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谁知道不锈钢铸造的相关标准
融模铸造也分:水玻璃和硅熔胶两种工艺
一般我们常规看到的铸造就是水玻璃工艺的,
硅熔胶的产品,更精密,表面更好!根据你的描述来看,应该是硅熔胶铸造工艺做的产品。
希望对你有帮忙
B. 不锈钢的检验标准有哪些
不锈钢304与202之间区分
关于不锈钢的解析
一、 不锈钢是什么钢?
不锈钢是钢的一个种类,钢是指含有碳(C)量在2%以下的称之为钢,大于2%
是铁。钢在冶炼过程中加入铬(Cr)、镍(Ni)、锰(Mn)、硅(Si)、钛(Ti)、钼(Mo)等合金元素改善了钢的性能使钢具有了耐腐性(即不上锈)就是我们常说的不锈钢。
二、为什么不锈钢有不同的钢号?
不锈钢在冶炼过程当中,由于加入合金元素品种不同,不同品种加入量的不同。
其特性也是不同的,为了加以区别则冠上了不同的钢号,下面是常见装饰用不锈钢不同钢号“合金元素”含量表仅供参考:
钢号 碳(C) 硅(Si) 锰(Mn) 磷(P) 硫(S) 铬(Cr) 镍(Ni) 钼(Mo) 铜(Cu)
304 ≤0.08 ≤1.00 ≤2.00 ≤0.045 ≤0.03 18-20 8-10
301 ≤0.15 ≤1.00 ≤2.00 ≤0.045 ≤0.03 16-18 6-8
202 ≤0.15 ≤1.00 7.5-10 ≤0.05 ≤0.03 17-19 4-6
201 ≤0.15 ≤1.00 5.5-7.5 ≤0.05 ≤0.03 16-18 3.5-5.5
三、 什么样的不锈钢不易生锈?
影响不锈钢锈蚀的主要因素有三点:
其一:合金元素的的含量,一般地说铬的含量在10.5%钢就不易生锈了。铬镍的
含量越高防腐性就越好,如304材质镍要的含量在8-10%,铬的含量达到18-20%,这样的不锈 钢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生锈的。
其二:生产企业的冶炼工艺也会影响不锈钢的耐腐蚀性。冶炼技术好、设备先进、工艺先进的大的不锈钢厂无论是在合金元素的控制,杂质的去除、钢坯冷却温度的控制都能得到保证,因此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内在质量好,不易生锈。反之一些小的钢厂设备落后,工艺落后,冶炼过程中,杂质不能去除,生产的产品难免会生锈。
其三:外部环境,气候干燥通风好的环境不易生锈。而空气湿度大,连续阴雨天气、或空气中含酸碱度大的环境地区就易生锈。304材质不锈钢,如果周边环境太差也是会生锈的。
四、 不锈钢就是不带磁,不带磁就是好不锈钢吗?如果微带磁了就不是304了吗?
很多客户到市场买不锈钢,自身带一块小磁铁,看货时吸一下,认为吸不上的就
是好不锈钢。不带磁就不会生锈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不锈钢带不不带磁是组织结构决定的,钢水在凝固过程当中由于凝固的温度不同会形成“铁素体”
“奥氏体”“马氏体”等不同组织结构的不锈钢,其中“铁素体”“马氏体”不锈钢都是带磁的。而“奥氏体”不锈钢其综合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可焊性都好,但仅从耐腐蚀性而言带磁的“铁素体”不锈钢要强于“奥氏体”不锈钢。目前市场流通的高含锰少含镍的所谓200系列、300系列不锈钢也不带磁,但其性能与高含镍的304的差距很大,反而,304经过拉伸、退火、抛光、铸造等工艺处理也会微带磁性,因此用不锈钢带不带磁来判断不锈钢的优劣是一种误解,也是不科学的。
五、 不锈钢为什么也会生锈?
