钢很大的提高了抗锈腐能力,除了常见的日常中用的不锈钢外,在工业上还有专为耐酸或耐碱的专用的耐酸碱的不锈钢.
㈤ 不锈钢中Cr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不锈钢中Cr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铬(Cr):是主要铁素体形成元素,铬与氧结合能生成耐腐蚀的Cr2O3钝化膜,是不锈钢保持耐蚀性的基本元素之一,铬含量增加可提高钢的钝化膜修复能力,一般不锈钢中的铬含量必须在12%以上;
碳(C):是强奥氏体形成元素,可显著提高钢的强度,另外碳对耐腐蚀性也有不利的影响;
镍(Ni):是主要奥氏体形成元素,能减缓钢的腐蚀现象及在加热时晶粒的长大;
钼(Mo):是碳化物形成元素,所形成的碳化物极为稳定,能阻止奥氏体加热时的晶粒长大,减小钢的过热敏感性,另外钼元素能使钝化膜更致密牢固,从而有效提高不锈钢的耐Cl-腐蚀性;
铌、钛(Nb、Ti):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能提高钢的耐晶间腐蚀能力.但碳化钛对不锈钢的表面质量有不利影响,因此在表面要求较高的不锈钢中一般通过添加铌来改善性能.
氮(N):是强奥氏体形成元素,可显著提高钢的强度.但是对不锈钢的时效开裂影响较大,因此在冲压用途的不锈钢中要严格控制氮含量.
磷、硫(P、S):是不锈钢中的有害元素,对不锈钢的耐腐蚀性和冲压性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㈥ 铬在不锈钢中的作用
铬在不锈钢中的作用是:增强不锈钢的耐腐蚀性。
不锈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是Cr(铬),只有当Cr含量达到一定值时,钢材有耐蚀性。因此,不锈钢一般Cr(铬)含量至少为10.5%。当钢中铬量原子数量不低于12.5%时,可使钢的电极电位发生突变,由负电位升到正的电极电位。阻止电化学腐蚀。
不锈钢是不锈耐酸钢的简称,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或具有不锈性的钢种称为不锈钢。“不锈钢”一词不仅仅是单纯指一种不锈钢,而是表示一百多种工业不锈钢。
和建筑构造应用领域有关的钢种通常只有六种。它们都含有17~22%的铬,较好的钢种还含有镍。添加钼可进一步改善大气腐蚀性,特别是耐含氯化物大气的腐蚀。不锈钢的耐蚀性取决于钢中所含的合金元素。
(6)不锈钢中铬是什么形式扩展阅读
不锈钢的用途:
1、304不锈钢广泛用于幕墙、侧墙、屋顶及其它建筑用途,但在侵蚀性严重的工业或海洋大气中,最好采用316不锈钢。
2、不锈钢本身具有耐腐蚀性能好,在高温下不锈钢仍能保持其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等特点,在3d打印领域也被广泛使用。
3、在宽敞的大厅中,不锈钢是电梯装饰板最常用的材料。
3、不锈钢最适用于医院或其它卫生条件至关重要的领域,如:食品加工、餐饮、酿造和化工,这不仅是因为它便于每天清洗,有时还要使用化学清洗剂,而且还因为它不易滋生细菌。
㈦ 304不锈钢中的铬起到什么作用
1 铬对钢组织的影响 铬是一种碳化物形成元素。在金属材料中,它能与碳生成Cr3C等金属化合物,而这种金属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当它以颗粒状弥散性分布在金属基体上时,能大大提高材料的强度、韧性、耐磨性。
2 铬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 除锰以外,所有合金元素都能阻碍加热时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在材料中,它与碳形成的碳化物Cr3C的存在,当加热的温度不太高时,这种未溶的碳化物能阻碍奥氏体晶粒的长大。这样就易获得细小的奥氏体的晶粒,从而获得细小的冷却后的组织。我们知道,细小的晶粒比粗大的晶粒具有更高的强度,更好的塑性、韧性。
3 铬能提高淬透性 材料经淬火处理,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马氏体组织。含铬的合金,当淬火时,铬能使C曲线(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右移,并出现了双C曲线。这样降低了获得马氏体组织的最小冷却速度,则更易获得马氏体组织,从而降低了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在回火时就能获得更多的回火组织,而这种回火组织性能优良是我们所需的。
4 铬能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 回火时,铬减慢了铁与碳原子的扩散速度,因而使淬火钢回火时马氏体不易分解,并减慢了碳物的形成与聚集。在相同温度下回火时,合金钢的强度和硬度比相同含碳量的碳钢为高。反之,当回火成相同硬度时,合金钢因回火温度高,回火时间长,而具有较高的塑性、韧性,其内应力也小。
5 铬在不锈钢中的作用 铬是不锈钢中最基本的合金元素,其含量一般均在13%以上。它的主要作用是提高钢的耐蚀性。在氧化性介质中,有使钢表面形成一层牢固而致密的铬的氧化物,使钢受到保护。铬溶于钢中能显著提高钢的电极电位,降低了因电极电位不同形成的电化学腐蚀。铬还能与镍配合,可形成单相奥氏体组织并赋予钢良好的耐蚀性、良好的韧性和强度。由此可见,铬在不锈钢中的作用尤为重要。综上所述,铬在金属材料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我们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合理地将铬应用于各种材料中,对材料的性能可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㈧ 不锈钢锅铬在什么情况下变六价铬
因为六价铬的氧化性非常强,重铬酸钾比高锰酸钾的氧化性还要强,所以常规情况版下不锈钢中的三价权铬是极难变成剧毒的六价铬的。据说用高氯酸或者过硫酸铵可以将三价铬氧化成六价,但这些强氧化剂在生活中肯定碰不到,甚至买不到,所以楼主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现在国内的不锈钢制品,主要还是考虑锰过量析出的潜在风险(锰也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前几年苏泊尔锰超标事件就是典型。包括在国外,一般也很少有人考虑不锈钢铬超标的问题。
不锈钢商用厨具专家纯手工输入为你解答,请给与好评。
㈨ 不锈钢中铬以什么价态存在
游离态,0价,不锈钢是铁铬合金,我将它放到硫酸亚铁中,溶液变成深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