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控车床薄壁工件加工变形怎么办
在数控车加工过程中,经常碰到一些薄壁零件的加工。车薄壁工件时,由于工件的刚性差,在车削过程中,数控车床薄壁工件加工变形一般是下面几种现象。
1.因工件壁薄,在夹压力的作用下容易产生变形。从而影响工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当采用如图1所示三爪卡盘夹紧工件加工内孔时,在夹紧力的作用下,会略微变成三角形,但车孔后得到的是一个圆柱孔。当松开卡爪,取下工件后,由于弹性恢复,外圆恢复成圆柱形,而内孔则如图2所示变成弧形三角形。若用内径千分尺测量时,各个方向直径D相等。
2. 在切削力(特别是径向切削力)的作用下,容易产生振动和变形,影响工件的尺寸精度,形状、位置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3. 因工件较薄,切削热会引起工件热变形,从而使工件尺寸难以控制。对于线膨胀系数较大的金属薄壁工件,如在一次安装中连续完成半精车和精车,由切削热引起工件的热变形,会对其尺寸精度产生极大影响,有时甚至会使工件卡死在夹具上。
我们知道了数控车床薄壁工件加工是怎么变形的,那么数控车床薄壁工件加工变形到底怎么办?下面介绍了几种解决方案。
1、工件分粗,精车阶段 粗车时,由于切削余量较大,夹紧力稍大些,变形也相应大些;精车时,夹紧力可稍小些,一方面夹紧变形小,另一方面精车时还可以消除粗车时因切削力过大而产生的变形。
2、合理选用刀具的几何参数 精车薄壁工件时,刀柄的刚度要求高,车刀的修光刃不易过长(一般取0.2~0.3mm),刃口要锋利。
3、增加装夹接触面 如图3所示采用开缝套筒或一些特制的软卡爪。使接触面增大,让夹紧力均布在工件上,从而使工件夹紧时不易产生变形。
4、充分浇注切削液 通过充分浇注切削液,降低切削温度,减少工件热变形。
5、增加工艺肋 有些薄壁工件在其装夹部位特制几根工艺肋,以增强此处刚性,使夹紧力作用在工艺肋上,以减少工件的变形,加工完毕后,再去掉工艺肋。
6、应采用轴向夹紧夹具 车薄壁工件时,尽量不使用径向夹紧,而优先选用如图4所示轴向夹紧方法。工件靠轴向夹紧套(螺纹套)的端面实现轴向夹紧,由于夹紧力F沿工件轴向分布,而工件轴向刚度大,不易产生夹紧变形。
2. 304薄壁不锈钢管怎样的加工工艺才能不变形。外径162MM,内径150MM长590MM。单边只有6MM厚。内外径公共差只
一、焊接,根据厂内情况确定
二、热处理:退火
三、车:内外圆、端面各留0.6余量。
四、热处理:时效或者高低温循环。
五、磨:分粗、精磨,先磨孔,芯轴定位磨外圆,反复2次。
3. 普铣加工不锈钢板时如何让他不变形
1.进给速度不能快。2 夹具设计好限制点和线。
4. 如何避免不锈钢焊接加工时变形
你好,不锈钢在加工时肯定是会因为加工应力产生变形的,因此加工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加工工艺,如选择合理的加工顺序,一次加工量等,去控制这个加工变形的。具体还是要根据不锈钢材质和零件本身结构去确定这个加工工艺的。对于焊接变形,则需要采用合理的焊接工艺,断续焊,分段施焊,控制焊接热输入等方式进行控制,必要时刚性固定,或者加回火去除应力。
5. 不锈钢薄板焊接过程中产生变形的原因,怎样防止
你好,不锈钢薄板在焊接过程中容易产生变形是正常的情况,减少焊版接变形可以通过如下权措施:
1、选择氩弧焊这类焊接热输入小的方式
2、焊接前进行刚性固定
3、合理化焊接顺序,进行热输入的平衡
4、给予反变形
望采纳,谢谢。
6. 大直径薄壁不锈钢加工,如何防止变形
这个工件加工难度非常大,我想了很长时间按都没有想到好的工艺和工装,因工件要在一个空腔内移动,内外都要配合,尺寸要求很严格。材料为不锈钢
焊件
,无法退火,应力无法释放,在机加过程中还要
堆焊
铝青铜
,其应力就只会更大,更容易产生变形。再者机加过程中的
翻边
、吊装等等,都会有变形,
希望社区
里的高人帮我想想,有没有好的加工工艺和工装。是否有朋友接触过这种类型工件的加工。
回复:1.该件焊后应达到图纸要求。尺寸(留加工量的应预留)、
形位公差
符合要求。
2.内圆装焊米字支撑(120
槽钢
)。时效震动去除
焊接应力
。
3.吊上立车,放置在转台上。立车
找正
该件水平、垂直及
圆度
。且用螺栓把合牢固在转台上(把合位置在
槽钢
处)。
4.符合要求后,划机加工线,进行加工(此面为A面;下面为B面)。先加工A平面(留量)、外圆等(留量),A面为基准。
5.将已加工且有留量的A面翻过,使B面朝上。把合螺栓合格后按图加工......