当不锈钢表面出现褐色锈斑(点)的时候,人们大感惊奇:认为“不锈钢不会
生锈的,生锈就不是不锈钢了,可能是钢质出了问题”。其实,这是对不锈钢缺乏了解的一种片面的错误看法。不锈钢在一定条件下也会生锈的。
不锈钢具有抵抗大气氧化的能力一即不锈性,同时也具有在含酸、碱、盐的介质中耐腐蚀的能力即耐腐蚀性。但其抗腐蚀能力的大小是随其钢质本身化学组成,相互状态,使用条件及环境介质类型而改变的。如304材料,在干燥清洁的大气中,有绝对优良的抗腐蚀能力,但将它移到海滨地区,在含有大量盐分的海雾中,很快就会生锈的。因此,不是任何一种不锈钢,在任何时候都能耐腐蚀,不生锈的。
不锈钢是靠其表面形成的一层极薄而又坚固细密的稳定的富铬氧化膜(防护膜),防止氧原子继续渗入、继续氧化,而获得抗腐蚀的能力。一但有某种原因,这种薄膜遭到不断的破坏,空气或液体中和氧原子就会不断渗入或金属中铁原子不断地析离出来,形成疏松的氧化铁,金属表面也就受到不断的锈蚀。这种表面膜受到破坏的形式很多,日常生活中多见的有如下几种:
1、 不锈钢表面存积蓄含有其它金属元素的粉尘或异类金属颗料的附着物,在潮湿的
空气中,附着物与不锈钢间的冷凝水,将二者连成一个微电池,引发了电化学反
应,保护膜受到破坏,称之谓电化学腐蚀。
2、 不锈钢表面粘附着有机物汁液(如瓜菜、面汤痰等),在有水氧情况下,构成
有机酸,长时间则形成有机酸对金属表面的腐蚀。
3、 不锈钢表面粘附含有酸、碱、盐类物质(如装修墙壁的碱水、石灰水喷测)引起
局部腐蚀。
4、 在有污染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硫化物、氧化物、氧化氢的大气),遇冷凝水,
形成硫酸、硝酸、醋酸液点,引起化学腐蚀。
以上情况均可造成不锈钢表面防护膜的破坏、引起腐蚀。所以,为确保金属表面永久光亮,不被生锈,我们建议:
① 必须经常对装饰不锈钢表面进行清洁擦洗,去除附着物,消除引发锈蚀的外界因素。
② 现市场上有一种201及202材质的不锈钢在海滨地区易生锈,适宜在没有工业污染及空气腐蚀环境下使用。
③ 海滨地区要使用304材质不锈钢,304材质能抵抗海水腐蚀。
六、一但不锈钢出现锈斑该怎样处理?
a) 化学方法:
用酸洗膏或喷雾辅助其锈蚀部位重新钝化形成氧化铬薄膜使其重新恢复耐腐蚀
能力,酸洗之后,为了去除所有的污染物和酸残留物,用清水进行适当的冲洗非常重要。一切处理后用抛光设备重新抛光,用抛光腊封闭即可。对局部有轻微锈斑的也可用1:1的汽油、机油混合液用干净抹布擦去锈斑即可。
b) 机械方法:
喷砂清理,用玻璃或陶瓷微粒喷丸清理,湮没,刷洗和抛光。用机械方法有可
能擦去以前被清除的材料、抛光材料或湮没材料造成的污染。所有各种污染尤其是外来铁颗粒都可能成为腐蚀的来源,特别是在潮湿环境中。因此,机械清理表面最好应当在干燥条件下进行正规清理。使用机械法只能清理其表面,不能改变材料本身的抗腐蚀能力。因此建议在机械清理后用抛光设备重新抛光,用抛光腊封闭。
C. 不锈钢管件的检验标准是什么
不锈钢管的质量检验方法及验收标准
1.化学成分分析。
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红外C—S仪、直读光谱仪、zcP等)。
①红外C—S仪:分析铁合金,炼钢原材料,钢铁中的C、S元素。
②直读光谱仪:块状试样中的C、Si、Mn、P、S、Cr、Mo、Ni、Cn、A1、W、V、Ti、B、Nb、As、Sn、Sb、Pb、Bi。
③N—0仪:气体含量分析N、O。
2.不锈钢管几何尺寸及外形检查。
①不锈钢管壁厚检查:千分尺、超声测厚仪,两端不少于8点并记录。
②不锈钢管外径、椭圆度检查:卡规、游标卡尺、环规,测出最大点、最小点。
③不锈钢管长度检查:钢卷尺、人工、自动测长。
④不锈钢管弯曲度检查:直尺、水平尺(1m)、塞尺、细线测每米弯曲度、全长弯曲度。
⑤不锈钢管端面坡口角度和钝边检查:角尺、卡板。
3.不锈钢管表面质量检。
①人工肉眼检查:照明条件、标准、经验、标识、不锈钢管转动。
②无损探伤检查:
a. 超声波探伤UT:
对于各种材质均匀的材料表面及内部裂纹缺陷比较敏感。
标准:GB/T 5777-1996 级别:C5级
b. 涡流探伤ET:(电磁感应)
主要对点状/(孔洞形)缺陷敏感。标准:GB/T 7735-2004
级别:B级
c. 磁粉MT和漏磁探伤:
磁力探伤,适用于铁磁性材料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检测。
标准:GB/T 12606-1999 级别: C4级
d. 电磁超声波探伤:
不需要耦合介质,可以应用于高温高速,粗燥的不锈钢管表面探伤。
e. 渗透探伤:
荧光、着色、检测不锈钢管表面缺陷。
D. 不锈钢制品有没有验收标准呢
不锈钢制品有验收标准,主要分为外观质量要求、焊接要求和抛光要求等三大部分。
1、外观质量要求
①不锈钢制品表面不能有划伤、碰伤、月牙痕等;检验方法:把每件不锈钢制品底面进行观察,注意在翻动过程中要双手按住不锈钢制品的角位搬动,观看不锈钢制品表面是否存在月牙痕的时候要注意顺着光照的方向观看。
②不锈钢制品表面不允许有油污;检验方法:日常生产厂家要对制造不锈钢制品的机械进行保养和清洁干净,在放置半成品的时候,应该把半成品放置在木板上或放到半成品指定堆放处以免不锈钢制品表面沾上有污渍。
2、焊接要求:不锈钢制品的焊接口间隙要均匀笔直,禁止强力对口,错口值应小于壁厚的百分之10,且不大于1mm,具体焊接要求数值如下图
3、抛光要求
①不锈钢制品按照抛光产品样板对比验收要从抛光质量、材质和产品保护三方面进行检验的,不锈钢制品不允许有毛坯面残留,不得出现拉长变形等现象;
②不锈钢制品垂直的两个面,抛光完工后保持两个面构成的直角匀称,不允许残留过热时的发白表面;
③不锈钢制品不允许有夹伤、压痕、碰伤、擦花、不允许有裂缝、孔洞、缺口。
总结:虽然不锈钢制品有很强的不锈性和耐腐蚀性,但是为了更好的满足消费者要求,在验收不锈钢制品的时候最好按照验收标准来进行,注意仔细观察不锈钢制品表面是否有裂纹。
E. 铸件有检验的国标吗按什么标准执行(国标)
铸铁件的检验标准为:GB/T9439
球铁件的检验标准为:GB/T1348,
铸件尺寸公差:GB/T6414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GB/T9441
铸铝件的检验标准为:GB/T9438
铸铝合金的化学成分:GB/T1173
F. 不锈钢管件的检测标准
行业规范
1)《钢制对焊无缝管件》GB/T 12459—2005
2)《钢板制对焊管
行业规范
1)《钢制对焊无缝管件》GB/T 12459—2005
2)《钢板制对焊管件》GB/T 13401—2005
3)《电站钢制对焊管件》DL/T 695—1999
SH 3408 钢制对焊无缝管件 SH 3409 钢板制对焊管件
SH 3410 锻钢制承插焊管件
HGJ514-87碳钢、低合金钢无缝对焊管件
美国管件规范
ASME/ANSI B16.9 工厂制造的无缝钢管制对焊管件
ASME/ANSI B16.11 承插焊和螺纹锻造管件
ASME/ANSI B16.28 钢制对焊小半径弯头和回头弯
ASME B16.5 管法兰和法兰配件
MSS SP-43 锻制不锈钢对焊管件
MSS SP-83 承插焊和螺纹活接头
MSS SP-97 承插焊、螺纹和对焊端的整体增强式管座
ASME B16.3-1998可锻铸铁螺纹管
管道规范大全
1 原劳动部[1996]140号文压力管道平安管理与监察规则*
2 国质检锅[2002]235号文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历答应和管理规则
3 质技监局锅发[1999]143号文 关于增强液化石油气站平安监察与管理的通知
4 质技监锅字[1999]59号 关于贯彻《关于增强液化石油气站平安监察与管理的通知》有关问题的意见 5 原劳动部[1996]276号文 蒸汽锅炉平安技术监察规程 *
6 原劳动部[1997]74号文 热水锅炉平安技术监察规程 *
7 原劳动部[1993]356号文有机热载体炉平安技术监察规程 *
8 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文压力容器平安技术监察规程 *
9 GB4962-1985 氢气运用平安技术规程
10 GB6222-1986工业企业煤气平安规程
11 GB11984-1989气平安规程
12 GB13348-1992 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平安规程
13 SY6186-1996 石油自然气管道平安规程
14 SY5737-1995 石油管道保送平安规则
15 DL/T561-95 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视导则
16 DL/T709-1999 压力钢管平安检测技术规程
防火、卫生及环保类
1 GB50160-92(1999年部分修订条文)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 *
2 GB5044-1985 职业接触性毒物危害水平分级 *
3 GBJ16-87(2001年部分修订条文) 建筑设计防火标准
4 GBJ73-84干净厂房设计标准
5 GB/T3840-1991 制定中央大气污染物排放规范的技术准绳和办法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规范
6 GB50058-1992 爆炸和火灾风险环境电力安装设计标准 *
GB50084-200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标准