6.加工到位后进行堆焊青铜工序。待该堆焊工序完工,加工青铜(留量)。。
7该件.卸下转台。进行时效震动退除
焊接应力
。再矫正该件。
8.合格后B面朝下。吊上立车
找正
(以A面为基准),合格后把螺栓把紧。进行机加工.......重复工序6至7
9.A面全部加工完。翻过B面朝上。全部加工完B面........加工其他部位........完工。.
7. 防止和减少薄壁工件变形的方法有哪几种
您好!
可参考以下方法:
1、加工分粗、精车,粗车时夹紧些,精车时夹松些;
2、合理选择刀具的几何参数,并增加刀柄的刚度;
3、使用开缝套筒和特质软卡瓜,提高装夹接触面积;
4、应采用轴向夹紧方法和夹具;
5、增加工艺凸变和工艺肋,提高工件的刚性;
6、加注切削液,进行充分冷却。
很高兴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帮助!
8. 加工304不锈钢怎样防止它变形是不是退火以后要好一点
304不锈钢采用退火的方法是没什么用的,想要防止变形,只需把压料板的压力加大就行了。
9. pom加工薄壁管怎样防止变形
pom加工薄壁管发生变形主要有几种因素引起的:
1.
夹紧变形,POM材料不像钢材,夹紧会产生变形,粗加工后松开后产品又回复到原来状态了。
2.
热变形,加工薄壁管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而POM材料对热很敏感,从而产生变形。
3.
弹性变形,POM材料韧性很好,切削时,薄壁管会产生弹性变形,刀具离开后会产品会恢复一定的变形量。
针对这些因素可以采取以下以下措施:
1.
粗加工前将毛胚做标准,再开粗,尽量多分几次加工,减少变形量。
也可以用粘胶水的方式加工,这样变形就很小。
2.
采用白钢刀(高速钢刀具的俗称)加工而不用合金刀,因为白钢刀很锋利,切削时产生的热量相对要小些。
3.
切削量不要太大。以上信息来自www.zbjinze.net,不知道是不是对你有没有帮助。
10. 浅析如何应对薄壁类零件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变形
1、利用零件的整体刚性加工薄壁零件
随着零件壁厚的减小,其刚性降低,加工变形增大。因此,在切削过程中,尽可能地利用零件的未加工部分,作为正在切削部分的支撑,使切削过程处在刚性较佳的状态。如:腔内有腹板的腔体类零件,加工时,铣刀从毛坯中间位置以螺旋线方式下刀以减少垂直分力对腹板的压力,在深度方向铣到尺寸,再从中间向四周扩展至侧壁。内腔深度较大时,按如上方法分多层加工。该方法能有效地降低切削变形及其影响,降低了由于刚性降低而可能发生的切削振动。
2、采用辅助支撑
对于薄壁结构的腔类零件加工,关键问题就是要解决由于装夹力引起的变形。为此,可通过在腔内加膜胎(橡胶膜胎或硬膜胎),以提高零件的刚性,抑制零件的加工变形;或采用石蜡、低熔点合金填充法等工艺方法,加强支撑.进而达到减小变形、提高精度的目的。
3、设计工艺加强筋,提高刚性对于薄壁零件,增加工艺筋条,以加强刚性,是工艺设计常用的手段之一。
4、对称分层铣削,让应力均匀释放
毛坯初始残余应力对称释放,可以有效减小零件的加工变形。对厚度两面需进行加工的板类零件,采用上下两面去除余量均等的原则,进行轮流加工,即在上平面去除δ余量,然
后翻面,将另一面也去除δ余量。加工时采用余量依次递减的原则,轮流的次数越多,其应力释放越彻底,工件加工后变形越小。
5、刀具下刀方式的优化
刀具下刀方式对零件的加工变形有直接的影响。如垂直进刀方式,对腹板有向下的压力,会引起腹板的弯曲变形;而水平进刀方式,对侧壁有挤压作用,在刀具刚性不足时造成让
刀,从而影响加工精度。
6、采用数控高速加工
随着数控机床的普及应用,许多控制薄壁零件变形的措施得以用程序固化,避免了因操作者的不同而出现质量差异的情况。对精度较高的薄壁零件,可以采用数控高速加工的方式控制变形。高速加工采用“小切深,快走刀”的方式,使刀具在高速旋转时,与工件接触的瞬间,工件产生软化状态,切屑成碎屑状,切削力迅速下降,加工变得很轻快;同时切削热在第一时间被迅速带走,使工件表面基本保持在室温状态,从而排除了因加工而导致的零件变形。
7、热处理去应力
薄壁结构的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因应力释放极易变形,工艺方法常采用粗、精加工分开进行,并在粗加工后进行去应力处理,即采用粗加工—去应力热处理—精加工的流程。对于变形严重的高精度零件,还要安排半精加工,并进行多次去应力处理。另外,振动消除应力、深冷处理去应力等措施,效果较好,但其应用范围需进一步推广。
8、合理选择工件定位装夹方法
为控制加工变形,除进行工艺方法的优化外,还需要合理选择工件装夹方法,减小夹紧力对变形的影响。