7 GB50183-1993原油和自然气工程设计防火标准
8 GB50187-1993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标准 ×
GB50338-2003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标准
9 HG20532-1993 化工粉体工程平安卫生设计规则
10 HG20571-1995 化工企业平安卫生设计规则 ×
11 HG20667-1986 化工建立项目环境维护设计规则HGJ6×
12 HG/T20687-1989 化工企业爆炸和火灾风险环境电力设计规程 HGJ21×
13 SH3024-1995 石油化工企业环境维护设计标准 ×
14 SH3047-1993 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平安卫生设计标准
文章链接:环保在线 http://www.hbzhan.com/company_news/detail/394365.html
G. 不锈钢锻件的成品质量检验标准是什么
在产品制造加工完成后都一定会进行质量检验,如果不检验就直接卖给客户,这不仅是对客户的不负责,也是对自己名誉不负责任。为了保证丕锈钢精密锻件质量符合交货验收技术条件,永鑫生一般会进行外观质量和内部质量的检验。不锈钢锻件的外观质量检验也就是检查锻件的形状、几何尺寸是否符合图样的规定,锻件的表面是否有缺陷,是什么性质的缺陷,它们的形态特征是什么。表面状态的检验内容一般是检查不锈钢锻件表面是否有表面裂纹、折叠、褶皱、压坑、桔皮、起泡、斑疤、腐蚀坑、碰伤、外来物、未充满、凹坑、缺肉、划痕等缺陷。
而内部质量的检验就是检查锻件本身的内在质量,是外观质量检查无法发现的质量状况,它既包含检查锻件的内部缺陷,也包含检查锻件的力学性能,而对重要件、关键件或大型锻件还应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对于内部缺陷我们将通过低倍检查、断口检查、高倍检查的方法来检验锻件是否存在诸如内裂、缩孔、疏松、粗晶、白点、树枝状结晶、流线不符合外形、流线紊乱、穿流、粗晶环、氧化膜、分层、过热、过烧组织等缺陷。而对于力学性能主要是检查常温抗拉强度、塑性、韧性、硬度、疲劳强度、高温瞬时断裂强度、高温持久强度、持久塑性及高温蠕变强度等。
H. 316L不锈钢的国家标准
今天小编要向大家介绍的是316L不锈钢,它的应用的领域是比较的广泛,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的方面都可以使用到它,316L不绣钢既可以使用于高级手表的表链和表壳,又可以使用于化学和染料等领域。总的来说,316L不锈钢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那么大家了解它的标准吗?下面小编就来详细的介绍一下316l不锈钢标准吧。
一、316l不锈钢简介
316L不锈钢常用于纸浆和造纸用设备热交换器、染色设备、胶片冲洗设备、管道、沿海区域建筑物外部用材料,以及高级手表的表链、表壳等。海水里用设备、化学、染料、造纸、草酸、肥料等生产设备;照像、食品工业、沿海地区设施、绳索、CD杆、螺栓、螺母。
二、316l不锈钢标准
316L是一种不锈钢材料牌号,AISI316L是对应的美国标号,sus316L是对应的日本标号。我国的标准牌号为022Cr17Ni12Mo2(新标),旧牌号为00Cr17Ni14Mo2,表示主要含有Cr,Ni,Mo数字表示大概含有的百分比。
1.化学成分:
碳C:≤0.030
硅Si:≤1.00
锰Mn:≤2.00
硫S:≤0.030
磷P:≤0.045
铬Cr:16.00~18.00
镍Ni:10.00~14.00
钼Mo:2.00~3.00
2.抗腐蚀性:
316L因其优异的耐腐蚀性在化工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316L也是属于18-8型奥氏体不锈钢的衍生钢种,添加有2~3%的Mo元素。316L的Mo含量使得该钢种拥有优异的抗点蚀能力,可以安全的应用于含Cl-等卤素离子环境。由于316L主要应用的是其化学性能,钢厂对316L的表面检查要求稍低(相对304),对表面要求较高的客户要加强表面检查力度。
3.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σb(MPa):≥480
条件屈服强度σ0.2(MPa):≥177
伸长率δ5(%):≥40
断面收缩率ψ(%):≥60
硬度:≤187HB;≤90HRB;≤200HV
密度:7.98g/cm3;
比热容比(20℃):0.502J/(g*K)
典型用途
大多数的使用要求是长期保持建筑物的原有外貌。在确定要选用的不锈钢类型时,主要考虑的是所要求的审美标准、所在地大气的腐蚀性以及要采用的清理制度。然而,其它应用越来越多的只是寻求结构的完整性或不透水性。例如,工业建筑的屋顶和侧墙。在这些应用中,物主的建造成本可能比审美更为重要,表面不很干净也可以。在干燥的室内环境中使用304不锈钢效果相当好。但是,在乡村和城市要想在户外保持其外观,就需经常进行清洗。在污染严重的工业区和沿海地区,表面会非常脏,甚至产生锈蚀。但要获得户外环境中的审美效果,就需采用含镍不锈钢。所以,304不锈钢广泛用于幕墙、侧墙、屋顶及其它建筑用途,但在侵蚀性严重的工业或海洋大气中,最好采用316不锈钢。不锈钢拉门现在,人们已充分认识到了在结构应用中使用不锈钢的优越性。有几种设计准则中包括了304和316不锈钢。因为"双相"不锈钢2205已把良好的耐大气腐蚀性能和高抗拉强度及弹限强度融为一体,所以,欧洲准则中也包括了这种钢。产品形状实际上,不锈钢是以全标准的金属形状和尺寸生产制造的,而且还有许多特殊形状。最常用的产品是用薄板和带钢制成的,也用中厚板生产特殊产品,例如,生产热轧结构型钢和挤压结构型钢。而且还有圆型、椭圆型、方型、矩型和六角型焊管或无缝钢管及其它形式的产品,包括型材、棒材、线材和铸件。
表面状态
正如后面将谈到的,为了满足建筑师们美学的要求,已开发出了多种不同的商用表面加工。例如,表面可以是高反射的或者无光泽的;可以是光面的、抛光的或压花的;可以是着色的、彩色的、电镀的或者在不锈钢表面蚀刻有图案,也可进行拉丝等,以满足设计人员对外观的各种要求。保持表面状态是容易的。只需偶尔进行冲洗就能去除灰尘。由于耐腐蚀性良好,也可以容易地去除表面的涂写污染或类似的其它表面污染。
未来展望
由于不锈钢已具备建筑材料所要求的许多理想性能,它在金属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而其发展仍在继续。为使不锈钢在传统的应用中性能更好,一直在改进现有的类型,而且,为了满足高级建筑应用的严格要求,正在开发新的不锈钢。由于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质量不断改进,不锈钢已成为建筑师们选择的最具有成本效益的材料之一。不锈钢集性能、外观和使用特性于一身,所以不锈钢仍将是世界上最佳的建筑材料之一。
以上就是316l不锈钢标准的相关的介绍了,相信大家看完本文之后肯定对它更加的了解了吧。它使用的范围是比较的广的,这主要是因为它有很多的好的特点。它的外观是比较的漂亮的,而且它的耐腐蚀的性能是比较的好的,虽然价格是比较的高,但是性能确实极好的。也就可以增加使用的年限。这也是它的优势。大家使用过后就能体会出来了。
I. 铸造都有哪些标准
1 铸造通用基础及工艺标准规范汇编
1.1 GBT 5611-1998 铸造术语
1.1.1 基本术语1.1.2 砂型铸造1.1.3 特种铸造1.1.4 造型材料1.1.5 铸件后处理1.1.6 铸件质量1.1.7 铸造工艺设计及工艺装备1.1.8 铸造合金及熔炼、浇注
1.2 GBT 5678-1985铸造合金光谱分析取样方法
1.3 GBT 60601-1997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铸造表面
1.4 GBT 6414-1999 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1.5 GBT1 1351-1989 铸件重量公差
1.6 GBT 15056-1994 铸造表面粗糙度评定方法
1.7 JBT 2435-1978 铸造工艺符号及表示方法
1.8 JBT 40221-1999 合金铸造性能测定方法
1.9 JBT 40222-1999 合金铸造性能测定方法
1.10 JBT 5105-1991 铸件模样起模斜度
1.11 JBT5106-1991 铸件模样型芯头基本尺寸
1.12 JBT 6983-1993 铸件材料消耗工艺定额计算方法
1.13 JBT7528-1994 铸件质量评定方法
1.14 JBT 7699-1995 铸造用木制模样和芯盒技术条件
2 铸铁标准规范汇编
2.1 GBT 1348-1998 球墨铸铁件
2.2 GBT 3180-1982 中锰抗磨球墨铸铁件技术条件
2.3 GBT 5612-1985 铸铁牌号表示方法
2.4 GBT 5614-1985 铸铁件热处理状态的名称、定义和代号
2.5 GBT 6296-1986 灰铸铁冲击试验方法
2.6 GBT 7216-1987 灰铸铁金相
2.7 GBT 8263-1999 抗磨白口铸铁件
2.8 GBT 8491-1987 高硅耐蚀铸铁件
2.9 GBT 9437-1988 耐热铸铁件
2.10 GBT 9439-1988 灰铸铁件
2.11 GBT 9440-1988 可锻铸铁件
2.12 GBT 9441-1988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2.13 GBT 17445-1998 铸造磨球
2.14 JBT 2122-1977 铁素体可锻铸铁金相标准
2.15 JBT 3829-1999 蠕墨铸铁金相
2.16 JBT 4403-1999 蠕墨铸铁件
2.17 JBT 5000.4-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铸铁件
2.18 JBT 7945-1999 灰铸铁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2.19 JBT 9219-1999 球墨铸铁超声声速测定方法
2.20 JBT 9220.1-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总则及—般规定
2.21 JBT 9220.2-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高氯酸脱水重量法测定二氧化硅量
2.22 JBT 9220.3-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氧化亚铁量
2.23 JBT 9220.4-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亚砷酸钠—亚硝酸钠容量法测定—氧化锰量
2.24 JBT 9220.5-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氟化钠—EDTA容量法测定三氧化二铝量
2.25 JBT 9220.6-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 DDTC分离EGTA容量法测定氧化钙量
2.26 JBT 9220.7-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高锰酸钾容量法测定氧化钙
2.27 JBT 9220.8-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DDTC分离EDTA容量法测定氧化镁
2.28 JBT 9220.9-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磷矾钼黄—甲基异丁基甲酮萃取光度法测定五氧化二磷量
2.29 JBT 9220.10-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硫酸钡重量法测定硫量
2.30 JBT9220.11-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燃烧—碘酸钾容量法测定硫量
2.31 JBT 9228-1999球墨铸铁用球化剂
3 铸钢标准规范汇编
3.1 GBT 2100-2002 —般用途耐蚀钢铸件
3.2 GBT 5613-1995 铸钢牌号表示方法
3.3 GBT 5615-1985 铸钢件热处理状态的名称、定义及代号
3.4 GBT 5677-1985 铸钢件射线照相及底片等级分类方法
3.5 GBT 5680-1998 高锰钢铸件
3.6 GBT 6967-1986 工程结构用中、高强度不锈钢铸件
3.7 GBT 7233-1987 铸钢件超声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
3.8 GBT 7659-1987 焊接结构用碳素钢铸件
3.9 GBT 8492-2002 —般用途耐热钢和合金铸件
3.10 GBT 8493-1987 —般工程用铸造碳钢金相
3.11 GBT 9943-1988 铸钢件渗透探伤及缺陷显示迹痕的评级方法
3.12 GBT 9444-1988 铸钢件磁粉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
3.13 GBT 11352-1989 —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3.14 GBT 13925-1992 铸造高锰钢金相
3.15 GBT 14408-1993 —般工程与结构用低合金铸钢件
3.16 GBT 16253-1996 承压钢铸件
3.17 JBT 50006-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铸钢件
3.18 JBT 500014-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铸钢件无损探伤
3.19 JBT 6402-1992 大型低合金钢铸件
3.20 JBT 6403-1992 大型耐热钢铸件
3.21 JBT 404-1992 大型高锰钢铸件
3.22 JBT 6405-1992 大型不锈钢铸件
3.23 IBT 7024-1993 300~600MW 汽轮机缸体铸钢件技术条件
3.24 JBT 7349-2002 混流式水轮机焊接转轮不锈钢叶片铸件
3.25 JBT 7350-2002 轴流式水轮机不锈钢叶片铸件
3.26 JBT 1026-2001 混流式水轮机焊接转轮上冠、下环铸件
4 铸造有色合金标准规范汇编
4.1 GBT 1173-1995 铸造铝合
4.2 GBT 1174-1992 铸造轴承合金
4.3 GBT 1175-1997 铸造锌合金
4.4 GB 1176-1987 铸造铜合金技术条件
4.5 GB 1177-1991 铸造镁合
4.6 GBT 6614-1994 钛及钛合金铸件
4.7 GBT 8063-1994 铸造
4.8 GBT 9438-1999 铝合金铸件
4.9 GB 11346-1989 铝合金铸件 射线照相检验针孔(圆形)分级
4.10 GBT 15073-1994 铸造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4.11 GBT 16746-1997 锌合金铸件
4.12 GBT 8733-2000 铸造铝合金锭
5 压铸合金标准规范汇编
5.1 GBT 13818-1992 压铸锌合金
5.2 GBT13821-1992 锌合金压铸件
5.3 GBT 13822-1992 压铸有色合金试样
5.4 GBT 15114-1994 铝合金压铸件
5.5 GBT 15115-1994压铸铝合金
5.6 GBT 15116-1994 压铸铜合金
5.7 GBT 15117-1994 铜合金压铸件
5.8 JB 3070-1982 压铸镁合金技术条件
6 熔模铸造标准规范汇编
6.1 GB 12214-1990 熔模铸造用硅砂、粉
6.2 GB 12215-1090 熔模铸造用铝矾土砂、粉
6.3 GBT 14235.1-1993 熔模铸造模料熔点测定方法(冷却曲线法)
6.4 GBT 14235.2-1993 熔模铸造模料抗弯强度测定方法
6.5 GBT 14235.3-1993 熔模铸造模料灰分测定方法
6.6 GBT 14235.4-1993 熔模铸造模料线收缩率测定方法
6.7 GBT 14235.5-1993 熔模铸造模料表面硬度测定方法
6.8 GBT 14235.6-1993 熔模铸造模料酸值测定方法
6.9 GBT 14235.7-1993 熔模铸造模料流动性测定方法
6.10 GBT 14235.8-1993 熔模铸造模料粘度测定方法
6.11 GBT 14235.9-1993 熔模铸造模料热稳定性测定方法
6.12 JBT 2980.1-1999 熔模铸造型壳高温热变形试验方法
6.13 JBT 2980.2-1999 熔模铸造型壳高温抗弯强度试验方法
6.14 JBT 4007-1999 熔模铸造涂料试验方法
6.15 JBT 4153-1999 型壳高温透气性试验方法
6.16 JBT 5100-91 熔模铸造碳钢件技术条件
7 铸造用生铁及铁合金标准规范汇编
7.1 GBT 717-1998炼钢用生铁
7.2 GBT 718-2005 铸造用生铁
7.3 GBT 1412-2005 球墨铸铁用生铁
7.4 GB 2272-1987 硅铁
7.5 GB 3282-1987 钛铁
7.6 GBT 3648-1996 钨铁
7.7 GB 3649-1987 钼铁
7.8 GBT 3650-1995 铁合金验收、包装、储运、标志和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7.9 GBT 3795-2006锰铁
7.10 GBT 4008-1996 锰硅合金
7.11 GB 4009-1989 硅铬合金
7.12 GBT 4010-1994 铁合金化学分析用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7.13 GBT 4137-2004 稀土硅铁合金
7.14 GBT 4138-2004 稀土镁硅铁合金
7.15 GBT 41390-2004 钒铁
7.16 GB 5683-1987 铬铁
7.17 GB 5684-1987 真空法微碳铬铁
7.18 GB/T 7737-1997铌铁
7.19 GB 7738-1987 铁合金产品牌号表示方法
7.20 GB 8729-1988 铸造焦炭
7.21 GBT 9971-2004 原料纯铁
7.22 GBT 13247-1991 铁合金产品粒度的取样和检测方法
7.23 GBT 1 4984-1994 铁合金术语
7.24 GBT 15710-1995 硅钡合金
7.25 YBT 092-1996合金铸铁球
7.26 YBT 093-1996 低铬合金铸铁段
8 铸造用造型材料标准规范汇编
8.1 GBT 2684-1981 铸造用原砂及混合料试验方法
8.2 GBT 7143-1986 铸造用硅砂化学分析方法
8.3 GBT9442-1998 铸造用硅砂
8.4 GBT 12216-1990 铸造用合脂粘结剂
8.5 JBT 2755-1980 铸造用亚硫酸盐木浆废液粘结剂
8.6 JBT 3828-1999 铸造用热芯盒树脂
8.7 JBT 5107-1991 砂型铸造用涂料试验方法
8.8 JBT 6984-1993 铸造用铬铁矿砂
8.9 JBT 6985-1993 铸造用镁橄榄石砂
9 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规范汇编
9.1 GBT 228-2002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9.2 GBT 229-1994 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
9.3 GBT 230.1-2004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 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
9.4 GB/T 230.2-2002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2 部分:硬度计(A、B、C、D、E、F、G、H、K、N、T标尺)的检验与校准
9.5 GBT 230.3-2002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3 部分:标准硬度块(A、B、C、D、E、F、G、H、K、N、T标尺)的标定
9.6 GBT 231.1-2002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1 部分1试验方法
9.7 GBT 231.2-2002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2 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9.8 GBT 231.3-2002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
9.9 GBT 232-1999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9.10 GBT 1172-1999 黑色金属硬度及强度换算值
9.11 GBT 2039-997 金属拉伸蠕变及持久试验方法
9.12 GBT 4337-1984 金属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方法
9.13 GBT 4338-1995 金属材料高温拉伸试验
9.14 GBT 7314-2005 金属压缩试验方法
9.15 GBT 12778-1991 金属夏比冲击断口测定方法
9.16 GBT 13239-1991 金属低温拉伸试验方法
9.17 GBT 13298-1991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J. 铸件的检验及验收标准是什么
铸件的检验及验收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冷冲模实型铸造铸件检查验收技术要求及检查程序,本标准适用于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实型铸造铸件的检查验收。
2、外观质量要求
(1)铸件形状位置准确,棱线清楚。
(2)铸件表面光洁、无粘砂、无冷隔、无气孔、无针眼、无皱皮、无裂纹。
(3)非加工面无明显坑痕、无鼓包。坑深大于1mm小于5mm、面积大于10 mm2的用树脂修补,坑深大于5mm、面积大于20 mm2的应焊补。
(4)加工面上的坑痕大于加工余量的1/2的、面积大于10 mm2的应焊补。
(10)不锈钢铸件外观检验标准是多少扩展阅读:
铸件的用途:
件的用途非常广泛,已运用到五金及整个机械电子行业等,而且其用途正在成不断扩大的趋势。
具体用到,建筑,五金,设备,工程机械等大型机械,机床,船舶,航空航天,汽车,机车,电子,计算机,电器,灯具等行业,很多都是普通老百姓整天接触,但不了解的金属物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铸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